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分類:露營 |熱度:6842 ℃

戶外露營,睡墊是隔絕冰冷大地的最重要伙伴。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初入戶外,購買裝備,總是非常重視帳篷,睡袋這兩樣東西,卻往往忽視了睡墊,也不難怪:

我帶的睡袋夠厚,為什么不能直接睡地上?

人體熱量散失有四個途徑:蒸發、對流、傳導、輻射。其中傳導和對流散熱最多,而睡覺時因為躺著,來自傳導的熱量散失便占了大頭。在戶外如果你直接睡地上,結果就是,無論裹了多厚的睡袋,都會感到冷,因為地面在源源不斷地吸走你的熱量。熱量大流失,輕則第二日行動無力,重則夜晚直接失溫。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睡墊(國內山友俗稱“防潮墊”),在隔絕冰冷大地這個意義上,就成為了戶外活動繞不開的裝備。比起家里的床,它們重量輕、易打包,是為戶外人的床。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睡墊與帳篷、睡袋形成睡眠系統必不可少的三件套。圖片來源:REI.com
睡墊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作為戶外玩家,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市面上的睡墊琳瑯滿目,該如何品評其高下,從優選擇?

首要考慮的,應該是睡墊的主要使命——保暖

R值:最重要的保暖指標

R值是許多睡袋生產廠商用以表明其睡墊保暖能力的重要參數。
R值,即R-Value,取英文短語Thermal Resistance(熱量隔絕)的R命名,用于衡量一個物體隔絕熱傳導的能力,R值越高,隔熱能力越強。R值是一個材料工業通用的量標,并非戶外專屬。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說到睡墊的R值,如果低了,睡在上面的你就需要花更多的能量來保持體溫,結果就是第二天疲憊地醒來,干啥事都沒勁,因為吃的東西都產熱去了。反之,睡墊R值到位,你就能省下寶貴的熱量,用于第二天高強度的戶外運動。

一般而言,在秋冬,溫度略低于0℃的環境,睡墊的R值應不低于3。極限高海拔高寒露營環境,R值應接近或高于5。而其它較溫暖環境,R值在2以上即可(數據來源:綜合整理自各大睡袋廠商R值溫標)

R值是我們網購睡墊時最為重要的一個指標,但比較尷尬的是,各個廠家的R值測量并沒有統一方法,大廠倒有比較公允的自家測試方案,而有些廠則是用體感估算,一些廠商甚至不提供R值參考。 因此考察睡墊的保暖性能,在直接參考廠家給的R值之前,我們還需要了解更多。

睡墊三大類

實現熱傳導的隔絕,提高R值,有一個全世界都通用的做法:鎖住空氣。盡管流動的空氣會帶走熱量,但靜止的空氣卻是極佳的熱阻“材料”。羽絨材料為何如此保暖?因為絨朵之間形成了無數小氣囊。睡墊的設計思路也是如此:鎖住空氣。基于此,市面上的睡墊無外乎三類:?泡沫墊——通過緊密的閉孔型泡沫材料內部無數小氣囊實現保暖。充氣墊——人工構建空氣囊,充入空氣,實現保暖。一些型號會在氣囊中填入其它隔熱材料,進一步提升保暖性能。自充氣墊——泡沫墊與充氣墊的組合,利用開孔型泡沫的膨脹性實現自充氣效果。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認識泡沫墊

最為簡單易用的睡墊類型,基本采用閉孔型泡沫制成,優缺點顯而易見:

優點

  • 無需充氣,無懼穿刺,扔地上就能用,結構穩定,皮實耐造。

缺點

  • 無法壓縮,體積大。
  • R值較低,難以在寒冷環境單獨使用。
  • 墊身薄,無法有效過濾部分凹凸地形。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你可以看到市面上的泡沫墊價格從50塊到300塊不等,但它們從外形上看起來大同小異。除了品牌溢價之外,貴的泡沫墊貴在哪里?
閉孔泡沫發泡率為了讓材料發泡形成封閉小氣囊,氣墊需要在高壓環境加熱并迅速冷卻,如何讓氣泡更多、氣泡的封閉性更強,這需要技術積累。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切開市面上各類泡沫墊,氣囊數量與各氣囊的封閉性是存在差異的。

