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沖鋒衣可能是戶外服裝里最貴的類型。
但在國內,你會看到一個很驚艷的現象:沖鋒衣的價格可以從某寶上的不到100元人民幣一件,到大商場品牌專柜里的上萬元一件。
為什么會這樣?
很多驢友認為沖鋒衣就是一件防水的衣服,這其實也沒錯,不過要僅僅如此,大家買一件20元RMB的雨衣就好了,有什么必要買上萬元的沖鋒衣?
也許你看完戶外裝備實驗室的2篇文章后,就知道其中奧妙了。
序

你在尋找一件沖鋒衣嗎?我們考察了60款沖鋒衣,從中挑選了12件最優秀的2019款式來進行一對一對比測試。在冬季,我們的測試員在荒野里,在滑雪場,在科羅拉多,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內華達山脈的攀冰地點進行測試,用五個關鍵指標評估每件沖鋒衣的表現,無論你是想要一件最輕,最保暖,最透氣的沖鋒衣來玩阿爾卑斯式登山,還是需要一件沖鋒衣進行冬季運動,我們這里詳盡的分析將為你提供參考。我們同時根據不同的戶外活動需求給出了最佳沖鋒衣推薦,包括阿爾卑斯式登山需要的輕量化沖鋒衣,嚴酷冬季環境需要的保護型沖鋒衣,或者一件全能型沖鋒衣。
參與評測的12件沖鋒衣得分一覽
本次參加評測的12件頂級沖鋒衣的得分以及簡評:



詳細分析和測試結果

我們是滑著雪進入新的一年(在白雪皚皚的山上!)。
我們把編輯選擇獎授予了一件新沖鋒衣:The North Face Summit L5 GTX Pro,這件沖鋒衣有我們所有想要的,沒有所有我們厭惡的,而且重量還是算合理。加上它的剪裁實在是太合身了,簡直像夢一樣。
今年我們優先考察適合雪上運動的頂級沖鋒衣,所以這一次測試我們增加了三件新衣服:Black Diamond Sharp End, 彈性充足的Patagonia Galvanized, 輕量化的Outdoor Research Optimizer。請仔細閱讀本評測報告,讓你挑選到一件合適的沖鋒衣,好趕上換季打折的采購時機。
這里測試的所有沖鋒衣都是防水透氣薄膜三層結構,這被認為是“沖鋒衣”的必要條件。
三層結構包含:
1)面料層,沖鋒衣的最外層;
2)中間層是一層防水透氣薄膜,可以是任何專利材料,例如Gore-Tex;
3)最內側的基底層,它可以保護薄膜,同時輔助吸收和排出汗水。
三層結構沖鋒衣可能是技術最先進,最昂貴的戶外服裝。

沖鋒衣與防雨夾克截然不同,后者通常使用2層或2.5層結構,使用更薄的面料,成本低得多。
關于沖鋒衣材料和結構的進一步信息,參考《戶外裝備實驗室:2019沖鋒衣購買指南》。

我們認為有五個技術指標對于評判沖鋒衣的性能至關重要,我們對每一件沖鋒衣的這五項指標進行打分:
- 防護風雨能力,
- 重量,
- 機動性和合身性,
- 通風性和透氣性,
- 功能。
每一項指標我們給出1-10分,并根據每項指標對沖鋒衣性能的重要性給出一個權重,例如防護風雨能力占總分的35%。然后我們匯總五個分數得到每件沖鋒衣的最后總分。

在灰熊鎮附近的蒙大拿碗形山地,晴空萬里,如果你想在這么深的積雪里飛馳,你就需要一件沖鋒衣。
防護風雨的能力

當考慮沖鋒衣時,沒有什么比防護風雪能力更重要的了。畢竟,如果不是考慮風雪,你都沒有必要帶上沖鋒衣。沖鋒衣與軟殼不同之處在于,沖鋒衣必須是防水的,即使在瓢潑大雨中也能保持你身體干燥。而在另一面,軟殼設計著重考慮的是透氣性。沖鋒衣與防雨夾克也不同,沖鋒衣有防水透氣薄膜,可以讓凝聚在衣服內側的水汽傳送到衣服外側排放蒸發。本測試里所有沖鋒衣都是有某種防水透氣薄膜的三層結構。
防護風雨能力評分
產品
防護風雨能力評分
Arc'teryx Alpha FL
10
Summit L5 GTX Pro
10
Dynafit Radical
9
CloudSeeker
9
Arc'teryx Beta AR
8
Optimizer
7
Sharp End
7
Stormbolt GTX
7
Galvanized
7
Patagonia Pluma
7
Interstellar
6
Rab Firewall
5

