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峰登頂之路本月22日出現“大堵車”。
登上珠峰是許多登山者畢生夢想,登珠峰的為何人這么多?有以下幾個原因:
原因1:尼泊爾濫發登山證
事實上,珠峰過去幾天因天候良好迎來沖頂人潮,但人多導致亂象叢生,攀登者為了自拍推擠,約兩張乒乓球桌大小的峰頂擠了快20人,這座全球最高峰彷彿變成了擠滿人潮的動物園,而不幸的是,在未有雪崩、大雪或強風等天災發生下卻有至少10人喪命,登山老手與向導業者歸咎人潮,尤其是大批毫無經驗登山愛好者涌入,紐約時報報道更直指是尼泊爾政府濫發登山許可證釀禍,并認為有些人的死是可避免的。
不可靠的登山公司招攬了未受訓練的登山客,這些人對山上的所有人構成了危險。一些登山老手說,想大賺登山財的尼泊爾政府發放了超出珠峰安全容納人數的許可證數量。

大批登山愛好者23日擠在珠峰著名的希拉里臺階上。
原因2:事前準備、自我評估不足
此外,珠峰對全球喜歡冒險的人擁有獨特吸引力,這讓無數登山者趨之若鶩地想挑戰攻頂,再加上尼泊爾長期以來有著劣質法規、管理不善以及貪腐的不良記錄,結果就是造成在8000多米海拔高山上,出現人滿為患景象且不受控制的場警更讓人想起寓言式小說《蒼蠅王》,因在如此高海拔地方,不容發生任何錯誤,利他主義也備受考驗。
為了登頂,攀登者必須將裝備極少化,并帶上足夠登頂與下撤的氧氣罐。攀登者表示,在那么高的山上很難清楚思考,耽擱一兩個鐘頭更是攸關生死。最近一次,攀登珠峰遇難人數達到至少10人是在2015年雪崩發生期間。
夏爾巴人與攀登者指出,今年一些山難罹難者是因為人們在攀登最后1千米左右路程時,被排隊人龍耽擱了,導致無法快速登頂及下撤補足氧氣,其他人則根本一開始就不適合上山,有些登山客甚至不懂如何穿上冰爪,以及增加冰上摩擦力的快扣式雪釘。
登山老手并表示,尼泊爾對爬珠峰的人缺乏嚴格限制,這讓災難一再發生。挑戰鐵人三項運動有資格限制,但攀登世界最高峰卻沒有,這是怎么一回事?

今年珠峰登山季涌現登頂人潮,但人潮太多導致至少十名登山客在登頂前后因高山癥而身亡。登山客艾米沙.喬汗則是在這波死亡潮中幸存的登山客之一。圖為她在加德滿都醫院治療凍傷。(法新社)
原因3:企業陰謀詐保
報導還指出,珠峰的登山產業已經失控。登山老手、保險公司和媒體去年揭發向導、直升機公司和醫院的廣大陰謀,他們利用疏散帶有輕微高山癥登山客來向保險公司詐保數百萬美元。今年稍早,政府調查也發現登山客使用的氧氣系統存在嚴重問題。
而即便人們對這些安全漏洞有所抱怨,但尼泊爾政府今年仍發放創紀錄的381張登山許可證,更努力地把喜馬拉雅山商業化。登山客指出,許可證數量每年都在穩定增加,今年“堵車”情形是最嚴重的一次。登山客拍攝的照片顯示,在本月22日,沖頂的登山客一個接一個擠滿登上珠峰的小徑。
對于外界認為人潮過多導致攻頂登山客相繼喪生,尼泊爾觀光局局長吉米爾26日受訪時稱此事跟人潮無關,主要還是天氣因素導致,并稱不打算改變許可證的數量。
天氣狀況的確決定能否沖頂,而5月雖為一年中最佳時候,但仍只有幾天適合嘗試登頂。

尼泊爾政府今年一共發出381張登山許可證。
原因4:低價登山業推波助瀾
登山老手表示,今年一個關鍵問題似乎是同一時間嘗試攻頂的人太多,且山上沒有政府管制人員,登山公司是何時嘗試登頂的最終決定者。無論登山客是否有經驗,他們往往被迫去嘗試登頂,即便危險升級仍可能繼續前進。
在數十年前,攀登珠峰的人多是愿意付更多錢且有經驗的登山客,但近年來,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低價登山業者以及較為昂貴、但不強調安全性的外國公司進入了市場,并提供幾乎人人皆能登頂的服務,而這也導致旅途中發生很可怕的情況。
經驗豐富的黎巴嫩登山客德里昂向紐時表示,最近快登頂時,她發現有經驗不足的登山客開始在她眼前倒下,當時氣溫降到攝氏零下30度,氧氣也在耗盡,150人擠在一起并栓在同一條安全索上。「很多人驚慌失措,開始擔心自己,沒人要管那些倒下的人。這是個倫理問題。我們都靠氧氣撐著。你知道若幫了別人,自己就會喪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