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徒步的旺季落在每年的三月和十月,避開了冬季和雨季,天氣相對穩定晴朗,溫度適宜。三月也是攀登珠峰的季節,可看見大本營上扎滿各個國家隊伍的帳篷,十月則是能看見湛藍色的 Gokyo 湖泊。
我們一行四個人在確定能排出假期后,在出發前10個月買好了機票,出發前6個月確定向導,出發前5個月確定行程。這段時間看似充裕,但在大家都是忙碌上班族的狀況下,回想起來每個禮拜的內部討論和各項準備的書信往來幾乎不曾間斷。
湛藍色的 Gokyo 湖泊。
整趟旅程中,我覺得最花心力的是「找到合適的向導」這件事情。我們前前后后聯絡了近十家尼泊爾當地的旅行社,每家提供的服務都不大相同,有些只含宿不含食,有些不含國內線機票,但最令人困擾的,是給了相同的行程,報價價差太大,讓人驚呼這中間的差別究竟是在哪里?
后來很幸運地認識了一位住在EBC向導,每年固定接數次徒步的活動,很愿意跟我們討論行程細節,從我們落地加德滿都后,一切的食宿、Porters聯系等等都交由向導安排。不得不說好的嚮導就像一位好的保姆,讓我們只要用力爬山就好,其他事情都不用煩惱。
我們的帥氣向導。
確定了向導之后,接下來就是行程的細部規劃。我得說我們有點貪心,想要去珠峰大本營,又想看Gokyo藍湖,最后還想順便爬個島峰(Island Peak),全部的行程得壓縮在有限的時間內,因此我們跟原先相比,修正了三到四次后,才產生現在的行程。
一般來說,整個戶外路線是一個Y字型,Gokyo在左岔路,珠峰大本營在右岔路,之間的捷徑是一條平行橫跨兩側的隘口(Chola Pass),這條隘口東西方向比較好走,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會先去珠峰大本營,再去Gokyo。但因為我們想去位于東邊的島峰,所以我們得走西東方向,先去Gokyo,翻過隘口后再去珠峰大本營,最后再下山時往東切抵達島峰,實際體驗過后才意識到所謂反其道而行,真的是很硬呀!
另外還有一件在這趟旅程中極度困擾我們的狀況,就是「小飛機停飛」。早有耳聞小飛機班次的不確定性太高,而親眼所見的狀況也是如此,只要接近中午,云層開始變厚降低遮擋到降落的視野,飛機就不飛了。因此我們在整個行程的前后共留了四個預備天。
只是沒想到,我們運氣太好!?居然把四個預備天都用完了!!!去程延誤了三天,回程延誤了一天,差點搭不上國際航班,我們還認真討論是否要祭出「撒錢搭直升機」的下下策,幸好飛機在最后一刻起飛。總之建議大家最好多留幾個預備天,以防各種班機不飛的突發狀況。
行程規劃
自10月01日至10月22日,共計22天。
10/01 抵達加德滿都
10/02 小飛機停飛
10/03 小飛機停飛,臨時改成加德滿都 City Tour
10/04 小飛機停飛
10/05 加德滿都?—?Lukla(2840M)?—?Phakding(2619M)
10/06 Phakding(2619M)?—?Namche Bazar(3440M)
10/07 適應日 Namche Bazar(3440M)?—?Khumjung(3790M)
10/08 Namche Bazar(3440M)?—?Mohang La(3975M)?—?Phortse Thanga(3680M)?—?Dole(4048M)
10/09 Dole(4048M)?—?Machhermo(4470M)
10/10 Machhermo(4470M)?—?Gokyo(4790M)
10/11 Gokyo(4790M)?—?Tangnak(4700M)
10/12 Tangnak(4700M)— Cho La Pass(5420M)— Dzongla(4830M)
10/13 Dzongla(4830M)— Lobuche(4910M)
10/14 Lobuche(4910M)?—?Gorakshep(5140M)— EBC(5364M)
10/15 Kalapathar(5550M)?—?Gorakshep(5140M)?—?Thukla(4620M)— Dinboche(4410M)
10/16 Dinboche(4410M)?—?Chhukhung(4730M)?—?Island Peak BC(4970M)
10/17 Island Peak(6189M)?—?Chhukhung(4730M)
10/18 Chhukhung(4730M)?—?Dinboche(4410M)?—?Deboche(3820M)
10/19 Deboche(3820M)?—?Namche Bazar(3440M)
10/20 Namche Bazar(3440M)?—?Lukla(2840M)
10/21 小飛機停飛
10/22 Lukla(2840M)?—?加德滿都
一個顏色代表一天走的路線。
10/01
抵達加德滿都
經過層層手續,加上飛機延時,出關時天都要黑了,迎接我們的是加德滿都的夕陽。
接我們的車子開過大路小路,汽車叭叭叭,路人穿著傳統服飾,眉心有紅點,小孩在廣場踢足球。突然有一只猴子翻過圍墻,牛出現了,羊也出現了。
第一眼就愛上這個城市!Namaste!
