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鞋和徒步鞋有什么區別 從此以后不再傻傻分不清

分類:徒步登山 |熱度:11011 ℃

一樣是鞋,走進戶外用品店,想要找一雙合式的鞋,卻不知從何找起。舉一個例子,一位客人走進戶外用品店對店員說:「想要買一雙爬山用的鞋。」然后店員推薦一雙價格很高的專用登山鞋,但客人試穿后卻覺得頗硬,雖然過程客人模糊地形容準備「爬」的山,大約只是當日來回的郊山,可是店員仍自顧地繼續推銷,以至于最后客人還是沒買。

登山鞋和徒步鞋有什么區別 從此以后不再傻傻分不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客人對于戶外鞋能多一些了解,如果店員能多注意顧客的需求,雖然最后沒賣成高價的登山鞋,卻說不定可以售出適合婦人需求的徒步鞋,甚至是贏得消費者的認同。

登山與徒步的分別

長久以來,許多人以為漫步在郊山、公園的道路、步道稱為登山,但事實上并非如此,這樣的活動正確應稱為「徒步」。但仔細定義,必須具備登上高海拔的山峰,甚至使用技術攀登(Technical Climbing),才能稱為登山(Mountaineering)。不過多年來國人并不太細分,以至于在認知的混亂,影響了器材與裝備的選擇。例如戶外用鞋就是一例,登山鞋、徒步鞋、野野跑鞋等。

「輕量化穿輕鞋,重裝備穿重鞋」是戶外用鞋使用上最重要的觀念,例如一般休閑旅游或短程步道徒步,徒步鞋便可;若走入崎嶇不平的山路,加上較長時間步行,中重量登山鞋則能對足部提供較好的支撐與保護;倘若背上睡袋帳篷等重裝,在高山上從事長天數活動,就必須穿上重型登山鞋,平衡上半身與下半身的重量差異與增加足底的支撐;至于雪地攀登活動,登山鞋就必須擁有內靴保溫層及外部防水鞋的雙重靴(Plastic Boots),才是專業首選。

登山鞋和徒步鞋有什么區別 從此以后不再傻傻分不清

一般郊外旅游、徒步,穿著輕便的徒步鞋即可。

登山鞋和徒步鞋有什么區別 從此以后不再傻傻分不清

左:這是屬于重裝加上雪地登山,因此不僅要穿著Gore-tex的重登山鞋外,遇到雪地還要加裝冰爪。

右:一般的重裝登山,雖然在專業定義上仍屬于徒步,但已經要穿著較堅固、支撐性較好的登山鞋。

登山鞋與徒步鞋的區別

一、兩類鞋款的基本外觀差異:

最簡單的分別,登山鞋在外型上中~高幫鞋身,而徒步鞋多為低幫。之所以如此,在于強調對腳踝的支撐性。一般說來,多天期徒步,也就是俗稱的登山,甚至技術攀登,必須考量背負50乃至于6、70升的背包,這樣的背包重量可達20~25公斤,甚至更重。長時間行走中,將對于足部與腳踝造成極大的壓力,因此若無高幫的話,很容易扭傷腳。反之,郊山徒步等活動,頂多背負3、4公斤的相機包,或35升的小背包(10公斤以下),持續行走的時間也較短,因此低幫鞋能應付,而不至于有太勒的感覺。

登山鞋和徒步鞋有什么區別 從此以后不再傻傻分不清

左:低幫。右:高幫。

二、兩類鞋款的功能差異:

顧名思義,徒步鞋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一般性的徒步,因此內底部設計比較柔軟,多采用尼龍內底,其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最佳的彈性和柔軟度,使穿著者踩踏時感到舒適。但徒步鞋并非萬能,較軟的鞋底如同柔軟的汽車避震器,在滿載時避震效果將變差;就像我們背負20公斤時,腳底板承受的壓力除了體重加踩踏外,還有背包的重量。所以在登山鞋在內底部分一定要增加硬度,以避免軟內底造成步行一段時間后,腳底會疼痛難耐的窘境!

