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旅行的習慣里,讓我們在選擇各種戶外用品時,都希望它能夠最大程度地適應各種場合,或擁有多項不同的功能,單一功能的產品對于多變的旅行條件里是過于奢侈的,因為背包行李的限制,每每我們對于將攜帶出門的裝備無不思量再三。因為經歷過,所以深刻了解到,盡可能地尋找一項裝備的多樣化適應性,才能將自身的機動能力完全發揮,這也成了在買裝備時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登山鞋成了各種裝備里的重中之重。
好的鞋子讓你日行千里;不適合的鞋子讓你寸步難行。即便是徒步少、搭乘交通工具的輕松旅行,腳上仍是需要一雙適合自己的鞋款,才能讓我們的旅程輕松愜意,此外,除了考慮到舒適和耐用性,外型的設計自然也是不可逃避的選擇重點,美觀與機能的雙重要求,可說是是現代人出給戶外用品商最大的挑戰。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鞋子,就是 Salomon薩洛蒙 OUTline Prism 登山鞋
雖然 Salomon薩洛蒙以登山鞋聞名許久,但隨著戶外旅行的需求增加,如何兼顧登山鞋防水、防滑的特色,同時又能免去對于登山鞋笨重的印象,成了他們近幾年來積極投入的一塊領域。通常這一類型的登山鞋是有別于我們刻板印象里所瞭解的登山鞋,適應的地型和環境也相當不同。因此,在設計上為了符合更多人在城市與近郊間穿梭的方便性,減輕登山鞋厚重的外殼,取而代之的是運用輕盈的材質,讓登山鞋一躍成為了日常穿搭里也不突兀的產品。
再也不需要為旅行時,可能一時興起的步道踏青而猶豫著,是否需要額外再攜帶一雙登山鞋?
自由的倚靠Salomon薩洛蒙 OUTline Prism,就能穿梭在城市與自然間,讓我們在擁有穩定抓地力的同時,還能保有地點選擇的靈活彈性。

事實上,在這之前,早已擁有了前一款的輕量 OUTline GTX,至今兩年多以來,也成為了日常戶外輕旅行或城市通勤工作的必備品,甚至連健身房的訓練也能用 OUTline GTX 應付,幾乎完全取代了運動跑鞋和休閑鞋。長達兩年的實際穿著體驗,至今,仍是出門最優先選擇的鞋款。所以,這次就輪到我和大家慢慢介紹這新款的Salomon薩洛蒙 OUTline Prism。
這次我選擇的是: Salomon薩洛蒙 OUTline PRISM MID GTX W 中幫登山鞋

系列承襲了它一慣輕巧的設計,外型上更接近休閑運動鞋的概念,這次刻意選擇了中幫的版本,主要就是希望在恣意休閑的同時,仍能保有類似短靴的微正式感。除此之外,也能增加對于腳踝的保護,但這純粹還是取決于個人的穿著習慣及常探索的環境。

我將這雙鞋實際穿著后的感受,整理出了幾項重點與各位分享,也能讓各位評估這雙鞋是不是適合自己的鞋:
柔軟的穿著體驗
這雙鞋應用了Energy Cell 的獨家吸震中底,所以當穿著上去時,會有一種回彈的感覺,這在極致輕量化后,還能保有這樣的避震中底,讓人有一種喜出望外的驚喜感,有別于一般純靴子的硬底磨腳,第一次穿上似乎就能有很好的舒適性。

GTX防水襪套結構,雙腳透氣干爽的標配
在休閑鞋與登山鞋間重要的一個差別就是這層防水鞋套設計。遇到天氣不佳或是一腳踩進水坑時,同是休閑款的外型,防不防水決定了雙腳的舒適程度。所以只要說是登山鞋款,防水襪套可說是標準配備了。 因此,即使Salomon薩洛蒙 OUTline Prism 外層采用了耐磨透氣的網洞鞋面,也無須擔心進水的問題。

鞋頭前緣保護設計
為了符合登山鞋的幾項優勢,這款鞋在鞋尖的部份做了一個熱壓膜及硬材質的加固,讓鞋身兩側已輕量的同時,也能兼顧戶外時保護雙腳的功能。這款 Salomon薩洛蒙 OUTline Prism 的楦頭較寬,對于寬腳板的朋友是一大福利,保有適當的空間,不會有壓迫的感覺!

