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頂包裝什么?沖頂包用途和推薦款挑選攻略!

為什么首圖放這加里山樹干呢?因為我買的沖頂包還沒來無法開箱。
登山菜鳥如我,一腳踏進戶外坑的同時除了心靈之外、錢包也同時在燃燒,在整理背包時看到清單里有一項必備物品—沖頂包。
登山必備的沖頂包是啥?裝什么?沖頂包用途?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沖頂包挑選攻略!市面上沖頂包超多款,從 69元賣到 6900元都有,神秘農場沖頂包、始祖鳥沖頂包、迪卡儂沖頂包到底怎么挑?
一、沖頂包是什么?沖頂包用途、大小、容量都不同
沖頂包顧名思義的就是適合在沖頂階段使用的背包,取代了重裝的主背包,只取必需物品攜帶,以簡潔輕便取勝。由于從營地到登頂的這段路程通常較為陡峭險峻,不適合背負主背包,通常山友們會將主背包與物品放在營地,只取出必要的物品另裝于沖頂包,出發登頂。雖然說也有人以輕量的大背包作為沖頂包,不過這樣一來就必須在營地把東西、衣物全掏出來,較為麻煩。
由上述可知,沖頂包的意義在于輕巧、精簡,只取攻頂路程中必要所需物品,犧牲專業機能以換取輕便性,因此在背負系統及構造設計上就沒有大容量主背包來得講究。
一般而言,沖頂包的大小容量大約在10L-20L以內,不會超過35L(不然你就直接背一般背包就好?)為達輕量的效果,表布也較輕薄、不適合負重。

其實一般小背包也可以上山
二、沖頂包內容物裝啥?沖頂包裝什么關乎你的路線、安全感
沖頂包裝什么?That is the question。
沖頂包的內容物其實關乎你的登頂路線、來回時間、撤退路線等,實在是無法定言每一次沖頂包裝的東西都一毛一樣。可以發現一些小物是大家一致認為必備的:
沖頂包里面裝什么
必備區
水
行動糧
地圖
急救物
雨衣
毛帽
指南針
哨子
雨褲
手套
求生毯
證件
頭燈
手機
藥品
保溫瓶
GPS
打火機
你愛備不備區
刀具
防曬乳
地布
衛生紙
頭巾
營繩
濕紙巾
溫度計
天幕
零錢
防水袋
相機
護唇膏
乳液
電池
保暖備用物
中層衣
羽絨衣
許多人把沖頂包當作出門一趟就回來會帶的東西,所以裝進上面紅色區塊必備物品就出發;不過也是有另一派說法,認為在山上會發生什么意外不知道,也許路況不明/路況很陡/找不到水源/天黑/變天/失去方向等,可能去取個水,看似短短1小時的路程就迷路了,因此也會把求生包及幾樣求生用品放進去。此外,還得根據登山的季節雨天氣以及自己的怕冷程度來評估是否需要攜帶中層保暖衣、羽絨衣,這幾樣就是你沖頂包里必須出現的物品。
三、沖頂包挑選重點?使用方式決定重量、容量、舒適度
前面說過,是否需要帶沖頂包(或是背大包就好?)、沖頂包要裝什么(會不會發生意外?)這些都要根據每條路線不同、登頂時間、下撤地點、個人考慮等眾多因素來決定。因此,登頂包的款式也相當多元,適合各種不同登山習慣的山友們。如果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從何挑選,建議你可以從重量、容量、舒適度、使用方式等面項評估考量:
使用方式:最重要的還是你個人的使用習慣,你預期這個沖頂包在這段旅程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發揮什么樣的功能?是否不可或缺?是否可以被取代?這些構想決定了你的挑選方向。假如你今天只是需要一個輕便的背包,想帶上糧食、水就攻頂,那就可以挑選越小越輕的沖頂包;而倘若你很擔心上面說的那些意外,那便可以挑選機能更完整一點的款式了。
重量:確定好了這個沖頂包的使用方式后,可以先從重量著手。越輕的沖頂包在收納進主背包時比較不會造成負擔,收納起來最小、重量最輕的背包會是首選。而如果你擔心過輕薄的材質很容易被刮破,那就挑選厚一點的款式吧!
容量:使用方式同樣也影響了容量的選擇。如果你需要背負天幕、地布、爐頭、鍋具等用品沖頂的話,自然是需要大一點的容量數了。若只是要裝行動糧、水瓶等簡便裝備,那么20L就很夠用啦!
舒適度:最后一個評估因素是舒適度。前面說過,沖頂包為了輕便,舍去了許多專業機能如背負系統、腰帶等設計,沖頂包功能越少則越輕,反之若有前袋、水袋、網布、頂袋、等功能,沖頂包就越重。因此在購買沖頂包時,請在輕便與背負舒適度之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

以上,是我的小小心得,等沖頂包來再開箱給大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