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reas Tamarack 40
希臘的四大風神之一,Boreas來自于寒冷的斯雷克山脈,他吐出的氣可以令周圍驟然變冷。“北風之神”為名,是因為公司的創始人與設計師TaeKim童年生活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阿拉斯加北極光的美麗深深震撼了兒時的TaeKim,也為他長大后的創作提供了靈感來源。而法國數學家皮埃爾.嘉桑迪在1621年以希臘語的北風之神的名稱命名了北極光,稱之為Boreas。這也就是Boreas品牌的來歷。
「 這個黑色也太美、太有質感了吧! 」
boreas的backcountry系列一直以來訴求簡單、輕量、便利,在看到這款戶外背包實體之前,僅得知Tamarack 40 為boreas經典系列Lost Coast與Buttermilks結合改版的新款式,顏色有全黑跟另一款尚未得知的顏色。
腦海中滿是想像,究竟這個來自美國的創新戶外品牌打算如何結合、升級原有的款式,畢竟2012年boreas推出Lost Coast 和 Buttermilks時,即在Backpacker 雜志獲得Editor’s Choice 編輯首選背包獎項。不停猜測的同時也很期待能夠盡快揭曉答案。
剛好在2月中,收到到貨通知,馬上出發去門店領背包,順便一起帶上山走走,實際體驗一下這個期待許久的戶外背包。

「 這個黑色也太美、太有質感了吧! 」 - 看到背包實體后的驚呼。
印象中boreas過去黑色款式的背包,其細節處都會搭配另一種顏色,譬如說紅、藍、土色...等比較明亮的顏色,這是第一次看到完完整整全黑的boreas,對于平常就特愛黑白灰色系的人實在是難以抵抗,太好搭配衣服了呀,各種產品的黑色都對是必備必買、絕不出錯款。
在背包正面、側面與底部異材質拼接的設計,使這個全黑的背包其實一點都不低調。
以下簡單介紹此款登山包及分享一些這幾個月以來的實背照片、心得。
Tamarack
2017 SS Tamarack是boreas backcountry系列里重量最輕的一款,有40L及48L兩種容量。
保有兩款得獎背包Lost Coast與Butermilks的特色,除了必備的可調式肩帶腰帶、穩定背負物的兩側壓縮帶、隱藏織帶、包體兩側彈性布口袋設計、腰帶附拉鏈口袋、水袋隔層與出水口、EVA泡棉背板、可移除式背架,另外將buttlermilks的roll-top設計,改為扣向包體兩側;抑或是像防水袋一樣向上卷兩種收法。
40與48有些不同的地方,如Tamarack 48 背包前側上方有一拉鏈口袋,下方黃色圖樣處有隱藏小驚喜,可從里面拉出三角布,必要時可外掛額外的裝備或是當作背包正面的雙重保護,算是boreas這一季設計的重點特色。官網的示范照片用三腳布外掛了不少木材,所以想外掛睡墊絕對是沒問題的。

因拿到的實體背包為Tamarack 40,實際使用心得就以40為主。
顏色 Color: Obsidian Black
容量 Capacity:40L
重量 Weight:約1160g (size S 背長40-46)
材質 Fabrics:
包身使用極輕量尼龍,另有silicone / polyurethane涂層讓布料達到極高的抗撕裂性。
包體上緣及前側:70D robic ripstop抗撕裂尼龍
包體中間:100D robic ripstop抗撕裂尼龍
包底:使用兩倍厚度的420D尼龍增加耐用性。
特色 Features:
水袋隔層與出口、背包套、腰帶拉鏈口袋、包體兩側彈性口袋、可調式肩帶腰帶、穩定背負物的兩側壓縮帶、隱藏織帶、Z-foam背板、可移除式背架。
適合行程與天數: 兩天一夜~三天兩夜戶外行程,登山、露營、旅行皆適合
心得分享:
行程一
2月中,也是拿到背包的當天,原本已帶著55L的Sapa Trek出門,但拿到新背包還是忍不住想先試用一下,55L塞滿的裝備是否能成功換裝進這個小一點的40L包包呢?
答案是可以的!
因roll-top的設計,可隨背包內容物的多寡來隨意調整背包的容量,經過測試后,可以擴充到至少55L,且沒有東西外掛在包體外.跟Topaz一樣是一顆伸縮自如的戶外背包。

