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驢友,不善于節省體能,在極為疲乏的時候,一方面無力上行,一方面還在無謂地浪費體力。
現就個人的經驗,與大家交流下。

1.閉上嘴,少說話
說話耗費的體力是非常大的。

說話,需要調動口腔肌、咽喉肌、肺肌等多處肌肉組織,需要從心臟調用血液來供應這些肌肉運動之需,更嚴重的是,說話消耗的氧氣數量是非常巨大的,我們說話的時候,幾乎所有肺部吸入的氧氣都被用來供應說話,血液中的氧含量迅速下降。
如果是大聲吆喝、連續說話,耗費體能的更巨大的。所以,驢途中盡量少說話,是節省體能的一個重要方法。
少說話,少說話,多觀察,多體會,是成熟驢友的標志之一。

是一個有品位的驢的好品質。一些沿途滔滔不絕,廢話連篇的驢友,是很惹人煩的,同時,聽別人在耳邊不停地聒噪,也非常浪費體力,并且導致心情不好。所以,不是必要的話,盡量不要多說,免得害人害己。
2.減少坐下來的次數
很多驢友在上坡的時候,一感到疲勞,就忙不跌地一屁股坐下。想走的時候,本來就十分疲勞的雙腿,還要消耗很多能量來把整個身體和背包支撐起來。
正確做法:站著!

或者其實,休息的辦法有多種,沒有必要全身坐下:
一是選擇樹干斜靠一下,減輕雙腿承負,緩解壓力。
二是選擇較高的地方坐下,最好坐在與臀部高度差較小的斜坡、石塊上來休息,起身走的時候不用耗費很多體力來抬起全身。
3.深呼吸
很多驢友在上坡的時候呼吸短促淺粗,沒有規律,這樣會越來越疲勞。

正確做法:上山的時候,要保持步履和呼吸適當的節奏,有意地去控制達到習慣的狀態。負重陡坡盡量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疲勞的時候加深呼吸,有意略微減緩節奏,使體能隨呼吸分布均勻。急促的呼吸是對肺肌運動的浪費。同樣的運動量卻不能吸收足夠的氧氣,這是驢友應該注意的。
提醒:好的步履和呼吸節奏,可以堅持數小時徒步而不用停下休息,并且不感到疲勞。
4.把握重心
上山時盡量把重心降低,從物理學角度很好理解,重心低,不僅步子穩,也會節省體力。

比如個子小的人,就比個子高的人登山節省體力。上身略微前傾到一個適合的角度,讓重力幫忙你登山。如果是陡坡,最好手腳并用,這樣會非常輕松,前面的斜坡剛好彌補手臂的長度,使人可以和獸一樣四肢行走,這是非常節省體能的方法之一。有裝備的可使用手杖來達到這一效果。
5.調整步伐
大步行進時,膝蓋得不到有效活動。
乳酸積累過多會引起酸痛、疲勞。小步慢走可以有效減少乳酸的積累,多活動膝蓋可以讓乳酸得到迅速釋放。容易疲勞的原因大多是在平地跨大步,加快速度來走路。這破壞了有規律的節奏性。如果是長時間走路,不要慌忙。

正確的做法:調整好步幅,把步幅放小,以同節奏速度來走路。不要大步躍進,小步慢走。多活動活動膝蓋。
在長途行走過程中,不要以為昂首闊步的大步向前就行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要知道步幅大是利用腿部肌肉的爆發力,這畢竟是有限的。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持久力,凡事都不能一步登天。所以步幅小一些并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充分利用我們腿部肌肉的韌性,它們對持久戰是相當有辦法的。
6.吹氣
跟著就是要調節我們的呼吸了,要努力讓自己的呼吸與運動呈有節奏的狀態。令肌肉持續緩慢而不休止地運動,再加上平穩均勻的呼吸。簡單的說就是幾乎每走一步呼吸一次。馬拉松運動員在比賽中就能做到平均每兩~三步就換氣一次。

如果我們不習慣的話,也可以強迫自己呼吸,只要大口地吹氣就可以了。但要注意,不要太過強求,不然會拉傷肺部和肋間肌的。調勻呼吸是保持體內能源的好方法。
7.利用肌肉
要使走路變成有節奏的最自然的有氧運動,上下坡時,也要隨著這種節奏盡量利用肌肉的運動,盡可能的減少骨骼和關節的負擔。

尤其是在下坡時,特別是那些長程的下坡路,這是要善于利用雙腳,使其可發揮立刻停止的作用。因為與其在長程下坡后骨骼和關節有不良影響的話,倒不如讓肌肉承擔多一些會比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