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頂包里裝什么?沖頂包挑選重點、推薦款式總整理!
若要攀爬兩日以上的戶外爬山活動,在整理行囊時總會看到清單里有一項必備物品——沖頂包。登山必備的沖頂包是什么?里面內容物裝什么?有什么功用?別擔心,看完這篇沖頂包的必要性及選擇,解決你滿滿的疑惑!市面上沖頂包百百款,神秘農場沖頂包、始祖鳥沖頂包、迪卡儂沖頂包,到底怎么挑?輕便防水沖頂包推薦哪一款?一起來看看吧!
一、沖頂包是什么?大小、容量、功用有哪些?
沖頂包顧名思義的就是適合在沖頂階段使用的背包,取代了重裝的主背包,只取必需物品攜帶,以簡便輕巧取勝。由于從山屋到登頂的這段路程通常較為陡峭險峻,不適合背負主背包,通常驢友們會將主背包與物品放在山屋,只取出必要的物品另裝于沖頂包,出發登頂。雖然說也有人以輕量的大背包作為沖頂包,不過這樣一來就必須在山屋把東西、衣物全掏出來,較為麻煩。由上述可知,沖頂包的意義在于輕巧、精簡,只取沖頂路程中必要所需物品,犧牲專業機能以換取輕便性,因此在背負系統及構造設計上就沒有大容量主背包來得講究。
一般而言,沖頂包的大小容量大約在 10L-20L 以內,不會超過 35L,為達輕量的效果,表布也較輕薄、不適合負重。
二、沖頂包里面裝什么?內容物如何取舍?
沖頂包裝什么?
沖頂包的內容物其實關乎你的登頂路線、來回時間、撤退路線等,實在是無法定言每一次沖頂包裝的東西都一模一樣。先來說說必備的吧:
許多人把沖頂包當作出門一趟就回來會帶的東西,所以裝進上面紅色區塊必備物品就出發;不過也是有另一派說法,認為在山上會發生什么意外不知道,也許路況不明/路況很陡/找不到水源/天黑/變天/失去方向等,可能去取個水,看似短短 1 小時的路程就迷路了,因此也會把求生包及幾樣求生用品放進去。
此外,還得根據登山的季節雨天氣以及自己的怕冷程度來評估是否需要攜帶中層保暖衣、羽絨衣,這幾樣就是你沖頂包里必須出現的物品。不論怎么說,該帶的還是得帶,最忌諱空手登頂。
三、沖頂包挑選重點?從重量、容量、舒適度上手!
前面說過,是否需要帶沖頂包(或是背大包就好?)、沖頂包要裝什么(會不會發生意外?)這些都要根據每條路線不同、登頂時間、下撤地點、個人考量等眾多因素來決定。因此,登頂包的款式也相當多元,適合各種不同登山習慣的驢友們。如果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從何挑選,建議你可以從重量、容量、舒適度、使用方式等面項評估考量:
使用方式:最重要的還是你個人的使用習慣,你預期這個沖頂包在這段旅程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發揮什么樣的功能?是否不可或缺?是否可以被取代?這些構想決定了你的挑選方向。假如你今天只是需要一個輕便的背包,想帶上食物、水就沖頂,那就可以挑選越小越輕的沖頂包;而倘若你很擔心上面說的那些意外,那便可以挑選機能更完整一點的款式了。
重量:確定好了這個沖頂包的使用方式后,可以先從重量著手。越輕的沖頂包在收納進主背包時比較不會造成負擔,收納起來最小、重量最輕的背包會是首選。而如果你擔心過輕薄的材質很容易被刮破,那就挑選厚一點的款式吧!
容量:使用方式同樣也影響了容量的抉擇。如果你需要背負天幕、地布、氣罐、鍋具等用品沖頂的話,自然是需要大一點的容量數了。若只是要裝食物、水瓶等簡便裝備,那么 20L 就很夠用!
舒適度:最后一個評估因素是舒適度。前面說過,沖頂包為了輕便,舍去了許多專業機能如背負系統、腰帶等設計,沖頂包功能越少則越輕,反之若有前袋、水袋、網布、頂袋、等功能,沖頂包就越重。因此在購買沖頂包時,請在輕便與背負舒適度之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
四、沖頂包推薦款式
說了這么多,人氣推薦的沖頂包有哪些呢?整理了幾款沖頂包款給大家!

Exped(25L)
這款 Exped 25L 的沖頂包,超多顏色可選、設計簡約俐落。上面是卷狀封口、兩側有 D 型環、背帶做透氣網狀設計、背底也有加裝軟墊,增加背負的舒適度。
Ospery沖頂包

Osprey Daylite(20L)
Osprey 的 Daylite 不同于其他的沖頂包,它內里多間隔的設計讓你即使單日沖頂也能把東西收得很有系統。背板網狀設計、肩帶也加裝泡棉增加背負的舒適度,內置有水袋空間可以放水袋!
Mystery Ranch In & Out(19L)

In & Out 收納時可以直接塞進網布口袋攜帶方便,透氣網布肩帶胸帶、外部收納網袋、內部主隔層、水袋隔層,側邊水壺口袋、外部壓縮束帶、外掛繩鏈與登山杖掛點,非常適合作為沖頂包與戶外隨身背包使用。
Arc’teryx Index(15L)

這款 Index 極致輕量化 220g,可壓縮折疊,頂部附有拉鏈的主袋、外面有八個繩索環,便于擴充打包。始祖鳥,帥就對了,還不買起來?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沖頂包的選擇 ,希望有幫大家解到惑、讓大家收拾行李的時候更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