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我們將會針對所使用到的戶外裝備一一的介紹,包含背包及保暖帽、手套和保溫水壺,每項產品,會根據個人使用經驗以及特色功能,寫出二至三個滿意和喜歡的特點,而這次的戶外裝備選擇都是以珠峰大本營徒步路線為考量。
徒步裝備重點:實用,好清洗,輕量化
Gregory Amber 格里高利34升 登山背包 (女款)

在選擇背包上,遭遇了較大的問題,主要是始終無法找到適合瘦小體型的背包(太太體重不到40公斤),有些是背長無法符合,有些則是寛度使得身體受限。
這段時間內,只要經過登山用品店,都會去試背一下背包,但每次都空手而回。主要是每次背起來時,都有各式各樣不適的問題,當然這也與太太本身不是很能背東西有關,常常背包本身的重量就讓她覺得吃力。
最后,成功發現了這款重量極輕的 Amber 34 升背包。


Amber 34L 的背包,輕量化設計加上可調式的背長,使得背包的舒適度大為提升,更不用說 Gregory 在背包界的名聲有多么響亮了,多功能的收納設計讓東西在整理和分類上更加容易。

背包頂袋

顯示H2O處,是水袋孔

裝備環搭配扣具與織帶,可以外扣登山杖


背包側身顯示款式及升數

彈性織布材質

胸前扣環可掛手臺或太陽眼鏡

背長可調整
1.輕量化極致
兼具背負系統的設計下,空包居然只有約一公斤左右的重量,34 升的空間設計,配合外掛系統,能夠裝入比我們想像中更多的東西,是一款非常適合身型嬌小女性的背包。
2.人體工學符合
可調式的背長,使得在背負的調整上有了更好的空間,讓背包適合每個不同背長的身型,這可說是為個子嬌小或偏瘦的女孩專設的一款背包。
3.多功能的收納空間
前側網袋我們用來放置涼鞋,而腰間小袋則作為行進糧或是隨手小物的放置處,頂袋的內外側都有收納的拉鏈空間,背包內還有一個貼背的分隔處,最后在底部加裝了兩條壓縮繩,讓有增大空間需求的人能夠外掛睡墊或帳蓬。
Gregory Stout 65升 格里高利登山背包(男款)

男子對于背包的負重需求較大,因為需要背負比較多的東西,所以這次選擇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好背、好裝、好用,所以選擇了這款 65L 的大背包,頗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即使升數來到了 65L ,空包的重量也才 1.7 公斤左右,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這意味著在背包承載的東西容度又更高了。而改良的 Trailflex 背負系統讓移動時更能進入人包一體的境界。

背包側身顯示款式

背包下方扣環

背包下緣拉鏈、方便拿取置于底部的睡袋

織帶長度皆可調整


背包前側藏有專屬背包套


背部有透氣設計,散熱更迅速
1.良好的背負體驗
可調式背長,讓背包更符合身形。并且具有輕量強壯的內置骨架,穩定支持,背板的部份采升級的透氣式通風背板,讓背部的排汗效果再次提昇,腰帶具有兩個小袋,能夠裝進電池還有行動糧。
2.伸縮的彈性大前袋
在背包的最外側有一個網狀彈性袋,里頭除了藏有內附的背包雨套外,還可以塞入大量的東西,我們通常是塞進一雙涼鞋還有任何你想立即拿到的東西。
3.輕量就能增量
最令人滿意的還是整個背包的重量,輕量的設計卻能同時擁有良好的背負系統,讓背包里能夠裝載的空間再次提升,此外,頂蓋的部份可以擴增,在背包已滿的情況之下,還能塞進脫下的外套或羽絨衣,非常實用。
Hagl?fs Solar IV hat 火柴棍遮陽漁夫帽


這頂太陽帽的重點就是好看!!!常常在選購這類型的帽子時,總有一種俗氣感(我猜是我個人的問題),但這次完全不會,而且兩個人都可以戴。不過這次實際上山比較沒有機會使用到,雖然在山上紫外線很大,但我們實在是太害怕頭部受寒,只有短短的帶上幾次,幾乎都以毛帽為主,而放任太陽親吻的下場呢,就是每個人都以為我是當地的夏爾巴人(請大家做好防曬,不要以為不熱就沒事)。
重新回到加德滿都后,這頂就是上街必戴的帽子,防曬又好看,收納也很容易。
其實在正式出發 EBC 前,因為其它活動的關系,要在戶外拍攝一整天,豔陽曬頂,流了滿身汗,后來放了幾天忘了洗,沒想到想起來時,再聞,居然沒有一點汗味,就像是新的一樣,猜想可能是因為材質透氣快干的關系吧!風很大的時候可以將系繩帶放下來,調整長度也很方便。


