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分類:登山 |熱度:7518 ℃

海拔7546m的慕士塔格峰,在新疆帕米爾高原的東緣。山形寬闊巨大,終年積雪形成冰川,我們戲說像個巨大白色饅頭。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會站在這里,只是一個有點突然的想法,而我也就這么答應了...

回憶五月底,杜鵑盛放的白馬雪山,海拔四千六的大本營,咱們泡著茶,閑適。

雖說閑適,但此刻在我面前閑聊的,是兩度劫后余生(K2墜落后自行爬出,巴基斯坦恐怖攻擊唯一生還)的張京川老師,我還是有點兒誠惶誠恐。

他隨口提到,我應該去爬個慕士塔格峰,我點頭應了,問幾月,攀登季不就是六七月嗎?現在沒幾日就六月了呢,我回說等我回去確定時間,再給確定回復。行程都還沒打開確認,張老師就已經留言說慕峰隊伍他那邊已經講好了,馬上給他資料,今天就得辦手續完成!?

因此我比我的隊友們,早了幾天到新疆。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一出機場,看見侍海峰侍老師,一個長的豪爽、個性豪爽、卻在隊伍規劃上意想不到細心的男人。他就是張京川老師所信任的好友,他知道我一個月前剛從海拔五千米的未登峰下來,認為我高度適應不會有問題,一下飛機就把我塞滿烤羊肉,直接拉車去了大本營。

一路上侍老師不斷提到,我是張京川介紹的人,張老師從來不介紹人,所以他覺得我一定可以,甚至已經開始幫我規劃登八千米的計劃。我哭笑不得,不要說七千雪山,我連六千都還沒上過呢,在此之前登過最高海拔不過是5396m的哈巴雪山罷了。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但是他說,他看人不會看錯,更何況我是張老師介紹的人。哇嗚,這下子突然有了許多壓力,我可不能給張京川老師丟臉呀!

當天晚上,抵達海拔4630的慕峰大本營,今早從海拔零的上海,一鼓作氣到了海拔4630,清新冷冽的風撲面而來,都想醉了,思念一個月的高山空氣!這感覺多舒服。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到大本營隔天看著天氣好,吃過午飯后,領隊侍老師說C1以下沒有裂隙,非常安全。問我要不要隨意去走走。我想想走走當高度適應也好,就一個人出發。海拔五千以上才開始有積雪,在此之前碎石路上小小草本植被稀疏單薄,塵土飛楊。一個人走說孤單有點孤單,但其實沿路隊伍許多,還互相幫忙拍了點照片,就是腳程不一,對喜歡人陪的我而言,沒有人在路程中陪我聊天,還是頗無聊。第一次走花了比較多時間,大約四小時走到了C1,海拔5600,整整兩大排的帳篷橫列,心想既然來適應,還是得待些時間比較好,剛開始坐在雪地上休息了一下,旁邊外國人叫我隨便找一頂帳篷進去休息,于是我就隨意進了一間帳篷,倒頭睡了兩小時左右。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在大本營多出的幾天,我跑到北側冰河去看冰塔林,但因為裂隙無法靠近,后來被告知要到南側的冰河~才能走進冰塔林中。

第二次上C1,速度快了許多,這一次有負重,卻三個半小時即抵達,并且不覺得累。深刻體驗到高度適應對于身體的改變,登山要有體能的前提是,先適應高度!

所幸我在大本營的生活悠哉到會上癮,除了串門子、吃吃睡睡,其他閑適的時間,大部分都在跟我們隊伍的sherpa聊天,看他們搞笑、爭論英文發音、用筆電看電影...。(這次學到的經驗就是,下次一定要下載好一T的電影慢慢看)。

其中Lakpa sherpa 是他們的隊長,跟我最要好,他很好學,短短時間中文就已經練得可以簡單講解登山行程。

他登山、也救援,曾經帶隊完成世界最高海拔救援,在珠峰8600海拔的位置成功把人救援下山。

是世界上四位登頂K2兩次的人之一,當然其他八千米的大山,也有許多次的登頂紀錄。

我這段時間,雖然在山上,卻不向一般在臺灣所認知的登山,每天過得豐富又優閑(每天賴床到中午...誒?)。天氣好還會燒幾盆熱水來沖澡呢。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終于,我的隊友們抵達大本營,隔天我們一同到南側的冰塔林去走走,拍照,當作高度適應。

