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登山背包在負重之余需兼具舒適,否則在漫長的步行途中,那沉重的負擔,肯定折煞一路美好的旅途。由于每個人的身型與背長都不一樣,大背包越來越有個人化的傾向,特別是在背長的調整設計這部分,各大戶外品牌莫不絞盡腦汁,力求容易操作與精準契合。
這次使用的這款Lowe Alpine Manaslu 這個系列的背包,其突破性又創新的設計Axiom可調式背長系統曾得過許多戶外大獎。一般調整背包背長需要將整個背包脫下來,但Axiom的設計為不需脫下背包,只需將調節環拉起,背帶調整到適合的背長后,釋放調節拉環,即可完成無段式的背長調整,如此簡單方便的方式,實在很神奇!
而 Axiom 背負系統又依照使用者需求,細分為不同的等級:Axiom 7、Axiom 5、Axiom 3 與最輕量的 Axiom Light,各有不同的特色與使用狀況,Lowe Alpine Manaslu是屬于Axiom 5的等級。

Lowe Alpine Manaslu背包,為55升可擴充為65升。
Axiom 背負系統又依照使用者需求,細分為不同的等級:Axiom 7、Axiom 5、Axiom 3 與最輕量的 Axiom Light,這次測試的Manaslu是Axiom 5。
這次背著 Manaslu 的登山行程,由于預期會有大雨與應付意外狀況的準備,所以在防水與緊急事故處理的裝備上需準備齊全,也就是除了一般登山裝備外,還帶了相關繩索扁帶、急救箱與通訊備用電池,加上四天的糧食與預備糧、行動糧等,加起來約有20公斤,Manaslu背包升數為55可延伸至65升,本以為裝不下,但延伸的65升的部分只用了一點點,體積算蠻大的。

Manaslu 雖為55升但可延伸至65升,我這回裝了約20公斤的裝備。
除了容量大之外,Manaslu 最主要的特點為:
Axiom 可調式背長系統:在實際的操作上,真的非常方便,只需拉出拉環,就可以簡單的滑動肩帶的高低位置,確認所需的高度后,放開拉環,就穩穩地鎖定肩帶。

Axiom的背長調整設計。

在背包貼背處拉出拉環,就可以移動背帶位置。

很順利輕松的上下移動適合的背長。(兩側會一起移動)
我本身有一個25升的 Lowe Alpine Yocton背包,一如我之前對 Lowe Alpine 的印象,Manaslu 55:65 設計上也很重視細節;除了Axiom 可調式背長系統,還有以下很棒的設計。
活動式的腰帶腰包與襯墊:由魔術貼結合腰帶與腰包,除了能因應每個人的腰圍而調整腰帶,相對的腰包也能做的比較大;腰包變大,不少登山小物就可以直接放在腰包,不須時常上下大背包,比如相機、瑞士軍刀、太陽眼鏡、行動糧等,拿取方便。

腰包與襯墊可分離,好處是腰包不需受限于襯墊的大小,相對可放很多東西。
厚實舒適的減壓泡棉與通風背板:厚實且寬大的塑型泡棉肩帶與腰帶,讓背包70%的重量落在腰部卻也不覺得壓迫。實際重裝背負行進時,相當貼身,肩帶的內側也設計成通風的襯墊形式,增加舒適度。透氣背板的設計,讓背部非常通風涼爽。

柔軟厚實的襯墊與通風的背板
前后側大型穩固的提把:這對于搬運背包,相當方便,尤其是上下車或是在屋內移動背包,甚至有困難地形需要吊掛背包時,也非常有幫助 。就我目前所見,應只有Lowe Alpine有此設計。

前后側都有的大型提把,直接拎起來或需要吊掛背包時很方便
堅固的外側掛點設計:類似Daisy Chain 的設計,方便外掛各式裝備的固定點,可綁繩索、頭盔、衣物等,它的特色是不用時可以隱藏在內側,既美觀又實用!

隱藏式設計,方便堅固的外部掛點
掀背式全開口:背包前側設計成可以全開,方便在不開啟頂蓋的情況下拿取背包中下層的物品。

可全開的設計。
水袋與吸管出口:如果是使用背負式水袋的驢友,喝水就非常方便了!

