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法國阿爾卑斯山下著名的登山小鎮Chamonix霞慕尼鎮爬山不用另外申請,只有看個人要不要申請直升機保險。
必備:Chamonix Guide Book(霞慕尼參考指南)
保險:可于當地買直升機險
山屋:必須事前電話預約
天氣:Chamonix App iOS Android,只有法文版,但天氣圖示很準又好懂,夏季山上平均溫度6到4度。
裝備、打包:


Chamonix Guide Book霞慕尼參考指南
雪地露營裝備:
MSR Access2 雪地帳篷
Exped Downmat Lite 5睡墊
黑冰睡袋
Komperdell登山杖(當營釘超穩)
露宿袋
急救毯
頭燈
雪地技術裝備(我的):
Grivel技術冰爪
Grivel登山冰鎬(先鋒需備兩只冰鎬 - 其一支技術冰鎬,小隊員一支冰鎬即可)
Grivel巖盔
Zemberlan重靴
Haglof 40L技術攀登包(全防水、專為技術攀登設計)
Black Diamond吊帶
保暖裝備,由內到外,上到下:
頭 - 毛帽、頭巾*2、墨鏡(必備)
身 - 羊毛排汗、行動化纖、沖鋒衣、保暖化纖、保暖羽絨
手 - 內層抓絨手套、皮革抓絨手套(防水)
腿 - Powerstrech、軟殼、沖鋒褲
腳 - 羊毛襪*1、羊毛雪襪*1(睡覺保暖用)、雪套
技術公共裝備:
冰螺栓
umar
雪樁
阻雪板
雪鏟
Nut & Friend
50m以上攀登繩(防水繩佳)
刀子
冰洞勾
衛星電話
食物:
一組鍋具
MSR Reactor 效率系統爐、SOTO爐頭
泡面、沖泡包、干燥飯、零食、備用糧
其他:
防曬乳、唇膏
墨鏡
錢、上下山的纜車票卡
指南針、地圖
單反相機
手機、移動電源
在開始之前,先和大家說說,什么是Alpine?
不知道,大家對于Alpine的想像是什么?
或是說,不知道大家對爬阿爾卑斯山的想像又是什么?
出乎意料的,居然有這么多適合我們菜鳥的路線。
更準確的說,這里地形豐富路線多元,什么難度都被開發出來,親切到初階有機會嘗試體驗,驚悚的超高難度也足以滿足進階,應有盡有,若想嘗試或培養技術攀登能力,Chamonix絕對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景美人善,東西又好吃)。
這我也要提一下,出乎意料的,也沒想像中花錢,如果全程扎營跟吃超市,其實預算都在可接受范圍內,只有纜車是較龐大的費用。
(山下營地 €10/天,山上營地 €0,餐費 €20/天,纜車2D €79。)

南針鋒經典路線 Arete des Cosmiques,AD(5.9)- Top 50


跟Chamonix Guide Book(霞慕尼小鎮指南)一樣的角度。

Alpine是什么?
Alpine是歐洲的用詞,也是Mountaineering的意思,泛指爬高山,又以Alps阿爾卑斯山系中,裸露巖石和終年不融的冰雪地形較多,后來更偏向指具技術性的冰雪攀登和巖石攀登,還有技術滑雪(ski),前部分中文化就是冰雪巖混合技術攀登。
除了處處皆有適合的難度外,我覺得在霞慕尼(Chamonix)小鎮爬阿爾卑斯山的另一個優勢是這里有纜車,雖然很貴,但它可以幫你省去大量的時間,30分鐘內爬升2700m,輕松把你送上南針峰 - 3842m,你要做的只有走出纜車站,就能直接練技術——這如何不吸引人?
若沒有這次去在霞慕尼(Chamonix)小鎮的機會,我可能也一輩子都不知道技術攀登吧。

南針峰纜車站的觀景臺上

準備往Col du Midi 雪原前進

勃朗峰三山路線返程,起云,霧里望南針峰
像我一樣矇矇懂懂、一知半解,不了解冰雪巖混合攀登,以為遇到了就是難關,初體驗上去下來后,當頭棒喝,反而有更深刻的體會。
超大范圍冰雪巖混合攀登,動則需費時2-6小時,甚至半天一天的攀爬時間與距離,混雜著雪地冰壁攀登技術、冰河繩隊救援觀念、攀巖繩隊移動確保和垂降等,將在每個角落學到的細節高高疊起,相互交融并學以致用,實作后彼此反饋,最后爆炸性的消化吸收。
每天都有全新的世界在眼前等待著發掘探索,這是一個非常驚艷的世界,也是無與倫比的體驗,若一輩子都沒機會嘗試一次,就真的太可惜了。
完全,大開眼界啊。

前往勃朗峰三山路線,最后一個山頭的路上

準備往Col du Midi雪原前進
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有能力、也有機會,走得如此長久又遙遠,這是我們的榮幸、也很開心能夠借此更深入探索這個世界。
無止盡的挑戰下去。
活著,真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