北側冰河裂隙多,不好靠近,南側冰河卻可以穿梭在冰塔林之中拍照。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隔天他們需要到C1做適應,領隊說我可去可不去,我想說在營地閑著也是閑著,剛好幫忙背了點東西當作練習。抵達C1之前有一個換鞋處,我們稱為ABC(登山鞋換雙重靴)帳篷的外帳壞了,我背了一個外帳、三雙熊掌靴、一雙雙重靴背到ABC放。熊掌靴比我預計中的重一點,不過整體重量也不算太重。我試著快速地走,負重還是比較容易累,花了兩小時來回,幾乎是跑下來,原本在計算我時間的Sherpa們,預想我應該還在上面的時候,我卻掀開帳篷走進去,他們非常驚訝,完全沒料到我下來的這么快。從此之后都被他們說是strong woman…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重裝不是背這個背包,因為沒人幫我照相,示意示意...)

按照課表,C1適應行程完之后,應該要去C2是應再回到大本營修整,最后才是登頂行程的開始。領隊集合了幾個她覺得體能還行的隊員,還有我,決定讓我們嘗試直接開始登頂行程。(C1"5600m">C2"6200m">C3"6900m">登頂,不回大本營再修整的意思)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領隊行前開會說到,除了天氣因素下撤以外,如果到C2有三位隊員需要下撤,則整隊下撤。再sherpa向導的人力配置上,我覺得很合理。

但當時有一位隊員,今年剛登完珠峰,他非常不屑這說法,我想也不屑我們這些隊員吧...他強調登山是個人,為何要因為他人的因素而影響,"我付錢來你這里OOOXXX...",最后竟然與領隊打起來了,所有人都傻眼。

最后這位隊員,還是妥協了跟我們一起走(因為他不想自己花錢請向導),結果他竟然是我們隊伍最差的!而且相較這對的其他隊員,真是差得離譜。走沒多久就落隊以外,原本身上就只有輕裝的他,已經所有裝備都給sherpa背了,并且邊走邊吐。當時還不到路程的1/5啊啊啊..不禁讓我疑惑,他該不會是一路被Sherpa拖上珠峰的吧...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因為想說如果這家伙出事,也是領隊和sherpa的事,于是我自愿從第一個到殿后,沿路陪著他走,跟Lakpa沿路聊天,踏家伙慢到咱倆還唱起歌...結果他竟然還自我感覺良好,走到距離C1大概還有海拔200的時候,他抬頭看著C1,得意洋洋的說:「我們走到這才四個半小時,一般人要走六小時到C1!」

「我走到C1不用三小時半,而那些隊員(你看不起的隊員)最慢的四個半小時就到了...」我冷冷地回他,他閉嘴不說話繼續走、繼續吐。然后一到帳篷就倒在里面連晚餐都沒吃。(他強調他只是胃不舒服)

其他隊員則一起在外面瘋狂拍照。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隔天還沒抵達C2,這位珠峰老兄已經從十步一吐變五步一吐,我跟他同一個繩隊,他老嫌我一直趕他,其實我根本不知道他什么時候要停下來啊~我總覺得沒走幾步,后面就被拖住了,走走停停。抵達C2之前,Lakpa終于看不下去了,他勸說珠峰老兄撤退再來一次,Lakpa要他在原地等一下,他請一位sherpa,與他繩隊,并且把他所有東西都背負下去。

沒有團隊精神的人牽上高海拔還是一樣,這位老兄完全不等sherpa,聽到Lakpa不讓他上,就自己轉身下山了。并且到大本營之后,完全沒有付sherpa背負裝備的錢,一下到BC停都不停,說還有事情趕時間,就跑了。登山界有這種渣,可以渣到這地步,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C1~C2中間的冰河裂隙)

