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安是北美著名輕量化論壇Backpackinglight的創建者和版主,他有30年的戶外經驗,現在擁有一家戶外俱樂部,并且是北美多個戶外組織/協會的教練和講師。
這是他的日常博客,記錄他的一些心得。
我寧愿死在荒郊野嶺徒步徑上,也不愿躺在醫院病床上無疾而終。
不過,我還有太多徒步徑想走但還沒走,所以我希望一直走到老得不能再老時,那徒步徑上的最后一日才會到來。
在過去這些年里,我一直在研究不同的戶外生活方式對人體機械系統的影響。我很驚奇的發現我們的雙足會飽受多少摧殘,例如一雙爛鞋子,高強度活動后沒有足夠的恢復,不懂何時需要降低運動強度,等等。
這觸發我寫下本文。
因為,我逐步相信,很多極簡主義的戶外鞋觀念(在背著很重的裝備,連續多日徒步路線上),需要摒棄。
很多時候,這些建議來自于那些驢友(或者某些鞋廠的市場人員),他們對雙腳的生物機械性缺乏了解,不知道在幾十年里周期性的徒步行走(或者進行其它體育運動)對雙腳有什么長期影響。
所以我在這里提出幾個指導性的原則,來幫助你一直快樂走到生命的終點,避免在你壯年時因為過度使用雙足而早早的疾病纏身(例如拇指僵直癥,一種大拇指關節炎癥)。
給你腳趾一個寬松的空間

Altra和其它品牌鞋子有舒適寬松的腳趾空間,讓你的雙腳在鞋子里可以呈現自然形態,把壓力傳導到雙足更多的關節和軟組織,而不會讓力量聚集到某個點,例如跎趾關節上。
鞋子緩沖層極薄和靈活性最大化并不總是好事情

僵硬的鞋底和多層緩沖中底似乎是這些年來非常流行的光腳運動的對立面。
但請記住,你將會背著一個包(盡可能降低了重量),在艱難地形里走上很多天,并且沒有時間讓雙腳好好休息和恢復。
你的背包越重,地形越復雜,徒步速度越快,路途越遙遠,你就需要越多的鞋底緩沖。
而稍微堅硬一些的鞋底可以幫助徒步者防止雙足勞損,尤其是熱愛戶外的驢友們年復一年的走在徒步徑,疲憊和損傷逐步累積成海后。而堅硬的鞋底同時還能防止出現跎指關節過度延展和跎骨應力性骨折。
只穿一款徒步靴不利于健康

徒步時要經常換著鞋穿。因為不同的徒步鞋把壓力分布在不同的軟組織和關節,所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徒步鞋(穿著不同款式的徒步鞋徒步)幫助雙腳發展出全面的力量,提高了雙腳適應各種情況的能力。
這個指導意見不是真理。是的,你可以穿著極簡主義的鞋子(緩沖薄,高度靈活)背著很重的背包走在復雜地形上很多天。我們只是提醒,這樣操作存在帶來嚴重傷害的風險(例如,伸展過度,應力性骨折等等),加速軟骨肌腱磨損/撕裂。我并沒有要求你跟隨我的建議,我只是請你考慮一下這些風險。
我現在穿的鞋子

這里是我最喜歡的徒步鞋,我在日常訓練時會換著穿,甚至在徒步時我也會帶上其中的兩雙上路:
·?Altra Lone Peak 4:這是一雙零鞋底高度差,腳趾空間寬敞,緩沖良好的鞋子。在單日超長距離徒步時我喜歡穿這雙鞋。
·?La Sportiva Akyra:這是一雙技術鞋,有著非常出色的抓地力。在越野徒步,不會翻越很多巖石時,我喜歡穿上這雙鞋。
·?Scarpa Zen Pro:比較堅硬的鞋子。在超遠距離時表現并不出眾,但在單日25-30km的行程里,這雙鞋保我雙腳無憂。尤其是當我在路線里加入Class 2-4級地形時,或者戴著冰爪行走在長距離冰雪路面時,它的表現簡直完美,我在巖石路線和雪地徒步時最喜歡的鞋子。
·?Hoka Stinson ATR 5:康復鞋,但我需要修復雙腳淤腫時穿的鞋子。

我的夏季裝備庫,從左到右:Scarpa Zen Pro, Hoka Stinson ATR 5, La Sportiva Akyra, Altra Lone Peak。
需要矯形鞋墊嗎?

如果矯形鞋墊與鞋子配合,能讓你的足弓變為正常足弓,那么我推薦使用矯形鞋墊。如果你需要更多的緩沖,可以考慮Sole的熱塑高性能厚鞋墊。我在Scarpas鞋里使用這雙鞋墊,我覺得它也能用于越野跑鞋。注意是否需要買大一號以容納這雙鞋墊。
徒步的鞋號選擇

很多驢友鞋子買小了,腳趾和前腳掌被擠得緊緊的,這帶來很多問題。我測量我的雙腳尺寸將將比US 8號大一點點。在實際中Altra我穿9或9.5號,La Sportiva我穿10號,Scarpas我穿9.5號(帶Sole鞋墊),Hokas我穿9.5號。
因為我購買的鞋號都比我的腳要到大1.5號左右,所以極大的提升了我的雙腳舒適度。我原來是平腳掌,過去20年里我的足弓逐漸變得正常,我從來沒有受到足底筋膜疼痛的折磨。
除了鞋子,可能你還需要考慮......

很多人只關注“我應該買什么徒步鞋?”
但如果你能保持一副健康苗條的體型,在健身房里花一些時間鍛煉身體,那么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就會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在過去30年的徒步生涯里,我學到了一些東西,并成為了我的個人信條:我越苗條,我平常健身鍛煉越多,我穿什么鞋子就越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