關于泡沫墊也有一個悖論:即發泡率越高,R值固然更高,但泡沫的密度將會隨之越低,密度降低則導致泡沫的抗壓性下降,人睡上去施加壓力時,墊子將會變得更薄,從而又降低了R值。如何在抗壓性和發泡率中找到一個黃金平衡點,是各個泡沫墊一直在試驗的事情。?結構工藝毫不避諱地說,你能在國內買到的戶外專用泡沫墊,都承襲自美國專業睡墊公司Therm-a-Rest的外觀結構:蛋槽型或者搓板型。基于此,在結構工藝上,國產品牌泡沫墊和國外產品沒有明顯差距。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這些墊子表面的凹凸結構有很多作用:1合理減重 2增大地面摩擦防滑動 3結構的凹處能與人和地面組成封閉氣囊,從而進一步提升保暖性能。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凹凸結構形成的氣室,能提升些許保暖性能。圖片來源:TAR官網技術頁面

鋁膜反射層工藝人體躺在地面,貼在地面那一塊的熱量散失雖然大部分來自于熱傳導,但人體向地面的熱輻射并不會因此消失,如果睡墊能夠反射這個方向的熱輻射,就能進一步提升保暖性能:在閉孔泡沫的表面來一層鋁膜就能夠達到這種效果。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提示:想要獲得最大的熱反射效果,放置泡沫睡墊時,鋁膜面應朝上。制圖:戶外探險

鋁膜與泡沫如何結合,各廠家工藝不同,最簡單的方式是熱壓一層鋁膜上去,這樣做有兩個缺點,睡墊用久了容易“掉渣”,即鋁膜層被蹭落。其次,鋁膜面偏硬,舒適度會降低。 更高級的做法是,在泡沫合成時用電離的方式將鋁膜均勻涂抹在泡沫表面。這樣不僅能有效減緩“掉渣”現象,也能提升鋁膜面的舒適度。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測試圖片來源:8264兔子的泡沫墊橫評。

為了達到合格的R值,泡沫墊要做得足夠厚,但由于材料的不可壓縮性,它的體積就成了一個問題,這導致背包攜帶時幾乎只能選擇外掛,況且市面上泡沫睡墊產品的R值也沒有能超過4的。因為如果R值要超過4,睡墊厚度將過高,體積大到無法適應戶外使用的程度,沒有戶外廠家會生產那樣的東西。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搓板的打包體積已經很大了。前文提到,在高寒環境R值最好大于等于5,這意味著,R值始終低于4的泡沫睡墊無法在高寒環境單獨使用。再加上閉孔泡沫偏硬,舒適度較低,戶外市場需要其它選擇。 小而暖的充氣墊,便成了各大廠商設計師的主戰場。

認識充氣墊

你如果見過消防隊員去“跳樓”現場急救的場景或圖片,就會明白什么是充氣墊。戶外充氣墊就是消防用墊的縮小版。因為充氣,它可以做得柔軟舒適,同時,鎖住空氣,它也獲得了很高的R值。充氣墊的優缺點很明顯:?優點

  • 不充氣時,收納體積很小,重量也輕,便于攜帶。
  • R值范圍從2到7都有,各種場景適用。

缺點

  • 使用需要充氣操作,一旦扎破漏氣,秒變廢品。
  • 充氣囊結構并不完全堅固,部分內部連接的破壞將導致氣墊鼓起來,影響使用。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充氣,讓很小變很大。

