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登山杖很重要?
根據資料顯示正確使用登山杖下,每一個步伐在手臂用力后,可以減輕7~11公斤的壓力,以里程數來說,等同于每公里可以減輕腳、腿部及背部的壓力高達8,877公斤之多,還能減少使用者膝蓋約22%的沖擊力,還可以讓腿部的肌肉群減輕21%的負擔。
登山杖可以做你強而有力的第三只腳,當你疲倦勞累甚至感到無力時,做你最堅強的支持,小心翼翼的保護你的每一個腳步。換句話說,登上杖可以幫助你防止登山造成的運動傷害。
挑選適合你的登山杖4大守則
1.杖身材質
登山杖的材質由輕至重分別為碳纖維、鈦合金、航太級鋁合金、一般鋁合金。碳纖維與鈦合金都是較高價位的登山杖會選用的材質,不過由于登山杖屬于登山耗材,相對經濟實惠又堅固耐用的鋁合金是市場主流,其中航太級鋁合金又較一般鋁合金輕量與堅固。
材質會直接影響到登山杖的重量,大家可以依照自己對于登山輕量化的追求程度來選擇,如果未來有規劃帶出國健行,還是挑選較輕巧的比較方便。
除了考慮重量,還需注意它的最大負重力。堅固、高品質的登山杖可以較高程度保障不會斷在山上之外,其實也會耐用許多!
2.杖身長度與身高
登山杖最理想的高度約是與腰部或髖關節的位置同高,因為行走時上坡會選擇調短,下坡會選擇調長,但是路途遙遠又上上下下總不能將好時光浪費在調整登山杖,因此接近髖關節也就是背包腰帶的位置是最適中的,也可以運用不同的握法調整長度!

最佳位置: 髖關節也就是背包腰帶的位置
調整技巧
站立于平地不動時,手臂自然下垂,此時手握登山杖的握把,
手肘成 90 度角 ( 即上臂與小臂為 L狀 ),此時登山杖的長度就是最適合您的長度。
選購時除了考慮杖身長度,也要注意收納后的長度,尤其要帶出國使用,必需把登山杖塞進托運行李,收納的方便性就很重要。
3.握把款式
大致上分為橡膠、軟木、塑膠和泡棉等類型。通常握把的選擇會是個人偏好居多,不過材質以橡膠跟軟木較為好握,塑膠就相對在流手汗的情形來說較滑。相對橡膠與軟木也較塑膠與泡棉貴,所以這部分就憑個人需求選擇會比較妥適。

EVA泡棉握把,設計符合人體工學,即使握久都不會感到酸痛;腕帶聚酯纖維材質,輕量、柔軟且快干
正確握法



自下而上套入腕帶后,上坡可以將虎口壓在腕帶上,避免登山杖掉落或不穩等問題;下坡可用中指與無名指向握高腳杯那樣握住登山杖,再以食指與拇指扣住把手端,比較便于增加長度方便下坡。
腕帶可以有效將身體承受的壓力,透過手臂、手腕、登山杖傳至地面,除了高穩定性,長時間使用,手掌也比較不會酸痛。
4.閉鎖系統:卡榫式與快扣式差異
旋轉(卡楯)式:利用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來松開或鎖緊桿身。
快扣式:用按壓的方式來固定桿身。若路線須頻繁上下,以快扣式較為便利呦
卡榫式是由登山杖的一端連接至另一端採用螺旋互卡的方式,雖然使用上不如快扣式方便快速,不過也相對比較堅固。
快扣式登山杖使用起來比較輕快方便,很快就能夠調整到適合自己的長度,不過如果是一般比較便宜的登山杖,其快扣較卡榫式容易毀損,長程縱走走到一半斷在山上就不好了,建議如果偏好快扣式可以選擇品質較好的選項,相對也可以用比較久!

專利「FLEXY」閉鎖系統:由可靠的鋁合金中軸、高強度的杜邦塑鋼(擴張器)組成,可承受垂直100公斤的力量
登山杖要用一支還是兩支呢?差異在哪?
這想必是登山新手最困惑的問題,或許是早期自家長輩出游踏青的印象使然,都會有登山杖類似于一般拐杖使用的看法,也會想說干嘛要用兩支呢,一支就夠貴了!不過自從拿了兩支登山杖后,進出山林的感受可是明顯的大不相同喔!
可以先想像拿了兩支登山杖的登山者好比變成了四只腳的動物,更方便平衡與穿梭森林,即使使用登山杖時當然還是需要把重心放在腳上還有用大腿出力上下坡,但是兩支登山杖對于重裝的我們來說幫助可是相當顯著的。
其是身體核心肌群的平衡,有時候山路崎嶇,或是過地形,兩支登山杖能夠讓重裝狀態對于核心肌群的負擔減少很多,也可以幫助你走得更長更久更遠喔!!
除此之外,有些人即使習慣使用一支登山杖,上山仍舊會帶兩支喔!兩支登山杖對于緊急避難與救援可是不可或缺的好幫手。比如說緊急帳或是連接兩帳的炊事帳架設,只有一支登山杖是很難搭起來的~~利用兩組3米營繩、對角線以及兩支營釘,讓你的野外生活更加舒適!
也有時候不可避免的意外發生了,伙伴骨折但是在野外沒有固定物時,登山杖拆解后在加上泡棉睡墊用扁帶綁一綁也是一種緊急處理的方式!兩支登山杖就如同衛生紙一樣是登山必備缺一不可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