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程裝備一覽圖(不包含冰爪、冰鎬和頭盔)
準備出門的家里正下著毛毛雨,后面背著大包、前面抱著小包的我懶得撐傘,幸好背包都做好了防水處理,本身面料也就都有防潑水功能,用不得操心。
機遇緣起于年初的友人朋友圈動態,前者像是我的導師,告訴我世界是如此之大,連中國人也不太聽過名字的雪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后者就是支援,都說初學者的手氣好,公司抽獎抽到的一件好的防水外套,能讓你不畏風雨的前進。

隨身行囊一覽
在認識的朋友朋友圈里,看到了關于哈巴雪山的文章,出于好奇與近期奮起的流浪之心。文章一開頭就寫納西族的金子之花朵,指的就是哈巴雪山,此行的目的。與對面的玉龍雪山被稱為兄弟,中間貫穿的是金沙江,高低落差:形成高大峻陡的峽谷,稱之為虎跳峽,也是中國徒步路線上著名的行程必經景色。

在上海機場轉機拖運前,讓背包出來透透氣
先帶上了戶外裝備從家里步行到店里,與大伙兒打聲招呼再出發,朋友A不畏風雨前來與我同行,一路相送到機場,讓小女子好生感動。
回到了起始點:麗江。出機場后打的到了過宿的旅店,放下行李后感覺松了一口氣,算是平安抵達,就等凌晨下機的室友前來。手表顯示為下午五點半,打開背包內一個個防水袋,重新整理了明天出發到過宿村莊需要用到的衣物與用品,就在這一來一往的思考、整裝,覺得身體有點兒累,也弄不清是昨晚沒睡好還是這海拔還沒適應,休息了一下還是決定動身去覓食,想著心心念念的酸奶我有了跨步的動力。拖著小車,把整個超市逛了一遍又一遍,無論想念的還是嘗鮮的我都裝進了拖車。就在超市邊有一家麵店,看著牆上板子的番茄提子雞蛋麵我停了兩步猶豫,進了超市出來后又看了一眼,但實在是越來越累,于是乖乖把酸奶捧著回房間去了。吃過食物的我還是沒有睡下,鑒于明天入村后不知道能不能洗上澡,干脆從頭洗到腳,頂著熱烘烘的頭蓋著被子又拿起了筆記下有點疲憊的今天。

麗江超市采購的食物
除了凌晨抵達又出門吃夜宵去了的室友,我誰也沒見過,就連領隊也是,靠著自己詢問去找到就像迷宮找出口那樣,一點無助帶點刺激。有些人會擔心;有些人會害怕,我沒有不一樣,但這些并不真的妨礙我,反而變成了一種冒險,正是我所享受的東西。看著其他游者的心情記事,很吸引人也讓人羨慕,可不完全是我所想要的吧!每個人有自己向往和需要找到的東西,成為了我上路的一部分。
在和室友小豬一起速速用過早餐后,與領隊一起扛著大包走向伙伴們在的地方,大家都在車上了啊!一臺十九人座小巴就在眼前,載著即將前往哈巴村的我們,加上我十四個的隊伍,在某個平凡的早晨出發了。約莫四、五個小時不加上停車加油和休息時間,小巴抵達了哈巴村,本次雪山之旅的正式起點。我們一行人將在此過夜,住在海拔2400m的攀登總協作家里頭。
扛下背包,站在一戶高大的門前,一望眼先是掃過正前方主房屋右手邊的家畜欄,兩匹騾子正在吃著干草糧,邊上的牛欄里住著一對奶牛母子,小牛才出生個把星期,頭部高度已經過我胸膛,有點佩服除了人類之外動物的環境適應能力。騾子與牛是整個哈巴村最不可或缺的兩種家畜,但在兩天的接觸過后,我想還要算上小黑豬一個。放眼望去,整座村子的建筑幾乎都以木頭建造為主,磚砌房并不是常態。木制房屋,瓦片屋頂,兩層樓,簡單外貌,功夫內造。房子房間不多,客廳和主人房間基本上在一樓,二樓通常為客房或置物間;有些則是一樓挑高作為飼養家畜的圍欄,側邊上二樓才是主人房和客廳。