珠峰老兄或許很不爽被拒絕繼續行程,不過我們其他人,這趟嘗試登頂的行程,也因為天氣因素,到C2就被領隊喊卡。回到大本營,一切從頭開始。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攀登接近季末了,領隊依照天氣預報,算了兩天相對最好的天氣,讓我們分成AB組行程,我們A組幾乎是老隊員,B組體能就稍差。但我們A組登頂的天氣,其實不算好,風大到腳印踩完就不見了。

最后一次登頂行程開始,我到C3之前,都還保持不錯的身體狀況,除了C3走了超過四小時,其馀都四小時以內抵達。但這一次時間不巧,應該說生理時間有了變化,竟然在C2的時候生理期來了。我想說怎么開始肚子痛,而后才發現不妙,幸好隊友有帶衛生棉才拯救了我。

但是我的身體狀況變得難以掌控,因為除了生理痛,我每次都會伴隨著拉肚子等問題。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登頂日那天,清晨三點多出發,我隱隱覺得肚子痛,但還能忍,沒想到這天,Lakpa狀況也不好。我們離開BC之后,伙食就不好,除了炒飯就是泡面,泡面也常常是麻辣口味,不要說sherpa們完全不習慣這樣的飲食,連我們自己都吃得很膩。所有的sherpa幾乎在C2之后都沒吃正餐,再加上整晚無線電不停呼叫,Lakpa整夜完全沒有睡覺,sherpa再強也是人,這樣也會狀況不好。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我走在Lakpa后面,原本他是在前頭開路,但他走一走竟然在路邊吐了數次,只是因為他速度比隊員快上不少,所以其他人沒有看見,我感覺他也刻意的不讓別人看見。我拿熱水給他,要他別老是只喝可樂,但吐完竟然還是拿起他的百事可樂來喝。在這個可樂早變冰沙的溫度,我實在看了又佩服又無奈。后來在我的強迫下他才喝了一些熱水。他拉著我到換最后面押隊,慢慢走,但是在這種天候下押隊實在太痛苦了,每兩步就停、每兩步就停...縱使川著全身羽絨,我也冷到不能自己。我帶著三層手套的手的,凍到痛,痛到連登山杖都握不住,只能握拳變成小叮當藏在化纖手套里。腳趾也是拼命動拼命動,控制力不好、循環也不好的左腳讓我有點擔心,只能一直不停的在鞋子里面動,然后期待天亮,期待陽光。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天漸漸亮了,卻沒有我期待的陽光,大霧彌漫,風抹去剛踏出的腳印。我覺得長時間的體力消耗和寒冷,讓我不自覺放大的肚子的疼痛,我彎著腰,縮著肚子,緩慢地往前。山頂太寬闊,一望無際,只有雪白的地、迷濛中露出一點藍的天、還有橫飛著的風的線條。

我感覺我自己越走越慢,一種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兒的迷惘,我看見我前面的隊友坐倒在地上,我可以體會他的感覺,目的地在哪?我們要走到哪?還有多遠?還有多久?...Lakpa去把他扶起來,指引他方向,其實再沒多遠就要到了,但我們什么都看不到。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Lakpa回來牽我的手臂,我告訴他我很不舒服,他幫我拿我的背包,拖著我的手臂走。我的背包里根本沒什么東西,輕到平常不會有任何感覺的背包,在這時候拿掉,竟然讓我有種輕了一點的感受。當時我覺得自己怎么可以這么虛弱。

山頂許多人要拍照,天雖然藍,但風不止。我無法忍受把面罩拿下來的寒冷,我的手還是小叮噹模式。對于寒冷我總是特別虛弱,看著我的隊友有些人能拿下面罩、拿下手套、拿下帽子...我只能羨慕,然后繼續拍我的NO FACE照片,拍完后只想趕快找沒有風的地方躲起來。但這里沒有擋風的地方,唯一途徑就是下山。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降低了點海拔后,風轉小,太陽照耀下,開始覺得溫暖。但肚子卻沒有因為溫暖好轉,幾度痛的坐下,硬是被Lakpa拉著走。時痛時不痛,當肚子不痛的時候,我跨大腳步往下沖,痛的時候再停下休息,不知不覺竟也抄到了第一位。Lakpa看我還OK,就回頭去看其他隊員狀況。

