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的元旦的這一天早晨六點,我在北京的旅館中醒來,今年的北京冬天特別冷,起床看看手機,今日預測零下12度,體感溫度零下18度,我緩緩穿好一件又一件的保暖衣跟登山鞋,從行李箱中翻出我帶過來的登山杖,然后搭著從北京東直門出發,顛簸的公共汽車前往北京近郊的懷柔地區,去完成一個在我腦海中盤旋已久的夢,就是箭扣野長城。
這不是我第一次來北京,也不是我第一次去長城,在之前我曾去過八達嶺長城,那時是2014年,我還沒有開始自助旅行的時候,跟著旅行社的套裝行程去的,盡管八達嶺是一個已經修復過的觀光景點,墻上充滿了涂鴉文字,但依然深深震撼著我,那是我第一次真實的感覺到過去課本里所描繪的景色,鮮明地出現在眼前的沖擊與感動,腳踏著充滿歲月痕跡的石階與步道,就像是回到了兩百年前,三百年前,好像還能夠感覺到曾經戎裝革履的士兵,拿著武器喘著氣,沿著現在我所踏著的這些石階,緩緩走著,在百年后,一切都化作塵土,唯一剩下的,就是這些堅實而滄桑的巨石,依然靜靜的停在原地,抵抗著歲月。
而我第二次走上長城,則是在2016年開始自助旅行之后,那次是一個很長的自我放逐,到了北京,然后搭著火車穿過了外蒙古與整個亞洲,前往俄羅斯的西伯利亞與莫斯科,我在北京停留了兩天,什么地方都沒去,唯一想做的就是想要重溫當時踏上長城的感動,于是我跑去了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與箭扣同樣位于懷柔地區,相較于八達嶺與嘉峪關等著名長城景點相比,金山嶺更野了一些,修復的更少,游客也更少,我去的那時是十一月初,天氣極好,稍微帶一點寒意的風與溫暖的太陽,爬起來格外舒適,金山嶺的坡度急緩適中,且上山有開發完整的纜車索道,如果單純想體驗不同于著名景點的人擠人長城,金山嶺是一個相當折衷的選擇,有野味,有美景,有便利的纜車省去爬山的辛苦,那次我爬了一天的長城,然后就回北京開始通往蒙古的旅行,并沒有多作停留,也沒時間認真的去研究懷柔地區的長城到底有多長,有多美,直到去年偶然后又想起了長城的美好,我查了一些關于長城的信息后,才知道了箭扣這個名字,也才會在2019年的第一天,出現在北京。
箭扣是位于懷柔地區的一段長城,與慕田峪景區相連接,不同于其他長城景區的是箭扣屬于所謂的野長城,即沒有修復作為景區,坍倒,荒廢,淹沒于山野之中,相較于其他已經開發完善的長城景區,箭扣沒有可以上山的纜車,沒有修復完善的步道,沒有人收門票,也沒有所謂的觀光路線,爬上去,就是一段需要幾個小時的登山,而要走完整段箭扣,更是需要手腳并用,拉繩索垂直升降,期間還需要跨越數段已經坍方的無法行走的長城,繞進樹林,再從另一個坍方的缺口重新攀上長城,若要爬完整段箭扣,許多人會分數天進行,而我因為只有一天的時間,但我又貪心的想好好利用這一整天,所以我捨棄了一般人會選擇從較容易登上箭扣的西柵子村出發,而是選擇從箭扣另一面的順通漁場前往,從順通漁場攀登箭扣的相關文章非常的少,出發前我僅在網上看過驢友分享的一些零星的信息,只知道光是爬上長城大概就需要花三個小時左右,于是在2019元旦這一天,我很早就起床,搭上從北京東直門出發的公車,六元就可以直達懷柔北大街,然后一下車就會有很多私家車的司機問要去哪,基本上這邊都是在等著要去爬箭扣的游客,私家車沒有什么收費標準,所以討價還價了一番,最后一臺車100元成交,載我們前去順通漁場,路程大約40分鐘就能抵達。

從北京東直門出發的916快公交車(記得要搭快車,約一個半小時,慢車要多至少半小時以上),冬天前往懷柔的公交車人非常少,整臺車大概只坐了五六個乘客,看起來也只有我們是要去爬箭扣的,再來搭車的路上買了熱咖啡跟小籠包,背包里塞滿了前天晚上超市買的干糧面包與運動飲料,然后一路搖搖晃晃就開始往懷柔出發,打開手機查了一下天氣,扎扎實實的體感溫度負18度,公車室內很溫暖,內外將近30度的溫差讓玻璃蓋了一層霧氣,我一邊吃著小籠包,喝著咖啡,檢查了一下手套跟圍巾,然后就是等待著接下來的登山。

從懷柔北大街下車后就直接搭私家車前往順通漁場,路上已經遠眺遠方最高山頂上箭扣長城的景致,看到的時候倒吸了一口氣,在我夢里想像過無數次的箭扣長城終于真實地出現在眼前,心中的感覺其實一半是興奮,一半是緊張,一是我很少看到有人在冬天爬箭扣的心得分享,二是雖然沒有下雪,但是這樣低的體感溫度,我究竟能不能撐到長城上。


抵達順通漁場后,沿著水池旁邊的樓梯往上走,會經過幾個當地老鄉家的廣場,看起來有一些農老鄉自己開的小商店,但是冬天基本上都沒有開,整個順通漁場也沒有看到任何像是要來爬長城的登山客,一旁的小瀑布跟水池都已經開始結冰了。

