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野跑普及,越來越多山野愛好者以越野跑鞋取代傳統(tǒng)有鞋幫的登山鞋,取其輕巧靈活,路途上跑行皆可。
自疫情以來,為了減少了在人流多的市面活動,我往日用在跑步的時間,更多放到山野之間,感覺肌肉狀態(tài)不及以往,近段時間穿過幾款登山鞋上山,希望好好運用鞋幫的設(shè)計,加強腳踝支撐,避免因為小腿肌力不足而崴腳。測試過后,卻有感登山鞋的性能高下,原來絕非純粹腳踝支撐性能的差異。
我改變了穿著越野跑鞋登山的習(xí)慣,改為使用有鞋幫的登山鞋,不知不覺已測試過4款鞋,從專業(yè)級的登山鞋品牌Salomon薩洛蒙 Cross Hike Mid GTX,到大眾化的連鎖運動品牌Decathlon迪卡儂 QUECHUA MH500等等,性能與定價,幾款登山鞋完全不同。
綜合起來的感想,就是品牌效應(yīng)、商品定價等因素跟登山鞋性能之間,有時確實沒有必然關(guān)系。
專業(yè)品牌的旗艦款登山鞋,在材質(zhì)透氣、防水等性能,固然有絕對優(yōu)勢,但不代表它們在各方面都是全能;便宜的登山鞋可能在個別環(huán)境下,性能表現(xiàn)略為失色。
最重要的,依然是了解清楚自身能力、水平和目標(biāo)等,選擇合適裝備。再客觀全面的跑鞋、登山鞋評測,都只是參考,最后還是滿足每個人都不同的要求,才是最重要。
擁有越野跑鞋性能的登山鞋
Salomon薩洛蒙 Cross Hike Mid GTX

綜合評分(5為滿分)
防撞:4 透氣:5 防水:5
靈活:5 緩震:3 抓地:3
防沙石:2 腳踝支撐:2 足弓支撐:3
Cross Hike Mid GTX是戶外品牌Salomon薩洛蒙的出品,可說是近月的登山鞋測試中,穿過最高規(guī)格的鞋款。
它最特別的地方,在于它并非從零開始研發(fā)的登山鞋,而是從極具人氣的越野跑鞋Speedcross調(diào)整出來的版本,跟Speedcross 5的外底、中底比較,Energy Cell+中層吸震物料、10毫米的掌跟差和人字型的Contagrip抓地坑紋等,兩者的系統(tǒng)近乎相同,簡單理解,它就是一款登山鞋結(jié)構(gòu)的越野跑鞋。

浮沙碎石遇上雨水,鞋子的抓地力開始不穩(wěn)。
鞋面采用高效防水的Gore-Tex膜,其性能達至將整隻鞋掌踩入濕滑的泥漿之中,抽出來時,鞋內(nèi)的腳掌還是干爽通透,毫無入水痕跡,汗水亦可如常揮發(fā)。
多走一會,連本來沾在鞋面上的濕泥都會漸漸干涸然后脫落。一分錢一分貨,防水透氣性能方面可謂無可挑剔,但它亦并非毫無缺點。

Cross Hike Mid GTX其實是從越野跑鞋Speedcross中調(diào)整出來的版本。

Quicklace綁帶系統(tǒng)。

綁帶可收入鞋舌之內(nèi)。

鞋領(lǐng)外例有防撞部件。

內(nèi)例防撞部件之外,亦有防磨考量。

鞋身的Gore-Tex膜防水能力甚高。

鞋身有預(yù)算陷落在濕軟泥地時的額外緩沖位置,水份在鞋側(cè)亦難以透入。

越鞋跑鞋級別Energy Cell+鞋跟系統(tǒng)。

單看中底實在難以分清它是越鞋跑鞋還是登山鞋。

鞋頭有額外防撞加固。

鞋領(lǐng)結(jié)構(gòu)令前后屈曲扭動腳踝的空間充足。

品牌自家Contagrip防滑外底和人字型抓地坑紋。

走在原始地表上,中底與腳掌的反應(yīng)和緩震比例拿捏得不俗。
由于中底的越野跑機能,鞋身不得不配合靈活性的設(shè)計,最明顯在于鞋幫之上,為保留快步或跑步時,腳踝可維持前后扭動的空間,代價就是腳踝的支撐感不太明顯,最多只能減少左右內(nèi)拗的風(fēng)險。鞋領(lǐng)活動幅度大,亦容易跌入細小樹葉、樹枝等異物。
加上為保持396克的重量,鞋子的保護部件相對簡單,下雨時,浮沙碎石遇上水份,鞋子亦會出現(xiàn)Salomon薩洛蒙鞋款向來較弱的環(huán)節(jié),抓地力不穩(wěn)。所以對于一心希望以支撐腳踝為目的、減少小腿肌力消耗的登山者來說,這款登山鞋對用家本身的體能和山野經(jīng)驗還是有一定要求。
Timberland添柏嵐 Garrison Trail Mid Hiking Boots

