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應怎么辦?教你如何輕松應對高原反應

分類:登山 |熱度:4093 ℃

高海拔疾病中的AMS高原反應相當常見,我們無法完全避免它,而是要學習如何來減少它的發生,以及如何適當的處理以避免惡化成HACE腦水腫。

高海拔疾病(Altitude Illness)是因為高海拔及伴隨的低氧分壓導致人體缺氧所造成,常見的高海拔疾病主要有三種:

(1)急性高山癥(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

(2)高海拔腦水腫(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

(3)高海拔肺水腫(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

誰會罹患高海拔疾病?

至于是否會發生高海拔疾???其決定因素包括

(1)海拔高度:通常要在2500迷以上比較容易發生,海拔越高,越容易發生;

(2)個人體質差異:有些人對高海拔的耐受力比較好,有些人則特別敏感,而這種體質與在低海拔時的體能好壞無關,也沒有辦法在上山前檢測出來,要等上山后才知道;

(3)爬升的速度與在高海拔的運動強度:爬得越快越容易發生,或是在高海拔從事費力的活動也容易誘發或加重。

基于以上的知識,第一次上高山

(1)最好選擇較大眾化,較容易撤出或取得醫療援助的路線;

(2)安排較輕松的行程,先在中海拔過夜,不用趕路或背負很重的戶外裝備

(3)高海拔疾病預防藥物。

高原反應怎么辦?教你如何輕松應對高原反應

在山上的判斷與處置

到了高海拔,覺得比較喘,體力變差,走快一點就上氣不接下氣,但是休息可以改善:這是低氧分壓的正常生理反應。如果沒有下述其他不適,就沒有關系。

處置:放慢步伐,以在低海拔約一半的速度行走,必要時可以停下來休息一會兒,等不喘再走。

狀況一:急性高山癥(AMS):急性高山癥以個人的主觀感覺為診斷標準,如果本人不說,其他人可能不會查覺,但是如果未善加處置,有可能會惡化成致命的高海拔腦水腫(HACE)。

診斷標準如下:

1.四天之內有高度爬升。

2.頭痛,再加上以下癥狀至少一項。

食欲不振,惡心或嘔吐,疲倦、虛弱,頭暈,睡眠困難

狀況一的處置:

(1)向領隊或隊醫報告自己的不適。

(2)休息,避免繼續爬升或做整建營地等費力活動。

(3) 可使用Acetazolamide等預防及治療AMS的藥物,亦可針對不適癥狀做癥狀治療(如用普拿疼減緩頭痛),但是不可使用安眠藥來治療睡眠困難。

(4)如果休息及處置后癥狀改善??梢员容^慢的速度繼續爬升。

(5)如果癥狀正在惡化(發生狀況二或三)應該立刻下降高度,或是對外求援。

狀況二:高海拔腦水腫(HACE):高海拔腦水腫是急性高山癥惡化成的,如果不立刻處理或撤退到低處,會在一到兩天之內致死。海拔腦水腫的登山者有時無法陳述自己的不適,如果我們自己或觀察到隊友出現以下的癥狀,應該立刻采取緊急處置。

1. 步態失調(ataxia,走路不穩,好像喝醉酒一般)是最重要的特征,在最近的爬升之后出現步態失調,除非能證明是其他原因引起。

2.意識變化(混亂、嗜睡、呆滯、昏迷)。

3.頭痛、嚴重倦怠、惡心及嘔吐。

4.可能發生但少見:痙攣或抽搐(seizure)、幻覺、局部神經學障礙。

5.可能合併高海拔肺水腫(HAPE)而出現肺水腫(狀況3)的癥狀。

狀況二的處置:

(1)立刻向領隊或隊醫報告;

(2)緊急下降高度,同時對外求援;

(3) 如果可以取得氧氣或是加壓袋(hyperbaric air bag),可以給傷患使用,可以延長等候救援的時間,但是不能取代下降高度及求援,也不能在狀況改善后繼續往高處走。

狀況三:高海拔肺水腫(HAPE):高海拔肺水腫由于致病機轉與前兩者不同,因此可能在完全沒有前兩者的癥狀單獨發生,但是也可能合併發生;如果不立刻處理或撤退到低處,同樣會在一到兩天之內致死。

新近的爬升,而出現以下特征:

休息狀態下仍覺得喘

咳嗽

虛弱無力或運動能力下降

胸部緊縮感或充脹感

至少一側肺野有蘿音(水泡破裂的聲音)或哮鳴音

中心型發紺(嘴唇發紫)(指甲發紫有時因寒冷造成,較不能確定)

呼吸過速

心搏過速

咳出粉紅色泡抹狀或帶血的痰(晚期)

狀況三的處置:同狀況二。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