本測試中大部分沖鋒衣外側都有耐用拒水涂層(DWR)。DWR涂層可以讓外側的水汽聚集成水珠滑落,從而保持外側干燥。
巍峨群山:
很有趣,很多人認為這個讓水聚集成珠滑落的DWR涂層是沖鋒衣防水功能的來源,其實不是,沖鋒衣的防水能力來自面料下面的防水薄膜,這個是它值錢的地方。
DWR涂層很容易獲得,你買一瓶Nikwax DWR噴劑給你的包包,衣服噴一下,包包和衣服就有了少量拒水能力。
三層結構里的中間層防水透氣薄膜確保衣服在任何情況下都防水,而確保衣服表面干燥是保證衣服透氣性能正常工作的必須。本質上,廠商在沖鋒衣外側加上DWR涂層來輔助透氣性工作。
在經過幾個月測試之后,我們進行第二次淋浴測試。所有沖鋒衣都顯示有點滲水,尤其在肩膀部位,這里被背包肩帶摩擦,還有脖子后部,這里會接觸到頭發帶來的塵土和油脂。為了保護DWR涂層,你需要保持沖鋒衣干凈,或者周期性重新噴涂DWR涂層。
巍峨群山:
淋浴測試是測試員穿著沖鋒衣站在淋浴頭下面,模擬暴雨,檢測衣服的防水性。
對于防護風雨能力更重要的因素是沖鋒衣的設計和合身,這也是優質沖鋒衣脫穎而出的地方。沖鋒衣能夠在狂風暴雨中擋住風雨的最關鍵設計,是帽子。一些帽子,例如Arc'teryx Alpha FL的,在淋浴測試里的表現堪稱神奇,而另一些,例如REI Co-op Stormbolt GTX的,顯然無法提供充分的防護。
拉鏈全部拉上后的衣領設計對帽子是否能遮擋雨水影響很大。在過去的歲月里,我們遇到過很糟糕的案例,雨水沿著帽檐滑下,直接灌進領子里,就像是雨水槽一樣噴涌。幸運的是,現在帽子的設計都提高了,今年測試中我們再也沒遇到這么糟糕的場景了。
在淋浴測試中,我們注意到所有沖鋒衣的前部和口袋拉鏈都通過了測試,沒有漏水。我們同樣開心的發現腋下散熱拉鏈也都沒有漏水。

CloudSeeker 采用20D彈性輕質面料加上Dry.Q.Elite防水透氣薄膜,在大雪紛飛里把我們防護得嚴嚴實實,達科他在這里測試。
做為沖鋒衣性能最重要的指標,我們給它35%的權重。很多沖鋒衣的表現都很優異,而其中兩件更是卓爾不群,遠比其競爭對手要強悍。帶有超級大帽子的Arc'teryx Alpha FL輕輕松松在大雨傾盆中保護我們干爽,延續了它連續7年的卓越表現。Dynafit Radical 和Mountain Hardwear CloudSeeker的表現也是最優秀的,如果你尋找防護風雨能力強的沖鋒衣,強烈推薦。
重量
今年測試的沖鋒衣重量差異很大。最輕的是Outdoor Research Interstellar,大號重量僅為326g。這件衣服去掉了很多功能,例如腋下散熱,以降低重量,不過這并不是其重量輕的全部原因。其使用的20D彈性面料也是本次測試里最輕的面料,這也是Interstellar如此之輕的關鍵原因。這種20D的面料沒有更重的面料強悍,例如90D烤地瓜,所以請想想你打算用這件沖鋒衣去從事什么戶外活動。我們一位測試員的沖鋒衣每個冬天都會弄出個大洞,例如滑雪穿過(撞進)樹林里,在暴風雪中修理汽車等。如果你也是這樣,建議你挑選一款更結實,材料丹尼爾值更高的沖鋒衣,而且千萬不要穿著昂貴的沖鋒衣去修理汽車。
重量
產品
重量
Arc'teryx Alpha FL
312
Interstellar
326
Optimizer
349
Stormbolt GTX
394
Patagonia Pluma
403
Dynafit Radical
420
Sharp End
454
Galvanized
456
Summit L5 GTX Pro
468
Rab Firewall
193
CloudSeeker
635

雖然采用新款Cohaesive扣子使其重量增加了近30g,Arc'teryx Alpha FL(男款小號)依然只有微不足道的312g。
使用20D面料,去掉腋下散熱拉鏈,Outdoor Research Optimizer也是一款高性能輕重量的沖鋒衣,僅349g(男款中號)

