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穿太多睡覺會不暖,所以就有人就選擇穿得更少來睡覺,或甚至裸體進入睡袋中,到底裸體在睡袋睡覺會不會更溫暖?我們要分析這個問題,先來了解睡袋如何保暖的運作原理。

睡袋的設計是要讓身體產生的熱量被包覆起來避免流失溢散,當我們穿著長袖的衣褲進入睡袋中,可以增加我們的皮膚與外面的冷空氣之間的絕緣效果,也因此比起裸睡更溫暖。
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比喻,睡袋彷彿是一棟房子,將室內與室外隔絕起來,就像在寒冷的冬天將屋子里面的熱氣保護起來,防止熱量散失在寒冷的天氣中。但屋子的熱能從哪里產生呢?其實就是在燃燒的火爐,而我們的身體就如同睡袋中的火爐。如果我們在冬天穿著衣服在有火爐的房屋里,一定會讓你覺得比起赤裸裸地在有火爐的室內溫暖,這就是為什么穿了內衣后在睡袋里,會比起裸體睡覺溫暖,因為我們的貼身衣物會幫我們隔絕保存貼近身體的這層體溫。

但是否穿得溫暖一點再進睡袋保暖效果會更好?其實這是不會的,大家都知道穿得太多或太厚再蓋棉被不一定會比較溫暖,主要的原因是穿上這么多額外的衣服,會壓縮身體與睡袋內層的隔絕空間,空間變小導致能充滿體熱的空間被壓縮,同時也降低熱氣在睡袋間的流動,讓熱能無法擴散到睡袋的每個角落。

當然穿上什么衣服進睡袋是有學問的,如果我們穿上緊身的長褲或襪子,會降低我們四肢的血液循環,讓你覺得更冷。如果穿上潮濕的衣服入睡,也會影響在睡袋的溫度,也因為散發的水氣被封鎖在睡袋中并沒有消失,困在睡袋的水氣會降低保暖的效果,這就是為何有經驗的登山老驢會建議大家一定要有一套干爽的貼身衣服,當你原本的衣服因雨或因汗弄濕,若沒能換上干爽的貼身衣服,睡覺時很容易失溫。所以在戶外夜間最佳的睡覺服裝,是要稍寬松且具保暖透氣的貼身衣物,以防止手腳循環不佳越睡越冷,同時幫助我們將皮膚表層產生的熱能保存住。

此外,要特別留意睡袋最外層的絕緣效果,如果睡袋防水效果不佳且未做好防潮或防雨保護導致睡袋受潮,可能會影響睡袋保暖的效果,也因此如果是露天睡覺者,應該搭配外帳防雨,并且使用地墊避免地面水氣讓睡袋受潮。

如果以上的重點都有注意到,但總感覺睡袋并未發揮出應有的保暖效果,有可能是我們自己身體的火爐不夠熱,所以睡前補充較高熱量的食物,如糖分較高的巧克力或是脂肪較多的食物及卡路里含量較高的堅果類食品,都能讓身體產生較多的熱能,如果這一些都做了還是不夠暖,最后還有一個方式,就是睡前燒一壺熱開水,將熱水裝入水壺中放進睡袋,就可以在睡袋中提供一個身體以外的新熱能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