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背包出去參加戶外活動,打包就需要講究簡潔、效率,且所須物品均放在方便拿取之處。
該如何將無數有關食衣住的工具整理進收納袋,再裝進戶外背包里呢?只要抓住打包的訣竅,登山會變得更加安全且舒適。 我們很難有機會窺探別人的背包,但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打包技巧。就算不知道具體技巧,但就外觀來看,厲不厲害是一目了然的。不擅打包的人,背包歪曲變形,只有容量增加,拿起來比看起來的感覺輕。相反的,擅于打包的人背包形狀利落工整,即使小也沉甸甸的。
重點在于如何將各類裝備精巧收納,并在不浪費空間下塞進背包內。同時, 重要物品要保持防水,并確實保護易碎物。另外,緊急時的所需物品須放在容易取出的地方。盡量避免在背包外側外掛行李,可提升步行時的安全。打包若要同時實現所有考量,是非常用腦的行為。 方法不只一種,須配合戶外裝備臨機應變。比如,雨衣是要折起來、還是塞進背包縫隙,都應視情況而 定。
在這里介紹的,只是一種范例,包含了基本技巧到應用篇。希望大家能反覆試驗,找到屬于自己的便利方法。
摘自《山道具─20種必備登山裝備的挑選、使用法》,高橋莊太郎/著,小設計產生大差異,重要的戶外裝備毫無疑問希望能安全保管。
記下以下幾種方法吧。
衣物最重視防水對策:要防止換洗衣物弄濕,使用防水收納袋就可簡單做到。但要注意,若不將衣物摺好再放入,歪斜膨脹的防水收納袋將難以壓縮。將尤其占空間的防寒衣物,分裝到不同的防水收納袋,壓縮起來會更有效率。
沖鋒衣的話,不要收在容易遺失的收納袋,可以像左圖那樣折起后收納,就算是下雨后淋濕的狀態,這樣折起來大部分的水會積在帽子內,不太會弄濕其他物品。

1.一開始先將上衣折成縱向1/3寬度,手臂部分也深直排列。

2.在上方放折好的袖子,由下擺卷起。

3.然后壓進帽子內。

換洗衣物絕對要放在防水收納袋。衣物若能折成同樣大小、厚度,會更容易精巧壓縮。
重要物品放在鮮艷的袋子里:人的眼睛在一瞬間能判別的,不是形狀或材質,而是顏色。因此,緊急時要立刻取出的急救組,可放在易辨識的紅色收納袋。這時若使用防水收納袋,還可保護創可貼或藥品等須防水的物品。錢包或身份證等貴重物品最好也放在顏色鮮艷的防水收納袋。手機可以夾在書中或便條紙中間,不用專用包也能防止破損。

(圖左)急救組,右邊統一放置鑰匙、信用卡等在山上不會使用到的貴重物品。(圖右)手機放專用包也可以,但夾在書本里再放進防水收納袋,就可同時防止破損與變濕。
鞋子類放進超輕量環保袋:行動中許多人會將營地用的涼鞋外掛在背包上,后面會解釋這樣做為何是很危險的。鞋子并不是多大的物品,還是收進背包較好。
這時,推薦取代收納袋放置物品的,是材質輕薄、能清洗的輕量環保袋。如果在往返途中想穿涼鞋,在車上或公交車內脫下的笨重登山鞋就可放入,袋子臟了也能簡單清洗。

用布縫制的超輕量布袋,在營地或登山小屋內能做為包使用,在帳篷內也可用于整理瑣碎物品。
消除空間浪費,打包的基本是精簡化。細小地方的累積,將形成巨大的差異。
簡單壓縮睡袋&墊子:睡袋是登裝備中最占空間的戶外裝備。但另一方面,鋪棉的羽絨與化學纖維屬于可壓縮材質。同時,絕不想弄濕的配備中睡袋絕對具代表性。
打包時也可用壓縮袋來壓縮,但大多防水性不高,因此推薦用一般的防水袋。
方法如下,比起滑順的硅膠尼龍袋,不如使用內側施加涂層的加厚型防水袋。防水袋不只防水,也能隔離空氣,只要壓縮完整,將束口牢牢綁上,空氣就不會再進入膨脹。
注:墊子不一定需要收納袋,比如Ther-m a-rest蛋槽睡墊,擦一擦即可。

