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他是中國第一人世界第二人

| 分類: | 熱度: 2879 ℃

生命,包含著人世間一切最極致的體驗。它可以是“千磨萬擊還堅勁”那般頑強,也可以是“雖九死其猶未悔”那般博大。如何定義生命的意義?他的故事或許對你有所啟發。

張梁,一位普通的金融工作者。2018年6月8日9時30分,他成功登頂北美洲最高峰迪納利峰。至此,張梁成為完成“14+7+2”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的中國第一人,世界第二人。

熱愛

張梁攝于2015年3月 安納普爾納峰(8091米)

什么是“14+7+2”?

14是登頂世界所有14座八千米以上山峰

7是登頂七大洲最高峰

2指以探險方式徒步滑雪抵達南北極點

這在登山探險界被公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根據公開數據

在張梁登頂迪納利峰前

全球僅韓國人樸英碩在2005年完成

這一切的出發點,源于張梁對雪山的熱愛

張梁

2000年,偶然的機會讓張梁進入登山世界

同年9月,他成功登頂玉珠峰

這是他的首次雪山探險

2009年,張梁登頂尼泊爾瑪納斯魯峰

“有沒有想過完成

全球所有14座8000米級雪山的登頂?”

隊友的問題突然喚醒了他

沒有多加思索,他說“那就試試吧”

從此,實現終極攀登夢想成為他的新目標

基于對雪山的熱愛

面對每一次困難,他執著沒有退縮

基于對生活的熱愛

面臨每一次絕境,他時刻保持清醒

放棄

張梁攝于2009年9月 馬納斯魯峰(8163米)

18年的攀登歷程

張梁35次出發,經歷4次重大山難

這期間,在他身邊遇難的隊友就有十余人

他曾九次放棄登頂

攀登,就是踏過危險、絕望和死亡

惟有如此,你才看得見勇氣、抉擇和生命

這當中的勇氣,包括放棄

張梁攝于2014年4月 安納普爾納峰(8091米)

直至今日,尼泊爾的安納普爾納峰

是張梁心中最艱難的一座8000米級雪山

此前,他已成功登頂九座8000米級雪山

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2014年4月,張梁和隊友開始登頂征程

這一路是雪崩冰崩高發區,山壁陡峭

食物補給都已耗盡

張梁不得不在7500米處選擇下撤

回到大本營后,面對鏡頭

張梁停頓了幾秒

“再見,安納普爾納;再見,雪山”

他說,放棄是一種人生常態

但它并不代表失敗

堅持

張梁攝于2014年4月 安納普爾納峰(8091米)

張梁深信自己是個理智清醒的登山者

即使他的登山史充滿放棄

但事實上,他從未真正放棄過雪山

時隔一年,2015年3月24日

他終于站在安納普爾納峰的頂峰

巴基斯坦境內的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

高度僅次于珠穆朗瑪峰

但其攀登難度遠遠高于珠峰

這座野蠻巨峰,攀登死亡率超過27%

2015年7月,張梁首次挑戰

遇到惡劣天氣,全隊人馬被迫止步

2016年,他和隊員再次嘗試

同樣遇到雪崩,無奈放棄

2017年7月28日,第三次挑戰喬戈里峰

這一次,他們終于登上峰頂

在山頂,張梁留下了眼淚

“在8000米的山峰上你不能指望任何人

只有依靠自己”

張梁攝于2014年4月 雪崩

直到2017年7月28日

張梁的8000米級雪山清單上

只剩下位于巴基斯坦北部

被稱為“食人峰”的南迦帕爾巴特峰

2017年9月23日

張梁和隊友經過兩天100多公里徒步

到達了南迦帕爾巴特峰大本營

27日, 他們按照計劃開始攀登

這并不是他第一次挑戰南迦帕爾巴特峰

2017年6月,他曾經嘗試沖頂

但因向導誤判沖頂難度

氧氣和補給耗盡,他們“差點沒下來”

由于準備充分,這一次登山順利了很多

10月2日,張梁成功登頂

此刻距離他完成“14+7+2”目標

僅剩下北美洲德納利峰

“我從未想過挑戰山峰,高山永遠值得敬畏

我是在挑戰自己”

夢想

2018年6月8日9時30分

54歲的張梁登頂北美洲最高峰迪納利峰

實現“14+7+2

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

成為中國第一人,世界第二人

古羅馬哲學家、思想家塞涅卡曾說

“我們何必為生命的片段而哭泣

我們整個人生都催人淚下”

