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分類:登山 |熱度:21356 ℃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登頂島峰(Island peak, 6189m)

這趟尼泊爾之行終于進入到了重頭戲的部分-攀登島峰!其余的珠峰大本營(EBC)和Gokyo其實都只是順道一起走、同時適應高度而已。

凌晨12點,其實我根本也不知道有沒有睡著,只記得在溫暖的睡袋里翻來覆去,然后鬧鐘就響了。趕快把東西收好,要帶上的東西有干糧、水、相機、雙重靴、冰爪和攀登吊帶。

昨天從海拔4317米的丁波切(Dingboche)爬了11.5公里,途經標高4737米的朱孔(Chukhung)吃午餐,來到了標高5074米的島峰大本營(Island Peak Base Camp)扎營。比較多的人是在朱孔住一個晚上以后,隔天走6.5公里到島峰大本營;而我因為山屋主人的安排,昨天直接從丁波切沖上島峰大本營,雖然在這之前已經有三次上到5000米以上的經驗(Gokyo Ri、丘拉山口[Cho La Pass]和珠峰大本營[EBC]),高度適應不是問題,但體力儲備相對就少了些。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今天是從國內出發的第14天,以徒步來說,今天是第12天。繞了大半圈Gokyo、Cho La Pass、EBC以后再來到島峰,高度適應應該還算不錯。

吃了一碗粥、喝了杯熱巧克力,大約凌晨1點半,我們準備出發。外頭下著大雪,只好一開始就上全套裝備(排汗長袖、保暖發熱衣、The North Face 900羽絨服以及GORE-TEX外套),期待早上的天氣能夠變得跟往常一樣晴朗。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新換的Black Diamond頭燈,流明數有300,終于擺脫以前常常覺得晚上頭燈不夠亮的問題。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我們從大本營出發往東,途中又經過另一個營地,但這個營地的人似乎還沒有出動。其實摸黑的也看不出周遭有什么景色,過了另一個營地再走一段路后,轉向北上山。一開始的路就跟Gokyo Ri一樣之字形上升,爬升了三百米左右路開始沒那么好走,有時候高低差頗大,還不是那么容易找立足點。

有時候有點滑,但不用上冰爪慢慢走還不成問題。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晚上的時候沒什么好拍照的,頂多看看手機的GPS記錄

我好久沒搞這種午夜沖頂的活動了,完全沒辦法在這種時候保持清醒。氧氣濃度也不高,真的頗想睡的。風雪不斷,是那種可以把背包整個變白的雪,向導的口中一直念著天氣不好,雖然是事實但就是不想一直聽到......

就這樣,在雪中走了四個多小時,雪時大時小,后來好像有曾經變得很小。凌晨五點多的時候,天開始變亮,此時...居然可以看到對面的山和云!天氣有變好。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一開始我覺得我爬得很慢,但爬了三個多小時,也上升了600多米,其實有人扎營在海拔5600米左右的地方,一般稱作高營地(High Camp)。雖然可以大幅縮短攻頂日的路程,但要睡在這么高的地方,高度適應是第一個問題,其次是水源取得有困難(5600米的地方還不是冰河區,沒有大量雪可以取用,附近也沒有任何的河流通過),再加上要背重裝和水上來,所以現在在高營地扎營的人已經很少了。

日出前的景色,一開始還有點懶惰把單眼從背包拿出來拍,先用GOPRO撐一下。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其實GOPRO這幾張在低光度的情況下表現的比我想像中好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左前方是我的向導,上山的時候我真的蠻想抱怨他的:別人的向導都是黏著他們的客人,有的甚至在這里就結繩隊在走了;而我的向導不是走到我的很前面去睡覺(不夸張,他真的在睡),就是落后到后面去跟別人聊天。我完全不知道為什么要請他來這里(但島峰就是規定要請向導,不然聽說要交一筆很高額的保證金)。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經過一個晚上大雪的忐忑,感謝老天最后給我一個晴朗的清晨