綜合評分(5為滿分)
防撞:3 透氣:4 防水:4
靈活:4 緩震:4 抓地:4
防沙石:3 腳踝支撐:2 足弓支撐:5
說實話,今時今日講到Timberland添柏嵐,我只會想起他們的經(jīng)典黃靴,以及作為街頭時尚品牌的面目。但是黃靴作為上世紀(jì)的舊時代戶外鞋,絕對不再是翻山越嶺的主流選項;所以當(dāng)我測試到品牌制作的Garrison Trail Mid Hiking Boots時,這種屬于當(dāng)代的山野性能,確實令我驚喜。加上價錢亦不算太貴,可得出這樣的性能,比預(yù)期高。

鞋子在石塊和砂石上的抓地表現(xiàn)尤其明顯,測試間沒有出現(xiàn)崴腳的情況。
Garrison Trail Boots給我最深印象的環(huán)節(jié),在于它對不同地形的適應(yīng)能力。由于不少登山鞋都因為鞋釘坑紋的抓地配置,與中底物料的軟硬配合不宜,當(dāng)走在水泥硬路時,鞋釘就會有穿過中底、頂上腳底的內(nèi)向觸感。如果走在原始的沙泥路,這樣的配置影響當(dāng)然不大,但郊游徑有大量人工鋪設(shè)的水泥路,如果鞋子難以應(yīng)付混合形地貌的話,對很多人來說未必是個好選擇。Garrison Trail Boots卻在應(yīng)付多元地形方面,交出令非常不俗的方案。
Timberland添柏嵐 Garrison Trail Mid Hiking Boots的細節(jié):

鞋帶部件令腳掌活動時,不會鎖得太局促。

加固部件的合成皮革,甚有傳統(tǒng)靴款的影子。

Schoeller織布加TimberDry涂層,防水又透氣。

前掌的部件容易鞋子作靈活扭曲。

EVA中底表現(xiàn)不過不失。

中幫設(shè)計支撐性略為不足。

鞋跟圈方便穿著。

鞋體辨識度高。

ReBOTL環(huán)保物料是采用回收塑料再造而成。

品牌傳統(tǒng)與性能之間的拿捏分寸得宜。

彈性鞋帶方便穿脫,亦容許腳掌有更大伸展度。

鞋頭和鞋跟都采用登山專用橡膠。

TimberGrip技術(shù)的抓地性能令我驚喜。
剛穿起Garrison Trail Boots,中底承托感覺非常明顯,足弓支撐感十足,容易感覺足弓位置向上推起的結(jié)構(gòu),哪怕是小腿肌肉較弱的我,走到旅程末段,亦未出現(xiàn)腳掌內(nèi)翻的情況。
而且它從鞋頭至鞋跟都采用登山專用橡膠和TimberGrip抓地技術(shù)制成,跟不少登山鞋比較,質(zhì)感不算黏,但是伸展度甚高,無論是崎嶇不平的碎石路、沙石路,外底受壓會擴展觸地的接觸面,增加抓地面積,從而減少崴腳機會。
即使遇上水泥硬路亦一樣,外底向外,而非向內(nèi)伸展,對腳掌的觸感影響輕微,適應(yīng)能力甚佳。透氣、保護、緩震等性能方面,整體亦有中上表現(xiàn),在當(dāng)今非主流的山系選項中,絕對是驚喜之作。
值得信賴的腳踝支撐
KEEN Explore Waterproof Boot

KEEN Explore Waterproof Boot
綜合評分(5為滿分)
防撞:3 透氣:3 防水:3
靈活:4 緩震:2 抓地:3
防沙石:5 腳踝支撐:4 足弓支撐:3
以UNEEK山系涼鞋起家的美國品牌KEEN,近年積極開發(fā)其他類別的山系鞋款,當(dāng)中不乏概念新鮮的登山鞋設(shè)計,例如兩年前便推出過的Explore UNEEK,嘗試一改傳統(tǒng)登山鞋的物料手法,以襪幫狀的編織物料制作鞋身,輕巧、透氣,設(shè)計亦十分時尚,評價卻好壞參半,主要是鞋身保護性能不足,反而失去了登山鞋的原意。

