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跑步人口大幅增加,有越來越多跑者已無法滿足于只在都市叢林健身,轉而邁向真正的山林野徑,玩起更富挑戰(zhàn)及樂趣的越越野跑,相關專業(yè)戶外品牌及裝備也漸漸為人所知,除了較進階的補給包袋系統(tǒng)、機能衣著、電子產(chǎn)品外,跑者基本配備越野跑鞋往往受到最多關注,因為入門者常會面臨繼續(xù)穿原本的慢跑鞋還是得買雙專業(yè)的越野跑鞋?以及「我最適合哪一款越野跑鞋?」等困擾,雖然解答必然因各人日后投入程度及地貌、里程而異,品牌商只能盡量推出齊全的產(chǎn)品線供消費者選擇,但其中是否有從初學者到越野超馬跑者都適用的鞋款呢?答案是肯定的,由于強化避震的厚底野跑鞋正好切入這個市場利基點,因此這兩年儼然超越了輕量薄底鞋款躍升為野跑鞋界的主流,此次實測的主角Merrell All Out Peak正是因應這股風潮誕生的旗艦鞋款。
別被第一印象騙了
乍看這雙鞋立刻讓我想到法國當紅的Hoka One One厚底越野鞋,尤其是側底部包覆了一大片鋸齒狀橘色EVA,相信多數(shù)人對如此高的中底都會產(chǎn)生翻船疑慮吧?不過將鞋墊取出后可看出中底雖然偏厚 (腳跟處距離地面32mm) ,但高度明顯低于外側橘色區(qū)域,實測發(fā)現(xiàn)側邊EVA高于腳跟部分恰好能增加踏地時的穩(wěn)定度,與第一印象正好相反。另一個違背過往經(jīng)驗的是高達6mm的鞋齒,雖然獨立分開的大齒設計可強化跑在軟土上的制動力,但不免擔心它會像其他黃金大底登山鞋般,在郊山人工步道出現(xiàn)水土不服的窘境,好在跑了幾趟山路后可感受到其橡膠質地稍軟,且具備三向刻痕及顆粒狀表面,所以抓地力比硬底登山鞋更佳,當然踩在濕滑硬面如佈滿青苔的石塊是一定會打滑的,不過只要腳點選擇恰當,幾乎在山上遇到的80%地形都能安心踩踏過去。我想這可歸功于同時強化干、濕面止滑力的Vibram Megagrip大底(比一般橡膠底多應付10斜度)及專業(yè)的鞋底紋路設計(采用Animal-Like Agility仿生概念以利作出抓地轉向動作)。
以上提到的特點不僅讓這雙鞋適合越野跑經(jīng)驗和腳力尚不足的初學者,也有助于降低越野超馬跑者的肌肉疲勞程度,提高賽事后期的安全性,同時滿足光譜兩端跑者的需求正就是此類鞋款大行其道的原因。

All Out Peak擁有相當鮮艷的鞋面造型,跳脫以往戶外運動鞋的刻板印象,很符合年輕人喜愛大膽跳色風格。

All Out Peak腳跟處距離地面32mm,但高度明顯低于外側橘色區(qū)域,實測發(fā)現(xiàn)側邊EVA高于腳跟部分恰好能增加踏地時的穩(wěn)定度,因此有相當舒適的踩踏感。

采用Vibram大底及高達6mm的鞋齒三向刻痕及顆粒狀表面,所以抓地力比硬底登山鞋更佳,當然踩在濕滑硬面如布滿青苔的石塊是一定會打滑的,不過只要腳點選擇恰當,幾乎在山上遇到的80%地形都能安心踩踏過去。
All Out Peak外觀設計特色
1. 略寬的鞋頭及撞擊保護片
雖然這雙鞋款屬于標準寬度的D楦頭,但即便穿著厚襪時腳趾仍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只要鞋帶綁好穩(wěn)固腳踝,長時間連續(xù)下坡也不致磨傷腳趾。而這塊腳趾撞擊保護片面積雖不算大,但仍能在踢到硬物時發(fā)揮防護效果,所以留在鞋頭上的刮痕和臟污鮮少超過它的范圍,因此可讓我安心將注意力集中在下一步之后的腳點上。
2. 兼具高吸震及彈力的UniFly中底及TrailProtect前腳掌防穿刺保護片
Merrell的 UniFly中底依據(jù)Activation理念設計(模擬腳掌自然彎曲步態(tài)),整體比一般EVA柔軟20%以增加吸震及彎折幅度,另外在腳跟及前腳掌處則配置密度更高、更堅韌的EVA來提升穩(wěn)定度及反作用力。此外,為了避免山徑上的尖銳硬物穿過鞋底,在前腳掌下方還內箝TrailProtect硬片來保護跑者,雖然這些特點無法直接從外觀上看到,但實際上路就可感受到開發(fā)者的專業(yè)和貼心。
3. 鞋面使用雙層立體網(wǎng)布,輔以HyperWrap全方位包覆系統(tǒng)及反光飾條
這雙鞋試圖以加厚的雙層立體網(wǎng)布結構在透氣度和抗泥沙之間取得平衡點,所以雖不如一般慢跑鞋透氣但也沒那么容易進沙,在前3個鞋帶環(huán)底下甚至附加一片網(wǎng)布來避免沙土從鞋舌處入侵。仔細看還可發(fā)現(xiàn)鞋帶環(huán)是以整條織帶的形式固定在鞋舌上,這樣的設計能讓鞋墊更貼近腳掌,再加上鞋身兩側貼合的PU穩(wěn)定片共同組成HyperWrap全方位包覆系統(tǒng),只要鞋帶綁好就能更接近人鞋一體的境界,減低鞋子滑動所造成的水泡、消耗額外體力等困擾。最外側的流線反光飾條則讓這雙厚底鞋看起來較不笨重,并增加夜跑的安全性。