使用我們的稱來給OR Interstellar 稱重。
沖鋒衣的重量和性能沒有顯著的相關性。除了面料不同,廠商也會通過去掉拉鏈和口袋減輕重量,而很多驢友需要這些功能。雖然穿著一件只有襯衫重量的沖鋒衣比穿一件像帳篷一樣重的沖鋒衣更舒服,但你也需要考慮為了降低重量犧牲了的那些功能是否妥當。進一步,更輕的沖鋒衣通常更不耐用,所以對于天天在戶外的人,或者打算走一個長途探險路徑的人來說,更重更強悍的沖鋒衣更合適。
不過多重是重,這是一個主觀看法。隨著裝備和材料技術不斷進步,廠商不斷生產出更好的產品滿足精英型阿爾卑斯式登山者“又輕又快”的需求。但并不是每一位驢友都是阿爾卑斯式登山精英,有的驢友甚至根本沒打算阿爾卑斯式登山,而對于這些驢友來說,他們需要注意:本次測試里最重和最輕的沖鋒衣重量之差超過了300克,接近一倍!當然也可以說沒多少,對于很多驢友來說,其它性能指標也許更重要。
在這項指標里,我們還考察了打包大小。因為在你的攀登,滑雪或者旅行途中,你的沖鋒衣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呆在你的背包里。Arcteryx Alpha FL是唯一一款沖鋒衣自帶了一個小壓縮袋,而Outdoor Research Interstellar 和Patagonia Galvanized Jacket可以塞入自己的口袋里。Outdoor Research Optimizer并沒有壓縮袋,但也可以壓縮到一個很小的體積。

Interstellar塞進自己的外翻口袋里。在頂部一角有一個掛扣掛在一個環上。我們很喜歡這件衣服的打包能力,但它自己的口袋偏大,其實打包體積可以壓縮得更小一些。
機動性和合身性

沖鋒衣的另一個關鍵指標是合身性和機動性。
機動性和合身性評分
產品
機動性和合身性評分
Summit L5 GTX Pro
9
Galvanized
9
Interstellar
9
Optimizer
8
Dynafit Radical
8
Rab Firewall
8
Arc'teryx Alpha FL
7
CloudSeeker
7
Patagonia Pluma
7
Sharp End
6
Stormbolt GTX
6
Arc'teryx Beta AR
5

新款沖鋒衣使用的面料即防水又有彈性,所以可以是貼身剪裁而不影響機動性。Rab Firewall, Outdoor Research Interstellar, Patagonia Galvanized, 和 Mountain Hardwear CloudSeeker都是用了彈性面料,所以機動性都非常好。雖然技術在不斷進步,但我們感覺這些彈性面料的DWR涂層比傳統的非彈性面料的DWR涂層更容易失效。

看看帶著帽子,雙手上舉過頭時,袖子和下擺的移動情況。從左到右:The North Face Summit L5 FuseForm GTX (以前測試), Arc'teryx Alpha FL, Mountain Hardwear CloudSeeker, Rab Firewall, Patagonia Pluma, OR Axiom, OR Realm (升級為Interstellar), Marmot Speed Light, Arc'teryx Beta AR, Dynafit Radical。
機動性和合身性最好的沖鋒衣是Patagonia Galvanized?和?The North Face Summit L5 GTX Pro。都是運動剪裁,長袖子長下擺,有著極好的機動性和合身性。Galvanized 的面料有彈性,允許你全方位的運動,而Summit L5允許你雙手上舉過頭而下擺不會抬起太高。Rab Firewall有一點退步,它也使用彈性安靜面料,很寬松,不會限制你的活動,修長型剪裁。
機動性和合身性占總分20%。
REI Co-op Stormbolt GTX非常寬松,不便于攀巖,但畢竟適合體型較寬的朋友,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容納保暖衣服。
考察合身性時,有三件事情讓我們抓狂:短袖子,下擺太短,松垮垮的胸部。當一位攀巖者抬手過頭甩動他的工具時,他需要袖子老老實實的呆在手腕上,不要后退下滑到前臂上。相似的,昨夜一夜大雪,當你風馳電掣滑過巨大的雪堆時,沖鋒衣下擺太短會讓雪灌進衣服里。最后,滑雪和攀巖都需要你可以看到自己雙腳,而沖鋒衣鼓囊囊的胸部會擋住你的視線。所有這些都會讓我們降低這一項的分數,如果沒有這些我們會特別開心。總的來說,今年測試的沖鋒衣比過去測試的有著明顯的進步。

