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直都在,我的尼泊爾EBC高反急救經驗分享

分類:徒步 |熱度:3934 ℃

每年到了適合的季節,總是看到一篇又一篇分享尼泊爾珠峰大本營的徒步文章,絕美的風景令人好生向往。

于是,我也在去年找好向導,踏上了自己的EBC+Gokyo Lake之旅。

山一直都在,我的尼泊爾EBC高反急救經驗分享

(旅程一開始,高度慢慢爬升中,遠眺群山)

一路上美景自然是不在話下,從第一次在Namche南池市場與珠峰的初相會,到Gokyo Ri的遠眺群山,最后在Kalar Pater看的珠峰日出日照金山,帶給我的感動是無法言喻的。

山一直都在,我的尼泊爾EBC高反急救經驗分享

(往Gokyo Ri的路上,俯瞰美麗的高山湖泊Gokyo Lake)

山一直都在,我的尼泊爾EBC高反急救經驗分享

(Gokyo Ri,遠處可見稍微被云層覆蓋的珠峰)

山一直都在,我的尼泊爾EBC高反急救經驗分享

(仙氣十足的Gokyo Lake)

山一直都在,我的尼泊爾EBC高反急救經驗分享

(Kalar Pater的珠峰日出)

然而我今天主要想分享的,不是EBC的美景或是徒步的過程。

我是一名合格醫療從業人員,今天我想分享,我在EBC徒步過程中,遇見路倒,接著進行CPR(Cardiopulmonary Resucitation,即心肺復蘇術)的真實經驗。

事情發生在徒步的第九天。

一路從高度2600M的Lukla爬升到了5140M的Gorak Shep。一路下來身體狀況都還行,除了心跳快(休息狀態110-120)血氧低(79-80%)、晚上睡不好和爬坡喘之外,沒有特別不舒服。

不過就在海拔4900M的小鎮Lobuche,我第一次覺得頭非常痛。

因為我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的,院外CPR。

當天中午吃完飯正休息的時候,小鎮外忽然傳來一陣騷動,餐廳的人紛紛沖出去圍觀。那是一個年約四十歲的男性,跟妻子兩人雇請導游上山,昨日剛到達目的地,海拔超過五千米的EBC,今日下山中卻忽然路倒失去意識,被驢子駝著過來。

具導游所述,當下已經緊急呼叫了直升機上山救援,無奈那個下午云層積滿了天空,直升機出動救援困難,因此暫時無法將人接下山。

由于沒有任何醫療站,男子被一群人七手八腳的拉進餐廳的日光室。

一直以來,面對這樣的事我態度一向是保守的,從來沒想過,在我身上有天會出現電影中的「讓開!我是醫生!」這種戲劇式英雄場面。不過在觀察了一分鐘后,發現現場明顯并無專業醫療人員外,男子已呈現身體僵直、面色青白,且毫無反應的狀態,加以現場人員對他拉拉扯扯,出現各種無效甚至有害的處理(如將已經沒有呼吸的男子塞進攜帶式加壓袋),我跟老公于是沖上前。

第一個評估是男子已無自主呼吸、只有非常微弱的脈搏,呼叫當場詢問,除了攜帶式加壓袋(PAC)和氧氣面罩外,并沒有任何有效能建立呼吸道(插管)之工具、或任何急救用藥物。

面對需要急救的狀況,那里,真的什么都沒有。

于是我們跳上去直接開始CPR,并請他妻子往口內吹氣,發現起伏并不明顯,脈搏也消失了。我帶了登山手套進去喉嚨挖,沒有卡東西,但挖出許多粉色液體。問了妻子,原來男子昨天上到5200M就開始喘、不舒服,但不知詳細原因為何,當下沒有採用呼叫直升機下山的選項,并希望能走完全程。

山一直都在,我的尼泊爾EBC高反急救經驗分享

(隔日在Gorak Shep看到的直升機,等待著救援登山客下山)

雖然并非高山醫療專業醫師,且現場缺乏任何輔助判斷儀器,但根據過往所學,我覺得診斷很可能是嚴重高山癥引發的肺水腫,甚至腦水腫。當下的情況,已經緊急叫了直升機但因為天候無法出勤,我們也只能繼續壓胸進行急救

急救25分鐘后,瞳孔不斷放大,鼻孔、嘴部都持續流出粉色泡泡分泌物。太太不斷地哭喊要我們不要放棄,繼續救,但任何受過訓練的醫療人員都看得出來,真的沒辦法了。

這時老公對著太太說:我知道你很舍不得,但是急救六分鐘之后,人的腦部就受損了,我們已盡力救了這么久,我想告訴你,人在最后,聽覺是最慢消失的。你要不要把握現在,跟他講一些你想對他的說的話,好嗎?

彷彿卸下了所有的堅強,她抱著他哭了,靠近他的耳邊喃喃地訴說著,緊握著他的手,不停重複親吻著他的臉

這時我們默默退場了,交給現場人員處理后續,并繼續等待后勤支援。這樣的結果并不完美,但我想,我們真的盡力了。

山一直都在,我的尼泊爾EBC高反急救經驗分享

(超過四千米的海拔,散步中的一頭牦牛)

急救完得當下我心跳好快好快,現在回想起來,那一小時中,我個人的運動強度,就像在五千米的海拔做了來回不斷沖刺折返跑的劇烈運動吧。

當下導游還是繼續帶領我們爬升高度,往Gorak Shap前進,也導致了當晚我本人自己高山癥小小發作,在海拔5140米的山屋頭痛、外加睡不好,作了一整晚惡夢。

這也是我回憶起來,整趟行程安排,必須修正的地方。

山一直都在,我的尼泊爾EBC高反急救經驗分享

(Cho-La Pass,下雪后的景象)

之前有很多網上文章討論過高山癥的癥狀和判斷了,這篇就不再多加贅述。

身為一名醫療人員,我主要想說三個心得。

1. 在這種高度登山是有相當程度危險性的!不管風景多美,多想完成EBC,人生只有一次,你必須小心對自己、和自己的身體情況負責。該放棄就放棄,切勿勉強。一旦發生高山癥癥狀無法減輕甚至加劇,唯一的選擇就是趕快降高度、降高度、降高度。

2. 在這一年這么多人來朝圣的EBC徒步路線,事情發生時,被我們發現,居然并未備有任何急救包、器材,更別提受過急救訓練的人員。大多數的當地人都是熱心地在幫倒忙,醫療資源相當相當匱乏,我覺得是相當危險的!這點也希望有志選擇EBC徒步路線的人,必須先有所認知。

3. 在高山發生事情,直升機不是你想叫它就來的,基于天氣以及其他各種因素,凡事還是自己多保重。

山一直都在,我的尼泊爾EBC高反急救經驗分享

(這里是許多殉山者家屬為他們挑選的墓地,或衣冠塚地點,為了讓這些摯愛高山的登山者,過世后還能繼續擁有高山的注視和陪伴。)

You only live once,但有些事情,不是一定得現在就要完成的。

愿死者安息,也希望未來我們在進行這樣的高山徒步活動時,能再多一份了解,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山,一直都在。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