
在2000年前,中國和阿富汗之間有一條古道,這條古道跨越了兩座山峰,他們將它們命名為大頭痛山和小頭痛山,因為過往的旅行者在山上都會出現劇烈的頭痛和嘔吐現象。2000年后,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我們知道這是由于高原稀薄的氧氣所導致的高山病。
但醫學的進步并不意味著現代旅行者就知道如何去避免高山病。美國山野醫學協會(WMS)剛剛發布了2019年關于預防和治療高山病的指南。WMS的這篇指南由各個領域的十位專家編寫,每一個論點都有充足的科學研究根據,在醫學雜志上發布,它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毋庸置疑。
一.?什么是高山病
本文中提及的高山病,是指迅速提升海拔高度至不適應的高海拔地區時所引起的急性高山病,而不是發生在長期居住在高海拔地區的居民身上的慢性高山病。
在大多數情況下,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現高山病,部分“易感個體”在海拔2000米的地方就有可能會出現。最初的癥狀并不算明顯,包括輕度頭痛、疲勞、惡心、頭暈等,出現以上癥狀還需要考慮其他可能的原因,如脫水和低鈉血癥等。
高山病有三種常見的類型。第一種即最常見的急性高山病(AMS),即狹義上常稱的高原反應,其癥狀是頭痛加上至少下列癥狀之一:惡心/嘔吐,疲勞和頭暈。
第二種是高原腦水腫,在極端情況下,急性高山病(AMS)會發展為高原腦水腫(HACE),急性缺氧所引起的腦部小血管痙攣和通透性增加,因而產生腦水腫。HACE也會產生類似AMS的癥狀,但這些癥狀更加明顯和劇烈,此外還可能出現顯著的神經精神癥狀。例如,頭暈是AMS的一種癥狀,但如果頭暈嚴重到無法通過檢查清醒度的平衡測試,則意味著共濟失調,這很有可能是HACE。
常見的第三種高山病與另外兩種是完全不同的類型,即高原肺水腫(HAPE)。由于突然的壓力改變,導致毛細血管損壞,將液體泄漏到肺部。癥狀包括靜息時呼吸困難、胸悶、胸部壓塞感、咳嗽、咳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患者感全身乏力或活動能力減低。
急性高山病(AMS)是很常見的高山病,通常會在適應幾天后消失。而高原腦水腫(HACE)和高原肺水腫(HAPE)是潛在的殺手,如出現了,必須馬上緊急治療,這通常也意味著你的這趟旅程結束了。
二.?如何預防高山病
預防高山病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逐步提升海拔,讓身體慢慢適應高海拔地區。即使你可能沒辦法到達目的地那么高海拔的地方去適應環境,在稍低海拔的地方進行適應也會有效。例如,你要攀登海拔5000米的山峰,你可以現在海拔4000米地方睡上一晚,第二天再出發攀登。
一旦你超過在超過3000米的地方,專家建議睡覺的地方海拔每天增加不要超過500米,并且每四天就增加一天作為適應日。如果交通不允許這樣適應,請嘗試在到達目的地后增加一天作為適應日,以保持每天平均上升海拔不超過500米。
藥物則是另一種預防措施,是否采用取決于旅行者的身體狀況和目的地的風險狀況。如果你有高山病的既往病史,那么這就是你對于高山病易感性的最佳預測指標。即使你沒有既往病史,如果你將前往偏遠地區或比你去過更高海拔的地方,你也可以考慮使用預防性的藥物。當然,上升率也是考量風險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例如,在不到7天內從1000米海拔的地方前往攀登6000米高峰,會有很高的風險發生高山病。
對于急性高山病(AMS)和高原腦水腫(HACE),WMS說,國際上首選的高山病預防藥物是乙酰唑胺,從開始上升前一天開始服用,直至到達最高海拔后兩天或離開高海拔地區為止。通常成人的劑量為每12小時125mg。如果你對乙酰唑胺過敏,那么備選的預防藥物是地塞米松。除非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否則兩種藥物不能同時服用,例如軍事或救援隊伍,要求在沒有適應環境的情況下迅速爬升至3500米以上的地方。
對于高原肺水腫(HAPE),如果你有既往病史,則必須服用預防性的藥物。首選的預防藥物是硝苯地平,從開始上升前一天開始服用,直至到達最高海拔后四至七天或離開高海拔地區為止。
三.?如何治療高山病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返回更低海拔的地區。通常將下撤300至1000米之后,癥狀就會有所改善。如果你患上了急性高山病(AMS),即常稱的高原反應,你不一定需要下撤,但至少你應該停止爬升。你可以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來治療頭痛現象,服用茶苯海明治療惡心現象。如果癥狀在一兩天后沒有緩解甚至開始惡化,你就需要下撤了。
如果你出現了高原腦水腫(HACE)或高原肺水腫(HAPE),需要更復雜的處理方式,例如輔助供養和便攜式高壓氧艙,服用相應的藥物,以及妥善地下撤。對于高原腦水腫(HACE),地塞米松是首選的治療藥物,這一點與預防藥物不一樣。而對于高原肺水腫(HAPE),首要的處理措施還是下撤或者吸氧,如果沒辦法立即這樣做的話,硝苯地平會有一定的效果,對于它的有效性還有待考察。對于這些更嚴重的高山病,決策會非常復雜。在什么情況都要遵循這個規則:如果你認為你患上了高原腦水腫(HACE)或高原肺水腫(HAPE),立即看醫生,并盡快下撤。
在WMS的這篇指南中,還有一些其他藥物和一些輕率的方案,它們要么有負面作用,要么相互矛盾,要么沒有證據。不要生吃銀杏葉,不要使用罐裝氧氣,除非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否則不要服用偉哥來預防或者治療高山病。
四.?新的科技
一個新型的值得考慮的物品:用于適應環境的個人高海拔帳篷,用于模擬高海拔地區的低氧環境。這件物品在一項安慰劑對照研究中進行過一次測試,該研究發現,與正常氧氣水平的人相比,那些在低氧環境中以模擬高海拔地區環境進行睡眠的人出現急性高山病(AMS)的幾率更低。
實際上,它在登山運動員中越來越受歡迎。著名越野跑者Kilian Jornet在2017年速登珠峰時,就使用了個人高海拔帳篷進行預適應。著名登山者Roxanne Vogel在完成贊助商GU提出的任務時,也使用了個人高海拔帳篷進行適應,在短短14天內,他就從加利福尼亞州的家門口到達了珠穆朗瑪峰的峰頂。
雖然沒有多少科學依據可以告訴我們該如何去使用這個新科技,但WMS說,短時間或不頻繁的使用,可能沒有多大幫助,包括在帳篷里進行鍛煉等。正確的使用方式是,在出發前的幾周,保持每天在帳篷里睡眠至少八小時,但前提是要保證睡眠質量,防止沒睡好而抵消掉其他好處。
五.?結語
最后,最重要的一點是,WMS一遍又一遍強調了這一點,就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保證你不會患上高山病。
你遵循了上面的所有建議,循序漸進地提升海拔,完美地調整身體的狀態,甚至使用了個人高海拔帳篷里進行預適應。但你仍然可能會在踏上高海拔地區的第一天感到頭痛欲裂。每個人對高海拔的反應都不同,適應的速度也不同。以上的這些資料,僅是從科學角度而言,嘗試將患上高山病的風險降到最低。遵從自己身體的感覺,適當地放棄和下撤,是保護自己免受高山病困擾的最好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