騾子兄弟的寬敞住宅區

初見母牛與誕生幾周的小牛
這次隊伍里除了一對夫妻外的三位女生就自己組成一間三人房,安置好各自的床位又再次整理了行李,還分享了彼此的攜帶的食物,交流了對方隔天的穿著,帶著有點期待又緊張的心情下樓呼吸外頭空氣,試圖讓身體能盡快適應海拔2400m的環境。庭內搭了一頂偌大的戶外帳,底下放著桌椅,總協作李哥看見我們大伙兒都走出房間了,說:「要洗澡的趁天還亮著啊!天黑了不淮洗澡,記得保暖。」然后咬喝著我們一起來喝茶嗑瓜子,再端出一盤西瓜,冰冰涼涼的,很甜,是村里自己種植的。就這樣聊著聊著,也許是坐太久了該活動活動;也許是初到陌生之地的好奇心,有人問要不要去村里轉轉,大家應著動身,我也帶著手機出發。

要開滿火紅花朵玫瑰樹
一路走下來,每戶人家大門旁都種植了約人高的玫瑰樹,正綻放著艷麗的花朵,配著用灰磚砌成的墻門和紅色油漆剎是好看,殺了我很多記憶體。路旁的核桃樹與紅花椒綠花椒不時地出現,算得上是最為常見的植物,再往前走偏離建筑一點,一種干扁麥子狀的赭紅色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整片整片的很美,但沒有人知道那是什么,就亂取了個名叫麥子花吧!還有一種葡萄葉狀,葉子上布滿了細小的白毛,一副不要惹我的模樣,是咬人貓,顧名思義:摸了就會被咬,其實就是讓人皮膚奇癢無比。散步完回李哥家時,他們已經準備好晚餐等我們了,兩桌人,分別八道菜,極為豐盛的一餐,真的是被照顧得很好的我們。

滿滿一桌菜,大伙兒,解放你們的褲帶吧

夜晚的李哥家廣場,掛滿攀登者的布條
第二天一早我就在鬧鐘響起前先起床了,拿著牙刷和洗面乳,套上薄中層走出房門,外面竟然下著小毛雨,空氣中帶著木頭和雨水的味道,溫度有點涼,穿著抓絨剛剛好。水龍頭流出來的冷水,被我捧著用來漱口沖臉,是提神醒腦的良藥。刷牙的時候無聊,抬頭看著天空滴滴落下的雨想:啊!我已經真的站在這里,從昨天到現在還好不真實,起床后的感覺不錯,今天應該沒什么問題吧!后來從吃早餐到整裝出發,都一直呈現亢奮狀態到大本營。早餐是一碗番茄肉末米線和青稞烤餅加雞蛋配酥油茶,我的胃口不錯,米線和烤餅味道很合,搭上涼爽脆口的小菜就是絕配。

番茄肉末米線和熱騰騰烙餅搭涼拌小菜、水煮蛋和微咸酥油茶
大伙兒分別坐車到了登山口,一路上小路蜿蜒,路旁還有趕著與我們一起上山的騾子們與主人,經過牠們身旁時必須慢慢開,或者在靠近它們前使用喇叭聲先示意后面有車要過,免得嚇著這些可愛又溫和的動物。在等著伙伴們抵達的時間裡,我把待會一路上到今天目的地:大本營會用到的工具和物品都搬到了隨身包,因為大背包已經打包好被裝麻袋駝在騾子身上了。我必須很誠實地說:「還好把大包托付給騾隊,因為后來的我將明白,無論在這之前認為自己平常有運動,可以負荷長時間的行走沒問題,但卻忽略了實際的情況:路況與海拔。』路況:分成三部分,前半段是泥土與樹木混合的半干土路;中間段則是我此行最不敢回想的泥濘路,因為剛下過雨,加上人踩騾過,一個慘烈;后半段是接近大本營的前哨,大石頭外加前面兩者的綜合體,總而言之,抵達大本營時,我身上的褲腳和外套后背跟帽子上沾滿了一點一點的泥水,有點似潑墨藝術。

