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舒適的野外居住空間,這里要思考的是遮蔽處所、營火、烹調空間等各要素應該如何配置。
首先要談的是遮蔽處所和營火的相對位置。
對野營而言,在營火照映下,在遮蔽處所內作業的時間通常很長,因此坐的地方最好是在營火的正面。
就安全面來考慮,與營火相距一步,也就是坐著時,腳離營火邊緣的距離約70~80公分最恰當。
睡鋪設在遮蔽處所內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光靠睡袋本身就足夠保暖,就不用距離營火那么近,通常會設在靠里面不受風吹之處。為避免火星四濺造成睡袋燒破洞,還是距離遠一點比較好。
但是,若沒有使用睡袋,營火就成為必要的供熱來源,此時睡鋪就要設在靠近營火的地方。
因為我是右撇子,所以會在坐的地方右手邊放帆布背包,如此要從背包里拿用具會比較順手。還有,營火用的木柴也會放在這一邊。
在行李的下方會鋪上扁柏或羽葉花柏的綠葉,既可當作鋪墊,又有防蟲效果。這樣做可以避免背包葬污,亦可防止蟲子跑進背包。
另外,在地上插樹枝做成支架,再將行李懸掛起來也是不錯的方法。
左手邊的地方主要是利用來作為作業或烹調的空間。刀子或是斧頭等等工具會放在這一邊。

營火、天幕、睡鋪的距離以及用具的擺放位置等等的均衡性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