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3位年輕的夏爾巴登山家(Sempa)成為尼泊爾昆布地區(Khumbu)盧札峰(Luza Peak)的首登者。夏爾巴是一群散居在中國、尼泊爾、印度和不丹等國邊境、喜瑪拉雅山脈兩側的民族,因長年居住高山地區,成為這些山域中著名的向導、攀登者。

夏爾巴人有姓無氏,同姓不婚,一般來說也不與外族通婚,他們的宗教信仰為藏傳佛教,主食是玉米,飲食偏好加入茴香及辣椒等調味料。因常年生活在高山地帶,被譽為天生的登山向導,目前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就是為各國登山隊提供向導和后勤服務。
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阻撓,多數來自世界各地的探險活動被擱置,雖然夏爾巴人擔任向導導的機會變少了,但也有團隊轉而將目標放在尼泊爾尚未被攀登的盧札峰。海拔5726米的盧札峰登頂者分別是:彭巴?沙瓦?夏爾巴(Pemba Sharwa Sherpa)、厄肯?夏爾巴(Urken Sherpa)和拉克帕?賈倫?夏爾巴(Lhakpa Gyaljen Sherpa),他們來自尼泊爾的珀斯特村(Phorste),這個村莊共有83位居民曾登頂珠峰。

一般人視登山為休閑娛樂,但對夏爾巴人而言,山已成為他們文化中的重要連結,并與生活融合。他們熱愛山林,也重視與合作伙伴之間的羈絆,彭巴?沙瓦?夏爾巴曾在一篇文章中寫下,我們共同建立了牢固的兄弟情誼,這源于在珠峰上的合作,從冬天的攀冰到夏天的攀巖,一起分享和追求我們的夢想。
攀登盧札峰時,3人先嘗試從東北方向上,但由于那端的巖石形狀太垂直、難以攀爬,他們改由東南面較破碎的山脊線重新嘗試。最后在早上十一點半登頂,然后沿著西南山脊緩慢、謹慎的下山,花了與上山一樣的時間下來。彭巴?沙瓦?夏爾巴在社交平臺上表示,盧札峰東北面從未被陽光曬過,因此我們首先選擇這條路線攀登,我們不得不穿越冰川,才能到達規劃的路線底部,這可說是很好的熱身。

彭巴?沙瓦?夏爾巴也分享,他們提倡無痕山林,在爬山時不留下任何垃圾在環境中,希望促進尼泊爾山區的登山文化永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