駝著行李的騾子
還有一件要自我坦誠的事,領隊為我們訂騾隊不只是載運行李,還負責載我們這些第一次攀登雪山的人。原本我在出發前一再地與同事討論,我個人到底需不需要騾子載我,但這個答案一直沒有一個結論,有人認為都去爬山了,為什么還要坐騾子?有些人則認為,要是有租騾子,走不動還有后援,而且能坐騾子也不是常有的機會,為什么不嘗試?說實在的,剛開始我是偏向前者,后來有點猶豫,怕自己是不是體力會跟不上,會拖大家的速度,直到有人跟我說,你有自己的個人協作,無論如何,他都會帶著你的,不用擔心,我才把這個問題給拋到腦后,決定到現場看狀況再決定。在前往哈巴村的巴士上,領隊跟我們說了:「我幫大家訂了騾子是可以乘坐的,大家第一次爬雪山,雖然說是國內初級雪山,但也不要小看,為了上山第二天的凌晨的攻頂,我希望大家保留體力。』于是,我有了另一位伙伴:騾子紅嘴。

嘴巴套著網子,以防騾子邊走邊吃不肯走了
紅嘴十歲,正是成熟的年紀,每年走上哈巴也很有經驗,載人也很有經驗,是協作大哥蘭哥的騾子,很乖很聽話,讓我一路上都很開心,它帶著我度過中段最泥濘的路,為我一步步地踩著往前,我在一次又一次盤根錯節的上坡都只能把身體往前伏;石頭軟土下坡要往后仰以減輕紅嘴的耗力,能與騾子配合良好也是一種技能。過了那段最艱難的路段前后,我喜歡自由地跟著騾隊與其他協作一起踏在松軟的青苔橫木,喜歡踩著每一顆石頭往上,喜歡追隨李哥腳步,用最好抄捷徑的路線跟上,雖然氣喘吁吁也難,只能望其項背,但又何嘗不是登山的一種樂趣,我就是來登山的呀!哪一種方式都很開心,自己走很累卻真實;被騾子駝很新奇,但也要隨時集中精神注意前方上下坡。
我笑得開心,整路都露著兩顆虎牙沒有停過,協作與騾夫們看著我,笑笑地與前后的人討論著,一開始我沒有注意,直到上了騾子后與蘭哥聊天,他才跟我說:「美女,你的下巴會不會還沒到大本營就掉了!』我聽得一頭霧水,問他為什么?蘭哥又說:「他們討論是你的笑容,太燦爛了,一路都這樣,很開心。』我聽懂了,說道:「因為我覺得騎騾子很好玩啊!』前面騾夫轉過身跟蘭哥說了一串納西語,附近的騾夫們都笑了,蘭哥翻譯著:「他說看你這個笑容,明天一定是第一個登頂的。』我只能笑得更開心了,哈哈哈,納西族的他們真的很有趣呢!蘭哥要我記得保持這個笑容,大家都喜歡我笑得開心的樣子。

滿山遍野的高山杜鵑,奼紫嫣紅甚是迷人
抵達大本營的時候,在紅嘴背上的我像是一個孩子終于拿到玩具般興奮,矗立在杜鵑花叢與小河流水后的雪山突然從杉木林閃身出現,壯闊的我無法言語,山上的雪白積雪閃爍的我巴不得能飛去撫摸。一種很奇異的心情在我看著大本營的地標和后方的雪山,我看不見山頂,因為一片云霧遮蔽了哈巴的真面目,像位嬌羞的少女。明明已經站在海拔4100m的哈巴雪山大本營位置,但山頂始終高高在上遙不可及。復雜的心情就一直伴隨著我從抵達大本營直到隔天凌晨出發后,在這之后的我,必須專心在調整呼吸與步伐,已經沒有其他時間分心。
下午大概三點多把行李扛進房間放置,分配好床位后我們有了休息時間,就在山屋附近四處晃晃,約兩百米處有一間用石頭木頭和木板搭建的簡易廁所,一條溝通到底,有小流水沖洗,男女隔開,門用手動式木板自行開關,一個籃子裝滿了衛生紙,千萬別點燈往下照,那不會是你想見到的景象。
營地環繞著地標碑,高山杜鵑又包圍著,紅粉紅粉的杜鵑與白雪皚皚的山頂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從到達麗江后的天黑一直很晚,大概七八點才會慢慢地天暗,五點多我們集合在冬季水源湖畔旁的大帳篷里,吃著高山種植的西瓜等著李哥來給我們上課,教的是明天將會使用的裝備教學:冰鎬、冰爪、上升器的使用與安裝操作。協作們先幫我們穿上安全裝置,邊穿邊教學,要我們務必記得明天凌晨出發前要自己穿好并戴上安全帽,帶著所有裝備器材。每一項器具都有自己的用途,技巧雖然我還無法完全掌握,但身邊有協作蘭哥在就放心多了,他認真的為我解說冰鎬的握法與上升器的扣上、解下方式,幫我裝上冰爪調整,是不是整個聽起來超放心。