1.一開始的尺寸。這款睡袋附有壓縮袋,原本就能壓縮得很小。但為了提升防水性,將其取出放進防水袋。

2.首先將睡袋的一端放進最里面,接下來不是光壓,而是用手沿著袋子邊放入,這樣一來,由袋面與睡袋表面的摩擦,可提升壓縮性。

3.完全放進去后,用體重再加以壓縮。抽出空氣,綁上開口。

4.可三季使用的睡袋放進了4升的袋子里,即使不用壓縮袋,也和一開始的大小差不多。
最后是打包,分裝好的工具齊全后,就進入了裝進背包的最終打包。如何無縫隙收納,是勝負關鍵。
縱向式打包:將工具分裝到小型收納袋,橫向地裝進背包,這是一般的打包方式。但希望大家能嘗試一次,將行李綁成縱向塞進去的方法。
此時,最重要的場所是背包內最底層的地方。將這部分當成一個大圓,縱向地將帳篷、睡袋、墊子、換洗衣物等相較下較柔軟的物品不斷塞入,在明顯的縫隙處再塞進細地釘等。裝在收納袋里的戶外裝備多數為細長形狀,應該很好塞。
接著,越塞圓的中央越被壓縮,更能節省空間。如果是橫向堆疊的話,不但無法壓縮,也不知道裝備間的縫隙在哪里,就會產生死角,使得所占空間比必要的大。
使最下層穩定后,在其上依序將行李疊上去,也盡量用縱向。但東西不一定都是細長的,因此須像拼圖般組合形狀,減少空間浪費。
重物放在靠近自己的背后或上方,重心平衡較好。相反地,將輕的東西裝在外側或下方,行李就能感覺更加輕盈。
注:這個打包方式非常有趣,和網上可以找到的打包方法很不一樣。

1.最底部的第一層,盡量塞進細長物品。塞到連一只手指也無法插進去的程度,裝備就會彼此擠壓,更進一步地壓縮。

2.第二層也是一樣。硬質的炊具或玻璃無法壓縮,但盡可能下工夫不要產生縫隙,縫隙中也可塞進防寒衣等。

3.最上面放的是沉重的食物、水、和想馬上拿出來的東西等。

這是縱向打包示意圖。不僅好塞,還方便從上方確認多數裝備、容易取出必要物品等大優點。
注:他的打包方式,和網上找到的傳統橫式堆疊打包方式很不一樣,很值得試試看。
重要裝備放入配件袋:地圖、相機、小筆記本等,行動中以站姿會使用數次的物品,放在各種配件袋會更加方便。也有能強力防水的袋子,但使用防水拉鏈的產品開合較麻煩,但相機又不想淋濕。既然這樣,就在配件袋內準備折好的防水性袋子,下雨時趕快拿出來收納相機,比較實際。背包的配件性小物種類非常多,希望能積極活用。

腰間口袋可放地圖或GPS等。不用地圖袋,而是將地圖折成小張放進軟性的防水袋,也是不錯的方法。

細長的地圖袋難以攜帶,可將一半放進腰袋,固定在身體前方,保持隨時可看的狀態。腰袋同樣用帶子固定,防止掉落。

背包上的配件,只裝在行動中身體不會碰撞到的地方。在這張圖片里看似會干涉手臂,但實際行走時不會碰到。(右下圖)胸前的配件袋內可放相機,十分方便,掛在慣用手的相反邊,則可輕松伸手快速取出。為防止脫落,以扣環固定住,雨備可多準備防水袋。
口袋與拉鏈部分的有效活用:目的地抵達之前不會用到的東西放在內側,行動中、緊急時需要的物品放在容易取出的地方。這是打包的大前提。
然而,不同款式的背包在細節上有相當大的差異,左方圖片僅是一例。
希望能有效利用以頂袋為首的各部位口袋,與裝置于背包外側的拉鏈部分。另外,若打包時就能考慮如何不將頂蓋從背包本體拆下就能拿出必需品,不但省工夫,也可節省時間。

在頂袋內可放食物、水瓶等休息中必須品,住宿登記時要用到的錢包也可放這。

?下面有拉鏈的話,可將較少用到但重要的急救組等緊急工具放在外側。

前方口袋可一起放置雨衣、雪套、背包套等因應天氣變化的必需物品。
重點提醒,收納袋統一用小型的:使用各種收納袋,能整理細瑣的行李,也方便精簡打包。但使用大型收納袋的話,內部物品會不穩定,建議小型的袋子多準備幾個。背包內容量2~7升左右的較易使用,最大到15升左右的袋子就很夠用了。須分別考慮防水性、透氣性等特性,加以選擇。

尼龍或網狀:一般便宜的收納袋是尼龍或聚酯纖維制的,網狀材質可看見里面,也適合裝濕的物品。可依價格或材質特性,區分使用。
防水性:各種防水袋。材質堅固的較能確實發揮防水性。中間款是一壓縮就能排出空氣的便利款式,但稍貴。硅膠尼龍制的容易損傷,但十分輕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