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9月天,我來了一趟兩天兩夜的野營活動!

一年多前我們還很天真,把去軍用品店買的重裝包拿出來背上山,結果才半天肩膀快被壓裂了,年少不懂事現在回想起來只能苦笑!但近一年我們開始密集爬山后,才真正體認到一個好的登山包,就像登山的超級隊友,能夠在山上為我們分擔體力!接下來就讓我好好來評測deuter多特 AIRCONTACT LITE散熱式透氣登山背包吧~

來自德國的deuter多特成立于1898年,有超過百年生產設計背包的歷史,產品行銷全球,也是歐洲戶外領導品牌。

多特登山包有兩大系列熱銷包型,‘Aircontact拔熱透氣背負系統’和‘網架透氣背負系統’。‘網架透氣背包’是在1984年推出,當時我都還沒出身呢~它就已經賣翻了,因為有三面透氣系統且通過專利申請,目測就能看見背部明顯的通風設計,標榜能讓人體排汗量減少25%,而‘Airccntact拔熱透氣背包’1996年推出,背負重心更貼近身體,兩道貼合背部的軟綿透氣材質擠壓出熱氣汗水,透過兩道中間凹槽排出去,就像在人體脊椎處有一道排氣道一樣。
我實測‘Airccntact拔熱透氣背包’登山,上衣背部真的都沒有濕透過。我收納好的登山包平均都超過6公斤,即使包包拿在手上像好幾塊磚頭這么重,但是每次背包一上肩,背部貼到軟綿材質都覺得很舒服!

相信許多山友選購時也會苦惱背包容量從40升到60升都有,到底要選多大才夠裝呢?我建議選擇頂袋可以向上擴充的款型,就能夠依照不同天數需求調配容量。

以2到4天登山行程為標準,我挑deuter多特 AIRCONTACT LITE 45+10SL,依照兩次兩天一夜上山的經驗,上山都會擴充頂袋也就是45+10=55升容量才能將所有物品放入,下山則可以調整織帶回復到未擴充的45升容量就能夠輕松收納。

擴充后如果感覺包包高度過高容易重心不穩,也可以松開背部‘Vari-Quick 快速背長調節系統’上下調整背負位置,才能保持穩定背負狀態。

老實說,第一次爬山,我在家光是把所有物品收進包包里花了一小時,當下真心滿苦惱,覺得所有東西是不是放不下呢?直到第二趟野營上山,已經能夠掌握收納技巧,首先露營的帳桿細長又占空間可以和折疊登山杖一起放在背包兩側附有扣環的系掛帶。

最棒的是背包主體有上下分層設計,下層放置登山睡袋,上層放登山帳篷(不含帳桿)和睡墊充氣枕、衣物、爐鍋具食材等。

上層開口收緊時只要將細繩往背部方向一口氣拉到底,再將上層開口處兩旁的扣環扣上,整個上層就可以乖乖巧巧地固定好。對了!上層內部還有3L水袋空間并預留吸水管出口!

我最最最愛的是頂袋設計,頂袋正面和背面都有拉鏈,背面我會放置化妝包和生理用品等,正面我會放‘所有零食’最方便拿取,頂袋上背包上層時,要和背包正面兩條附有扣環的細繩扣上再拉緊,這樣頂袋才能緊密貼好包包上層。

有時看到有些驢友的頂袋沒有系緊垂在包包上,好像包包垂頭喪氣一樣,我都忍不住想幫忙系緊他的頂袋,我總覺得登山包就是要收納到直挺挺的,有一種精神抖擻的感覺才好啊!

頂袋還有超神奇的魔術應用,就是‘頂袋’竟然能當沖頂包,只要將頂袋系在包包背部的細繩完全抽出,頂袋就能完整拆卸下來,再將包包正面兩條附有扣環的細繩拆下系在頂袋兩側扣環處,并把細繩松到最長就可以當作頂袋的‘肩揹帶’,本來我還很擔心頂袋當攻頂包會不會被我撐破?但是我實測過放入三瓶500ml的瓶裝茶、一件羽絨外套,一件防風外套、兩個能量果凍和一包果干一包腰果一小盒蛋糕,貼背那層拉鏈我放入移動電源充電線和小皮夾與粉餅護唇膏,不只裝得下,頂袋拉鏈也一樣好拉,重點是背起來還很舒服,這款背包的頂袋真的深得我心,我真的沒有想過頂袋能有這么神奇的魔術大空間,實在深得我心!

最后不得不贊賞一下deuter多特 AIRCONTACT LITE散熱透氣背包的腰臀帶,左右正面各有兩個拉鏈口袋,千萬別小看它,一側裝得下我的小皮夾和移動電源,另外一側裝得下我的迷你攝影機。我用過他牌登山包腰臀帶拉緊后多余的織帶只能垂掛在下腹部,拍照不美觀而且也擔心會勾到樹枝,但是deuter多特 AIRCONTACT LITE的腰臀帶扣緊之后,多余的織帶可以往內摺再收進內側的小夾層,這樣就不用另外買魔術貼去固定多余的織帶了,是不是超貼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