第一次穿上冰爪,很酷
課后我們回去收拾了出發前的行李,從大包中把所有東西重新打包,冰爪是最后上到雪線才需要用到,放最底層,羽絨衣我一直猶豫到底穿不穿,后來決定出發時不穿,但怕上到雪線后會冷還是帶著,裝在防水袋里面放中層,最上面最容易拿取的當然是我的食物啊!
整理完隨身包的我們準備吃晚餐啦!這時候天色已經漸漸暗下來,溫度當然是隨著天黑變冷,我穿著羊毛長袖底層,抓絨中層加化纖中層,套上防水外套,脖子有羊毛圍巾,褲子內層是抓絨,防風外層,帶著毛帽和防水帽,還有不可或缺的防風手套。聽起來很夸裝,其實一點都不,這樣才剛剛好而已,外頭又下起了雨,我才沒有穿上羽絨服。在這里保暖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失溫或感冒都不是鬧著玩的,其次是體力的補充,晚餐是協作與騾子辛苦背上來的食材做成的高山雞肉蔬菜火鍋!我可是吃了一碗半的米飯加雞肉火鍋呢~李哥說能吃就是福,能吃就代表沒問題,才有精神體力攀登。其實在這時候就已經有同伴出現了頭痛頭暈吃不下飯的癥狀,是高山癥,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或輕或重,尤其容易在天黑后發生,因為溫度驟降。

雞肉火鍋鍋鍋煮白菜,流口水等吃
吃完飯后,我在大帳篷休息與伙伴們聊天,消化著一肚子的食物,很溫暖,還拿了水瓶把水裝滿,慢慢喝著水適應著黑夜的哈巴。大約十點我躺在床上準備入睡,蓋著被子的我還是穿著羊毛內層和抓絨中層、抓絨褲和戴著毛帽,以防晚上著涼。房間里沒有電燈,因為沒有電,黑漆漆一片,隱約只聽得到伙伴們翻身的聲音和偶爾傳來的打呼聲,大家這一天都累了吧!明天還要早起出發,能睡多少是多少啊!我就這樣慢慢地睡著了,直到大約凌晨兩點多,外頭傳來的說話聲已經吵醒了我,但有點不想起來,所以繼續閉著眼躺著,過了半個鐘頭心想應該差不多了,就等李哥來叫我們,他昨晚說了:「要看明天的雨勢,要是我們沒有去叫你們就不出發,大家睡飽一點。』
又過了沒多久,我實在是忍不住好奇,于是起身拿起放在身旁暖著的化纖外套和褲子套上,爬下床穿起了防水外套和徒步鞋,拎著我的紅豆牛奶和醬油米果走出房間,外面走廊本來就不寬,擠滿了望著屋檐外大雨的山友們,都在等待著何時出發才好。我就這樣跟著他們站在房門外喝著牛奶啃著米果發呆。我沒有準備出發的感覺,畢竟我的伙伴們還在房間內沒起身,李哥也沒有來叫我們,所以我只是安靜地吃著,聽著他們一句句的說著雨真大,討論該不該行動這樣。盡管正下著雨,但當我看著昨天的上山路線時還是發現了幾個閃亮的紅光,穿越大雨直到我的眼里,很耀眼很堅強,是頂著雨勢已經開始沖頂的山友們啊!這時候從雨中收傘進屋檐的李哥發現了我,對我說:「這么早起啊!怎么沒有多睡會兒?』我跟他說睡飽了,被吵醒的。他問我其他人醒了沒?我說:「都還在房里,沒出來。』她看著我喝著牛奶,讓我準備可以去大帳篷吃早飯了。
稀飯與面疙瘩,我喝著稀飯配酸角,大概是剛剛已經吃了米果與牛奶,有點飽時又喝了一瓶500ml的水,在回房準備出發前把水瓶都裝滿了。在房里點著頭燈穿防護帶,戴上頭盔才驚覺等一下即將踏上早先遠望著紅燈點點的路,很不真實。睡我下鋪的伙伴小怪獸沒有吃早餐,昨晚晚餐吃的也不多,領隊拒絕了她想一起出發的要求,我有點不舍,但這個決定是對的,不能讓沒有進食補充體力的人出發,那是很危險的,卻也是最真實的清況。包含領隊十四個,最后在凌晨約五點多出發的只有十個,三個身體不適,一個諸多考慮而決定留守大本營。
我想我在一開始就有點累,晚上睡覺的時候枕頭壓的脖子有點不舒服,萬萬沒想到這會是后來引起輕微高山癥的開頭。蘭哥拉著我從一開始就壓隊走,讓我要記得調整最適合自己的步伐,不用走快,呼吸也要配合。當同伴們已經順著石頭過河開始往上,我心裡有點慌張,試著跟上腳步,不想要脫隊,不想離他們太遠,于是加快了腳步,終于走在隊伍的中間,隨著時間過去,我有點喘,有點頭暈,在一處休息地后,我又成了壓隊。再出發沒多久,我感覺想吐,但真的停下來想吐的感覺又沒有了,這樣一路折騰到第一個真正的大平臺:巖板休息點,我吐了兩口沒有食物的水。

