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前并不提倡用便鏟(Trowel),因為挖個便坑(英文叫“貓洞”,cathole)不一定非要用便鏟,輕量化提倡一物多用,一根地釘加登山杖足夠了,實在不行找根樹枝也能挖個像樣的坑,只要不是別人用過的就好。不過,現在我改變了做法,背包上外掛一把便鏟,代表尊重并提倡《無痕山林》的原則。不挖坑就大便,手紙也自然不會掩埋,不僅破壞步道景觀,散發臭氣,還會污染環境,傳播細菌,居然還有帖子給這種行為正名,稱“遇險還能幫助尋人”,講點兒真的好不。
幾個小提示:
- 便坑應挖在距離營地邊緣、水源和步道至少60m(200ft)以外,選擇地勢高,無枯樹、落石等風險的安全地點,同時也要確保其他驢友不大可能從同一地點經過甚至在同一地點扎營。
- 挖坑應深15-20cm(6-8in),坑底直徑10-15cm(4-6in)。
- 盡量避免和其他驢友在同一區域集中排泄,分散的便坑有助于快速恢復環境。
- 盡量在白天解決問題,夜間大便最好找個同伴,以免迷路。
- 間歇咳嗽一兩聲,既告訴他人你的位置,同時也能嚇走可能出現的野獸。
- 手紙能自然降解,可以丟在坑里。不過,有老驢寧愿把用過的手紙燒在便坑里,無所謂,只是燃紙一定要確定燃盡。
- 事必后一定要用周邊的土把便坑掩埋好,并作出明顯標記(我吃過這虧!)。
傳統便鏟不是塑料就是不銹鋼的,又大又重。

傳統便鏟
而新一代的便鏟在輕巧、耐用和挖掘能力上有很大的創新。
TheTentLab The Deuce是當前最火的超輕便鏟,使用7075航空鋁,有3個型號,分別重12.8g/17g/27.5g,多種顏色。

TheTentLab Deuce
Vargo Dig Dig Tool 采用鈦合金,重36g,和The Deuce #3一樣長,但更加結實易用,還能當地釘使。

Vargo Titanium Dig Dig Tool
推薦
我自己帶一把韓國產The Deuce #2,比#3更輕巧、便宜些。Dig Dig Tool雖然看上去很好,但鋸齒對背包可能有點兒威脅,而重量是#2的兩倍,等要走雪地時再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