10/02
小飛機停飛
早上出門轉轉,1000盧比就飛走了。
這邊的老板都不會先說價錢,反而是要你先開一個價給他,他再跟你議價,其實還蠻有趣的,老板總是說這已經是一個Special Price,我們說等下再回來看看,老板就會要你別走。
大家都在演,看誰的演技比較有說服力。
回到旅館,叫了一臺車載我們前往國內線機場。加德滿都往盧卡拉的機場就在國際機場的隔壁,果然如網上所言般混亂,行李一個個插隊過X光機,安檢人員隨意貼貼紙,每個經過的人安檢門都在逼逼叫,我帶著手機和單眼走過去,被摸了兩下后就放我走了,甚至逆向走出安檢門的人也不少。不過,朋友的溫度計被沒收了,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飛機起飛看天氣看運氣,大包小包的行李堆在地上,看著不斷涌入的人,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等待。
10/03
小飛機停飛,臨時改成加德滿都 City Tour
飛機還是不飛,我們在加德滿都滯留了兩天。
加德滿都天氣超好,很難想像100公里外的盧卡拉會是怎樣的狀況導致飛機無法起飛,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只要多云就不飛了,因為會看不清楚跑道位置(登愣!) 對于名列世界十大危險機場,這樣的狀況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盧卡拉機場有個更正式的名稱叫Tenzing-Hillary Airport,是為了紀念1953年首登珠峰的新西蘭人Sir Edmund Hillary和夏爾巴向導Tenzing Norgay而命名,他們完成了人類首次登頂世界最高峰的壯舉之后,為改善當地人的生活條件,同時方便登山者和徒步者快速進出珠峰地區,二人決定出資修建機場。
跑道長度僅僅為460米,06跑道為降落跑道,盡頭是高山絕壁,24號跑道為起飛跑道,盡頭是萬丈深淵,不單是機場本身的嚴苛條件,加上高海拔的氣候,讓盧卡拉機場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機場。
預備天快用完了,再不飛我們就要開大絕了!
等待的時間玩起機場x閑置在一旁的X光機,不要問我問什么沒人管,我也不知道。
等待飛機的狀況我覺得并不如網路所言,需要一大早去搶著排候補,而是像一般方式,當天若有飛的話先送走當天飛的人,然后再從頭開始候補。
換言之,如果10/1,10/2沒飛,10/3有,那就是從10/1的人開始補,機場也會通知你提早兩小時左右到機場。只是,都到機場了,臨時又不飛的狀況也是常有的,天氣跟運氣一樣重要。
在確定機場關閉,我們決定把下山才進行的 City Tour 移到今天。 只是把原本要下山后拿來玩樂的行程提早進行,多少心里都有一點不踏實。
10/04
小飛機依然停飛
跟妹子們一起睡。
今天盧卡拉天氣不錯,機場有開,大家滿懷欣喜地前往機場等候。
等呀等,等呀等,結果早上某班機的機身冒煙,我們原本12:30的班機被延到下午,然后下午天氣變差,于是,機、場、又、關、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人森啊!
只好又回到同一個旅館,覺得全部的服務人員都認識我們了…。 如果飛機明天再不飛,我們已經做好要灑錢搭直升機的打算了!
一群看似 Guide 的人擠在柜臺后方監看盧卡拉機場的狀況,飛機不飛,大家都很焦慮。
我也跟風盯著屏幕看了很久,但也看不出所以然,大概只能知道飛機何時折返吧?
加德滿都滯留第三日,旅館已經變成像是自己的家,第一天還對路人街景感到興奮,現在已經對市區的路熟悉到可以自在游走,彷彿住了很久一樣。不過在馬路中間看到牛、羊跟猴子時,還是會忍不住驚呼個!
10/05
加德滿都?—?Lukla(2840M)?—?Phakding(2619M)
已經在同個旅館吃了四次,我的尼式早餐,今天到底會不會飛呢?。
今天總算有點進展,早上9:00的飛機,第三天終于掛了行李,進入候機室等待,出現一絲曙光。
等呀等呀等,等到我都睡著了,已經12:00飛機還不飛,由于跑道太忙碌,飛機來不及回來天氣又變差了。
地勤跟我們說會先載我們到盧卡拉山腳下一個叫Ramechhap的鄉下地方,連我們當地向導都沒有去過,飛機會停在那,隔天若天氣好就飛盧卡拉,天氣不好再把我們載回加德滿都… 。
傻眼貓咪,但好像也只能這樣了。簡直電影人生,每一步都是轉折。
第四天,才終于進入候機室,前幾天都卡在機場大廳。
上小飛機的前一刻,地勤又突然改口說,我們會試試看飛盧卡拉。(可以這樣改了又改嗎?)
盧卡拉名列全球前十大危險機場,去程意外最頻繁,跑道僅四百米,盡頭是懸崖,只有一次降落機會。
真的可以試試看嗎?(抖)
空姐發棉花棒和糖果給大家。空姐很美,制服也很美,但目的地是未知數。
飛機起飛,雷達顯示的紅點是盧卡拉。(心裡想著很好沒有唬爛我們!)大家的心就跟飛機一樣懸在半空,接近跑道時,飛機在天空盤旋了兩圈,一個俯衝,終于,平安降落盧卡拉機場,機上的老外大聲歡呼,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沒想到,EBC最難的是搭飛機啊!
平安落地第一拍。
13:50抵達機場,吃完午餐稍作休息后15:30正式進入Trekking路線。從LUKLA(2840)開始下降到2500左右,再向上爬升,約18:30今晚住宿地點PHAKDING(2619)。 沿途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轉經輪和刻字的石頭,提醒我真的來到了EBC了呢!