稍坐一下,喘個氣,休個息
吐過休息完的我感覺好多了,接下來的巖板路才是真正令人頭痛的開始,一路斜坡不說,夾雜碎石與濕滑路面,蘭哥說幸好沒有結冰,不然那才是麻煩,得要協作一路在前面拉繩拽著我們往上,光是用聽的就無法想像,也不敢再想。就這兩段小巖壁與大巖壁,我幾乎耗盡了體力與精神,每走不到十步就停下來休息,看著無止盡的巖壁頭就暈,真的好想就停著不走了,腦中冒出的疑問與負向思考大概被蘭哥發現了,整路鼓勵與分散注意力的對話不斷,巖壁上的半扶半攙,停下來休息的時間增加…等,我只能用意志力再跨步往前來回報蘭哥。
繼續來到第二個石板休息點,我終于再次看見失散已久的伙伴們,他們三個就坐在石板上,為我歡呼著,跟我聊著剛剛路上的事,還跟我說他們準備往下撤了,身體狀態不好,要我加油。這次出發我問了蘭哥:「我可不可以倒著走巖壁,一直向上看我頭暈,倒著走會比較好!』蘭哥半笑半驚訝的看著我,像是我開了什么玩笑說:「這不是玩過家家,要不你先走給我看。』于是我開始動身,面對著站在底下的蘭哥與伙伴們倒退著往上走,讓蘭哥相信我的話,也與伙伴們道再見,大本營見。蘭哥不可思議的看著我,跟我的領隊兼伙伴們說,那是他當協作十幾年來第一次有人倒退著走,我是第一個。正走的開心不頭暈的我時不時轉頭注意身后的路,邊想著我是不是太任性了點,直到蘭哥動身來到我旁邊幫我看路與我聊天。
出發到我決定下撤是我遇到四組正在下撤的伙伴之后,在來到了海拔4500m,我遇到了老何和小賤,老何六十三歲了,身強體壯,去年還上過拉薩,是馬拉松跑者,小賤和我同歲,一路與老何相伴,直到與我相遇,我看見他們往下走了,問他們到了哪?他們說4600m,有雪就往下了!我決定我必須摸到雪,不然不往下,在這之前要補充體力,索性就直接在我們相遇的地方坐了下來,跟蘭哥說我想要吃點東西再繼續,老何與小賤也一起休息了,聊著天老何說道:「我是感覺體力不行了,這次真的有累,所以不打算往前啦!時間也差不多了,先去大本營休息等你們,小豬還在前面呢!』我說:「我就這樣一步一步慢慢晃上來了,看時間是不夠上,就是看看自己能到哪就到哪,必須要玩到雪,反正前面還有人,那我們大本營見!』