感覺好像已經走在小稜線上了,但距離頂峰還頗遠(一雙重靴都還沒上呢...)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不放大看的話,GOPRO的表現還真的不差。(但放大來看,即使ISO只有100,顆粒仍然蠻大的)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進入冰河區的最后一段(7:39)。稜線步道太窄,旁邊又是峭壁,拉繩比較安全。向導看我拿登山杖又要拉繩很不順手,就直接把我的登山杖拿去了。

進入冰河區準備換上雙重靴和冰爪,手腳并用爬上去。

坐下來休息后,終于愿意把D850從背包里拿出來了。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冰河區的感覺就是不一樣,有超過95%以上的區域都是白雪覆蓋著的。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刃嶺(Arête)和冰斗(cirque)交錯的冰河地形。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GOPRO在這種高強度的活動真的還蠻好用的,有時候也不是不勤勞拿單反出來,而是週遭環境或是時間不允許。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地面上基本上都是覆蓋厚厚的積雪,終于可以穿上雙重靴(double boots)和冰爪了(Crampons)。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冰河區的高度大概從海拔5845米開始,以路程長度來說,其實已經走了近四分之三,所以大部分的路程還是要背著雙重靴走。

我的向導開始比較有function一點點,繩子把我綁著帶我走(但不是結繩隊,因為繩子他只是用手握著而已,覺得很不專業...)。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待會的路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攀登吊帶(harness)我是剛上山的時候就穿在身上,雙重靴和冰爪拿出來以后,整個大背包幾乎就全空了。我把登山杖和大背包放在旁邊,背著小背包里面裝水,然后出發!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冰河區第一段,被向導牽著走。我上次穿雙重靴已經是一年以前攀登阿根廷阿空加瓜山(Cerro Aconcagua,6962m)的事了,不知道是我現在腳下的這雙鞋特別重還是肌力衰退,總覺得走起來兩隻腳很重,不是很靈活。

不過不管腳下再怎么重,我都還是很有心情拍照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還好向導的朋友帶的另外兩個人走得慢,我們可以停下來等他們順便拍照。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我沒有爬過中高緯度地區的高山,至今爬過緯度最高的高山是阿空加瓜(南緯32度),要看到這種完全被冰河覆蓋的景象,海拔高度少說也要接近6000米。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向導的朋友和他帶的兩個人(下圖),從還沒進到冰河區就結繩隊,而且繩子是扣在向導攀登吊帶上的鉤環,反觀我的向導......(他的態度還可以,但就是專業感很差)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其實在這之前,我見過最漂亮的山岳冰河是在攀登波利維亞的瓦伊納波托西山(Huayna Potosí,6088m),不過今日來到島峰,又更新了我心目中的排行。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雖然每次看到他用手抓著繩子就覺得很不專業,不過他上冰河區以后完全沒換鞋子(低幫),只上了冰爪我也是蠻佩服他的。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喜馬拉雅山脈和其他山脈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幾乎隨便指一座山都超過6000米。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冰河區第二段,中間通過一些小裂隙。島峰的攀登路線相對成熟(畢竟每天都有人在爬),該有繩子的地方其實都已經架設好,所以沒有冰鎬也沒關系。

雪地上早就已經踩出一條很明顯的足跡,天氣晴朗的時候照著走也不容易掉進裂隙里面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坡度稍為大一點的時候,就拉繩子上去。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通過小裂隙,沒辦法拍自己就拍別人吧。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無與倫比的美,今天真的再想睡都值得了!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最喜歡這種白里透藍的顏色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冰河區第三段,第一次使用上升器(ascender/jumar)攀爬近90度的小冰壁。繩子都已經架好,不過可以看到繩子并不粗,而且在大量的登山客使用以后,上面其實都起滿了毛,對于他的強度我其實還蠻擔心的...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第一個垂直冰壁高度差不大,小試身手而已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高度來到了海拔5910米。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很喜歡這張,大斜坡的上面有什么呢?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朋友注意到上面那張照片右上方的黑點,本來以為是人影或是入塵,沒想到把照片放大來看后居然是...登山杖一支!其實這張照片想說的是:確實GOPRO、手機這些小感光原件的相機在登山活動上是很方便的,但要達到這種連我自己都很震撼的解析度。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他們很喘地爬了上來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遠處還有另外一支登山隊伍也要上來了

爬上了大斜坡,等在后面的就是......

