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3年問世就引領戶外鞋風潮的Columbia Bugaboots,冬天Columbia運用Bugabots的設計理念,添加流行的新元素,全新打造出輕量登山鞋,讓傳統的設計不僅得以延續,也讓歷史感的經典鞋款有了新的話題。
外觀與設計
Columbia 輕量復古登山鞋的外觀設計不同于傳統的登山鞋或徒步鞋,這是因為它并未采用亮皮面或麂皮面拼接的方式,或者是麂皮面接縫同色系抗磨尼龍布制作方式,反而是在鞋身的拼接上使用了類似藍色牛仔褲布料的抗磨尼龍布,創造出有別于傳統戶外鞋的質感與視覺色彩。

這次有機會實際到美國測試Columbia 輕量復古登山鞋,不僅體驗徒步的踩踏感,也一并有機會測試防雨、雪與保暖功能。
此外,這款Columbia 輕量復古登山鞋還可以搭配紅色鞋帶,讓整體的色彩更活潑,而且還帶著俏皮,也會讓這款鞋子在搭配服飾(褲子)上有更多的空間與選擇。當然,除了年輕化與好看的外觀,依照原廠說明這款鞋子也具備防水機能,并且以手按壓鞋舌、鞋幫,可以感覺相當柔軟有彈性,屆時穿起來應該蠻舒服的。
在大底方面,Columbia 輕量復古登山鞋的鞋底采用3.5mm深的大方塊細紋,推測這樣的鞋底對于行走一般的步道、小碎石路是適合的,而土質較黏的泥路或是大面積崎嶇的石塊路面或爬升地形應該也不是很適合。但總之對于抓地力、穿著舒適度等,還是要實際測試才能有所評價。

上:土黃色鞋帶的一般配色。下:搭配具有活潑感的紅色鞋帶。

在鞋身的拼接上使用了類似藍色牛仔褲布料的抗磨尼龍布,增加流行感,比傳統登山鞋更好搭配一般休閑服。

Columbia 輕量復古登山鞋的正面與背面。
實際測試
其實原本拿在手上,就可以感受到單只鞋才450g的輕巧感,在穿上后,重量也不太像是所謂的登山鞋,而我個人會比較傾向將它定位在高幫徒步鞋上。

做一般徒步與休閑穿著,這雙鞋的功能已經可以滿足95%的戶外、休閑旅消費者。
就徒步鞋的定位來說,輕量的好處當然是穿起來不會重腳,但這樣的設計是用它減少大底的支撐性所換來的;換句話說,這款輕量復古登山鞋并不適合背負重物,或說背負行走的時間不能太長。
以這次到美國自助旅行的實測為例,雖然大背包的重量是17~22公斤,但由于只是到機場搭機,或是由車上將行李搬運到旅館等短距離,所以并未感到在負重后對腳掌的壓力。但若依照筆者的直覺,若背負重量超過10公斤,且持續步行一小時以上時,應該會感到不適。
由此可見,輕量登山鞋比較適合一~二天的輕量徒步,或是日常郊山活動。然而對一般徒步或輕戶外的活動來說,因為是高幫設計,加上鞋舌、鞋筒的柔軟度很不錯,所以對腳踝的保護相當好,不會因為滑倒或踩空等意外而輕易扭傷腳,則是它的優點。

看似牛仔布的藍色布料,其實是耐磨尼龍布面,且內層有防水透濕處理。

雖然輕量化,但高幫設計,加上鞋舌、鞋幫的柔軟度與支撐性都很不錯,所以能好好保護腳踝。
在防水的部分,實際測試是利用雪地與潮濕的草生地,除了發現輕量登山鞋的外側表面不易浸濕外,它的藍色抗磨尼龍布料在清潔上也相當容易。而在美國測試期間,最冷的環境大約零下5℃左右,由于鞋身的內側的表布有細絨布的感覺,因此只要搭配一條羊毛襪即可維持溫度,不會覺得凍腳。
最后在鞋底的踩踏感,輕量登山鞋的鞋底并不是那么的厚或硬,鞋齒也不是很深,所以在一般的自然步徑上,它都沒有問題,也不會出現滑動。而在濕軟的泥地上,這次在美國并未遇到黏土質的地面,因此一般的爛泥并未出現將鞋齒塞滿而造成打滑的問題。

鞋帶鉤僅兩格,且金屬以處理到不會刮傷鞋帶,不僅好穿脫也不易脫落。

大體鞋齒雖然屬于平淺款,但好處是不易積爛泥,缺點則是松軟、滑動的土坡、碎石區則會有打滑現象。比較建議當做步道、山徑的徒步鞋穿。

不論是保暖性與防水透濕性,Columbia這雙輕量復古登山鞋仍然不馬虎,清潔也很容易。
結論
Columbia輕量復古登山鞋,比較適合一般少爬山健行,但卻偶爾去郊外的朋友,而它好搭的外型,其實不論穿休閑褲、牛仔褲都相當好搭,因此絕對不會看起來那么「戶外風格」,反而可以戶外野游、都會休閑兩相宜,相信這也是未來戶外靴款的重要發展方向。
整體評價
總體平均:3.8★
踩踏感:★★★☆
包覆性:★★★★
防滑性:★★★
材質與設計:★★★★☆
價格友:★★★★
備注:★一顆星;☆半顆星
Columbia輕量復古登山鞋資料
鞋面:防水皮革+耐磨尼龍布面
鞋內面料:合成纖維
中層:Techlite超輕量穩定支撐系統
大底:Omni-Grip超強抓地力膠底
鞋號:7~12
重量:450克(以一只鞋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