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意大利語正式名稱: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面的國中國,國界以城墻標記。這里是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以及教宗居所所在地;雖為世界面積最小國家,但全球有超過17%人口均為天主教徒,梵蒂岡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對世界擁有重大的影響力。
梵蒂岡博物館
除了圣伯多祿廣場、圣伯多祿大殿外,梵蒂岡境內的梵蒂岡博物館也非常值得參觀。博物館于十六世紀由教宗儒略二世創建,展覽羅馬天主教會于多個世紀以來收集和積累的藝術品。最廣為人知的館藏包括拉斐爾房間的濕壁畫《雅典學院》、米開朗基羅于西斯廷禮拜堂所繪《創世紀》穹頂畫及壁畫《最后的審判》,還有達芬奇的肖像畫《在曠野的圣哲羅姆》。最后通往梵博物館出口的螺旋樓梯當然亦是景點之一。

梵蒂岡博物館入口

螺旋樓梯
游覽梵蒂岡博物館的小貼士:
進入博物館與梵蒂岡城是兩個完全不同方向的入口,排隊前要先看清楚啊。
不要相信沿途向你售賣門票的人仕,博物館門票只在館內柜位出售。
建議提前在網上訂票,減少排隊輪候時間。
西斯廷禮拜堂以及部份博物館位置因保護文物或安全理由不可拍攝。
圣伯多祿廣場及圣伯多祿大殿
位于梵蒂岡圣伯多祿大殿前的圣伯多祿廣場,長三百四十米,寬二百四十米,由貝尼尼 (Giovanni Lorenzo Bernini) 設計。整個廣場有兩重的巴洛克式柱廊圍繞上面有多個圣人雕像,廣場中則豎立著方尖碑。

圣伯多祿大殿與圣伯多祿廣場

圣伯多祿大殿前的雕像
舊圣伯多祿大殿于316年至333年始建,歷時三十年才建成,1503年,教宗猶利二世決定重建圣伯多祿大殿,并任命多納托·伯拉孟特擔任總設計師,興建期間拉斐爾、米高安哲羅亦曾任修建總監督;大殿于1626年宣布落成,即今日所見之圣伯多祿大殿。進入大殿首先會看到的是米高安哲羅的《圣殤》像,在正殿內,你會看到多位教宗或圣人的墓穴,大殿底層亦安葬了多任教宗。

米高安哲羅《圣殤》像
游客除了可在大殿地面一層觀光參拜,亦可付5歐元到大殿穹頂眺望梵蒂岡、圣伯多祿廣場以及羅馬西北風景,不過就非常考驗你的體能,因為你需要走上五百五十一層樓梯才能到達;即使支付7歐元坐升降機,你也要走三百二十層樓梯呢。

大殿穹頂眺望梵蒂岡全境
游覽梵蒂岡城的小貼士:
請先上網查看圣伯多祿大殿開放時間,筆者就曾在第一日入城食閉門羹,圣伯多祿廣場也被大量瑞士近衛隊及意大利士兵把守著無法進內拍照。

請在早上九時前排隊等入城(建議上午六時起床),因為游人眾多,時間越晚,入城排隊等候時間越長。
可在圣伯多祿廣場側的黃色小車買郵票與明信片,寫完記得放進城內郵箱,否則就不會有圣城的郵戳了。意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