Topaz 25
一般登山背包習慣在頂部有頂蓋的設計,通常放一些較小或需常常拿取的的物品,如太陽眼鏡、頭燈、頭巾...等.像Tamarack 40/48頂部roll-top設計的包款,雖沒有頂蓋的設計,但在背包內部上端有設計網狀的小口袋,48的外側也另有拉鍊小口袋的設計,并不因為捨棄了頂蓋而使功能性降低。

Sapa Trek 55與尚未擴充的Tamarack 40比較圖
行程二
3月份陰雨綿綿的行程,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勁,突然想挑戰把蛋槽睡墊也塞進背包里(必須慎選攜帶的物品),事實證明40L的背包也能做到,而且里面還塞了一把從頭到尾沒拿出來的helinox椅子,默默確認除了打包技巧可能稍有進步,這個Tamarack 40的容量絕對比你想像的還要多一些。
此款的背包套也是素色全黑搭配boreas經典藍色logo(可參考下方實背照片),在第一天持續小雨的天氣狀況下行走,打開背包物品仍為干燥狀態.雖因天氣悶熱臉上也下起小雨,但boreas使用的Z-foam背板讓我的背部能持續保持涼爽不會濕濕的黏在背上,(身體的舒適狀態也與底層衣的選擇有很大關系,推薦icebreaker、Kl?ttermusen)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悶熱的天氣下活動,卸下背包后整個背和背包背部濕成一片,若剛好有一陣風吹來就會感覺背脊發涼,Z-foam背板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悶熱的天氣下行走,爆汗了11個小時,當天使用的boreas muirwoods 30(相同背板)表現也相當優秀,看到這個背板就絕對不用擔心背部的透氣性能。
另有發現此款背包的水袋吸管孔有比過去包款稍微大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有發現水袋吸管裝上蓋子后有點胖,每次都穿得很辛苦。

Tamarack 40 被蛋槽睡墊塞好塞滿

muirwoods 30
行程三
4月份參與了兩天一夜的Wilderness First Aid(WFA)野外急救課程,迅速獲得實用的野外救命知識,推薦所有喜愛戶外活動的朋友。
課程中模擬真實情境,不斷上演突如其來的尖叫救命聲,學員們必須實際演練操作,學習如何冷靜的判斷傷患受傷原因及提供協助,換句話說,就是在課程中不斷的進行背著背包衝出去救人的情境,好在Tamarack的roll-top非常容易使用,只要卷一卷扣起來就能出發了。
背包內容物基本上是假設背著平常上山的戶外裝備外,兩天的糧食,另外再帶上一些急救包、扁帶、傘繩營繩等物品。


睡墊可以綁在包體的左右兩側,不過這兩天睡墊是拿來固定骨折傷患用的。
行程四
這次負重10kg,行走時間來回大約5小時,經過兩次的重裝行程測試后,發現Tamarack新的腰帶設計使腰帶更服貼、側邊口袋獨立出來后容量也變的更大,可以依口袋內容物來調整松緊度,現在的手機屏幕越做越大,就很需要腰帶與側邊口袋分離的設計,畢竟手機放在髖骨上不太舒適,還有被折斷的可能性存在。

Tamarack 40 實背照片








Tamarack 40 細節實拍



胸扣位置可自行調整高度

腰帶與側邊口袋,可依口袋內容物大小調整松緊

包內前側的網狀小口袋

包內前側的網狀小口袋

水袋孔(左右兩側都有)

論設計與質感,boreas早已是輕量、利落、美型的代名詞,簡單卻不失其功能;舒適及便利度也保持在一貫的水準,不管是長途徒步登山活動或是短天數的城市旅行都能與輕松搭配。

超過365個日子以來天天使用boreas的背包,也默默的影響不少身邊朋友,一個一個成為愛用者。
推薦Tamarack,給正在尋找戶外登山包的你。
以上為個人實際體驗心得,因每人體型背長不同,建議至門市試背體驗,挑選登山包仍以適合自己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