島峰最著名的:鋁梯過裂隙!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深呼吸一口,環顧四周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冰河區第四段,向導示范鋁梯過裂隙。先把兩邊的鉤環扣上左右兩側的繩子做確保,然后一個人把兩邊的繩子拉起來做為(不太有支撐力的)扶手。過鋁梯的人,如果是站著的話,確認每一步都要踩在鋁梯梯梁的內側,冰爪的前爪則要跨過鋁梯前面的橫桿,這樣踩在鋁梯上會比較穩。如果起風的話,會建議跪在鋁梯上,用爬的過去(這樣重心低當然比較穩,但因為眼睛直是下方裂隙比較可怕)。不過不管怎樣,雖然這個裂隙不算真的很深,但摔下去一定也是非死即傷。因為不可能眼睛閉起來走過去,旁邊也沒有其他替代道路,所以有嚴重懼高癥的人其實可以考慮跳過攀登島峰(除非你很專業要垂降再上升)。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冰河區第五段,換我過鋁梯了。一開始不熟踩得不是很正確,不過踩了幾步以后就上手了。

雖然是島峰最著名的一段,不過只要你敢過,倒也是沒有什么難度。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超美不解釋,在等人的時候有很多時間可以好好拍照。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過裂隙以后是個小斜坡,向導叫我鉤環扣在繩子上先上去。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爬上來以后,看看另外一隊人馬過裂隙,遠遠拍更好看。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過了鋁梯和小斜坡后,是一段坡度稍緩的大冰原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也許是海拔高度的關系,這段看似平緩的微上坡其實走起來也是會喘。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不管怎么樣,這段緩坡是最后的喘息空間!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在緩坡的盡頭,坐下來休息,欣賞這片美麗的大冰原。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此時的海拔高度是5965米,距離島峰峰頂還有約200米的上升。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接著就是傳說中把人體力榨干的:200米垂直大峭壁!幾乎所有人都把沖頂包直接丟在這里了(我還背著背包和大相機像個笨蛋)。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這里的景色太美了,忍不住再拍一張(其實是心里抗拒著前面的大峭壁,想再多休息一下)

一開始的坡度還稍微緩一點,可以作為熱身。GOPRO畢竟很廣角,拍起來的坡度沒有那么陡,但其實這個坡度用上升器輔助會好走許多。

休息的時候還是一樣周遭的美景。對我來說,美景是爬山最大的回饋,登頂的成就感反而是其次。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倒是向導他朋友帶的這對夫妻,明明一開始走得又慢又喘,到了垂直大峭壁以后居然讓我完全追不上,令我非常訝異。是也沒有酸葡萄心理(我們今天可是好伙伴),不過后來根據在天波切(Tengboche)遇到的人說法,很多向導會在上面助他們的客人一臂之力(換句話說就是把他們拉上去了),合理推論這隊夫妻的向導可能有幫助他們。至于我的向導,他always是在我的下面,所以不可能發生他把我拉上去的這種事情。不過在這點我倒是蠻感謝我的向導,畢竟如果被幫了一把,總是會有一點成就感的喪失,再慢都想要自己爬上去。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除了不斷上升以外,還要跟下山的人「會車」。這里就真的都是近乎90度的垂直上升,全程都要使用上升器。這和昨天在土質斜坡練習用上升器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和強度,除了坡度是兩倍以外,腳上穿著的不是登山鞋,而是笨重的雙重靴和冰爪。雖然我也有一些冰攀的經驗,也操作過用冰爪踢冰上升,但或許是經驗沒有很夠,常常找不到合適的踩點,冰爪也常常咬不進冰壁中,變得經常有8成以上支撐都落在右手上的情況發生。而我本身就是個下肢肌肉遠遠發達過上肢的人,這200米的上升真讓我感受到上肢前所未有的挑戰。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尚未登頂已有此等美景,登頂后的景色難以想像。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上了200米垂直大峭壁以后,島峰就在右手邊,已經可以看到峰頂了!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山上就是這樣,一個云霧飄來,常常會讓人焦慮天氣是否變壞。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最后一段路雖然沒有200米垂直大峭壁那么陡,但也不是省油的燈,而且旁邊大斜坡滑下去也不是開玩笑的。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就在前方,但我的速度真的快不起來...只要我知道可以登頂了,我也不在乎速度,舒舒服服地上去比較重要。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登頂成功!

