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泊爾 Mardi Himal
今次去尼泊爾(Mardi Himal)魚尾峰衛(wèi)峰大本營徒步之旅,我選擇了 Osprey Levity 45,小鷹首款超輕量化戶外背包作為我的登山背包。
眾所周知,我對輕量化裝備情有獨鐘,看到這個Osprey 2018年推出的輕量化新產品,我當然一定要試一試啦。當小鷹的背包到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秤一下它的實際重量,不少產品的的官方重量和實際重量都會有點出入。
結果發(fā)現,Levity 45不單沒有,而且更比官方重量(0.84Kg)輕了15g,這15g對于輕量化愛好者來說,已經不是少數。

一般傳統(tǒng)的戶外登山背包,設計上會比較垂直,骨架和背負系統(tǒng)較為厚實,但Levity這種超輕背嚢,設計是本來就是不為背負太重的戶外裝備而設,所以Osprey把它設計得有一定弧度,雖然背包較難企直,但背在身上時非常貼身,有點像越野背包的感覺,走動起來非常靈活。

Osprey Levity 45 vs Osprey EXOS 58


這款小鷹戶外背包設計上,Levity把多余的口袋放棄,整個背包可說是去蕪存菁,只有頂袋、兩邊瓶袋和前方的彈性口袋外,就沒有其他隔層,所以大家在整理背包時需要一定經驗和技巧,清楚了解自己需要的戶外裝備放在哪里,不同類型的戶外裝備,也應該用防水袋作分類,方便自己快速從背包中找到裝備。不過這幾個袋都有一定深度和闊度,放的東西也不少,大家不用太擔心容量問題。

前方口袋一般會使用網狀彈性物料,有延伸性但比較容易被勾破,而Levity使用了袋身一樣的物料,再把側袋之間的分隔位加入彈性物料,令外袋兼顧空間和耐用性。

側袋非常大,而且有彈性,放兩個水瓶沒難度,口袋向前有另一個空位,方便用家在不需要放下背包的情況下拿水瓶。

肩帶Levity厚實部分比較少,這也是為什麼Levity的負重量較低的原因,不過實際背負上沒有感到不舒適。

腰帶放棄了口袋,但對我個人而言影響不大。

袋身不同位置也預留繩圈,讓使用者添加外置部件。
我在徒步PCT時使用Osprey EXOS 58,這個重1.1KG的背包是當時傳統(tǒng)的戶外背包品牌中最輕的,到Levity 的0.825KG,兩者差別在哪呢? 除了剛提到的口袋外,可以看到Levity對材料的運用也別出心裁,Levity的每一件部件和連接繩都更加輕巧,而袋身使用了新開發(fā)的布料,聲稱在更輕的情況下同樣耐用和防水,雖然我不是專家,不能在材質上分析新布料是否如聲稱般厲害,但在我這次尼泊爾之旅,最后一天連續(xù)下了五小時雨,在我沒有使用外置防水袋的情況下,內部九成裝備保持干爽,只是頂袋內部發(fā)現少量水滴,但也沒有真正弄濕放在里面的戶外裝備,這一點真的令我感到驚喜。

連續(xù)下了五小時雨,內部九成裝備保持干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