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徒步是一項深受大眾喜愛的健身運動,如何行走才能既輕松又健康呢?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正確的登山步伐!

簡單來講,登山步伐分為上山和下山兩個部分。
4個小技巧,上山更輕松

外八字
我們在上山時應采取“外八字”的步伐,這種步伐不僅減輕了雙腳的負擔,還充分利用了膝蓋和腳踝的緩沖作用,減緩身體的疲勞。
小步伐
每步不超過一腳的長度

上坡的時候要用小步伐,每一步不要跨度太大,否則不利于身體維持平衡。

重心轉移
固定好落地點之后,接下來一步就是重心的轉移。邁好一步以后,重心要隨之移到前進的腿上,接下來再跨出下一步,然后重心再向這個方向移動,就這樣交替行進來移動重心。
頭、腰、腳
三點一線

上坡的時候背部要挺直,保證頭部、腰部和腳踝三點成一條直線,這樣可以更好的對我們的身體起到穩定和支撐的作用。
2個小技巧,下山走的穩

小步伐
下山的時候因為坡度變陡,建議采用小碎步的方式行進。坡度越陡,步伐就要變得越碎。每一步,以不要超過一腳的長度為宜。如果大跨步行走,身體會容易晃動,這樣不利于保持平衡,增加摔倒和受傷的概率。
側身法

遇到陡坡或陡坎的時候,為了讓腳和地面的接觸面積增大,同時保持身體的穩定,通常要采用側身的姿勢。讓坡下腳先邁下去,重心放在后面的支撐腿上,如有必要,還需要用雙手來輔助身體的平衡。
最后,無論在上坡還是下坡,如果坡度變大,而且寬度允許的話,通常建議采用“之”字形的走法,這樣會使坡度整體感覺變小,走起來相對輕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