當我快抵達C3的時候,竟然有人從我身邊呼嘯而過,是pama sherpa拖著一個隊員往下沖。速度超快,好像很好玩,害我有點羨慕...但一想到如果被拖下山,那也太難看了,就只好乖乖地繼續走。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圖為不同隊隊員,一樣的拖法)

登頂的壞天氣,竟然在我們下山后轉好。

我的A隊隊員們們體力都很好,整隊幾乎在下午兩點多全數抵達C3,稍作休息后,全都直奔BC。而我留在C3,因為領隊上山前給我個任務,如果高度能適應,留在C3等下一隊登頂。因為Lakpa在我們這對登頂之后,必須留下來再等待下一隊,而隊員尤其他sherpa帶下山。領隊貼心,擔心Lakpa太累,想說我留著或許能幫一些忙。

其實我也幫不上什么忙,頂多就是煮煮熱水,煮煮面,然后跟大本營報告情況,好像也幫不上什么。

Lakpa的確很累,他一回帳篷倒頭就睡,太陽曬的帳篷好熱呀,應該有三十多度吧,我把頭伸到帳篷門口用風降溫,也跟著補眠。B隊的體能跟我們這隊落差很大,我們睡到下午七點多左右,才有第一位隊員上來,跟著B2隊上來的兩位sherpa,看來都幫忙背了不少東西,我們開始挖雪燒水,看大家狀況。我們兩休息過后身體狀態都改善很多,我東翻西翻各種零食出來吃。可能sherpa構造比較不一樣...Lakpa依舊只喝他變成冰沙的可樂。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B隊在凌晨兩點出發,好天氣啊~怎么我們就沒這好天氣...我們沒跟著走,在帳篷里待命(繼續睡),大約10點領隊呼叫,要求我們上去幫忙隊員,說是走偏了,意志消磨快走不下去,要我們帶食物、熱水、氧氣瓶上去。Lakpa說他自己上去就行,我想想也是,我上去也不過是拖慢速度。就留在帳篷等他們下來幫他們淮備熱水。真是佩服他就這樣又登頂了一次,并且把人拖下來。

這大概是我睡最飽的一天,我睡到下午三點都沒一個人下來,讓我不禁開始擔心,昨天這時候,我們所有隊員都要從C3下撤了呢。

大約三點半,終于聽到腳步聲,B隊第一個隊員"被拖"下來了,被拖果然是速度最快的(再次羨慕)。結果第二個"被拖"下來的隊員,竟然相隔了一個小時。而后其他隊員,大概都在五點多之后才抵達C3。他們一到C3之后非常想休息,想留在C3在多住一天。

但是我告訴他們,通通不能住人,全部要撤到C2。

當時我考慮有幾個原因,一是依他們這樣的體能,隔天想從C3撤回大本營,要在我們行程規劃以內,是有相當難度。但更重要的事,在C3,海拔6900m的高度,在多睡這一晚,隔天應該會出現更多身體不適的人,他們不但沒辦法得到真正的休息,隔天情況還可能更嚴重,于是他們不情愿地被我趕到C2。有三個人是由sherpa拖下去的。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我們上一隊被拖的照片,非B隊)

我原本還幫Lakpa背了點東西,但發現他重裝+拖人,竟然我用跑的都追不上,就發現幫sherpa背東西是很多馀的事情。追著他跑下山好快,不用一小時就回到C2了。

這一天,最后一個抵達C2的隊員,是晚上11點。

但是隔天我很慶幸前一天扮了黑臉,一早就有個女生狀況非常糟糕,兩個sherpa將他保溫包裹沿路拖下山去了,而那位女生一直到我回家都還在醫院。

其他隊員當天也是走的極盡緩慢,我跟Lakpa走十分鐘,要坐下來等超過半小時才能等到他們。但也讓我多了許多拍照時間。也拍到了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當天下到BC后就直接回到喀什吃慶功宴。

嘴里吃著新疆的水果和豐盛的烤羊肉,但心里想著各種小吃,如果說有什么東西會誘使我想離開大本營的閑適,我想,就是美食吧...

新疆之行,走近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答應侍老師,如果沒其他行程,就在來慕士塔格幫忙。

也歡迎有想一起來爬的朋友,勇于嘗試七千五海拔的壯闊!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