10/06
Phakding(2619M)?—?Namche Bazar
今天7:00吃早餐,8:00出發,目標是NAMCHE BAZAR(3440),一個巨大繁榮的高山村落,有商店和市集可以逛街。
徒步路線開始出現了變化,兩側是高聳的山壁,底下湍湍急流,無數個吊橋鐵橋,讓路給載貨的牛和馬,路上都是動物的排泄物但一點垃圾都沒有。
到處都是可愛的孩子。
過了MONJO(2835)檢查哨后,正式進入國家公園境內。Guide知道現在旺季人很多早就先跑過來排隊,等我們走到時他已經都處理好了,真的好棒。11:30抵達JORSALLE吃午餐。
看到有名的雙吊橋,接著就是無止盡的陡上,途中會經過一個「First View Point of Mt. Everest」平臺,也就是徒步路線上第一個能看到珠峰的地方,可惜云層太厚,今天什么也看不到,倒是路邊有許多賣小東西的攤販。
15:10抵達NAMCHE BAZER。一放下行李,我們就忍不住興奮,立刻換上輕便的涼鞋到處走走看看,沿著階梯向上延伸,兩側是琳瑯滿目、掛滿運動用品和羊毛織品的店家。今天剛好也有當地人的市集,就位在聚落的上方邊緣,地上各種民生用品和食物。
Khumjung 的屋頂都是綠色的,跟 Namche Bazar 彩色的屋頂不一樣。
10/07
適應日 Namche Bazar(3440M)?—?Khumjung(3790M)
翻過山頭到另一側村莊,路上有很多放養的小牛。
今天是適應日,為了讓身體適應高度變化,避免高山癥發生,會在NAMCHE BAZAR(3440)多待一天。
但適應日也不是沒事做,向導帶我們先往上走到世界上最高的五星級飯店「 Hotel Everest View」(3880),然后再繞到山頭另一邊的KHUMJUNG VILLAGE(3790)吃午餐,最后再陡下回到NAMCHE(3440),說是適應日,著實也走了一整天的時間。
路上巧遇的小弟弟給了我一朵美麗的小花。
氣溫太低導致手機電力開始狂掉,只好付錢買電。想洗熱水澡,付錢才能洗熱水澡。開始體會到最平常的東西在山上也變得珍貴。
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毛長長的牦牛,遠遠就可以聽到掛在他們脖子上的牛鈴聲,帶頭的牛通常還會掛上帥氣的紅色毛毛裝飾,象徵他是最有力量的一頭。在t徒步的路上不時要讓路給牦牛,成為我們之后每一天的高山日常。
10/08
Namche Bazar(3440M)?—?Mohang La(3975M)?—?Phortse Thanga(3680M)?—?Dole(4048M)
今天8:00從NAMCHE(3440)出發,前半段緩升,約11:40抵達MOHANG LA(3975)吃午餐。之后陡下到接近PHORTSE THANGA(3680)的地方,然后再爬升到DOLE(4048)。
前半段路途雪峰開始一個個出現,沿途都是展望雪峰超棒的視野,可以清楚的由左而右看到Thamserku、Everest(珠峰)、Lhotse(洛子峰)、Ama Dablam 四座超過6000米的大山。
半途會經過分岔點,左邊是往GOKYO,右邊向下是往TENGBOCHE。大部分背包客都往右走直攻EBC,而我們則往左側小徑向上攀行,喧囂的如不路上突然就只剩下我們一團,彷彿包下了整座山林。
約18:20抵達落腳的山屋,山屋位在一個像是雪山圈谷的地方,餐廳的暖氣燒得過于旺盛,有種在桑拿的感覺,大家都變得昏昏的,什么事都不想做,只想癱軟在椅子上…。
10/09
Dole(4048M)?—?Machhermo(4470M)
早晨的地景是彷彿是蘇格蘭高地。
今天約7:40從DOLE(4048)出發,一路緩升,中午前即抵達MACHHERMO(4470),雖然路程不長,但可能是已經超過了4000公尺,身體感覺很累,頭有點漲漲的,出現了輕微的高山癥。
從NAMCHE之后就收不到3G信號了,需要購買當地有點貴的WIFI才能上網,山屋也都改成用太陽能發電,晚上九點自動熄燈。
以往都用手機群組通知其他人現在要干嘛,現在沒了網,看到其他人在超過10米以外的地方都懶得走過去搭理。
半夜爬起來上廁所,體感零下五度,星星很美,但氣溫讓人無法在室外多停留一秒,迅速按下幾張快門后便鉆回睡袋里取暖了!
因為中午即抵達山屋,Guide 決定帶我們到附近走走,剛好今天剛好有International Porter Protection Group 舉辦的講座,他們是一個自愿性組織,免費提供醫療給需要幫助的 Porters 。除了講解高山癥外,自費100盧比可以測血氧,我們全部人的血氧都有超過80,不過心跳也都接近100,只有我們的 Guide 心跳還維持跟平地差不多。
10/10
Machhermo(4470M)?—?Gokyo(4790M)
今天從MACHHERMO(4470)走到GOKYO(4790),昨晚雖然睡得還不錯,但ㄧ醒來頭又開始痛,今天的行走就像在月球漫步,沉重而緩慢,四周的地景也像月球一樣充滿砂土和石塊。
今天住在第三個湖,也是最大的一個湖,吃完午餐后,我們又繼續徒步前往第四湖,第四湖不像前三個湖呈現藍綠色,而是神秘的灰白。
GOKYO(4790)區域內總共有六個冰河湖,本來心中的理想計畫是走完這六個湖,不過午餐后從第三湖走到第四湖時已氣力放盡,再看下地圖發現從第四湖走到第五湖大概需要再兩個多小時,時間來不及果斷放棄。
遠方獨自走來一個外國人關心我們的狀況,才發現他已經從第五湖走完回來了,不知道是生理還是居住環境的差異,在這里遇到的西方人不僅走超快而且都穿很少,也不乏看起來年過半百的老頭老太太,打從心里感到崇拜啊!
