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覺得登山時的穿搭很麻煩呢?在天冷時行進,穿著厚外套走著走著很快就熱起來;然而脫掉外套后,冷風一吹又雞皮疙瘩冒出來。穿穿又脫脫,真令人厭煩!
那么,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要解開這個謎題之前,先讓我們來回顧所謂的333 原則。
333 原則
在平地時,便利的都市生活容易使人忘卻大自然的威脅。
夏天梅雨,只要撐把傘就能在外頭走跳;冬天,僅需要穿上大衣即可保暖。
寒流
然而,在山上可是截然不同的情況!
333 原則為野外生存的一大要點,其中第一點告訴我們,失溫只要不到三小時就會奪走人命,因此危險性與急迫性最高。當身體濕掉加上風吹造成身體熱量更迅速散失時,致命的時間甚至會更短!
為什么身體會濕掉?除了下雨,身體排汗也是重要的因素(我們都開玩笑說身體也在下雨)。在安全、行動方便與輕量化的原則下,登山時一般不會攜帶大型雨具與笨重大衣等裝備,也因此前輩們都會建議采用洋蔥式穿法,透過機能衣物之分層穿著,來達成防雨(外層)、保暖(中層)與排汗(底層)的效果。
在登山運動中,主責保暖的中層衣主要的材質有抓絨、羽絨以及化學纖維(化纖),它們各自擁有不同的優缺點,適合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那么,我們又要如何選擇呢?
抓絨、羽絨和化纖:如何選擇?
中層衣的原理很簡單,主要是利用保暖層(填充物)隔離身體與外部冷空氣,避免熱能向體外散失。我們首先來看看抓絨、羽絨和化纖的限制,一言以蔽之就是:抓絨龐大、羽絨怕水、化纖較重。
抓絨雖然吸濕排汗快,淋濕也能保暖,但較不抗風,且體積相當龐大。
羽絨重量輕、體積小且保暖蓄熱效果好,然而一旦濕掉便失去保暖的功能。
化纖調節身體濕氣效果好,抗風能力不錯,即便淋濕也能保暖,但體積與重量較羽絨大。
在不同季節、行程與天氣狀態下,可以選擇不同種類的中層衣,活用它們的特性以達到更好的保暖效果。
對我來說,比起羽絨蓄熱、抓絨吸濕,我更喜歡化纖外套優異的濕度控制性能。
今年冬季,我安排了許多趟登山行程,從高海拔到低海拔徒步都有,行進時多有霧氣,或甚至是積雪,在這種環境下,我需要一件能夠維持行進體溫,同時又能調節濕氣、避免汗水蓄積的保暖層。
因此我挑選了攀山鼠 Kl?ttermusen Alv PrimaLoft 防風保暖外套(以下簡稱 Alv PrimaLoft),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件外套的特色吧!
野外開箱

攀山鼠 Alv PrimaLoft 防風保暖外套(紅)
Bluesign 認證的材料使用
Alv PrimaLoft 使用 Bluesign 認證的回收聚酯纖維,從原料、能源使用到空氣與水的排放,完全不含碳氟化合物(PFCs),對環境較友善。
填充材:PrimaLoft Gold Active 人造羽絨
Alv PrimaLoft 顧名思義,就是使用 PrimaLoft 公司出品的人造羽絨作為外套內里的填充材料,這款人造羽絨的優點為輕量柔軟、壓縮性高,并且防潑水,可以說更接近真正的羽絨,同時又避免羽絨先天不耐水的缺點。
PrimaLoft 人造羽絨的等級分為 Black、Silver 與 Gold,其中 Gold 擁有三者之中最高等級的抗風保暖性能。此外,后綴的 Active 則是額外提供四向拉伸的高活動量版本。

PrimaLoft Gold Active 示意圖
抗風等級 MFR 8:相當優異的抗風能力
Alv PrimaLoft 具備 MFR 8 等級的抗風能力。
MFR 的意思是流體阻抗,等級越高代表防風防水的能力越強,但相對之下透氣性能則會有所犧牲。根據攀山鼠官網的介紹,MFR 8 具備優異的抗風能力,同時保持良好的吸濕排汗與透氣性能。

外套內部有 MFR 8 的標示
貼心做工細節
Alv PrimaLoft 每一塊拼布都有其意義存在,肩頸部與腰部采用較為耐磨的表布,提升外套的耐用性;頸部高領拉鏈避開下巴正面,提升舒適度;兩側口袋位置也有提高來避開登山包腰帶。從領口、拉鏈、口袋到縫線剪裁收邊,處處可以發現驚喜。攀山鼠皆有為山友考慮到實際登山使用情形。