來到今年的Explore Waterproof Boot,可說是KEEN摸索品牌特色登山鞋的階段中,一個表現(xiàn)不俗的作品。
原始的地表才是真正測試Explore Waterproof Boot性能的地方。
雖然它走在水泥硬路時,正是會出現(xiàn)前面所描述,鞋釘穿過中底、頂上腳底的內(nèi)向觸感,足夠應(yīng)付滿布碎石、泥沙、濕泥、樹根的原始地表,而且沾上了濕滑泥沙,亦沒有影響性能表現(xiàn)。
個人認(rèn)為這樣的表現(xiàn)實在非常合理,只要知道在怎樣的路況才能用盡鞋子的性能,避免出現(xiàn)期望落差便可以了。
Explore Waterproof Boot的細節(jié):

KEEN DRY防水透氣膜制作,防水能力不俗,但鞋內(nèi)汗水依然容易散發(fā),保持雙腳干燥。

TPU覆蓋層網(wǎng)眼布,進一步防水之余,亦盡量減輕了鞋子。

鞋身兩側(cè)的防撞、防磨部件。

鞋頭亦有加厚部件,保護趾頭,走長距離路線的話十分重要。

鞋背部件加強保護。

外底弧度符合步伐運動。

外底為KEEN自家的出品。

抓地力非常不俗。

緩震的EVA中底偏硬。
此外,Explore Waterproof Boot對腳踝的支撐,是我認(rèn)為4個鞋款中最優(yōu)秀的一對。結(jié)構(gòu)上,彈性的鞋帶令鞋幫在步行時,腳踝依然有一定伸展空間,在支撐與扭動之間的平衡十分理想,對減少肌肉消耗的輔助十分明顯,對走開中長距離手作步道的登山人士來說,這款登山鞋的性能值得信賴。
Decathlon迪卡儂 QUECHUA MH500

Decathlon迪卡儂 QUECHUA MH500
綜合評分(5為滿分)
防撞:5 透氣:1 防水:2
靈活:2 緩震:2 抓地:2
防沙石:3 腳踝支撐:3 足弓支撐:1
今時今日要買到一雙幾百元,卻又有基本性能的登山鞋,實在有點困難;初接觸山野生活,想入手體驗一對提供了基本性能,價格便宜的登山鞋,Decathlon迪卡儂可能就是最好的選擇。

防撞方面,MH500的性能真的不需要擔(dān)心。
簡單來說,它的防水、透氣、抓地等性能,在混合形的山路上都只是可接受的水平,尤其是抓地方面,遇上水泥硬路、或者潮濕的滑石地表,它的抓地配置近乎失效,初初穿著由城市的家中出現(xiàn),感覺不會太好。直至走入地表狀態(tài)原始的手作步道時,鞋釘在土地上有足夠伸展空間,抓緊地表,鞋子才有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
Decathlon迪卡儂 QUECHUA MH500細節(jié):

鞋頭的像膠部件,令鞋子的保護性能十足。

透氣度不過不失。

牛皮皮鞋身十分耐磨。

鞋舌亦有填充物。

鞋跟手抽方便穿著。

鞋領(lǐng)設(shè)計,盡量使腳踝活動靈活。

保護腳掌是鞋子最出色的功能。

走在硬路上,外底的鞋釘會反伸向內(nèi)部

并不適合用來走水泥硬路、或者潮濕的滑石地表。

防滑像膠制造T型鞋釘有5毫米。

防滑像膠的表現(xiàn),要視乎在什么環(huán)境下應(yīng)用。

鞋領(lǐng)收窄的設(shè)計,但因為要比平日穿大半碼,包裹感也是不強。
另一點就是其防撞性能,或許品牌都了解到,對一眾專業(yè)品牌斗山野機能并無優(yōu)勢,于是反而在最根本的安全性能著墨。它的鞋身防撞部件包裹度極高,走路可以很放心,即使腳掌撞向梯級、石塊等撞到噗噗聲,趾頭亦絲毫無感。
因此如果是新手登山人士,走的也不是硬地路線,而是原始的手作步道的話,這款定價不過數(shù)百元的登山鞋,還是可以一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