Firewall的彈性面料加上寬松無約束的剪裁,使它成為攀冰運動的最佳選擇,這類運動需要上身裝備有著極好的機動性。
通風性和透氣性

我們測試的沖鋒衣都應該防水而且透氣,所以考察它們的透氣性是理所應當的。雖然一位興致勃勃的讀者可能會仔細閱讀廠商網站上有關透氣性的各種科技文獻,但一位大汗淋漓翻山越嶺的戶外愛好者卻可能發現這些沖鋒衣似乎并不怎么透氣。這是為什么?
通風性和透氣性評分
產品
通風性和透氣性評分
CloudSeeker
9
Interstellar
9
Optimizer
8
Rab Firewall
8
Summit L5 GTX Pro
7
Sharp End
7
Stormbolt GTX
7
Dynafit Radical
7
Arc'teryx Beta AR
6
Galvanized
6
Patagonia Pluma
6
Arc'teryx Alpha FL
4

首先,這些沖鋒衣毫無疑問透氣,但我們測試員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桿去衡量哪件透氣性好哪件不好。我們把一件沖鋒衣的袖口和下擺用膠帶密封起來,放入一個濕度計來測試它使用的薄膜的透氣性,但這個結果并不能等同于用戶在戶外的實際體驗。而且還有一個事實就是有的測試員就不怎么愛出汗,而另一些測試員會把每件沖鋒衣內部都變成熱帶雨林(在滑雪測試中,他一到山頂這些汗水立刻結成了冰!)。但是,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使用空氣滲透技術的沖鋒衣的透氣性,要明顯優于使用固體擴散技術的沖鋒衣,而大部分Gore-Tex薄膜屬于后者。

CloudSeeker胸部兩側巨大的口袋就像兩個巨大的通風口,你可以看見內部網格內襯。可以很清楚的看見內部的網格口袋,非常大,可以輕松把止滑帶塞進去,然后開開心心速降下山。
使用空氣滲透技術的沖鋒衣有Outdoor Research Interstellar?,Outdoor Research Optimizer, 和?Mountain Hardwear CloudSeeker。最后,從自行車固定臺測試得到的最明顯的結論就是,為了讓沖鋒衣內部空氣達到透氣功能正常工作的條件,測試員會覺得難以忍受的熱和潮濕。而沖鋒衣外部如果寒冷干燥有風,也會促進透氣性。
巍峨群山:
自行車固定臺測試是測試員穿著沖鋒衣在健身房里騎固定自行車儀,以體驗沖鋒衣的透氣性。

CloudSeeker 是我們最佳越野滑雪沖鋒衣,因為它在暴風雪中有驚人的防護能力,我們在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山脊上的狂風暴雪中親身驗證了這一點,同時在你登山過程中,它也有最好的通風性。
根據物理定律,如果想讓水汽從衣服內部高效的轉移衣服外部,你必須產生足夠的熱量和水汽。我們自行車固定臺測試證明了經常穿沖鋒衣運動驢友的體驗:與拉緊拉鏈到領口,讓沖鋒衣自行透氣相比,讓衣服保持通風和有氣流通過會讓你更舒服。所以,雖然透氣性是一項重要指標,但它更多是一個很重要的備份措施,意味著當你被汗水浸透時,如果衣服的透氣性工作正常,那么它可以慢慢讓你干爽。但是,首先應該考慮的是避免你被汗水浸透,這就是要保持通風。
巍峨群山:
這里其實提到了一個很尷尬的現實:目前還沒有哪一款沖鋒衣真正做到讓你在高強度有氧運動,大汗淋漓時,能及時排出汗水讓你干燥,尤其是在濕度很大的環境里更是這樣,你最終都會被汗水浸濕。
所以現在有些驢友在高強度有氧運動時采用了另一種解決方案:帶一件輕量化沖鋒衣/雨衣(重100g左右)以預防大雨,而在平常小雨/中雨時靠軟殼的防水性抵御雨水。由于軟殼高度通風,比沖鋒衣更容易讓汗水排出蒸發。因為大雨通常不會持續太長時間,這樣安排可能更符合戶外實踐需要。