鞋帶環(huán)底下甚至附加一片網(wǎng)布來避免沙土從鞋舌處入侵。

標準寬度的D楦頭,但即便穿著厚襪時腳趾仍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只要鞋帶綁好穩(wěn)固腳踝,長時間連續(xù)下坡也不致磨傷腳趾。

Merrell的 UniFly中底依據(jù)腳掌自然彎曲步態(tài)進行設計,整體比一般EVA柔軟20%以增加吸震及彎折幅度,另外在腳跟及前腳掌處則配置密度更高、更堅韌的EVA來提升穩(wěn)定度及反作用力。

鞋身兩側貼合的PU穩(wěn)定片共同組成HyperWrap全方位包覆系統(tǒng),只要鞋帶綁好就能更接近人鞋一體的境界,減低鞋子滑動所造成的水泡、消耗額外體力等困擾。
戶外實測心得

滿地泥濘、落葉、黏土正好充分考驗它的抓地力,實測發(fā)現(xiàn)即使在跑了幾趟山路后可感受到其橡膠質地稍軟,且具備三向刻痕及顆粒狀表面,抓地力比硬底登山鞋更佳。
穿上這雙鞋最明顯的感受是極佳的包覆性和偏高的鞋底厚度,由于中底避震區(qū)塊厚度達24mm,是一般輕量路跑鞋的2倍,不免令我擔心路感是否因此降低太多,好在鞋底高度往前腳掌方向降低了6 mm,且中底前側的密度較高,所以縱使腳跟的確像踩在厚墊上,但前腳掌對于路面狀況的掌握度還可接受,而鞋底加厚的好處是每一步的緩衝都比薄底鞋好很多,往往在回程下坡開始感到疲倦時,鞋底仍能給予適時的支撐,延緩肌肉痠痛出現(xiàn)的時間。總的來說,這雙鞋的踩踏感偏Q彈而非柔軟,在柏油路上仍會感受到些許沖擊力,在PU跑道上就很舒適了,不過鞋身偏重所以穿著它也跑不快,比較適合LSD訓練和輕松跑。

不過顆粒狀大底踩在人工硬面上會有不夠踏實的感受,畢竟山徑才是它的主戰(zhàn)場,這次我是在連續(xù)大雨過后上山試跑,所以滿地泥濘、落葉、黏土正好充分考驗它的抓地力,實測發(fā)現(xiàn)即使在通過需要拉繩的陡坡時也能放心將雙腳踩進爛泥中,因為鞋齒可牢牢咬住泥土,在拔起時還會感受到一些阻力,當我不得不踩在盤根錯節(jié)的樹根上推進時,前方ㄇ型和后方U型鞋齒紋路設計能止住向后或往前打滑的狀況,接近登山鞋足弓處的制動效果。由于此次越野跑環(huán)境較潮濕且持續(xù)時間較長,所以每次跑完后鞋子總是又濕又臟,但截至交稿前并沒有產(chǎn)生令人尷尬的異味,可見鞋墊及內襯網(wǎng)布的M Select FRESH抗菌處理的確有發(fā)揮其功用。

雨后的草地容易有露水、環(huán)境較潮濕且持續(xù)時間較長,所以每次跑完后鞋子總是又濕又葬,但截至交稿前并沒有產(chǎn)生令人尷尬的異味,可見鞋墊及內襯網(wǎng)布的M Select FRESH抗菌處理的確有發(fā)揮其功用。

在滿地泥濘、落葉、黏土的環(huán)境正是考驗All Out Peak抓地力的最佳考場。

在連續(xù)大雨過后上山試跑,以滿地泥濘、落葉、黏土的環(huán)境考驗它的抓地力,實測發(fā)現(xiàn)即使在通過需要拉繩的陡坡時也能放心將雙腳踩進爛泥中,鞋齒可牢牢咬住泥土,提供良好的抓地力。

輕戶外徒步活動經(jīng)常會遇到不得不踩在盤根錯節(jié)的樹根上推進的狀況,而All Out Peak前方ㄇ型和后方U型鞋齒紋路設計能止住向后或往前打滑的狀況,接近登山鞋足弓處的制動效果。

All Out Peak不僅是一雙適合合LSD訓練和輕松跑的鞋款,舒適的UniFly中底和牢靠的抓地力,也很適合郊山徒步登山等輕度戶外活動時使用。
結語
這是筆者第一次穿這么厚的越野跑鞋,對于安全性和靈活度的疑慮在實測后已被恰如其分的專業(yè)設計消除,反而愛上這種舒適避震取向的鞋款,因為并非每趟行程都是為了追求速度表現(xiàn)和肌力訓練效果,此時舍棄輕量薄底越野鞋改穿這雙Merrell All Out Peak更能放松松享受漫步山林的自在,即使不進行山徑越越野跑,在郊山步道上徒步也很適合,因為它相較登山鞋更輕且柔軟,又比一般越野跑鞋提供更高的保護和緩沖,續(xù)航力因而提升,延長親近大自然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