但是對于我本身就屬于窄長腳板的人來說,就需要穿上厚一點的羊毛襪,避免腳趾滑動。
我也特別請朋友試穿看看對于這雙鞋的感受,朋友和我的腳尺寸相同,但是腳板稍微比我寬一些,所以單穿一般的襪子就剛剛好,穿起來走路也十分合腳、輕盈。我的腳板屬于長且窄,需要穿到有厚度的羊毛襪,不然前緣的部分會有一點空空的感覺。
實測后,我們一致認為,要以這款鞋進行重裝是不適合的,但對于郊山、旅行而言,絕對會是最佳的選擇。


順帶一提,我現在上高山的鞋款是Salomon薩洛蒙的 X Ultra 3 ,這雙鞋相對來說,腳前面的楦頭也是屬于比較大的,若是屬于寬腳板的朋友也會很合適。
Contagrip的抓地力
Contagrip大底經常運用在Salomon薩洛蒙的登山鞋上,而這款雖然主打入門休閑,但在大底的設計依然采用了抓地力極佳的材質,鞋底齒痕的深度維持高標準的5mm,對于郊山戶外人工的步道可是綽綽有余。

極度輕量
前面提到,由于個人偏好中幫款式,除了可以保護腳踝,還能當做短靴穿搭,一兼二顧。但最驚艷的是,即使如此,單只鞋身的重量卻仍然只有 290 克,讓雙腳在穿著的同時,能輕松忘了它的存在般,自由的活動,Salomon薩洛蒙在輕量化這點確實是下足了功夫。

一起實測去吧!
參加的第一場戶外音樂節,便帶上Salomon薩洛蒙 OUTline PRISM一起出發!

想象躺在草地上,邊聽現場音樂和野餐,還能有比這個更放松的事嗎?

我們坐在草坡上休息,聽著萬芳在臺上唱著歌,順道把鞋子脫下想踩踩青草、接接地氣。以往的經驗,脫下登山鞋時,會有一股像是壓抑許久而產生的重量感解脫,但這雙鞋設計的方式,使雙腳幾乎是保持在舒服的狀態中,也因此沒有產生這么巨大的落差感。
以往穿著登山鞋在抵達目的地前,我都會在車上脫鞋,讓腳無止盡地放松,而這次卻完全沒有這種想法,難道這也算是一種無痕體驗嗎?



這次一天來回的小旅行,帶上 Salomon薩洛蒙 OUTline Prism ,在自然的環境下自由地走動,又能保有穿搭的獨特性,讓人非常喜歡啊!
戶外徒步
趁著秋季,約了友人上山,去看專屬秋日的美。
下著毛毛雨,沿途有多段泥濘,我則是穿 Salomon薩洛蒙 OUTline Prism,天氣是微雨,即使偶爾踩進水洼里,鞋內保持干燥。再加上,原本很擔心濕滑的地形和交錯的樹根會影響抓地力,但鞋子和雙腳合一的契合下,腳步卻還是依然穩健。


下山處,我們清洗鞋子的時候,用上刷子,和清水刷一刷,便能輕松地洗掉泥巴。

這次的路線類型屬于步道與原始地形混合,加上此處因地理位置潮濕,霧氣較濃,因此容易有濕滑泥濘的問題。若是腳步沒有踏穩,或是鞋子不適合的話還是會有不慎踉蹌的風險,然而,這次這雙鞋的完美表現,順利通過測驗。
日常穿搭
選擇全黑色系的款式,讓我在日常和旅行間的穿搭上,方便了許多。


黑白色系的搭配,讓一切都變得簡單。



我會認為這雙鞋很適合剛入門戶外圈的朋友,想像假日時,選定一個周末的早晨,讓自己流流汗,親近一下森林,下山后穿著它走進一家早午餐店,悠閑的度過一個早晨,也一定都不顯得突兀。

同時也避免在登山風潮的鼓吹下,一味沖動地買下一雙昂貴的重裝登山鞋后,才發現他出動的舞臺少之又少。在這之前,不如先讓自己適應走路的節奏,找到身體活動的感覺,若是真的喜歡了,再朝進階型的鞋做挑選,避免買了卻沒有合適地方穿上的窘境,這也是為什么我認為新手入手這款鞋做為戶外的敲門磚是再適合不過了。

對于我個人的使用經驗中,會把它歸類到旅行必備品,像是三天兩夜的小旅行,拜訪鄉間的小城鎮時,靠著自己的雙腳去探險,帶上這可以徒步的鞋款,除了讓你一天下來也不會有太大的疲憊感外,在鞋底防滑科技和鞋內防水襪套的加乘下,擺脫傳統束縛后,這絕對會是一雙戶外輕旅行的必備良品,強烈推薦給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