在一條陡峭的,覆蓋著松雪的路上,踏著止滑帶向上攀登幾個小時,就如這里,通風性遠比透氣性更重要,因為不管沖鋒衣透氣性有多牛逼,你都會濕透!我們喘著粗氣,打開Radical沖鋒衣所有通風口,但依然覺得很熱而且汗如雨下。
巍峨群山:
止滑帶(skin)和止滑帶登山(skinning)現在是歐美非常流行的山地滑雪技術。
當你踩著積雪登山時,給雪板底部粘上一條止滑帶(skin),這個止滑帶是合成材料制作,它表面有無數細小的單方向展開的毛刺,向前進,毛刺會平伏,表面光滑,摩擦力很小,但向后退,毛刺會張開鎖住地面,摩擦力變得很大,這樣,你踩著有止滑帶的雪板上山,不會前進一尺,下滑五尺。
輔助通風的功能包括標準腋下散熱拉鏈,還有網格內襯口袋,可以臨時打開增加透氣性,雙向主拉鏈可以讓你拉開衣服下擺,增加一些通風性而又不影響防雨。
我們看到廠商在使用通風拉鏈方面也具有越來越多的創造性。相對于傳統腋下散熱拉鏈(從我們的觀點來看,這個位置其實不證明適合通風),Dynafit Radical在背部和肩膀部位增加了拉鏈通風口。
Rab Firewall更進一步,它的帶拉鏈通風口貫穿整個手臂,從手腕開始。只要不是遇上暴風雪,它們都表現出色。
而再進一步,Mountain Hardwear CloudSeeker有一對直到肩膀的帶拉鏈通風口,內部有2個巨大的網格內襯口袋,這個通風口基本上縱向貫穿整件衣服,使這件衣服成為我們測試沖鋒衣當中最通風的一款。
Outdoor Research Optimizer有一對網格內襯暖手口袋,不管裝著什么,都能用于通風,效果不錯。
總的來說,通風選項越多,這件衣服的通風性就越好,但增加的拉鏈和面料會增加這件沖鋒衣的重量。
Arc'teryx Alpha FL的通風性不是特別好,它專注于重量輕,體積小,防護強。
在天氣良好時,避免你過熱而汗流浹背的方法是脫下沖鋒衣。這會讓你短暫停留一下,但從我們愛出汗的測試員得到的經驗教訓來看,這是值得的。當你遵循戶外服裝分層系統穿衣時,不要太懶了!

Alpha FL 為了降低重量去掉了暖手口袋和腋下通風孔,不過有一個胸部口袋。
功能

我們給功能占總分的權重為10%,因為與其它指標相比,沖鋒衣的功能對其性能的影響較小。但是,沖鋒衣擁有什么功能,其是否正常工作,將決定你是滿心歡喜心存感激的穿上沖鋒衣出發,還是咬牙切齒眉頭緊鎖的發現什么功能不正常又讓你給完蛋了。
所有測試的沖鋒衣都有口袋,衣領,腕扣,拉鏈和拉繩,所以這些功能的質量,位置,工作狀況就是我們重點考察的對象。
功能評分
產品
功能評分
CloudSeeker
10
Summit L5 GTX Pro
9
Patagonia Pluma
9
Sharp End
8
Galvanized
8
Rab Firewall
8
Optimizer
7
Stormbolt GTX
7
Arc'teryx Alpha FL
7
Arc'teryx Beta AR
6
Dynafit Radical
6
Interstellar
4

我們根據功能多少給這一項打分(多就是好,不是嗎?),還有各項功能的質量。Mountain Hardwear CloudSeeker有一堆的針對滑雪設計的功能,而且其表現和廣告里吹噓的相差不大,所以它在這一項里拿了最高分。我們同時還喜歡功能接近完美的Patagonia Pluma,雖然它比CloudSeeker差了一點點。

Pluma上設計極佳的帽子拉繩和扣子。拉繩在沖鋒衣外面,當拉鏈拉起時,依然可以輕松的調節。它使用了Cohaesive繩扣,注意領子臉頰附近那個灰色的圈,非常好用,小巧玲瓏,易于調節。
下面簡單描述了幾個相關功能和它們在沖鋒衣上的表現。
口袋
這些沖鋒衣配備了各種形狀和大小的口袋:普通口袋,胸部口袋,內部口袋(帶拉鏈和不帶拉鏈),袖口袋,隨便你想。但有一件事是真的:有口袋會很方便。帶著這個想法,我們喜歡易于訪問的口袋。我們喜歡“拿破侖”式胸部口袋,位于胸口上方,可以交叉訪問。我們還喜歡內部無拉鏈儲物口袋,可以放一些體積較大的配件,例如手套,帽子,或者在速降時放止滑帶。