上午10點30分,歷經了9個小時(聽說一般人8個小時就能登頂?),我終于登上了海拔6189米的島峰(iPhone GPS測出的高度和實際上有24米的差異,他似乎真的老了,誤差有變大的趨勢)。

島峰(island peak),尼泊爾官方的名稱其實是伊姆札峰(Imja Tse),不過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后者這個名稱。

島峰之所以叫作島峰,是英國登山家艾瑞克·希普頓(Eric Shipton's)在1951年在喜馬拉雅山區登山時所命名的,理由是因為從丁波切(Dingboche)看過去(向東),島峰就像是冰海中的一座島嶼。下面這張是兩天前在丁波切拍的,正中間那座就是島峰,沒想到我現在正站在那個尖點上面。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拉遠再拍一張,右下方是丁波切,正中間的雪山就是島峰,跟周圍的山比起來,他的高度真的不顯眼,而照片最左邊的山峰就是鼎鼎大名的洛子峰(Lhotse),標高8516米,是世界第四高峰。而事實上,島峰是洛子峰向南延伸出的一條山脊,從這張照片上也可以看出他們的連續性。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可以看到大本營附近的伊姆札湖(Imja Tsho/Imja Lake),是一座冰河湖。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北邊是洛子峰,頂峰被云霧蓋住了有點可惜。珠峰理輪上應該就在洛子峰的正后方,可惜看不見。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每次登頂以后都會有點手忙腳亂,畢竟能待在上面的時間不會太久,所以拍照就采用以量致勝的策略,先用各種器材多拍多錄一些回去再慢慢挑...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其實我到山頂了還是穿著羽絨服加上GORETEX,有時候真的熱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最左邊那座看起來好像冒煙的山就是阿瑪達布拉姆峰(Ama Dablam),標高6856米,是從丁波切看上去最醒目的一座山。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3.97公里的路程走了9個小時,上升幅度達1296米(扣掉GPS的誤差,應該是1100多米)。而以技術性來說,島峰更是遠勝阿空加瓜,實在有點難以理解為什么島峰被列在trekking peak 。

注:所謂trekking peak,其實是一個不適切的用法。最早在喜馬拉雅山區被使用,尤其是尼泊爾登山協會(Nepal 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簡稱NMA)用來稱呼該協會被尼泊爾政府授權發放登山許可的那33座山峰(現為27座,包括島峰和梅勒峰)。NMA是一個尼泊爾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該協會有一項重要的業務就是發放尼泊爾27座山峰的登山許可(光是登山許可費用就占該組織的收入95%),而NMA早期稱這27座山峰為trekking peak,所以廣被登山旅行社使用。

Trekking peak通常被解讀成不需要或是僅需要一些攀登技術的山峰,不過事實上這27座山峰「全部都需要攀登技術」,所以NMA現在已經把trekking peak拿掉,將這27座山峰分為兩大類:

Group "A" NMA Expedition Peaks:高度都介在6000-6500米之間,包括著名的喬拉杰峰(Mt. Cholatse)

Group "B" NMA Climbing Peaks:高度介在5800-6600米之間,包括島峰和梅勒峰(Mera peak)都歸在這類。相對難度比Group A低一些,但仍需要基本攀巖攀冰的知識技能。

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尼泊爾徒步旅行社協會(Trekking Agencies' Association of Nepal,簡稱TAAN),也就是大家去尼泊爾徒步申請的徒步游客管理系統(Treker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簡稱TIMS)通行證的組織。該組織網站上仍然用Trekking peak來描述NMA的27座山峰。

