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上喜馬拉雅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登頂珠峰更是一件難如登天,如字面上的意義的困難活動,多少生命葬身在通往夢想頂峰的路線上。法蘭西絲·阿森提夫(Francys Arsentiev)也是其中一位,她是一位擁有世界紀錄的偉大女性,但死亡對她來說,并不是最難堪的一件事:死亡之后,她竟然成為了眾人指點的名勝古跡。
在2007年,當年與她有過一面之緣的伊恩·伍道爾(Ian Woodall),決定為了法蘭西絲,再次踏上珠峰。

圣母峰(珠穆朗瑪峰,Mount Everest)
出身夏威夷的法蘭西絲,自6歲時父親帶她登上了科羅拉多峰,自此開啟了她的登山人生,最終她成為了第一位不使用呼吸裝置就登上圣母峰的美國女性,但就在回程時,這位創下世界紀錄的勇敢女性卻命喪途中,諷刺的是她不是因為雪崩或是失足去世的,而只是單純的體溫過低而被活活凍死。

創下世界紀錄的女性登山家,法蘭西絲·阿森提夫
伊恩只是湊巧在登山途中,遇見了正在失溫狀態的法蘭西絲,他與女友凱西歐道德(Cathy O’Dowd)放棄了登頂行程,陪在逐漸失去生命的法蘭西絲身邊,整整一個小時。他們能做的,就只能說些無濟于事的安慰話,在同樣缺乏取暖工具的狀況下(他們所攜帶的氧氣筒與法蘭西絲的氧氣面罩規格不符),眼睜睜看著她死。

伊恩·伍道爾(Ian Woodall)

凱西歐道德(Cathy O’Dowd)
凱西回憶她們與法蘭西絲相遇的一刻,格外令人凄涼:
「我們在途中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物體,那是一位穿著紫色雪衣的女性,但不是她的顯眼衣服首先引起我們的注意,而是她那不自然的抽動與痙攣,她應該意識到我們在她身邊,因為她開始說話,她一直說著,『不要離開我』、『為什么你們這樣對我』、與『我是美國人』,一遍又一遍,無止盡地重復這三句話。」
在法蘭西絲尚有意識之前,她寫了一封信給她十歲的兒子保羅,「海!保羅!我們正在登山大本營,我好想你,我愛你,親親媽咪。」她最終把登上珠峰的地圖,不到幾個小時前,她才與丈夫一起在那兒分享世界紀錄的喜悅,她甚至才離開山頂不到三百米,放進信封里。
伊恩與凱西找到法蘭西絲時,她的丈夫賽吉·阿森提夫(Sergei Arsentiev)并不在她的身邊,據一隊烏茲別克登山隊的證言,他們在行進途中遇見了賽吉,他神色慌張地向他們索取氧氣筒與藥物,并且表示要盡快回到他的妻子身邊。因為他們無氧氣裝備輔助的登山計劃,在下山時遇到了意料之外的狀況。烏茲別克人無奈送走了賽吉,但他們也是最后看到賽吉的一群人。自此賽吉再也沒回到受苦的法蘭西絲身邊,他離開妻子前留下的冰鎬與繩索,成了她尚有意識前僅存的幾項依慰。
最終在隔年,賽吉的遺體在附近低處被發現,很明顯地,他在惡劣的天候中失足身亡,給愛妻的救援最終仍沒有送達。

賽吉·阿森提夫(Sergei Arsentiev)

賽吉與法蘭西絲的感情非常地好
伊恩曾在軍隊服役,對生死的感悟比常人來得深刻,但親眼看著法蘭西絲一分一秒逐漸離世,在意識混亂中,法蘭西絲最終沒有交代任何后事,即便對方只是素昧平生,其沖擊可能沒有人能夠淡然待之。他隔年雖然成功地登頂珠峰,但自1998年親眼目睹那場慘劇之后,心中對登山的熱情卻似乎被掏空了大半;曾經登頂兩次的凱西,甚至不愿再度站在世界的最高峰。伊恩這次再上珠峰,并非為了榮耀,而只是為了為那位冰封九年的「睡美人」(Sleeping Beauty)獻上最后的致敬。
「睡美人」,是珠峰的山客對法蘭西絲的稱呼,她罹難當時穿著的紫色外套,成為冰峰中顯目的存在。只要等到春季融雪時刻,每位沿著主登山路線攀登的登山客,都能看見紫色的睡美人,靜靜地躺在山坡上。這讓人不免有了疑問:法蘭西絲罹難的位置,在于幾乎大部分登山客都會途經的主登山路線,而為什么沒有人愿意處置她的遺體,眼看她曝尸荒野九年?