CloudSeeker有一大堆口袋!這是兩個內部網兜口袋之一,進山時,可以很方便的放帽子,手套,小吃,止滑帶,或其它你希望隨時可用的東西。
我們認為腰部口袋用處不大,因為它們會被背包腰帶或安全帶壓住。

在測試的沖鋒衣當中,CloudSeeker口袋最多,而最輕的沖鋒衣只有一個胸部口袋。編輯選擇獎Arc'teryx Alpha FL只有一個拿破侖式胸部口袋,Outdoor Research Interstellar也是如此。
帽子
對于沖鋒衣來說,成也帽子,敗也帽子。我們喜歡的帽子,應該有硬帽檐遮擋雨水,可以靈活的調節,有頭盔和沒有頭盔都表現很好。
最好的帽子應該在背部有一個調節扣,讓你左右轉頭時帽子可以隨著你轉動,加上在兩側衣領上各有一個調節扣來調節帽檐。如果沒有這些調節扣,帽子就會隨意滑動,擋住視線,讓雨水灌入。
抽繩
所有沖鋒衣都使用抽繩來縮緊衣服開口部分,即帽子和裙擺線。而抽繩的終端拉頭位置不同,和鎖緊繩子的扣子的質量不同,導致不同沖鋒衣的拉繩表現天差地別。我們喜歡拉頭在衣服外面而不是內部的款式,這樣我們無需解開沖鋒衣就可以找到拉頭。很多沖鋒衣轉而使用了繩扣,位于面料內部,很方便用一個手來調節;這種繩扣是我們最喜歡的,可以非常自然的戴著手套操作。

調節Pluma的裙邊拉繩。繩扣位于面料內部,戴著手套也很容易調節。拉頭位于口袋內,不會有繩圈或繩頭在下擺外面晃蕩,掛住什么東西。
腕扣
本測試中所有沖鋒衣都是用同一種腕扣技術:魔術貼。但是,其性能高低不同。一些魔術貼不是特別粘,一些衣服的魔術貼太小。總的來說,Arc'teryx 的沖鋒衣(Arc'teryx Alpha FL 和Arc'teryx Beta AR)的魔術貼腕扣的質量和大小都最好。
拉鏈
現在的拉鏈都是防水的。在我們的淋浴頭測試中和實地測試中,我們從未遇到拉鏈失效或漏水的問題。我們喜歡雙向主拉鏈?,如The North Face Summit L5 GTX Pro, Rab Firewall, OR Optimizer, Dynafit Radical, 和 Mountain Hardwear CloudSeeker上配備的,因為這種拉鏈可以讓我們輕松的接觸褲子上部或安全帶,同時也易于通風。

在刺骨寒風和陣陣雪花中,踏著30厘米厚的積雪前行。從這里向上阿爾卑斯式攀登至羅杰埡口。
衣領
如果遇上暴風雨,你會希望拉鏈可以一直拉到最上面,這時你就會察覺衣領是否舒適。
好的衣領可以舒適的樹立起來,一直到鼻子下端,但又不會太緊,束縛住頭部的移動。衣領通常都有柔軟的搖粒絨內襯,這樣不會摩擦臉頰。
而糟糕的衣領則完全相反,束縛太緊,讓你陷入到幽閉恐懼癥的噩夢中,直到脫下這件沖鋒衣為止。
有一些衣領是那樣的棒,以至于你從來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位于Arc'teryx Beta AR帽子內側的內含式衣領毫無疑問是最舒適和防護最好的衣領。
得分最高的5件沖鋒衣
12款沖鋒衣中得分最高的5款(點開看大圖):


戶外裝備實驗室2019沖鋒衣推薦
編輯選擇獎:最佳沖鋒衣:The North Face Summit L5 GTX Pro

總分:85
防護性 - 35%?10
重量 - 20%?6
機動性和合身性 - 20%?9
通風性和透氣性 - 15%?7
功能 - 10%?9
面料:GORE-TEX Pro 3L, 44D Nylon |?重量:?458g(S)
優點:
抵抗暴風雨
可調節的大帽子
可拆除的雪裙
長下擺
缺點:
貴就一個字