微薄的人生對于渾厚山巖來說那么輕微渺小

但有時,一個奮不顧身的生命

卻能比山海更寬廣和沉重

1996年,珠峰發生山難,那一天8人遇難,是珠峰登山史上遇難人數最多的一天。這起山難,被記者喬恩·克拉考爾根據親身經歷寫成了《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為什么要執著于攀登?——因為山就在那里,節選《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作者|喬恩·克拉考爾

真實的細節因為傳說的久遠而不甚清楚。

時間是1852年,地點是印度大三角測量局在臺拉登北部山上的測繪站。一名職員沖進印度測量局局長的房間,驚呼一位計算員“發現了世界最高峰”,使得這座高度尚未確切被人們所知的山峰從喜馬拉雅山脈中躍然而出。

1865年,在計算結果得到證實后9年,沃爾夫擅自將“第15號峰”命名為“埃佛勒斯峰”。而此時此刻,在這座巨峰北側居住的人們給它起了一個甜美的名字——珠穆朗瑪,即“女神,世界之母”。

一旦珠峰被確認為地球的最高點,那人們決定登上它就只是時間問題。為征服珠峰,后人所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慘重。從1852年錫克達測出珠峰高度,到其最終被登臨的101年間,珠峰共奪去了24條生命,挫敗了15支探險隊。

在一些登山家和藝術鑒賞家的眼中,珠峰算不上特別秀美出眾。它的體形過于矮胖寬大,外觀也略顯粗糙。但是,珠峰所欠缺的建筑學上的美,可以被其壓倒一切的總體美彌補。

1924年,第3支英國探險隊的成員愛德華·費利克斯·諾頓到達了海拔8573米的高度,距離峰頂僅275米之遙。但由于精力耗盡和雪盲癥,登頂失敗了。然而,這一驚人驕績在隨后的29年里幾乎無人突破。

我之所以說“幾乎”,是因在諾頓登頂失敗后的第4天,另外兩名成員喬治·馬洛里和安德魯·歐文離開營地向峰頂進發了。

馬洛里與珠峰密不可分,他曾3次攀登珠峰。一位難纏的記者不斷追問他為什么還要來攀登,馬洛里為了打發這位記者沒好氣地留下他的傳世名言:“因為山在那里!”

1924年6月8日,馬洛里和歐文緩慢地奮力向峰頂攀登,珠峰上云浪翻滾,使得山下的同伴無法追蹤他們的進程。中午12:50,云團暫時散開,隊友諾埃爾·奧德爾瞥見了馬洛里和歐文高高在上的身影。

那天晚上,兩位登山者再也沒有返回他們的帳篷,也沒人再見過他們。1999年,美國登山家康拉德·安克在海拔8200米高的傾斜巖脊上發現馬洛里的尸體,顯然75年前他跌落到這里并長眠于此。人們權衡各方證據后認為,馬洛里和歐文遇難前并未到達峰頂。

1953年春季,一支滿懷激情的英國探險隊,成為第三支由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的探險隊。5月28日,經過兩個半月的艱苦努力,他們在東南山脊海拔8500米的地方搭起帳篷。第二天一早,一位又高又瘦的新西蘭人埃德蒙·希拉里和一位技藝高超的夏爾巴登山家丹增·諾蓋一起,背著氧氣瓶向峰頂進發了。

上午9點,他們到達南峰,并望見一條極窄的通向珠峰峰頂的山脊。又過了一個小時,他們來到一塊大巖石的腳下。

希拉里后來寫道:“看起來這是山脊上最難攀登的地方了——一塊高達12米的巖石臺階……巖石表面光滑,沒有可抓握的地方。對于一群湖區專業登山者來說,這也許是個輕松的問題,但是在這里,憑我們微薄的力量難以逾越它”。

丹增緊張地從下面將繩子放松,希拉里則側身擠進一個介于巖石和巖石邊緣呈鰭狀垂直的裂縫中,然后一點一點地在后來被稱為希拉里臺階的地方攀爬。這次攀登既緊張又艱難,但希拉里還是堅持了下來。

“我終于爬上了那塊巖石,身體從裂縫中鉆到了寬闊的山脊上,在地上躺了好半天才使呼吸平靜下來。我第一次真正感到了強大的決心,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阻止我們到達峰頂的決心”,希拉里后來講述道。

就這樣,與疲勞不斷抗爭的兩位登山者繼續沿著起伏不定的山脊向上前進。1953年5月29日接近中午的時候,希拉里和丹增成為了世界上最先登上珠峰峰頂的人。

圖 | 視覺中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