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時,每一刻只關心腳下,只關心能不能走出下一步。一旦經歷過那些時刻,會感覺自我變得透明,跟外界的界線不再那么明確。這是我覺得爬山最棒的事情。
我天性就非常向往山的環境。在山腳下長大,很小我就意識到自己對山有特別的興趣,每看到一條山路,都會好奇它通向哪里。平地的路我不感興趣,它就是通往一個跟家沒什么兩樣的地方,里頭沒有未知。但山路不一樣,它總是非常蜿蜒隱祕,無法一眼看盡。我經常好奇:為什么會有這條路?它到底要把人帶往哪裡去?
真正開始有意識、計劃性地爬山,是最近四、五年的事。之所以變得有意識,我想跟年齡、經歷也非常有關系。過去,爬山對我就是去看不同的風景,跟生命的連結并不深。這也因為我過去多跟商業隊爬山,基本上都是盡快攻頂、盡快下山,無法累積更深的經驗。后來跟朋友自組登山隊,雖然可以自己規劃行程,但仍然有限制,比如說還是以登頂為目標,還是遵循所謂的典型路線,在三天兩夜內完成之類的。
出于拍攝和記錄的需要,行程安排就跟典型路線不太一樣,對我來說才真的有時間去盡量融入山。
我們累得翻身倒地,這時才發現,在我們光顧著埋頭趕路的時候,夜空中已經布滿星星。那星空近得像是要把我們擁入宇宙,最后還落下幾顆斗大的流星,提醒我們宇宙的浩瀚尺度。
那一晚,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來——我們都得到大自然的獎賞,獎賞我們在該走近路時選了遠路,在該趕路時選擇停留。
爬山和工作經常是相互呼應的
近年來我都跟著朋友的自組隊爬山,這支隊伍爬山的狀態也跟其他隊伍不太一樣。很多登山隊都強調伙伴之間的社交,但我們的社交性非常低。作為伙伴,我們一起上山、扎營,但行進間不會有太多交談分享。我們或許是在組隊的形式中尋求獨行的體驗。
但若要歸納所謂的「個人登山風格」,我認為自己還在成形的過程中。每一年我對爬山的想像都跟前一年不太一樣,也希望明年和今年不一樣。我覺得爬山是一種雙重的探索,一來探索自然環境,同時也探索自我。而探索自我是有機的、不斷變動的過程,跟你的年齡、身體、工作等狀況息息相關。
爬山之于我從來不是件單一面向的事,它跟整個生活和工作的結合很深。我在爬山時經歷到的變化或感受到的心境,和工作經常是相互呼應的。在爬山的過程中,我可以深刻察覺它對神經迴路的影響非常大。從比較感性的角度,我們會說「它治愈了我」,但是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分析,我認為登山對神經回路的影響是非常真實的。
登山是什么?就是一直爬高,但在爬高的同時你也在做另一件事——呼吸。
簡單說,呼吸能夠影響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存在我們的爬蟲類腦里面,主宰我們的生存本能,不受理性腦的控制。可是自律神經系統里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是可以透過呼吸調節的。
我們吸氣時可以活化交感神經,吐氣時活化副交感神經。我們在登山時不斷進行深吸深吐,假如爬了十小時的山,等于用十個小時重新調校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之后你會察覺自己發生很真實的生理變化:比較不容易焦躁、不安,睡眠品質也會變好。
這些發生在神經回路的變化,對我的工作影響很大。總是要不斷做決定的人,你所下的決定就是最終的決定。登山所帶來的平穩,讓我比以前更有辦法分出輕重,就像有條路帶你走出迷障,看出有些事情是飄在空中,手一撥就飄走,有些事情是扎根在地上,難以撼動。
爬山之于我從來不是件單一面向的事,它跟生活和工作的結合很深。
登山既堅實自我,也消融自我
前面是從科學、實用的角度來解釋,如果我把登山放回精神性、哲學性的層次檢視,那么至少這三四年來,我感覺到的是一種非常微妙而重要的變化。登山既堅實你的自我,也消融自我。為什么這么說?
通常在爬山時,你的每一刻只關心腳下,只關心能不能走出下一步,不會去關注和前進不那么相關的事。一旦經歷過那些時刻,你會感覺自我變得非常透明,跟外界的界線不再那么明確。這是我覺得爬山最棒的事情。
換個形容吧,我們人其實活在各種座標里,你的過去和未來是一個座標,你的家人、朋友、工作伙伴也構成各種座標,在座標中,有時你影響別人,有時你受別人影響;你對自己有期待,也對別人有期待;評斷自己,也評斷別人……我們其實是活在各種力當中,被各種線牽著走。
可是爬山會把這些線一一切斷。
當你的座標系統逐一不見,就會回到我剛說的透明狀態,只剩下你和當下,還有你從大自然中吸進的空氣。評價和期待越來越少,只是順著自然的發生走,就像下雨只是下雨,你還是走,不會太在意。
那樣的自我消解和堅實,放在工作中也能相互呼應。我的工作到了現階段,首先自我要很堅定,要能堅持我所相信的事情,而那從來都不容易。但同時,也要能完全抽開自我,看見每本書真實、獨特的樣子,不讓它陷入任何一種過去的模式。這本書就是它自己,而你凝視它,如同你凝視一座山,不是一座只有海拔的山,而是有曲折、有紋理,有自己的形狀和面貌的山。
說到底,我想登山適合不安份的人吧。希望有更多的感受,希望獲得在山下比較難得到的東西,好比面對一座絕壁,不由自主發出「哇」的敬畏。那是你完全無法否認的美,會把你整個吸進去的美,在平地難以看到的美。那種強烈而激動的情緒會讓人上癮,于是你可能會一直去追求「哇」的那一刻,那屏息看著眼前風景的一刻。
登山既堅實你的自我,也消融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