水袋與吸管出口。

內置背包雨套:可以很方便的收藏與使用防水背包套

背包最底部內建防水背包套,下雨天馬上可拉出來套上。
實測:
經過本次之實測后,結論如下:
1.背負性:
在實際背包上肩前,要先調整背長,透過 Axiom 可調式背長系統,我的結論是:方便、操作簡單、調整精準不位移。因為帶隊的關係,很常幫山友調整各式背包,每次都要下背包后,不是撕開魔術貼就是要打開連結扣,一次不行還要上下背包重複操作,覺得非常麻煩又不方便!要是每個背包都用Axiom可調式背長系統,那該有多方便啊!不用下背包,對方背著背包我就可以調整了!
行進時,或許是全新的背包,剛上肩后有點不習慣厚厚的腰墊,背包有點離身的感覺,大約20分鐘后,再把腰帶束緊,請同伴協助再微調背長(不需下背包!),就感覺相當合身了,行走起來不搖晃,攀越倒木時,重心仍然跟著身體移動,在負重的狀況下,算是個相當舒適的背包。

Axiom背負系統超好用,不用下背包就可以調整背長,讓背與包合身舒適
2.后背透氣性:
這次是雨中行,在穿著雨衣之下,一般也就不強求通風透氣了;但是很特別的是,我覺得這背包的通風做得不錯,不會有背后整片雨衣黏著的感覺,這部分我推測是厚厚的襯墊與透氣網有發揮效果,回程天氣放晴時,就真的覺得比我背過的大型背包都來的通風。
3.外觀:
這個背包的顏色與外觀很符合我簡約的個性,不會有太多復雜的顏色,個人喜歡這種低調外表的。
4.整體收納與操作性:
實際使用時,大型的腰包有足夠的空間放相機、行動糧、折刀、手電筒,還可以塞進頭巾,是我很喜歡的設計,不用另外掛一個胸包在身上,輕松許多。此外,側邊水壺雜物袋又深又大,水壺不會半路跳車逃走,這點很重要,我很常在壓隊時幫忙撿水壺。最前側大型彈性外袋的設計,我是用來放置又濕又臟的雨衣雨褲,可與干凈的背包內部做區隔。
頂蓋置物空間相當大,也可以隨著擴充背包容量而隨之延伸高度,操作簡單,可惜的是 Manaslu并無頂袋獨立拆卸成為腰包或登頂小包的這項設計,如果是在登頂或簡單往返的路程上,能提供一個方便拆卸的登頂小包就更棒了(另一個等級的 Axiom7 就有另外將水袋夾層成可拆卸并做為攻頂小包的設計)。這次我將睡墊外掛,發現伸縮織帶的長度已到盡頭,太大直徑的外掛將無法扣上,所以應該不太適合外掛帳篷這么大的物品。不過隱藏式的外部掛點,兼具實用與美觀。

整體來說,此包空間可利用部分蠻多的,前袋夠大我放了滴水又沾了泥巴的雨衣跟雨褲,側袋夠深水壺不會逃跑,頂袋也很大方便。
至于背包內部用來區隔上下層的拉鏈隔間,我是覺得有點雞肋的設計,實用性不大,個人是打開拉鏈,使用整個直通的內部空間。
本次出行,由于大半時間在下雨,所以方便拿取的防水背包套就很重要了。也因為 Manaslu 的外側有全開式拉鏈,在雨中,可以不用從上方冒著雨拿取背包內的裝備,是個頗方便的設計。

與背包合一的背包套在下雨時使用起來很方便
Manaslu使用建議:
以55升可延升至65升大小的背包,有方便調整且舒適的背負系統、收納功能設計到位,是款性價比相當高的背包。個人認為 Manaslu 這適合3~5天的徒步登山行程。至于兩日內的簡單行程,由于空重有2.2 Kg,加上背包整體略顯寬胖,雖然也有縮小背包體積的織帶,但內容物還是會積在下方,反而就不是很建議了。而其外觀低調,顏色簡潔俐落,很適合在外型與功能要求講究實用的驢友背。當然,如果是時常有調整背長需求的驢友,比如與家人朋友共用背包,更要選擇有Axiom調整系統的Manaslu了!真的方便很多!

以上所述,雖然僅僅是一趟路的行程,但是在略有重量的背負,與下雨的惡劣天氣考驗,個人覺得 Manaslu 蠻符合我對中大型背包的要求。以Manaslu這個世界第八高峰、海拔8,156米命名的背包,真的頗有本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