餐廳都會是山屋里最明亮的一個區域。
接近海拔5000米時,本團的兩位男性友人高山癥發作。
第一次看到高山癥并發喪失語言能力的,還好另一位女性友人一切正常。由于他們兩位的睡相有點嚇人,導致整個餐廳的老外不時傳來關心的眼神。
10/11
Gokyo(4790M)?—?Tangnak(4700M)
我旁邊的外國人一出門也被嚇到大叫一聲OOPS!
今早一起來驚嚇,外面竟然下起了白雪,用看的是很美很浪漫啦,但想到等下要在大雪里徒步,就覺得很痛苦。說好的十月不會下雪呢?本來早上行程要去GOKYO RI 看日出只好取消。
約9:00從GOKYO(4790)出發,12:30抵達TANGNAK(4700),今天路程輕松,是為了迎接明天的大魔王CHO LA PASS,向導說只要過了這關整趟EBC就算Safe了,到底是有多秋?明天見真章!
今天的地景是冰島,我們是否正走在冰河上?
走在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碎石路上,兩旁有大小不一的水塘,水面散滿浮冰,偶爾會看到碎石堆里包著藍色的冰塊,也許這里冬天就會變成冰河的一部分。
好消息是今天頭不痛了,結果卻開始流鼻水和喉嚨痛,其他的癥狀則是不停地放屁,是淀粉吃太多了嗎?
從TANGNAK(4700)的山屋窗戶望出去就是一個完整的山丘,不過沒過幾分鐘,下午的大霧又立刻把窗外變成一片灰白,一條小溪從山屋旁流過,發現巨型烏鴉在喝水,三頭眼神憂郁的馬在閑晃,像偷偷離家出走卻不知道要走去哪里的樣子。
雖然沒去過什么國家,但在EBC Trekking的路上一直有不同的地名在腦海里跳出來,就好像我去過那些地方一樣,像我現在就覺得這里應該是通往霍格華茲的路上,火車會經過的地方。
10/12
Tangnak(4700M)?—?Cho La Pass(5420M)?—?Dzongla(4830M)
早上6:00,天微微亮,我們已經吃完早餐整裝出發,準備迎接今天的大魔王。
雖然身體一直在動,但早晨的冷空氣還是讓人凍僵。后方山頭逐漸撒上金色的光芒,然后斜射進山谷,融化地上結霜的各種小草小花,心里想著太陽趕快追上我們吧。陡陡陡上了一個大坡,爬升了將近三個小時,終于,我們和陽光一起會合。
看到了一塊指向CHO LA Pass的牌子,這時才發現我們根本還沒沾到所謂CHO LA Pass的邊邊…。
兩山之間的凹谷就是我們要走的石頭路,這兩張照片遠不能表達我們那時的絕望感。
CHO是「湖」的意思,LA是「隘口」,CHO LA Pass就是要越過兩座山中間的凹處。出發之前Guide就不斷給我們打預防針,「過了這段就Safe啦!」、「你們走不動我一定會想辦法把你們拉上去的!」因為這段路中間完全沒有可以休息或吃東西的地方。
從GOKYO這邊出發的話,往上較陡,往下較緩,因此大部分的登山客都會先到EBC之后,再來GOKYO湖區,這樣往上較緩,往下較陡,爬起來比較輕松。但我們因為行程還有要去別的地方,這樣順時針的安排對我們來說比較順路,何況,走在我們前面的還有一位七十歲高齡的老人,我一直緊跟在她后面,心里想著絕對不能輸給她。
幸好Guide說今天天氣不錯,不然平常這里可是大風刮不停。
CHO LA Pass的最高點。
約12:30抵達CHO LA Pass的最高點(5420),吃著今天一早請山屋打包的午餐?—?兩個水煮蛋,本來熱騰騰的蛋現在就像剛剛從冰箱里拿出來一樣。
高點的另一面是截然不同的景色,小小的人們走在雪地上,那就是我們等下要走的地方,聽說兩年前底下還是個湖泊,但因為土石流消失了,現在的路都跟以前長得不一樣。
實際走過CHO LA Pass的心得,不管從哪個方向走都很陡啊,大概就是70度和80度的差別這樣,大部分的登山客都和我們逆向,因為他們都一路從上面滑滑滑下來,我都要閃的很遠,深怕我也一屁股被撞到山谷底下去。
這張圖是致敬我們走CHO LA跟走平地一樣的暖男Porter。
Guide知道今天會走的很辛苦,特別請他從餐廳帶姜茶在下坡結束處等我們,嗚嗚感動哭,約17:00抵達今日落腳處DZONGLA(4830),整整走了11個小時!