The North Face Summit L5 GTX Pro沖鋒衣非常合身,有考慮周全的功能,可以應對任何場景,不管是你下一次國際登山自虐之旅,還是在度假村里鬼混。我們的測試員喜歡它為屁股遮風避雨的長后擺。巨大的胸部口袋,可以放下地圖,手套,雪鏡等等,完全不會影響安全帶或背帶,而有彈性的內部插入式口袋可以放入止滑帶或水杯,保持它們溫暖。其中一個讓我們喜愛的功能是可拆除的雪裙,在大雪紛飛,雪一直堆積到腰部的快樂時光里,它能擋住雪進入衣服里。而在快速輕裝運動中,你可以通過拉鏈拆下它。
這件沖鋒衣并不是最輕款,但如果你需要一件適合各種場景,一件足以的沖鋒衣,那么它最好的綜合了合身,重量和功能。如果你需要一件輕如羽毛的沖鋒衣,Arcteryx Alpha FL是你的菜,但它沒有傳統沖鋒衣有的口袋和腋下散熱拉鏈。Summit L5的價格很高,但考慮到它的通用性和耐用性,應該可以陪你走很遠。
最佳性價比獎:Outdoor Research Interstellar

總分:77
防護性 - 35% 6
重量 - 20% 10
機動性和合身性 - 20% 9
通風性和透氣性 - 15% 9
功能 - 10% 4
材料:AscentShell 3L 100% + 20D 彈性防撕裂尼龍 + 12D 100%聚酯材料基底材料 | 重量:326g(L)
優點:
一件防水透氣的沖鋒衣,而且還不貴
AscentShell 薄膜有彈性,防水,透氣性非常好。
極輕
可以塞入自己的口袋里
缺點:
沒有腋下散熱拉鏈
DWR涂層磨損非常快

Outdoor Research Interstellar完全是傳統沖鋒衣的對立面。傳統防水透氣沖鋒衣通常又重又熱,笨重昂貴,Interstellar 卻是重量極輕,體積極小,相當便宜。它使用OR自有專利的AscentShell,一款透氣薄膜,使用極細的聚氨酯纖維編織而成,結合了一種又薄又輕的20D彈性面料,重量極輕,而機動性極好。這款沖鋒衣非常適合干燥氣候環境,例如科羅拉多州,這里需要抵擋刺骨寒風和飛舞暴雪,尤其是它被軟殼更輕,體積更小。超級透氣的AscentShell薄膜,配合增加通風的網格口袋,是這款沖鋒衣成為有氧運動如止滑帶上山等的極佳選擇,極好的控制散熱和排汗。如果它不是我們最佳性價比獎獲得者,我們也會另外頒發一個獎項給它。
這件沖鋒衣唯一表現不佳的是功能指標。我們覺得暖手口袋的位置不佳,當你系上背包腰帶時,這里放不了任何東西。DWR涂層磨損非常快,這雖然不影響沖鋒衣的防水性,但增加了干燥時間。還有,帽子調節扣在領子里面,如果你打算調節帽子,你就必須解開領子,讓狂風暴雨灌入你的脖子里。如果把這些瑕疵放在一邊,Interstellar絕對是一件好得讓你尖叫的沖鋒衣。
最佳越野滑雪沖鋒衣:Mountain Hardwear CloudSeeker

總分:73
防護性 - 35% 9
重量 - 20% 2
機動性和合身性 - 20% 7
通風性和透氣性 - 15% 9
功能 - 10% 10
材料:透氣的 Dry.Q.Elite 3L薄膜+ 20D 100% 彈性放撕裂尼龍 |?重量:?635g(M)
優點:
通風良好
適合滑雪
帽子非常舒適
缺點:
領子有點緊
太重

越野滑雪恐怕是沖鋒衣需要應對的最嚴厲的戶外場景。沖鋒衣不僅要保護驢友免受高山惡劣氣候的影響(雪,雨,風,還有陽光),而且還要保證當驢友大汗淋漓的登山時,確保他們體表干燥涼爽。之前,成千上萬的沖鋒衣都在這個領域失敗了,而Mountain Hardwear CloudSeeker卻在這個領域一鳴驚人。CloudSeeker使用透氣的Dry.Q.Elite薄膜,配以一組史上最大最長的通風拉鏈,它不僅從技術上和物理上說服你它能保持你的身體干爽,而且它用令人震驚的通風性告訴你它會確保每一顆汗珠都能蒸發掉。當輪到速降下山時,CloudSeeker可以完全密閉,其特別為滑雪設計的一些功能,例如雪裙(可拆除),可以將你保護得嚴嚴實實。
這些優秀的功能是有代價的,CloudSeeker是我們測試中最重的沖鋒衣之一。我們不建議帶上它去阿爾卑斯式登山或春季長途滑雪,太重是一個劣勢。而在雪花飛舞的季節里,CloudSeeker提供了最好的滑雪功能和防護風雨能力,我們授予它最佳越野滑雪沖鋒衣獎
最佳阿爾卑斯式登山沖鋒衣:Arc'teryx Alpha FL