充氣墊的型號多如牛毛,價格也是天上地下。從100多塊到1000+,琳瑯滿目。同樣的問題,貴的充氣墊,貴在哪里?
氣囊結構把一個塑料袋吹上氣,它會變成一個球。但充氣墊則需要充氣后要形成一塊平整的墊子,那么它中間必須有無數的隔倉,隔倉鎖住空氣實現保暖,同時也穩定著充氣墊結構。這些結構的優劣沒有定論,但結構越復雜,成本越高。
橫管——最經典的氣囊結構,缺點是睡覺翻身可能會側滑,導致人墊分離。美國著名睡墊廠商TAR的氣墊產品基本采用此結構,TAR在這個結構上做了很多改良。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豎管——側滑問題有所緩解,但如果是側臥睡姿的使用者,會把縫隙處壓下去,舒適度因此有所下降。瑞士品牌EXPED 全線都是這樣的設計,這種豎管事實上結構更為簡單。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蜂窩——最像家用床的氣囊結構,舒適度有所提升。NEMO 和 Sea to Summit 最愛的設計。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骨架——較新的思路,在結構成型的情況下,留出足夠多的空間,讓空氣直接發揮隔熱作用,原理有些像床架。這是KLymit 的獨家設計。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填充物由于氣囊內微對流的存在,光靠封閉氣囊是很難做到高R值的,這時候在氣囊里添加隔熱填充物就是唯一的方法。各種填充物在提升充氣墊的保暖性能的同時,成本也隨之增高。?羽絨/人造棉——在氣囊中填充保暖物,提升保暖性能,但增加了重量。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每一個氣道中都塞滿了蓬松的人造棉層,極大提升保暖性能。圖片來源:Exped
鋁膜夾層——在上下氣囊中部添加鋁膜,通過反射人體熱輻射,提升保暖性能。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圖片來源:Nemo equipment

充氣工藝如果你吹過游泳圈,你一定感受過吹滿氣后那種氣喘吁吁,面紅耳赤的狀態,充氣墊要是如此充氣,在戶外來說就是一種不友好的體驗。廠商們在充氣閥門上下了功夫,開發了各種專利設計,目的很簡單,讓進氣輕松愉快。?傳統圓柱氣嘴——上個時代的充氣閥門,需要用嘴吹,一不小心口水就永遠保存在墊子里了。雖然也可以兼容部分充氣汞,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充氣時它不是單向的,一旦墊內壓力大了,充氣就變得很困難。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圖片來源:8264版主兔子的測評貼。
大開口氣嘴——現階段市面中高端氣墊充氣閥門的主流設計,進氣/放氣都更快,可以使用充氣袋進行便攜地充氣。同時實現了單向透氣。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多道次級閥門——多個單向閥門狗構造在氣墊內部,能最大化減少充氣阻力,實現快速充氣,來自Exped的新設計。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圖片來源:EXPED 產品頁面

充氣袋——電動充氣汞雖然有效解決了嘴吹費力的窘境,但多出了100多克重量,充氣袋更為合理,充氣方便,還能作為收納袋使用。

充氣墊能在保暖和輕量化(重量輕,體積小)之間找到平衡,但最大缺點就是耐用性問題,許多戶外玩家都有氣墊被不明物扎破的經歷,盡管能用氣墊修補貼,但找漏點又是個麻煩事,甚至有那種明明沒有漏點,但卻“漏陰氣”的情況,讓人頭疼。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因為普遍存在的扎透漏氣問題,廠商都會贈送氣墊修補貼。圖片來源:REI.com

那么有沒有一種打包體積小又不怕穿刺的睡墊呢?答案是沒有。第三類要介紹的“自充氣墊”并非這樣的產品,它只是前兩款睡墊的折中設計。

自充氣墊自充氣墊并非什么黑科技,它只是利用了開孔泡沫的吸氣膨脹能力,撐起睡墊的形狀,它的歷史其實比純充氣墊更早,技術集成度也不如純充氣墊。它的優缺點如下:?優點

  • 由于在充氣墊結構中加入大量開孔泡沫,能夠有效保暖,舒適度極佳。
  • 能自己展開,相對方便。
  • 不慎被扎破后依然有不錯的保暖性能。
  • 開孔泡沫能壓縮,所以收納時體積相對小。

缺點

  • 重量大,收納體積比氣墊大
  • 同樣的重量情況下,保暖性能比泡沫墊和純充氣墊都低,所謂“暖重比”低。此點將自充氣墊的其它優點都很大程度抵消了。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這是快放,一般完全撐起來需要10分鐘-30分鐘不等。動圖來源:REI