用環景才容納得下的雪坡。
10/13
Dzongla(4830M)?—?Lobuche(4910M)
早上4:00被同伴叫醒去拍星星,拍星星這件事同伴顯然比我有熱誠的多。走出山屋后我們就不發一語,不是因為被星空震懾,而是ㄧ講話感覺身上的熱量就會瞬間流失。
徒步的日子里數度想拍星星,實際情況并沒有那么好拍。山上的云霧比想像中還要旺盛,最好的時機點大概是三、四點快要天亮,月亮也恰好出現的時刻。但你也知道,累了一整天,好不容易溫暖了睡袋,你根本不會想要在那個時間起床。
一早醒來,六千多米的CHOLATSE就在我們的山屋旁邊,中間小小的是太興奮直接穿著拖鞋就跑過去拍照的我。
感覺好近的 CHOLATSE。
9:00從DZONGLA(4830)出發,緩上緩下,中間會經過一個巨大美麗的高山湖泊CHOLA Lake,不管是直拍還是橫拍、手機拍還是相機拍,都沒有辦法容納完整的湖,只能不斷地回頭張望,把她的樣子印在腦海里。
高山湖泊 CHOLA Lake。
約12:30抵達LOBUCHE(4910),雖然中午就到山屋,可Guide絕不會讓我們下午閑著,午餐過后必定會帶我們到附近更高的山去繞一繞,讓身體適應更高的海拔,降低高山癥發生的機率。
LOBUCHE的山坡上被背包客用石頭擺滿了各種文字,Guide說今天是最后一天這么輕松了,接下來每天都要走很多路直到結束。
10/14
Lobuche(4910M)?—?Gorakshep(5140M)?—?EBC(5364M)
這座山有各式各樣的廁所。
女生對廁所比較敏感,通常我跟室友入住山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先看廁所長什么樣子,大部分的廁所需要自己舀水沖馬桶,如果有洗手臺加分,是自動沖水馬桶的話又再加加加分。當然有馬桶就要心存感激了,有時候也會遇上只有茅坑的狀況。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大自然的廁所,但在EBC徒步不像在其他的山,到處都有樹叢可以遮蔽,EBC往往是一大片一望無際的碎石路,長著類似地衣的植物而已,所以在野外上廁所很考驗女生的心臟,我都把臉遮住只求不要認出我就好…。
今天要前往EBC,是條漫漫長路,早上6:00從LOBUCHE(4910)出發,沿途望去都是超過五千以上的白色山峰,可說是雪峰吃到飽,還記得來爬EBC第一天看到遠方的雪峰那種興奮的感覺,現在他們都觸手可及般地一個個出現在面前。
往前延伸的河谷尾巴,布滿冰川所在之處,就是我們此趟向往的終點EVEREST BASE CAMP珠峰大本營,也是攀登珠峰的起點。
奇怪的是,這里明明已經超過五千海拔了,為什么外國妹子還是可以穿著超短褲走來走去呢。
約10:00抵達GORAKSHEP(5140),位于KHUMBU冰河旁,是最接近珠峰大本營營的山屋,本來只是預計在這里休息一下,順便打包午餐帶去珠峰大本營營,結果因為太好吃,我們就不小心把午餐全部吃掉了!
山屋后方的黑色山丘就是KALA PATTHAR(5550),可清晰看見直直往上爬升的山路,再后面是我最喜歡的雪峰PUMO RI(7165),因為它長得很像香草冰淇淋(意味不明)。
珠峰大本營位在山谷的平臺上,布滿滿黑灰色的碎石,五彩經幡飛揚,只可惜現在不是攀登珠峰的季節,只能用想像力想像三、四月時這個地方塞滿帳篷,人聲鼎沸的模樣。
走著走著,居然發現碎石塊下裸露出一塊完整的冰塊,原來我們正踩在KHUMBU冰河上,以前只有在書本上讀過所謂的冰河地形,現在雙腳就站在巨大冰塊的上的一小角,過了冬天、歷經春天再次融雪后,這里又會是另一個不同的模樣,也因此其實每年大本營的位置都略為不同,想到此時站在冰河上面的我們是這么渺小,突然一陣感動,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砂石下方是完整的冰塊!
即使到了Base Camp附近,Everest還是被前方的NUPTSE(努子峰,7861)擋住,只露出小小的一顆頭,如果不是這一路走來一直記住周圍這幾顆山頭的形貌和名字,可能到了現場我依然一頭霧水。
而抵達Base Camp,Everest就完全看不到了,只能依稀辨認出往Camp 1的路徑,盡管如此,這已經是我們能最接近Everest的最短距離。
左邊中間冒煙的就是 Everest。
大批人潮前來又大批人潮離去,只記得我們離開的時候,EBC的位置上已經只剩稀稀落落的人。結束了EBC的回程,迎著金黃色的夕陽前行,不知不覺臉就被曬傷了,連手都被烤成了這種顏色。
在GORAKSHEP(5140)那晚是唯一四個人睡一間房的一晚,集結四人的體溫,好像房間真的有比較不冷,不過清晨時打開窗簾,發現玻璃上扎實地結了厚厚的一層霜。
在GORAKSHEP那晚,把相機放在石頭上拍下的海拔五千米星星。
10/15
Kalapathar(5550M)?—?Gorakshep(5140M)?—?Thukla(4620M)?—?Dinboche(4410M)
清晨4:00起床,太冷了一邊放空一邊穿衣服就花了快一小時。今天愿意挑戰KALAPATHAR(5550)的人只有我而已,同伴們因為昨天太累,在看日出跟睡覺之間選擇了后者,太令我難過了。
KALAPATHAR意為「黑石頭」,是一座看似黑色的山丘,是EBC路線中眺望珠峰的最佳地點。其實在整個徒步路線中,Bace Camp并不是海拔最高的地方,KALAPATHAR才是,所以不爬一下KALAPATHAR,似乎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啊。
5:00出門,跟著Guide慢慢走,而天色也漸漸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季節的關系,并沒有看到網上圖片上那種金色光芒撒在珠峰上,不過,珠峰的確是變得比較大了!