這次爬箭扣,我穿了一件保暖衣,一件抓絨長袖,兩件羽絨外套,兩件褲子,兩雙襪子,體感負18度會有一種類似凍傷的感覺,如果沒有在行走,只要脫下手套約五分鐘,就會感覺到開始痛,但是因為我戴的手套是無法觸控屏幕的,所以一路上為了拍照就需要一直脫下手套,每次都是一種煎熬,而我的gopro hero5更是直接死掉,完全開不了機,我必須要把gopro先放在羽絨衣的最內層加溫一陣子,才能順利開機使用。


從順通漁場開始登山,一開始是不斷Z字型的山路往上攀登,兩側都是枯黃的林木,路徑很清楚,不太會有機會迷路,大約陡上了一個小時后,接連而來的變成了巨石與黃土地交錯的路徑,一路上都有先前走過的驢友留下的布條或是箭頭指示方向,我們沒有遇到其他的驢友,寧靜的山頭只有風吹過樹林發出的聲響,與我們的呼吸聲。

隨著海拔越來越高,景色也越來越開闊,回頭一看已經能看到我們開始出發的順通漁場,在爬了兩小時后,我們坐在一塊大巖石上休息,衣服外面極冷,但是衣服里面卻仍然會開始流汗,只是一停下來不到十分鐘,身體的熱度又會開始流失,因為這樣所以我們都不愿意停太久,畢竟在這樣的寒冷之中,累是比冷容易忍受的。

我們帶上來的運動飲料已經開始變成了冰沙,每次喝之前都要先搖一下把冰塊搖碎才能喝的到水,最后在穿過一段碎石的上坡后,我們看到遠方紅色噴漆在一塊石頭上寫著"到了",我們興奮無比,此時我們已經連續爬了大約兩個半小時,腳跟身體都已經開始有點疲倦,但是在看到到了的噴漆后,我們還是再爬了約半小時才真的在遠方看到箭扣正北樓的城墻,我們合理懷疑那個到了的噴漆只是想要給爬箭扣的朋友們一點繼續爬下去的勇氣。


從城墻的一旁踏著石頭堆起的樓梯爬上去,大概是一層樓的高度,終于踏上了箭扣,光是爬上來就花了大約三個小時,垂直上升約900米,而路途大約是4.5公里左右。


此時此刻,才是真正的踏上了箭扣,景色豁然開朗,寂靜而蒼茫,沒有任何一位游客,而我們就這樣獨享著箭扣長城,遠眺遠方的正北樓,在這里堅守了百年,仍然堅實,仍然威武,我們踏過斑駁的石板,進去正北樓休息。


正北樓其實是有修復過的,也因為如此在正北樓休息是一個比較安全的選擇,我們在這邊終于遇到了兩位從德國來的驢友,他們是從西柵子村爬上來,我們寒暄了一下,他們得知我們是從順通漁場爬上來的時候露出有點驚訝的表情,告訴我們: Oh, it's tough, right? 我也反問他們花了多久? "Less than 40 minutes, maybe" 我們也只能苦笑,畢竟這路是我們選的。


我們與德國人一起在正北樓吃完面包(其實都已經變成冷凍面包了),然后就開始往慕田峪長城前進,箭扣與慕田峪長城是連接在一起的,而從箭扣的正北樓到慕田峪這一段,算是箭扣危險性較低的路段,如果只是想要來體驗箭扣的美,從正北樓往慕田峪爬,或是從慕田峪爬到正北樓再回頭,都是可以實現一天上下山的路線,只是盡管已經是較為安全的箭扣,他仍然是箭扣,沿著碎石,坍方,坑洞,總要手腳并用或是扶著墻邊才能緩緩地前進,再爬兩個小時就可以下山了,我這樣告訴自己與我的伙伴。


從正北樓出來后,繼續翻越一個又一個的山頭,每次爬過一個山頭都好希望看到下一個就是慕田峪長城的景區,但是每次爬過去后看到的總是下一段箭扣,盡管美景再美,已經發抖的雙腳已經快要到達抽筋的極限,我們只好邊爬邊聊下山后要沖去吃什么,涮羊肉還是手撕羊排?要點幾盤羊肉? 要不要再加吃個消夜小龍蝦? 我們就這樣邊聊邊走,看著手機紀錄總里程已經超過七公里,終于在遠方聽到了人聲,跨過了一個封死的門后,就進到了慕田峪長城段。


最后我們從慕田峪長城離開,最后總計大約是走了10公里左右,一共花了約8小時,用這樣的方式來迎接2019,有點辛苦,有點冷,但是卻無比滿足,喘著氣,流著汗,透過冰凍的冷風,這樣的景色在努力過后看起來更顯得讓人感動,而箭扣更險更美的幾處從正北樓望過去更是美麗的極致,寧靜的坐落在云霧飄渺的山間,我想,這就是長城的魅力所在,如果下次有機會來看看長城,不妨放棄八達嶺,放棄居庸關,考慮一下箭扣吧,它就像一位沉睡在深山之中的美人,需要花一點時間,花一點體力,花一點辛苦來博得美人的一笑,而那一笑,足以在夢中讓人久久不能自己。
晚上回到了北京市,我們還是去吃了涮羊肉,外面吹著零下的寒風,我們拖著一身的塵土與疲倦,坐在店里看著蒸騰而上的火鍋熱氣,在那一霎那我真的感受到幸福的感覺,當你有了目標,有了動力,有了結果,去了也完成了,就是對于自己最好的肯定,旅行也許就是這樣,不用在意別人怎么看你的流浪,更重要的是,你怎么看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