在充分了解三大類睡墊的優缺點和設計之后,選擇使用起來也能心中有數了。

睡墊選擇與使用

對睡墊最敏感的戶外人一定骨灰級背包客而不是登山者,因為他們會在一年四季去到各類地方穿越露營——從最愜意的周末汽車露營,到惡劣的冬季大穿越。這些場景需要的睡墊各不相同,雖然也有一墊走天下的強人,但針對不同場景進行匹配,能獲得更好的戶外體驗。到具體場景,睡墊的R值就并非唯一的參考,需要綜合考量R值,舒適度、尺寸、體積、可靠性等等。下文將提供一些場景建議方案:舒適為王:汽車露營/輕戶外當重量和尺寸幾乎不是問題,舒適度就是至高無上的需求。豪華加寬加絨面的自充氣墊是這類休閑活動的最好選擇。這就好比家里床上的席夢思搬到了露營地。 再配上一塊泡沫墊,席地而坐,野餐燒烤,靠在樹下看書,皆可愜意而為。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經常聽人說,戶外露營睡得比家里還好。圖片來源:therm-a-rest
擇汝所好:春夏徒步露營陽光普照,溫度舒適的季節,夜晚溫度10℃,在相對輕松的徒步露營活動中,背包上外掛一個泡沫墊就行,嫌不夠美觀?帶個充氣墊或自充氣墊放包里亦可。 中低強度的徒步露營,睡墊任意搭配,找到你自己的所愛就行。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睡墊尺寸不要太寬大,要考慮到與帳篷的匹配。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舒適環境想怎么玩都行,也正是找到裝備喜好的時候。圖片來源:outdoorgearlab

輕量至上:長線穿越/輕量化徒步3天以上的長線穿越,全程自負重,補給不少,而背包空間有限,這時候小而輕的充氣墊就是第一選擇。記得帶上睡墊修補貼,一般購買時都會送一套。謹慎的山友往往還會帶上泡沫墊以備不時之需。

左邊是氣墊,右邊是泡沫墊,中間有個自充氣墊,重裝徒步,你怎么選?
有時輕量化的思路往往更在意重量而不是體積,經過裁剪,可以一墊多用的泡沫墊更受到輕量化玩家的青睞。

泡沫墊可以當做背包背板、坐墊、睡墊,深受輕量化玩家喜愛。
保暖第一:冬季露營、高海拔營地冬季徒步露營,或者高海拔寒冷地區露營,夜晚氣溫低于10℃,大地冰冷,要想睡得好,睡墊一定要暖和。你可以選擇R值高于5的充氣墊,也可以選擇R值3-5的充氣墊+泡沫墊組合,R值是可以完美疊加的。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泡沫墊+充氣墊的組合能兼顧保暖與耐用性。圖片來源:outdoorgearlab

值得一提的是,雪面的R值只有冰面和巖石面的20/1,冰雪環境扎營,盡量選擇干凈平整的雪面放置帳篷睡墊。
耐用才行:極限攀登環境在極限攀登的環境下,泡沫墊是主流,你可以看到所有攀登者的背包照片后幾乎都捆了一個黃色蛋槽或者銀色大卷,無需擔心漏氣,無需吹氣,扔地上就用的泡沫墊與這些極限環境最為匹配。

戶外露營,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攀登者李宗利在攀登貢嘎時使用TAR泡沫墊。供圖:自由之巔

技術總結

睡墊負責把人與寒冷的大地隔開,它們通過鎖住空氣,實現了保暖。縱覽三種睡墊,各有其優勢:

  • 泡沫墊最為耐用,但打包體積大,R值相對低。
  • 氣墊收納時,小而輕,R值能做得很高,就怕漏氣。
  • 自充氣墊睡著很舒服,R值也不錯,但保暖-重量的比例很低,酌情考慮。

戶外環境復雜,充分認識睡墊,不斷地實踐體驗,我們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戶外的睡眠方案。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