此外,只依賴鞋底的吸震效果,對現代戶外鞋類來說,還是不夠的。這當然是因為多數現代人粗活做的少,平時又多穿著保護良好的鞋子,加上道路鋪設平整又不常走路,所以足部的肌厚度、肌耐力都比較差。于是為了避免徒步或登山時行走的不適感,避震氣墊也被引入戶外鞋類,而這類設計可以降低由腳跟傳導至膝蓋的沖擊力,減少膝蓋磨損與步行時足部的負擔,針對中高齡的戶外愛好者來說,也相當地實用。

越野跑是這幾年流行的戶外運動,由于需要持續的跑在崎嶇的環境,所以對于鞋子的吸震性特別注意。

四、戶外鞋類男女有別:

由于兩性身理構造不同,因此在足部與腿部上也有差異。一般說來,男性的骨骼、肌肉發展較強,較適合運動,但女性則多屬于臀圍較渾圓,直立重心較低。加上一般的女性行走力較弱、足部肌肉較薄,因此就行走時的反饋力來說,男性的承受性較強,女性則反之。再者,時常運動的男性,其腳板也較寬,但一般的女性則因為常穿皮鞋、走路少,便型成腳板較窄、較薄的型態。

現代的戶外用鞋越來越重視男女有別。

基于這些差異,不少專業的戶外鞋,會特別在鞋楦與內底上下了功夫。或者針對女性的尼龍內底,就使用較為柔軟的材質,讓女性在行走時能更為舒適。鞋楦部分,因為要強調包覆性,以減少腳板在鞋內的滑動,因此基于男女性的差別,也有不同寬窄、高低的差別。

購買兩類鞋都要注意的事項

一、鞋楦的重要性:

登山鞋和徒步鞋有什么區別 從此以后不再傻傻分不清

鞋子足部前端的構造稱為「楦頭」,楦頭具備保護腳趾的功用,購買戶外鞋必須特別注意軟硬適中及符合腳型,太硬的楦頭雖然能防止踢到石頭所造成傷害,但長途下坡時容易造成腳趾因擠壓而產生疼痛,甚至淤血。因此選購時務必要試穿,由其挑選下午三~五點的時間,并且要考慮穿著或攜帶戶外活動時所使用的襪子。試穿時,來回走動,并仔細感受包覆感是否良好,腳板在鞋內會不會滑動,或者腳趾、腳背等處,是否會有摩擦點的不適感。這些要點都不可小覷!因為一但購買后到戶外活動,會在連續穿著下將問題放大。

二、鞋底的該選哪一種:

登山鞋和徒步鞋有什么區別 從此以后不再傻傻分不清

除了前面提及的內底(中底)外,其實鞋底還有上底(鞋墊)與下底。上底,除了要柔軟性適中、防滑外,現在的鞋墊還具備抑菌功能,例如抑菌防臭處理就是很好的選擇。至于鞋的下底,也就是接觸地面的構造,目前以俗稱「黃金大底」的Vibram為主流,這種鞋底是由特殊合成橡膠所制成,具備防滑及減震的特性,且十分耐磨,也是自1937年意大利人Vitale Bramnniz開發成功后,廣泛使用于各種形式的戶外用鞋。

不過要注意的是,一般偏向休閑的登山鞋款,多只能應付屬于中度登山環境,即長時間背負25公斤以內的徒步,而非技術攀登(如冰攀)或高負重的重裝攀登活動。

三、Gore-Tex到底要不要:

登山鞋和徒步鞋有什么區別 從此以后不再傻傻分不清

很多人看到Gore-Tex大多知道它是防水透濕的意思,但常常一看見價格,畢竟價格的確是往上跳一大級,會讓荷包大失血!因此買不買還真是讓人猶豫。

建議,如果是選來旅行、散步,爬爬小郊山,而且不會風雨無阻都出門的朋友,那的確不見得需要Gore-Tex鞋面。但如果您是那種喜歡到處走,建議還是多花點錢,畢竟鞋子濕了,不是件舒適的事,而且鞋子感的慢,若是兩三天的活動,肯定不好受。至于登山縱走活動,除了天氣變化迅速,得應付時雨、時晴外,晨間行走時鞋面也很容易因為植物的露水而沾濕,因此最好還是挑選具有Gore-Tex鞋面的鞋款。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