KALAPATHAR(5550)的最高點就只是一個小小凸出來的石頭,僅能容納一個人站立,原本我是要爬上去的,爬到一半Guide提醒我要注意左邊,我轉頭一看發現是懸崖我就腿軟了…,只好止步于最高點前三米。
照片里的是爬山時走在我附近的人,他整路都在哼唱類似經文的歌,在靜謐的早晨有種看電影聽配樂的感覺,登頂時還擺出了令人費解的瑜珈姿勢,偷拍作為紀念。
GORAKSHEP旁的沙地是讓人印象鮮明的地景。
從KALAPATHAR上就可以看到許多前人留下的文字。
GORAKSHEP(5140)的山屋數量不算多,但因為這裡是海拔最高的山屋也最接近Base Camp,大部分徒步愛好者都會在這兒住上一晚,在旺季時往往一位難求,我們就差點被分配到山屋外面的帳篷睡覺!
Guide說這里的經營者富有到可以在歐洲置產,因此當冬天這裡整個被冰雪覆蓋時,他們就整個去國外過冬,等三到十月時再回來。
道別了GORAKSHEP,午餐在THUKLA(4620)吃,然后一路下坡到今晚住的地方DINBOCHE(4410),感覺瞬間就離EBC好遙遠,其實有點感傷,因為知道你可能這輩子再也不會來這個地方了。
途中經過珠峰歷年山難者的墓碑群,在珠峰上遇難的人都會一同葬于此地,前后視野遼闊,許多徒步者在這里稍作歇息或躺在草皮上曬曬太陽,而我們也穿梭其中找尋有名的墓碑,少了悲愴的氣息,這里更有一種屈服于大自然后的平靜。
10/16
Dinboche(4410M)?—?Chhukhung(4730M)?—?Island Peak BC(4970M)
今天從DINBOCHE(4410)出發,不是下山,而是前往ISLAND PEAK的方向。是的沒錯,我們就是要去爬ISLAND PEAK!
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也不知道當時為什么要多加一個這么硬的行程,好像是大家說想去我就跟著加一了,結果一個伙伴在出發EBC前改變心意,一個伙伴臨陣脫逃,只剩下兩個人包括我在內要去(大驚)!!!
總之,抱著一個有點緊張又有點期待的心情,在DINBOCHE的山屋租了雙重靴跟冰爪,出發。
10/17
Island Peak(6189M)?—?Chhukhung(4730M)
從ISLAND PEAK下來后,在基地營休息一下便繼續走回CHHUKHUNG(4730),走到天色都黑了,經過了島峰的洗禮,現在只感到全身氣力已放盡。
接下來的事記不太清楚,我只記得我晚餐還沒吃完就直接在餐桌上昏迷,回到房間后,也沒力氣整理散落在床上的物品,只好坐在床角發呆一陣,結果又睡著了。
醒來時第一眼迎接我們的是窗外的大山。
10/18
Chhukhung(4730M)?—?Dinboche(4410M)?—?Deboche(3820M)
今天8:00吃早餐,9:00從CHHUKHUNG(4730)開始走,約10:30抵達DINGBOCHE(4410)跟另兩名伙伴會合。他們在DINGBOCHE等了我們兩天,吃完午餐后再次四人合體出發,15:50抵達DEBOCHE(3820)。
昨天在珠峰大本營,因為Climbing Guide不小心把我們Guide的羽絨背心收走,所以今天早上他特地過來歸還,我們在DINBOCHE相遇,他騎著一匹駿馬,簡直古裝劇來著。
簡單寒暄兩句,他又牽著馬往更高的地方走去,時不時拍拍馬的身體,沒兩下就翻過了感覺我們走要走很久的山坡。夏爾巴人的日常,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但是很帥啊。
往DEBOCHE(3820)的路上手機逐漸滿格,終于有一種跟重新跟世界接軌的感覺,而這股追隨訊號的力量也讓我們越走越快,雪山一下子就被遠拋在后面。
排隊過橋的牛兒。
因為一般的房間都滿了,Guide只好臨時找了一間還有空房的豪華山屋,大概是太貴了所以沒有人要住吧。每個房間有獨立的廁所,大玻璃窗外可以看到珠峰,床墊下鋪了電熱毯,可以免費充電跟洗熱水澡,Chicken Soup里真的有Chicken而不單單只是Soup(這句好饒口)。唯一的缺點就是在大家都洗完換我洗時,熱水就沒了,殘念。
總之在山上的小確幸很簡單,有電有網有星星就很滿足,「好好享受吧!」Guide那時是這么說的。
10/19
Deboche(3820M)?—?Namche Bazar(3440M)
早上9:00從DEBOCHE(3820)出發,一路上上下下,陽光普照,只不過這也代表著我們離EBC越來越遠,就快要結束徒步的日子。
途中經過了TENGBOCHE(3860)當地有座知名的天波切喇嘛寺(Tengboche Monastery),里面禁止拍照,數十名喇嘛對座成兩排,中間坐了一名披著金色袍子,看起來道行更高的喇嘛,所有喇嘛嘴里一同念著經文,雖然是一同念著,但比較像是各念各不同的內容,矛盾中又有它的和諧,所有聲音集合起來就形成了一片神秘的梵音。
侍者穿梭其中為喇嘛們斟上酥油茶,所有的背包客盤坐在寺廟兩側喇嘛的身后,有人進來晃了一圈就走,也有人坐了幾小時還未離去。