與我在最后下撤路上一起結伴的隊友們
前方就是這段斜坡的頂點了,我可以從斜坡最頂端一路滑下去,肯定很有趣,我心里想著,于是向蘭哥說到:「我就爬到那里(指著斜坡頂端),然后就往下撤,我想玩滑雪。』也許是時間真的差不多了,抑或是蘭哥已經評估過我的狀況是不能再往前多少,雖然離山頂不過就是796米,這聽起來不痛不癢的數字,但這里是海拔已經四千多米的雪山,接下來的路厚厚的積雪與強風才是真實會發生的,必須留時間和體力下撤!往前的路由巖石與積雪組成,時而平緩時而陡峭,也要小心碎石。出發到現在,終于要到了海拔4600m,最后爬升還是累得我不得不走幾步就要停下來喘氣,可是心里感覺是甘愿的,哈哈,雀躍的朝著積雪頂端往上,巴不得能把兩步當一步跨。
到了頂端之后,用大背包的防水套當作滑雪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物兩用,不錯的投資,前提是要舍得你的背包防水套。當我坐在防水套后面,前面是我的協作,護著我的雙腳在前面操控速度與方向,多么難得又新奇的經驗,用屁股滑雪,抵達緩坡前我們經歷了一個小坑洞,飛離地面大約兩秒的時光,號稱滑雪路段的高潮,然后就回到了平地。在腎上腺素提升后,我與蘭哥在緩坡巖石上稍作休息,聊聊他的家庭,說說我的愛情觀,吃了小餅干,喝著他給我的良藥紅糖水。蘭哥像是我的人生導師,一邊當協作一邊傳授人生道理,偶爾聽聽旁人的想法其實不錯,能與他人交流更好。

協作蘭哥帥氣的背影照
休息的時候,蘭哥的對講機響起了,李哥與所有出發上山的協作們都各自擁有一支互通的對講機,有緊急狀況會響,有狀況回報會響,有要聯絡時也會響。蘭哥說小豬準備下撤了,上面天氣狀況不好,我抬頭一望山頂,果然已經是云霧籠罩,反看大本營方向是晴天光照。我們也要開始下撤了,滑完雪后還玩了路邊積雪,此行無憾,山還在,下次再來也不遲,我一直對自己這么說。

雖然我腳不長...但都陷入雪里了啊!興奮人生第一次碰到如此多積雪

下撤途中可見清晰的大本營
下撤時,我跟蘭哥都走得很快,他讓我嘗試在濕漉漉的巖板上小跑步,他說:「注意前方的路,不要看腳下,就能很迅速下山。』很困難,還是會害怕是不是下一步沒踩穩就會滑倒,只能做到看著腳前方一米路是否有坑洞,石頭會不會動搖,果然是高手與平民的區別。經過我吐了兩口記憶的大巖石前,我能笑著對蘭哥說:「這里是我吐了兩口的地方耶!幫我拍一張!』中午時分,凌晨五點多出發的我回到了大本營,帶著整座雪山教會我的,以及我在雪山中學到的,還有大家的祝福。真的是一種慶幸,能撐過撞墻期還自己走下來,能笑得出來挖苦自己,能與很棒的協作一起進退。
哈巴雪山的小紀錄被我弄得落落長,已經省略了很多話,這里稱的上我旅程的精華! 當然玩耍的部分我就自動省略了,畢竟這次的主角是攀登哈巴雪山,哈哈哈~時隔幾個月我終于完成了個人的心得,有點感動,是一種幾月后才能告訴大家的感覺。如果大家不巧地把整篇看完了,請不要吝嗇指教,因為我已經把詞都用光了,字太多也懶得一一查看有沒有錯誤。在此下臺一鞠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