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就是要分享使用Garmin fenix 3 GPS手表的一些心得體驗。
我是第一代Garmin fenix GPS手表的使用者,在使用三代之前它是最常使用的戶外運動表,所以自覺對fenix系列并不陌生。但一直到打開fenix 3 Titanium 典藏鈦金款的紙盒之后,才驚覺這幾年來GARMIN已經把它從登山表進階到全方位的戶外表,而且在各方面都有顯著的改進和創新。
所以選擇戴上fenix 3來面對戶外各種嚴苛挑戰,自然也不會是太意外的選擇。

走在荒郊野外最害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所以很難想象在幾十年前只能使用字紙地圖和指南針,走在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沙漠和深山里需要多大的勇氣。還好我們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數據時代,一支小小的多功能腕表就可以身兼多職。




時間、高度、方位、溫度和氣壓都是每天需要監視的數據,但其實與長距離徒步更息息相關的功能,反而并不如想像中的那么高科技。
我相信,戶外表的核心并非只是強調它的智能和多功能,而是通過日復一日的頻繁使用后看見它真正的價值,那絕不是幾句廣告語就能表達的精神。
所以這篇文章不打算把一堆數據和規格寫出來,因為那看了就頭痛,而且上網就能查到很多相關資料。在這邊單純地,只是想分享一些戶外徒步使用這款手表的使用心得。
Connect IQ™ 平臺

三代最大的賣點是可利用手機下載Connect IQ™ 平臺,自訂專屬表面、小工具、資料欄位與APP??蓪⒊S霉δ芟袷歉叨?、羅盤等數據的順序調到自己熟悉的位置;或是下載自己喜歡的表面,像是照片這個「Liquid Crystal Clock 2」,方便一眼判讀需要的資訊。
最基本的功能最好用

1. 日出、日落時間:習慣在天黑前扎營,所以十分依賴這個功能,可以知道當天有多少時間可走。
2. 時間、日期當然是基本,但加上星象變化可以知道哪天可以拍月亮或星星。
3. 晚上睡覺我們為了省電一定會關手機,所以鬧鐘的重責大任就落在手表身上。fenix 3的鬧鐘擾人成功率大概是99%?。只有少數幾次睡得太熟沒有感覺到,算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產品?。
雙星定位系統
搭載EXO™全向性天線,并支持GPS與GLONASS雙衛星系統,定位速度非???;內建自動校正三軸電子羅盤、氣壓式高度計與氣壓計,都是徒步登山中可靠的實用信息。

省電

實際使用的手表電力可連續使用超過兩周,有開GPS定位,但沒有記錄軌跡,全天候24小時不關機。(官方資訊:GPS省電模式下最長可達50小時;訓練模式下長達20小時;手表模式最長可達6周。)
活動追蹤:自動計步功能

因為開啟GPS功能太耗電,所以這個能夠計算步數和行走距離的計步器,是相當方便又貼心的小工具。
fenix 3會根據個人基本資料(身高、體重、心率)與活動等級(活動量、步數...)計算每日目標。
在這邊也不能不提fenix 3 典藏鈦金款很酷的包裝。

這絕對只是個噱頭,但它是很酷很帥的好噱頭!畢竟防水又抗震防摔的fenix 3哪需要這種等級的外殼來保護???

打開它讓我有一種自己是James Bond的感覺。

第一個外盒打開來,是貼心的表帶工具組,有皮帶、運動表帶跟金屬表帶。

fenix 3 換上金屬表帶,質感立即提升(當然重量也是),我把三代的運動表帶跟右邊的一代fenix組合也沒有問題。

這是原廠預設,與金屬表帶搭配的表面。老實說沒有很好看,個人還是偏好實用的數位表面。

用手機連上Connect IQ™ 平臺,挑到喜歡的表面下載到手機,然后連線更新,手表一樣不用接上USB。下載的小工具、Widget也都是通過這個方式儲存到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