總分:80
防護性 - 35% 10
重量 - 20% 9
機動性和合身性 - 20% 7
通風性和透氣性 - 15% 4
功能 - 10% 7
材料:N40p-X GORE-TEX Pro 3L |?重量:?312g(S)
優點:
重量輕,防護風雨能力強
塞進自己口袋里,體積小
價格合理
缺點:
沒有口袋
沒有腋下散熱拉鏈
巍峨群山注:
這件沖鋒衣非常薄!非常薄!非常薄!重要事情說三遍。

一件理想的阿爾卑斯式登山沖鋒衣,應該具有堅不可摧的防護能力,活動自如的機動性,而同時保持簡潔輕便。Arc'teryx Alpha FL完美的實現了所有這些需求,成為我們最佳阿爾卑斯式登山沖鋒衣。雖然它缺少腋下散熱拉鏈,但Gore-Tex pro薄膜確保這件沖鋒衣高度透氣。
我們知道快速輕裝并不是每一個驢友的需求,這件簡潔的沖鋒衣缺少了一些功能,有些驢友可能會覺得不太習慣。它沒有腋下散熱拉鏈,而且即使我們極度追求減輕重量的測試員也愣了一會兒神才發現這件衣服居然沒有暖手口袋。這件沖鋒衣已經連續7年贏得我們的編輯選擇獎,直到今年才被The North Face Summit L5 GTX Pro推下寶座,Summit有著非常好的合身剪裁,以及全面的功能。Alpha FL可以塞進一個壓縮袋,體積非常小,輕輕松松扔進背包里或掛在安全帶上,冬季山地運動里少不了它的身影。
小結:
沖鋒衣是戶外服裝里最貴的,所以一定要挑選對了。市場里沖鋒衣有成百上千種款式,要挑對了可不容易。我們為你把挑選范圍極大的縮小了,但你的第一步應該是考慮清楚:你打算在什么樣的戶外活動中使用沖鋒衣。一旦這個弄清楚了,你就會理解本文里描述的這些事實和打分指標哪些對于你的戶外活動來說最重要,你就能使用本評測來進一步縮小你的選擇范圍。如果有一件抵抗風寒保持溫暖的沖鋒衣,那么孤寂的冬季將變為你在山里狂歡的季節。祝你戶外愉快!

馳騁在羅杰山口樹木繁密的斜坡上,是測試這些沖鋒衣防護風雨能力的最佳場所。雖然飛雪撲面,但這些沖鋒衣表現很好,把雪抵擋在外。
巍峨群山補充: 戶外防護型衣服分類
按戶外服裝三層系統設計,最外層的防護層提供防護風雨的能力,現在戶外產業里有以下類型的衣服執行這個功能:
1、沖鋒衣(Hardshell):最昂貴的服裝,最強悍的防護能力,不僅完全防水之外,本身適用的材料也非常結實,堅不可摧,可以陪伴你進入最危險的探險旅途;
2、防雨夾克(Rain Jacket):顧名思義,就是一件有防水功能的外套,一件比較貴的雨衣;它沒有沖鋒衣防水,沒有沖鋒衣結實,但最重要的是:沒有沖鋒衣貴;
3、輕量化沖鋒衣(Ultralight Shell):用最新材料制作的重量在100g左右的沖鋒衣,適應輕量化潮流;它很結實,但還是沒有傳統沖鋒衣結實;
4、風衣(Wind Jacket):重量在100g-200g之間的,用輕便防風材料制作的外套,主要目的是防風,但基本都有防小雨功能;
5、軟殼(Softshell):用彈性保暖材料制作的衣服,有中等防水能力,高度透氣,有一定保暖能力,適合高強度有氧運動。
隨著技術進步,這些衣服分類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
巍峨群山注:
我發現現在沖鋒衣評測主要都集中在防水性能上了。
從我自身體驗來說,我覺得傳統沖鋒衣還有一個很強悍的地方:堅不可摧。
我03年買了第一套沖鋒衣,這件衣服伴隨我這么多年,今天還能穿,雖然不太防水了,但沒見到什么磨損的地方,說實話,這真的是驚到我了。
我分別在穿越,騎馬和登山時摔倒過3次,每次胳膊都血淋淋的,但沖鋒衣一丁點劃痕都沒有,所以,如果你打算去比較危險的地方徒步,一件“堅不可摧”的傳統沖鋒衣還是很有用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