天波切喇嘛寺(Tengboche Monastery)是索盧昆布地區最大的寺廟,也是雪巴人的信仰中心,和藏族幾乎同文同種的夏爾巴族,在宗教上也是以藏傳佛教為大宗,每間餐廳都可見到到大大小小不同尺寸的賴喇嘛肖像掛在墻上。
據說三百多年前五世桑瓦多杰喇嘛(Sangwa Dorje)行腳至此,竟在堅硬的石頭上踩出腳印,他就預言這里未來會有間僧院建立于此,而這顆有腳印的石頭就擺在寺廟的入口處。
海拔越低,周圍景色的色彩也越來越豐富,不再是光禿禿一片,山路上樹蔭的面積越來越大,孩子們在樹上嬉鬧,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畫出一個個晃動的圓點,而我們就踩在上面。
中午12:00抵達一個叫做POKHARA的小村莊吃午餐,餐廳里只有我們一組客人,感覺只是背包客經過但不會特別停留用餐的地方,可能是因為這樣,小餐館特有的復古感被保留了下來,擺放整齊的復古餐具還有滿墻年代感的印度海報,根本電影場景,讓我美術魂大爆發,相機喀喀喀停不下來。
這只雞不停在爐灶旁走來走去,我們都替它捏了一把冷汗,因為我們剛剛才點了Chicken Soup。
我們點完餐后,老板娘才徐徐地升起柴火,開始燒熱水,兩個女兒在房子另一角揉面團,雖然看到這幕已經有心理準備,但我們還是等了快一小時午餐才上桌,都要餓昏過去。不過這一切又在女兒端著傳統的竹篩,盛著飯菜上來時,我又融化了,太可愛了吧,不耐瞬間煙消云散,重點是食物好好吃,可以列入EBC美食排行榜前三名了。
餐廳門口有人在賭博,一群人圍在小桌前喧嘩,聽說是過節才會玩的游戲,跟我們的過年很像。本來想說午餐后去賭一把,結果吃完午餐后他們就收了,兩個莊家坐在餐廳一樓大把大把地數鈔票。
越接近NAMCHE,賣著小物的店家就越多,毛帽圍巾首飾小包們呀,每次經過都是一場跟意志力的拔河,雖然每家賣的東西都差不多,但你看上的花色下一家未必找的到一模一樣。
「錯過就沒有!」如此邪惡的結論。
回到NAMCHE,朝思暮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洗頭,整整14天沒有洗頭啊,回想起來真是驚人,雖然已經每天狂噴干洗發,但頭發早就又塌又油,整個沒救,在山上的日子只能以帶著毛帽的造型示人。
放好行李后,跟伙伴直沖早就物色好的一間Barber Shop,「不管多少錢我都付!」這樣的決心!打開水龍頭那刻,忍不住感嘆果然是貨真價實的熱水啊,好熱好滿足啊啊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過油膩的關系,幫我們洗頭的店員整整按了六次洗發水才洗好,真是辛苦她了。
這幾天剛好是他們的Tihar Festival(The Festival of Light) ,有點像是過年,家家戶戶會在門口掛滿菊花串起的花環,晚上會點上彩燈,不過才幾天,NANCHE BAZAR的氣氛變得跟我們上山時不大相同,許多年輕人會特地回來團聚,山城增添了過節溫馨的氣氛。
在吃晚餐的時候,每個桌子上都放了一盞蠟燭,小朋友們會去各個店家里跳舞,印度歌是他們的愛,然后前面擺一個打賞的小盤子,一組跳完后又會有新的一組人進來,到凌晨都還可以聽見歌舞嬉鬧聲。
10/20
Namche Bazar(3440M)?—?Lukla(2840M)
越接近NANCHE BAZAR就會看到越多吊橋,人、牦牛和馬都一起搖搖晃晃地走在上面。本來對牛鈴沒什么興趣,但這趟路每天都聽到牛鈴聲,覺得「啊!這就是EBC的聲音呀!會想念的吧。」臨走前我們每個人都買了一個當作紀念。
熱情的店老板跟我們說,一般比較普通,聲音比較沉的,是給載貨的氂牛戴的。比較小顆聲音很亮的,有時候上面有雕花,是給載人的馬兒戴的。還有一種比前面兩種都還大,形狀像碗,上面會雕龍的,是給Baby Yak戴的,是希望小牦牛可以長大茁壯,因為鈴比成牛掛得還要重,也有種訓練的意味在,好溫馨吶。
Tihar Festival(The Festival of Light)除了在門口掛滿菊花串起的花環,正門口的地上也會用五彩粉末畫出花一般的形狀,在圖案周圍點蠟燭,然后畫出一條線到家里,象徵迎接財富女神到家中來。
走著走著,半路也會跳出小朋友采新鮮的菊花給你祝福,順便要你打一點賞,但也遇到有些小屁孩有點夸張,如果不給錢他們就筑起人墻不讓你過去。有幾次我們遠遠看到,我們就回頭跟Guide說,「前面有搶劫!」然后Guide就會走第一個去幫我們打發掉他們哈哈哈。
排放整齊的汽水跟波卡是整趟徒步路上最誘人的食物,但也最貴,忍到要結束的那幾天,藉著慶功名義買了一堆大吃特吃,結果發現每一家薯片都是過期的…。 跟店家理論他只會說「沒過期的更貴。」。
從NAMCHE(3440)走回LUKLA(2840),原本上山兩天的路程,下山只用了一天,不停下坡雙腳都起了水泡,也幸好最后一天才腳痛。回到LUKLA的大街,沿路都有人在放音樂和跳舞,在山屋洗了一個超滿足熱水澡,算了一下距離上次NAMCHE洗的澡,已經有13天了(抖),自己都很困惑到底是怎么撐過來的?!
