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戶外新手?你知道即將面臨哪些挑戰嗎?

分類:徒步登山露營 |熱度:1852 ℃

從短時間、短距離的郊山行程,到長距離、多天數的長程縱走,各種等級的路線在戶外都會遇上。由于地形復雜與氣候變化大,所以潛藏著不小的風險,不過也由于如此,在歷經辛苦與冒險后的樂趣,是最有成就感的,所以登山活動雖然勞累危險又傷財,但是仍有非常多人樂此不疲。

你知道即將面臨哪些挑戰嗎?

但是這些戶外活動只有體力與膽試是不夠的,該懂的知識要記,該會的技術要學,該有的裝備不能少,該遵守的紀律也不要假裝不知道,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在山上會出事的只有二種人,就是“自大”與“白目”,無論哪一種都是無知的昇華,萬一沒回來即使勞師動眾都還不一定找得到人,所以,除了追求樂趣和成就感之外,也別讓自己會成為別人的麻煩。總之,技術可以輸人,體力可以輸人,但是認知一定要正確。那到底是哪些認知呢?

1.真的進入山野環境,即使是旅游風景區,也要面臨氣候對人身的考驗。風、雨、潮濕、低溫、紫外線等,都只能靠服裝來抵御,所以衣著鞋襪等要被視為裝備,居家休閑的服飾適不適合,要被嚴格檢視。主要差異是衣物的材質與剪裁版型,有些先進一點的專業戶外品牌,衣著的設計風格也可以在都會的日常生活中使用。

2.由于山區地形崎嶇,行進距離與時間的預估,不能以平地的經驗判斷,更何況還要負重。至于要負重多少,當然是因人而異,但是團隊行動(假設非獨行)總有體力的差異,所以并非每個人平均分配一樣的重量,狀況好的人就分擔重一點是應該的。

3.平地的餐食習慣其實不適用于登山。為了盡量減輕背包的重量,登山過程中的餐食都以簡單快速,以不會制造過多垃圾為原則,如有廚余產生,就是浪費力氣,所以幾菜幾湯其實不重要,營養與熱量足夠才是重點。使用后的包裝材、燃料空罐等,當然也要帶下山處理。

4。風險的控管是每個人都要負責,而不是只有領隊才有責任,所以在山上的每一個人,自己都要有辨識路跡、戶外裝備操作的基本能力,如果沒有,那你最好跟緊懂的人,或是看好還不懂的人,彼此互相照應,但是自己照顧自己,是最基本的原則。

5.不要將平地的生活習慣和山上相提并論,不只是餐食的內容,連吃喝的時機都有不同。除了早晚餐之外,中餐的行進時間可不一定,通常以簡單的干糧或零食應付。由于一整天的行進通常頗累人,所以晚餐后若無其他夜間活動,大概就是早早睡覺了,因為隔日很有可能凌晨就要起床繼續走路。至于盥洗,除非有些路段會經過干凈的溪流,又不怕冰冷的話,否則通常不會洗澡,擔心因此身體臟臭嗎?這個可以靠衣著材質的好壞獲得改善。如果在水資源有限的高山地區,頂多是用濕毛巾擦拭身體,更不要說是洗餐具了,只會用衛生紙擦拭干凈。(使用后的衛生紙也是要帶下山)

6.何時該下山?只要沒有把握就該撤退了,不管有沒有走到山頂。如果是并非原路來回的行程,在出門前就必須做好撤退的計劃,在過程中要做到的是判斷撤退的時機,寧可保守也不要過于冒險,如果是長天數的行程中遇到天氣驟變,需要緊急扎營的話,那就要盡快找一個相對最佳的位置了。(所以戶外裝備齊全很重要)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