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分類:徒步登山露營 |熱度:6230 ℃

只要了解這些令人頭昏眼花的理論知識,就足以讓你穿搭出最舒適的戶外服裝組合了,因為戶外服飾雖然是日常服飾的機能加強版,但紡織品的基本功能(抗風/保暖程度)是相去不遠的,不會有特別夸張的差距。不過面對看似無窮無盡的款式,還是學著把它們分門別類后會比較容易上手!

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從戶外圈耳熟能詳的傳統三層式穿法說起,再加入近幾年火紅的“Softshell”以及活動層概念之后,就可以從大家都耳熟能詳卻容易誤解的洋蔥式穿法來學習如何穿搭衣服。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放諸四海皆準的多層次穿搭法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在時尚界和街頭流行文化中,最廣為人知的穿搭技巧就屬多層次穿法了,由不同款式、材質、顏色、配件等元素的組合來展現出個人的創意美感,無獨有偶,這方法在從事戶外活動時也適用,不過是以舒適安全為主,美觀為輔,當然兩者都能兼顧的話就是最高境界了。

登山界最耳熟能詳的說法是三層式穿法或洋蔥式穿法,顧名思義,早期戶外服飾大致可分為三層(Layer),由外到內分別是Outer Layer負責防水防風,Mid Layer提供保暖,Base Layer負責排汗。三層各司其職,好讓登山者應付不同的天氣狀況!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創新的布料及復合機能越來越多,現在已經不只能用外、中、內層來區分,所以還是回歸到各層最主要的機能來作介紹吧。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什么是排汗層?

排汗衣應該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機能服飾,但排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穿了排汗衣就不會流汗?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人體的產熱和流汗機制是內發的,即使在低溫下全裸進行劇烈運動時都會滿頭大汗,單從機能的角度來看,除了塑膠等無法透氣的衣物之外都能夠排汗,因為汗氣會通過布料孔隙排出,所以布料織得越寬松就越透氣,而積聚在體表的汗水則會被吸進布料內再蒸發到外界,所以影響排汗表現的還有布料的吸水速度、汗水從布料內部轉移到外界的效率、以及環境溫濕度,而各層衣著中表現最好的就屬排汗層。

那排汗層究竟是什么做的?排汗衣和常見的棉T有何不同?為什么需要它呢?主要是因為棉纖維吸汗快但干得很慢,所以在低溫下運動后,就會發現棉質衣物不僅濕透了,布料還一直黏著皮膚,讓你越穿越冷。所以只要用比棉質更適合冬季運動的材質來作成衣服就可稱作排汗衣。最常見的是以化學纖維如Polyester做成的衣物,因為這些人造纖維的含水率極低所以非常快干,但滴水在新買的排汗衣上像紙尿布一樣迅速吸收!其實這是經過各種加工處理才具備的后天機能,是會退化的,所以老舊的排汗衣多半都被打回原型不再吸水了。

近幾年由羊毛制成的排汗衣也大行其道,主要是因為羊毛具有高度保暖、可吸收大量汗氣在纖維內部的溫濕度控制能力,且汗濕后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暖效果,這些都是化纖排汗衣難以企及的,不過羊毛的吸水能力其實比棉質還強,所以需要的干燥時間也頗長,只是整個蒸干過程都比棉質溫暖舒適多了,所以也適合低溫環境和中低運動量穿著。

主要目的:將人體排出的汗氣汗水往外推、控制皮膚表面濕度、整件衣服傾向快干。

其他可能的附加機能:透氣、保暖、彈性、外層潑水、抗UV、抑菌除臭、柔軟觸感…等。

布料纖維選擇:以各種人造纖維(Polyester / Nylon / PP)和羊毛為主,也有兩者混紡的布料,主要可依碼重厚度來分級。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停止運動時,身體開始降溫,如果貼身衣物是汗濕狀態,容易感到寒冷。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長時間的攀爬陡坡,即使是冬季仍然會汗流浹背,大部分的時間,應該都只有單穿排汗快干的內層衣。

什么是保暖層?