不管怎么樣,trekking peak也好,climbing peak也好,攀登島峰的難度是遠高過上EBC的,還是要有一些攀登經驗以及體能再來會比較好。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天氣很好了應該知足,不過如果再早那么一點點上來,或許珠峰、洛子峰跟馬卡魯峰(Makalu,8485m,世界第五高峰)就可以清楚地看見了。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朝著北方再仰望一次,眾神的居住地。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即使島峰攀登很貴,但此等美景,還是值了!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馬卡魯峰壟罩在云霧中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再次望向云霧壟罩的馬卡魯峰...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每張亂拍的照片都可以當明信片啊!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面對現實,準備下山!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跟登頂阿空加瓜后以后有一樣的感覺:好想在上面睡一晚再下去(當然是不可能的)。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其他隊伍的人也要準備登頂了。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最不想面對的還是這個200米垂直大峭壁...

下山的時候其實我比較擔心,因為疲憊程度高,此時向導的角色就很重要了。原本用上升器的地方就要用8字扣環下降,向導能夠快速在繩索間打結,確實在下降過程中節省了很多時間。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下降的時候要調整速度還要同時回頭找踩點,一點都沒有比較輕松,甚至還會喘。有時候沒看好踩點,還會不小心踩太大步,看來這方面的技術還得再練練。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我下山的速度真慢的,花了一個小時才下降到垂直峭壁的起點。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今天真幸運,時間已經到了正午時刻,天氣居然還這么好!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回到鋁梯過裂隙,因為風變大了,這次我和向導都用跪姿爬過去。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天氣好到,其實這些照片我都是邊走邊隨手按下的,居然都還不錯。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純凈到一個難以形容的潔白

下山之路,認真覺得這段路比上山的時候更漂亮,索性把GOPRO最后的電錄完。

我們回到冰河區的起點,把雙重靴和冰爪卸下、把午餐吃一吃,然后起程下山。原本以為午后天氣開始變差...

沒想到走下來的時候天氣居然又變得特好!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上山的時候這些都是摸黑再走,只覺得有的地方要爬巖石有一點吃力,現在下山總算可以看清楚上來時走的路了。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有印象上山時也經過過這段要手腳并用的上坡

伊姆札湖(Imja Tsho/Imja Lake)離我越來越近,意味著大本營也離我越來越近。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南面的山在云霧中若隱若顯。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終于下到伊姆札湖的高度,右轉(西)走一段路就會到大本營了。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從大本營是看不到伊姆札湖的,因為中間隔著一個小山丘,凌晨摸黑的時候也看不到,所以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她,真的很美。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伊姆札湖(Imja Tsho/Imja Lake)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我們后面的隊伍應該多半是扎營在這里,現在還蠻冷清的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下午4點10分左右,我回到了島峰大本營。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下山花了我近5個半小時,這個速度肯定是很慢的。一方面想睡覺走很慢(其實我下山本來就慢),另一方面下午的天氣真的太好,停留很多次拍照、欣賞風景。

還好一回來就有東西可以吃,不然真的好餓!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本來我喝了一杯熱巧克力以后,打算進帳篷瞇一下,然后收東西走到朱孔(Chukhung)過夜,這樣明天可以少走一點路(其實最初的打算是下山以后直接走到丁波切,但真的太晚)。不過因為覺得真的有一點累,再加上其實睡帳篷跟睡山屋對我來說其實不會差太多(睡袋夠暖就好),干脆今天對自己好一點,就在大本營住下了。

島峰Island Peak歸來,寫給計劃去尼泊爾EBC攀登島峰的人

晚飯后,我包在溫暖的睡袋里面,回想著今天的一切:繼阿空加瓜后,我再一次感受到那種被榨干的感覺,也有那么一點用到意志力在爬。我真的有點低估了島峰,不過也因此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回去以后更知道需要加強哪方面。我在帳篷里用手機一字一句地寫下了今天的日記,然后滿足的閉上眼睛,進入夢鄉。

晚安,島峰!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