1.外型簡單好看
這點就不多說了,個人偏愛。
2.耐臭度滿分
在加德滿都的天氣都很炎熱,即便有時真的流汗了,也不會臭。
另外,經過個人數次測試,因為透氣快干的材質,讓汗水不會停留太久,也減緩了異味的產生,耐臭度令人滿意。
3.防潑水設計
它的表布經不含氟碳化物的防潑水處理,是一個真正適合戶外者的遮陽帽。偶爾在加德滿都的路上,會遭來突如其來的澆水,其實是店家會對外面或陽臺灑水!主要是為了防止灰塵不斷揚起。淋到后,水珠抖一抖就掉了。但我想下大雨就一定是不適合的,畢竟這是一頂遮陽帽。
Odlo 奧遞保暖型雙面針織毛帽

先說在前頭,戴著一頂毛帽,會是你出發前往珠峰大本營徒步必要的選擇。
重點是要記得選擇的是具不透風設計的毛帽,否則在山里寒風吹來一樣無法發揮保暖的功用。
毛帽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完全遮掩了,我無法洗頭,頭髮里慘不忍睹的景象,我想我一輩子印象中還沒有這么長的時間不洗頭,拿下毛帽的樣子,我自己都不敢看。
戴著它,可以維持帥度,這是肯定的。
外型上很喜歡隱形的LOGO,不致太醒目,還可以正反兩面穿搭,這樣我就可以九天黑色,九天灰色了!這款 WARM 系列毛帽,從靜止到動態,可適用于零下十度到零下二十五度左右,在高山上頭部的保暖是最重要的,不然就容易有高山反應。
我幾乎是二十四小時都戴著它,甚至是睡在睡袋里都得要時刻保暖,不容大意。
至于許多人很在乎的毛帽會不會容易松掉的問題,這部分還說不準,目前只洗過一次,看起來狀況還好,需要長時間來考驗它一下。




1.保暖度認證
Warm 系列的產品基本上都沒有讓我們失望,這款毛帽亦是,旅程里頭部始終都沒有受寒,這也是我們幾乎沒有產生過于激烈高山不適癥狀的重要配件之一。
2.雙面穿搭設計
喜歡兩頂不同的顏色嗎?現在你可以同時擁有,一黑一灰,配合穿搭。當遇到像我一樣不能洗的情況時,兩面輪流使用,延長使用時間。
3.防風卻透氣
這件事我一直蠻驚訝的,一般在爬山時我的毛帽是戴不住的,可想而知那種悶熱感會令人不適,可是若真的脫下時,寒風立刻將能讓你秒頭痛,所以當中的平衡非常困難。但這款毛帽似乎解決了這件事,能夠在防風的同時將熱氣排出,維持穿戴時的舒適度。
Odlo Zero weight Classic Gloves 奧遞樂手套

當初在選購時,就已經很清楚這是防風手套了,保暖效果不會像保暖手套般優異,但考量到需要操控攝影器材的方便性,還是選擇了它。但在途中,約海拔五千四百公尺處,因為環境真的太低溫了,這雙手套就不符使用了。
建議應該要再多準備一套完全防水保暖款的,畢竟原本沒有預料到會來一場大雪。但是在約海拔四千以下,溫度零至五度的范圍內,憑藉著 TCS 控溫系統,和內襯刷毛,仍是足以應付的保暖且很舒適。穿戴起來非常合手,且在操作攝影器材和使用登山杖時較不會受限制。



1.表層防潑水
表層防潑水程度能夠應付小雨沒有問題!
2.Logo反光設計
手背上的 Logo 在燈光照明下具有非常顯眼的反光能力,增加在夜間行進時的安全性。
Hydro Flask Hydration系列真空保冷熱兩用不銹鋼保溫壺




保溫瓶絕對是這趟路你必須攜帶的重要裝備!
Hydro Flask 在顏色上有幾款不同的選擇,我們分別選了一個黑色寬口瓶和一個墨綠色標準口瓶。兩者的容量差不多可以裝到 500 ml,外觀的霧面涂層除了質感加分外,拿在手上的手感也非常好。
我們是非常需要喝熱水的人,尤其是在這樣的冷天條件下。它采用雙壁真空絕緣技術達到,保溫12小時,保冷24小時,據說即便瓶身在戶外快速的移動中受損了,也不易傷害到它的保溫效果,是針對戶外人而生的保溫瓶。但仍要提醒大家,在零下的氣溫,建議還是要把保溫瓶一起放進睡袋內,才能更減少熱量的流失!


1.旋轉瓶蓋與吊環的結合
它是以旋轉的方式達到密封不漏,蓋子上方的吊環對于戶外活動者是非常方便的,除了好拿取外,吊掛在背包上也很容易。
2.味道不殘留
很多人都會有保溫瓶怪味的共同經驗,這款保溫瓶采用18/8 食用級不銹鋼,且不含雙酚 A(BPA FREE)等有毒物質。而我們之所以對這件事有感覺,是由于在山上水資源大多處于結冰狀態,清洗不易,我們又會使用它來泡各式糖塊熱飲,用畢后,只用有限的水資源簡易沖洗,竟然就能將味道帶走、不會殘留,推!
戶外配件類的裝備部份到此就告一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