法蘭西絲的遺體-惡名昭彰的「睡美人」稱號

從主路線上看到的睡美人
伊恩并不認為這是一種視而不見的惡劣行為:「在我心底深處,我一直希望有人最終會為法蘭西絲做點事。但是,當然,你會待在這么高的地方,唯一的理由,要不是你正在登頂,不然就是正在下山;」
「所以某種程度上,你無法浪費任何一點時間或資源,去埋葬一具陌生的尸體。除非你是專程去執行這項任務,就像我一樣,我過去已經登頂過幾次,這會是我最后一次的珠峰探索,所以我認為,是時候為她做點事了。」
我們見過太多,在高山峻嶺間,人類為了求生而把尊嚴、道德與情感給踢到山谷去的悲慘故事。而在珠峰,多的是為了救助遭難者而連自己也遭難的不幸例子。我們不應該去批判睡美人的紫色身影,為什么在那條每年將近三百人走過的路線上,孤單單地待了九年;我們也不應該去批判這些登山客,是否僅把法蘭西絲當作登山間的風景名勝看待,而沒人甚至愿意給她一個簡單的墳墓。因為我們大多數的人,并不在那樣嚴峻的環境里曾待過一秒鐘,那可不是穿著涼鞋就可到達的山頂,你無法想像在那雄偉的山脈上,在海拔28,000英尺的高度上,人們為了一口呼吸所付出的代價有多巨大。

這張照片寫著「平均四位意圖登上珠峰的登山客之中,就有一人死亡」
伊恩證明了,在通往珠峰的路上,要為睡美人蓋一個簡單的墳墓,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他舉辦了一項名為「珠峰之道」(The Tao of Everest)的活動,但因為天氣極度不佳而延后了出發時刻,最終他與夏爾巴向導到達法蘭西絲的身邊時,在已經沒有太多時間能夠進行復雜工事的狀況下,他最后為法蘭西絲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
他們將法蘭西絲的遺體垂吊至主道路附近的緩坡上,那里是許多珠峰罹難者最終的集體埋尸處,那里并不在來往主線道的山客視線范圍里,并用美國國旗包裹她的遺體,在她身上夾著一張伊恩特地帶來的信件,那封信來自保羅,當時已經19歲,他為九年不見的母親所留下的思念話語。

1998年5月17號,伊恩與凱西遭遇了他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刻:他們遇見了法蘭西絲,他們無計可施,他們只能盡量待在她的身邊,而在判斷天氣已經無法再久待、并且法蘭西絲已經無望的狀況下,他們做出痛苦的決定…
為什么前述提到凱西會說,法蘭西絲一直重復著『不要離開我』、『我是美國人』、與『為什么么這樣對我』:『不要離開我』與『我是美國人』還可以理解,但面對愿意放棄登頂來陪伴她的伊恩與凱西,為什么要說『為什么你們這樣對我』呢?答案其實一直都很明顯:這是法蘭西絲最后重復的一句話,她看著被迫放棄她離開的兩個人,她用全身僅存的一絲力氣,表達她心中至死不休的最后怨懟。
不管是為了當年離她而去的自咎、或是后來人們對他們見死不救的質疑、還是他們想真的為這不可避免的悲劇做點事。那兩位年輕男女,最終實現了他們的承諾,伊恩為睡美人蓋上了遲來的睡被,希望她在留名青史的高峰上,永遠安眠。
注一:2001年,伊恩與凱西結為連理,但幾年后分手。
注二:凱西后來將這件事寫在她的《一切為了愛》(Just for the love of it)一書,書名來自于回答她為何喜歡登山;伊恩后來將「珠峰之道」的經歷寫成同名書籍,并在稍后的2012年進行眾籌,宣稱他將把「珠峰之道」所拍攝的照片為精裝版出售,此舉遭到登山界人士批評是以法蘭西絲之名斂財,最終這項預計籌得17萬美金的計劃,僅募到2千多美金失敗。

伊恩寫的《圣母峰之道》

凱西寫的《一切為了愛》
注三:凱西拒絕參加「珠峰之道」,她認為為法蘭西絲蓋上國旗,不算是什么致敬,她對長期以來登山客將睡美人視作現成地標的行為,感到憤怒與沮喪:她認為所有人虧欠法蘭西絲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