斜拉鏈避開下巴,親膚布料相當舒適。

領口加高,可以包覆脖子

彈性袖口有效避免強風灌入

內側勾環可吊掛手套等小物件

肩膀與腰部布料加強耐磨(黑色部分)

下擺固定扣

可調節腰部彈力繩,服貼身體避免風灌入

可利用口袋內側拉鏈反轉外套壓縮收納,打包相當方便
實測行程
攀山鼠這件化纖外套由于其填充材較薄,正好適合我在冬天寒風行進中穿著維持溫暖,又不至于過熱流汗造成熱量流失。我從低海拔到高海拔安排了多趟徒步,其中造訪塔曼山時曾遭遇積雪路段,因此我將體驗心得分為無雪與有雪兩種情況來討論。

清晨較濕冷,出發時加件 Alv PrimaLoft 避免著涼

行走一段時間后便可將外套收起,避免身體不必要的流汗

在休息吃東西時,馬上拿出 Alv PrimaLoft 維持身體溫度。
測試行程小結:Alv PrimaLoft 相當輕量,能夠快速穿脫與收納,一日徒步背包也裝得下。在濕度較大的路上穿著,能明顯感受到抗風與保暖的長處。
第二次實測
這次體驗 Alv PrimaLoft,是想了解這件外套是否也能夠應用在中部較溫暖的郊山環境,調節體溫并且維持舒適性。(由于本次行程穿著 odlo x warm 使得核心過度蓄熱,因此僅于休息時穿著 Alv PrimaLoft)

天氣比預報的熱上許多,起登沒多久就脫到只剩底層衣

由于下坡耗費的體力較少,因此我都會穿著外套來維持熱能。
測試行程小結:在濕度與風速較大的瀑布下,Alv PrimaLoft 被水潑濕還是能保持溫暖。
第三次實測
寒流使得許多中高海拔山區皆降雪,我們遭遇比預期更多的雪。

踩在松軟的積雪上,悠閑漫步于林中

我們下切抵達一處較大樹洞,于此休息兩小時吃飯玩雪

回程順便沿路撿拾垃圾,滿滿三大袋塞于包內

下山時地面積雪開始融化,環境會比較寒冷,此時穿著 Alv PrimaLoft 最為舒適
測試行程小結:全程穿著 Alv PrimaLoft,除了優異的保暖排濕,紅色的外套在雪地也相當亮眼,是我未來雪季穿搭的首選之一。
總結
對我來說:沒有最好的裝備,只有最適合你的裝備。
在這些琳瑯滿目的裝備中,并不是貴的就一定適合。因此在選用裝備前要先了解自己的體質、參與的行程與季節,以此來搭配所需的衣著。
我個人體質較為瘦弱,怕冷又怕熱。一開始選擇 Alv PrimaLoft,只是想體驗其行進間保暖排濕的效果,但當我實際穿著于各步道時,我逐漸體會到其泛用性。從低海拔至高海拔,輕量化易穿脫的材質讓我容易維持行進與休息的舒適體溫;而在寒冷的天氣下,多處爬升下降可以不用穿穿脫脫,一件搞定,安全、省時又省事。
若新手尚未決定保暖中層要購買何種材質,可優先考慮受潮仍能保暖且抗風的化纖外套。
我認為 Alv PrimaLoft 適合的行程如下:
冬季清晨行進保暖。
夏季過夜行程之休息保暖。
濕度高的山級山休息保暖。
外套重量
跟羽絨相比,化纖還是稍重一些(M 號約 403 克),但 Alv PrimaLoft 的填充較少,會比一般的化纖更輕薄些。
抗風程度
MFR 8 的抗風能力沒話說,符合預期的優異,在都市騎車也不會透風,但在大劍山頂遭遇超過 10 級風,就一定要穿額外風雨衣來避免失溫。
保暖排濕
以上三趟徒步活動,深刻體會到保暖與排濕的優異性,不管是平地郊山或是其他行程,只要與其他裝備搭配得宜,帶上它就對了!
表布耐磨
Alv PrimaLoft 并非主打耐磨,若是林相較複雜的中級山或是探勘行程,還是建議搭配耐磨的風雨衣。
做工細節
從領子高度、拉鏈位置到內部勾環、彈性繩,處處可見攀山鼠精巧的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