保暖層不見得只能穿在中間,這是早期只有抓絨衣這唯一選項時的登山習慣,現在已經有很多具備防風能力的保暖層都能穿在最外層,遇到大雨時再套上沖鋒衣即可,此時才是名符其實的保暖中層。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保暖層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是利用各種熱傳播原理、纖維、布料將靜止的暖空氣保留在服裝系統中,以確保體表微氣候在低溫時依然維持在舒適溫暖的狀態,所以關鍵在于需要多保暖的衣物才剛好?因為穿得太熱或不夠暖都會對舒適度有顯著的影響,與其追求極致的保暖效率,不如選擇適合該活動的保暖層。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比較常被忽略的是,每件衣服都有保暖值 ( 即熱阻抗CLO值 ),即使是穿薄紗或透氣網布都比不穿來得保暖,在越炎熱的環境及越高的運動量就需要越不保暖的衣物,不然等于是將自己關進蒸籠內,反之在低溫及靜態下則需要極高保暖的穿搭組合了。此外,外界風速和溼度也會影響保暖度,風速越大、濕度越高就越容易感到寒冷,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都對寒流時騎車該如何御寒感到困擾,因為騎車所面對的天氣狀況其實比爬山還嚴苛呢!

主要目的:抓住人體散發的體熱,形成一層暖空氣隔絕層。

其他可能的附加機能:快干、排汗、透氣、抗風、抗靜電、舒適觸感等。

布料纖維選擇:羊毛(各種厚度、貼膜防風)、抓絨(高透氣、抗風、貼膜防風)、化纖填充(視填充物的熱阻值和填充量決定暖度)、羽絨填充(視羽絨的熱阻值和填充量決定暖度)、較少見的各種保暖衣(電池發熱、各種動物毛皮…)。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什么是防水層?

防水層就更容易解釋了,因為大家一定都穿過不透氣的塑膠雨衣,這就是最常見的防水層,可別認為便宜的雨衣毫無機能可言,在高度潮濕和極度嚴寒的天氣下,不透氣防水系統的表現往往比透氣沖鋒衣還棒。

不過以常見的天氣環境和戶外活動型態來看,穿透氣沖鋒衣還是比較舒適的,因為雨衣無法透氣的話,內部服裝組合很容易被自己的汗水浸濕(俗稱的"反潮現象"),大幅降低原本的保暖度,也會讓體表覺得悶熱不舒服,所以透氣就變成高檔防水外套主打的機能了。

要特別提醒的是,進行戶外活動一定要隨身攜帶一套防水層,即使天氣看似晴朗炎熱,降雨機率微乎其微,但戶外多變的天氣往往出人意料,讓服裝系統濕透更是舒適穿搭的大忌。此外很多人會將防潑水效果誤認為是防水功能,當潑水處理隨著穿著時間和磨耗而失效后,就以為沖鋒衣不再防水了,其實能夠抵抗高水壓是因為布料中間的薄膜,而不是肉眼看到的表布潑水效果(無法抗水壓)。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主要目的:讓外界的冰、雪、水不直接侵襲人體,汗水則能順利排出(在此指防水透氣沖鋒衣),完全防水即可完全防風。

附加機能:因隔絕外界風雨和布料的低透氣度,在低溫時可以提昇一些額外的溫暖感受,但主要仍需靠里面的保暖層。

布料選擇:表布和里布以化學纖維為主,可依需求選擇輕量化或厚重耐磨版本,中間的防水薄膜以PU和ePTFE為大宗,前者還可再分成無孔親水PU和微多孔PU,也有兩者結合的版本。ePTFE都是微多孔型態,只是常和無孔親水PU結合在一起。PE、PP、Polyester、PU不織布、Tyvek…只要做成孔洞比水分子小,比水蒸氣分子大的型態都可當作防水薄膜原料。

也有無薄膜的防水布料,一種為超高密度防水棉,最有名的是瑞士的Etaproof布料,另一種為風衣表布搭配可防止雨水回滲的厚排汗刷毛,這兩者都很少見且抗水壓值不高,較適合在綿綿細雨或極地、雪地等不會下大雨的環境下進行高運動量,因為無薄膜所以比其他雨衣都透氣!

