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想要跟需要很多時候都不用選擇,想買就買想帶就帶,所以常常行李箱中塞滿了一些只有帥但功能度低的物品。但是登山就不同了。我每一次的打包都會思考很久,這次要爬升多高、氣溫會下降多少、降雨機率、山屋還是扎營,全盤的考慮后才能決定要帶哪一個睡袋哪一個背包,而因此更希望每一個戶外裝備都能有最多的功能與更全氣候的使用狀態(tài)。

保暖層應該是讓我最傷腦筋也繳最多學費的衣類裝備。男女生都一樣,大家都希望穿得帥又有型,羽絨外套昂貴又不好保養(yǎng)、化纖外套穿起來臃腫,但是抓絨外套越保暖布料就越厚、重量也隨之增加。
我最喜愛的戶外品牌是日本的Yamatomichi山と道 ,山と道從戶外背包起家之后跨足戶外裝備,近年來有許多面料質(zhì)量高、但仍保持簡單剪裁的衣褲類設計。擁有山と道四個背包六件褲子的我屬于不理性的死忠粉絲,但在2017年Alpha Anorak問世時,我卻遲遲沒有下手,最大的原因仍然是卡在:價格。

買戶外裝備撒錢也學了不少,若是要讓我在掏錢出來買一件只有帥而已的外套那已經(jīng)不夠,前前后后等了一年研究許久后,終于下手Alpha Anorak,在幾次的試穿行程中,讓我們來看看什木紋叫做優(yōu)異的行進間保暖層。

Anorak:連帽外套的設計
套頭式的設計讓便利行動與御寒成為最基本的條件,在身體核心的部分有一個大型口袋,讓你在行動的時候免卻要放下包包取得細瑣物品的動作,若在雪季使用,更可以利用腹部的溫度讓電池與手機保持恒溫,維持3C產(chǎn)品使用效率。



PolaTech Alpha Direct:最新技術(shù)面料
內(nèi)殼使用的Alpha Direct比起Alpha更透氣快干,現(xiàn)在一般坊間的Alpha仍需要傳統(tǒng)的襯里(薄網(wǎng)內(nèi)層),但Alpha Direct則有觸感像羊毛般柔軟、穿著時有如長刷毛的舒適感之外,也能馬上提高溫度。Alpha Direct有高度的透氣性并且能保持身體的恒溫,于是非常推薦在行徑間穿著。

保暖設計
袖口的半手套能夠讓你在行徑時若需要大幅度的攀登動作,保持手腕的暖度。另外帽子的部份能在你使用巖盔或是已佩戴毛帽的情況下,轉(zhuǎn)而收納卷起后保護后頸部,也避免頭上雪花的掉落。



透氣設計
為了讓內(nèi)殼的Alpha Direct發(fā)揮到極致,外殼使用Pertex Microlight多氣通孔的面料,具有輕便透氣耐用等優(yōu)點、而且也可以直接用洗衣機清洗,是非常好照顧的外套。惟并非防潑水之質(zhì)料,若有霧雨或是強風的情況是需要搭配防水的外層。另外在左右兩邊都有拉鏈方便透氣,左側(cè)有全開的拉鏈,也方便穿脫。


在實際的穿著中,我覺得Alpha Anorak表現(xiàn)最優(yōu)異的情境的確是行徑間。四月最后一波冷空氣來襲,氣溫突降20度并挾帶豐沛的水氣,山里更是大霧迷離、強風陣陣。我一路穿著Alpha Anorak陡上陡下,底層衣仍舊干爽。


休息時,趕快喝熱飲維持體溫。此時朋友穿著兩件羊毛底層衣和Patagonia R3外加TetonBros沖鋒衣,我僅穿著一件薄手底層衣與Alpha Anorak。

抵達山屋后,身體的溫度還沒有冷卻,躺著休息時Alpha Anorak的柔軟觸感幾乎可以穿著睡覺。

回到山屋時溫度已經(jīng)降低不少,此時Alpha Anorak的保暖程度就不夠了,尤其是女生更為怕冷。晚上我仍使用羽絨外套保暖,于不移動之定點時的保暖度可能才會足夠。


總結(jié)來說,山と道Alpha Anorak不只是有帥與有型,能100%滿足日本人的細節(jié)控,當然一定能滿足追求功能與美觀的驢友,徹底打破要有功能就只能犧牲外觀的登山傳統(tǒng)觀念。行進間不必忍受冷冰冰的硬殼衣貼在失溫的胸口,能在透氣與保暖取得一個完美的平衡。更重要的,Alpha Anorak不分性別、帥氣的外型很適合你與女朋友各入手一件,一起酷帥時尚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