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戶外想要活命回來,你還要下很多功夫!

分類:徒步登山 |熱度:2615 ℃

近年來,戶外人群的持續增長,戶外活動也更為頻繁,雖依然有登山者長眠山中,但也有在山里受困很長一段時間,然后活著回來。到底,為什么這些人能回來?

其實,他們和你我一樣,只是普通的人類,并非什么超人。只是,他們擁有比一般人多一點點的「本事」去面對廣袤的山林,所以能讓自己重返人間罷了。至于本事是什么呢?面對山林我們能如何自保呢?這邊就讓我們來一點一點的聊聊吧。

41e47b4327c447ec9e488be6355a9247

人類最大的力量,是「知識」;有知識,你就能存活

登山,是遠離塵世的一項運動,一旦出事,在山里沒有人可以幫你,你只有自己可以依靠。而登山必備的知:裝備準備、地圖判讀、行程規劃、野地醫學、食物炊煮等等,每一個主題都可以講個三天三夜。一般人心目中的「野外求生」只是電視節目浮夸的娛樂效果而已,高海拔山區沒有可以果腹的食物,更別說帶把獵槍上山打獵或者做陷阱抓獵物這種天馬行空的事,一把獵槍或十字弓的重量,足足可以換成10天以上的食物,緊急情況下這些食物可以讓你撐超過一個月待援絕無問題。

在山中,最重要的技能是「野外生存」,運用知識,在山難發生之前就避免它、在山難發生后用自己帶上山的東西活下去。只有先習得正確的戶外知識,再去面對山林,才能把遇難的風險降到最低。萬一真的發生不幸,也能把獲救的機會,提升到最大。

ba0429a31f8f4a3c91911e1b062bb068

因為擁有知識而準備的「裝備」

登山人的裝備,代表著你的生命。一個人是否用心對待自己的生命,可以從他愿意花多少心力去準備裝備、攜帶哪些裝備上山看出。

裝備齊全與否,是獲救的第二關鍵。知識可以預防山難的發生,但是當山難發生后,能夠讓你活下去的,就是裝備了。

如果覺得戶外裝備太貴,請不要登山,那將會是一條通往死亡的道路。休閑活動還有很多好選擇,沒必要和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a98ed483b13b4f9fb49aa9afbabc47ea

登山務必保持冷靜,在大眾路線上你并不孤單

如果你去的是極熱門的大眾路線,那么,請務必記得一件事情—在這種大眾化路線上面,最危險的行為就是離開步道。如果突然在路線上遭遇險阻,請保持冷靜,「等待」是最好的做法。因為在這些地方,你絕對都能遇到人,其中必定有能助你一臂之力的老驢,到時候再和他們一起克服險阻就行。

換言之,這些路線全部都是很多老驢「一日之內能到」的地方,就算你受困,只要待在路徑上,頂多第二天就可以遇到救援隊了。最要不得的就是爬過一些稍進階的路線,就覺得自己擁有找路判位的能力,想要靠自己的力量開路突破困難地形的心態—半瓶水的能力,在面對大山的時候,可是會破掉的。

跟著路走,在大眾路線上,請記得你并不孤單,永遠都會遇見熱情的驢友,有困難只管求助,而山難只在離開步道的那一刻起,倒數計時。

至于冷門與進階路線呢?新手不宜,練好再去,或找老驢帶你去。

40284e8f178c40a09907b9ad2424fec6

人很脆弱,但遠比你我想象的都還要強韌

面對大自然,人是非常非常脆弱的生物,一個落石就能要你命。但是如果不是即刻死亡的重傷、有受傷但沒有嚴重的感染、沒有嚴重的疾病,一個生理機能健全的人類,不管有沒有受過訓練,只要有水有保暖,絕對都能在沒有食物的狀況下撐過一周,肚子上的油花就說明了為什么你有這個本事。

「人沒有那么容易餓死」,請記得這句話,保持自己的溫暖,并且在受困后不要過度耗費體力的行為、有準備多的食物上山、受困地都有水源,才有辦法回來喊「我好餓」。

43a8310422424c54b27e3b049df8dc0e

只有有實力的人,才能把握寶貴的運氣

如果沒有知識作為基礎,并在犯錯后臨危不亂的處理、沒有帶上山保命的裝備支持,光有運氣,也是徒然浪費而已。

所謂的「奇跡」不會憑空降臨,那些都是出自他們之手,一層一層凝結起來的「知識的結晶」,在發生不幸的當下,保護擁有知識的他們,等待來自文明的援手將自己拉回人間的懷抱。

山很嚴肅,但也很寬容;假如它有讓你馬上死掉,那么你就能活著回家。登山人所應該具備的心態,是謙卑、謙卑、再謙卑,必須要知道自己是渺小的、盡可能地學習未知的事物、每次都做足萬全的準備再登山。卻也要同時充滿自信,冷靜面對眼前的事物、自信地相信自己能活下來,相信自己所準備的裝備、所學到的知識,能夠成為最強大的守護神,在遠離人間的荒山野嶺之中,指引你通往旅程的終點:回家。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