三層式穿法的不足之處

我們也可以把日常衣物套用到這三層的概念中,只是機能上略有差異而已!很多人習慣將Outer Layer稱為風雨衣,但這些外層衣物還可分成不防水的抗風層及完全防水的防雨層二類,為了避免初學者對風雨衣這個名詞產生混淆,以為抗風層跟雨衣一樣都能完全防水,進而造成戶外活動時的危險,所以在此將外層單獨定義為防水層。不能防水的抗風層則另外獨立出來稱之為活動層之中。其實傳統和新的分類法并沒有對錯,只是觀看角度不同罷了!如此一來襯衫和所有不防水又非主打保暖機能的外套就找到適合的定位了。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演進,近年才推出的Softshell,其開發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在多變的氣候環境下運動時,擁有一層舒適的緩沖空間。以使用時機和目的來分類,可以將Softshell和Windshirt、風衣、速干褲、襯衫一起歸類為活動層之中。Softshell是被最多人誤解的一類衣服!有人說有的登山環境根本不適合Softshell,也有人嫌棄Softshell樣樣通樣樣松,無法防水、不夠保暖、也不怎么排汗,其實這倒還好,只是誤信廣告和流行,最多是買來穿之后發現不如預期罷了。但很多人以為買了Softshell就不需要防水外套和保暖層,這就是非常嚴重的誤解了。

其實這些期待真是難為Softshell了,因為它根本沒有被明確定義!其實Softshell的機能和種類眾多,無法以單一角度看待!而且相對于傳統三層而言實在太年輕了,從誕生到竄紅大概才十幾年吧?但如果它真的那么不堪?為什么短短幾年內各大戶外品牌就紛紛將Softshell列入產品線了呢?所以它必定有什么過人之處。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其實Softshell跟所有活動層一樣,都是讓你在行進間穿的。我們在進行戶外運動時總會遇到一些復雜的天氣狀況,在低溫、刮冷風、濛濛霧雨的環境下,單穿排汗層走起來太冷,外加保暖層則太熱且不防風,而雨勢又沒大到需要穿雨衣,而且雨衣實在太悶了,這時就是活動層表現的時候了。而Softshell之所以能在風衣褲、Windshirt、快干襯衫之中殺出重圍,就在于它同時具備彈性、耐磨、防潑水等機能,而且有各種抗風及保暖度可供選擇。只要對應不同環境和運動量挑出最是合的Softshell,相信它的表現不會讓你失望!

什么是活動層?

活動層的概念就跟“Softshell”差不多,只是因為布料特性不同而有不同的機能表現,主要是抗風、透氣、保暖機能的差別。像風衣是以超輕、超薄的組織結構達到高度防風和快干度,是活動層中最輕便好攜帶的,Windshirt則是在風衣內側結合一層薄薄的抓絨內里以提供行進時排汗及適度保暖的效果。襯衫可以視為比較厚,纖維比較粗,織得沒那么密的風衣,跟快干褲是用類似布料,和棉質襯衫、褲差不多,只是改以化學纖維織成,所以汗濕后的干燥速度加快許多。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天氣越來越冷,戶外運動時應該怎么按分層穿衣服?

主要目的:在運動時提供人體和外界的適度緩沖和抵抗力,主要以不同保暖和透氣度來分級,選擇眾多。

其他附加機能:耐磨、彈性、保暖、快干、防潑水…..。

布料選擇:除了Softshell的內里、襯衫、速干褲可能會混紡羊毛或棉質之外,其它成員都以人造纖維為主,有彈性的款式是加入彈性纖維或利用特殊織法達成彈性,在組織上可分成緊密編織類及貼合薄膜類。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