晚上的餐廳,屋外在熱鬧慶祝燈節,屋內的我們也在慶祝完成EBC。Guide請我們和Porter喝威士忌(山上也只有威士忌),昨晚已經喝過一輪,今天又繼續跟Porter喝,反正已經不用怕高山癥了,大家也就放肆地做自己。雖然語言不通,但幾杯黃湯下肚,都是不用言語地合拍。
10/21
小飛機停飛
早上6:30就聽見飛機起飛的轟轟聲,住的地方就可以看的到機場的一小角,今天也是我們準備離開的日子。
早就做好準備,早就知道會不舍,但還是要說再見!
進入機場,機場工作人員檢查完行李、貼上貼紙后,就把行李從溜滑梯上丟往下方的推車。
等著等著,幾個小時又過去了。
本來因為太貴而乏人問津的機場商店,在等待的時間太過漫長、天氣又太冷的催化下,架上的零食漸漸的空了,紅茶熱銷,也開始有人點奢華泡面,阿姨的表情一副就是「我就知道你們遲早會來買的吧」。
左邊墻上本來掛滿好幾串零食,現在只剩下四包。
果然,讓我們最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飛機停飛again!
山上的云來的很快,早上明明天氣還不錯,接近中午云氣聚集,瞬間就看不到藍天,還起大霧。偏偏這時機場又還不肯宣布停飛的信息,Guide只好疏通機場安檢人員,先帶我們這幾個餓鬼出去吃午餐。在我們飽餐一頓后,Guide接到了機場電話要我們過去領行李,我們只好自己從機場推車里再把行李挖出來。
走回大街吃午餐。
Guide說他從來沒遇過像我們這樣遇到那么多次停飛的…。「今天晚上繼續喝酒吧。」他說。
10/22
Lukla(2840M)?—?加德滿都
癡癡地看窗外,我們的班機怎么還不來?
我們的預備天已經用完了,今天是搭飛機的最后機會,如果再停飛,我們也會直接錯過我們的國際航班。Guide幫我們四處打聽,最后換了一個航空公司,不過還是得等,天氣決定一切。等待的時間我們已經開始在研究后續的保險理賠手續。
還在跟Guide研究該怎么辦時,突然,所有人開始往登機口奔跑。
我們也跟著跑,機場人員叫我們出示登機證,看了一眼說,「快來不及了,用跑的!!!」往前看到我們的飛機,已經在準備起飛狀態,我們五個人用百米速度沖刺,上飛機的同時地勤人員也同時在還在塞乘客的行李。我是最后一個上飛機,后腳才剛踏入機艙,空姐已經關好艙門,飛機迅速轉了一個U Turn抵達起飛位置,接著「3、2、1」飛機已經在空中了。
我驚呆,沒想到從登機到起飛可以一分鐘內完成,稍稍回過神來后才開始檢查有沒有東西忘了帶。
下了飛機后我問同伴,你們怎么知道要開始跑了?同伴說因為他剛好看到裝我們行李的推車被推走…。
快抵達加德滿都時,飛機在天空華麗的轉了一圈,我的胃也跟著轉了一圈,一陣惡心席卷而來。我向坐在我隔壁的空姐求救,她很快從座椅底下翻出嘔吐袋給我,還好落地前我忍住了,空姐給了我一個「我覺得你很棒!」的眼神。
趕緊從混亂的人群里領完行李,走出機場大門,加德滿都的溫度逼得我們脫下羽絨外套,伙伴早就做好心理準備,直接在長褲下穿了短褲,一落地馬上換裝。
一方面為自己終于回到加德滿都感到萬幸,一方面又忍不住傷感,這趟旅程真的已經結束了呀!
聽網上說左邊的座位能看到珠峰,我們擠在小小的窗戶旁,像個好奇心旺盛的孩子。然后,我們真的看到珠峰了,小小的山峰突出在云霧上,我突然想到電影里那句:「人類若置身在飛機飛行的高度,身體機能會逐漸邁向死亡。」雖然我不能百分百肯定那就是珠峰,但我相信它是。雖然這輩子不可能登上珠峰,但我們一起平行在無氧的大氣層里,就是我們最近又最美的邂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