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久穿不敗 Columbia 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沖鋒衣開箱實測

|分類:徒步登山露營 |熱度:8691 ℃ |

本文所介紹的這件Columbia 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沖鋒衣外套,給測評者個莫大難題,因為除了表布質感與以往所謂防水外套有明顯差異外,其他細節光靠肉眼可說是難以察覺,但好在有一個月的實際穿著測試,再加上實驗室透濕(氣)測試,才深刻感受出這件防水外套的能能與設計意義。

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沖鋒衣外套整體描述

這款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沖鋒衣外套在版型與外觀上,大致與一般春夏季的輕量沖鋒衣沒有太大差異,但在整體結構與設計細節上,它是偏向戶外活動的專業款防水外套,主要適合輕度到中度的徒步登山活動,或是環境較惡劣的「快速型」徒步登山,即輕量化攜帶裝備的三日以內活動。

雖然在外型上這件外套在型式上走的是「春夏輕量戶外沖鋒衣」,但綜觀整件外套的細節,有二項不同以往的設計,以及三項著重于透氣、防濕性的設計,特別值得做個介紹。

一、防水貼條外露

這是本款防水外套最容易被看到的「特色」。當然,若不是很了解戶外服裝設計與制作,大概會覺得這不過是種外觀配色效果,但實際上它卻是利用「型隨功能」的概念后,化功能需求為服裝外型的特色。

一般防水外套的防水貼條都貼在內側,就是靠近身體處,但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外套一則為了減少人體汗氣對貼條耐用性的傷害,二則為了強化內側布料的吸濕性能,所以將防水貼條貼于布料外側,形成如瓦片般的外層遮蓋效果,以達到比由內阻擋更佳的耐耗表現。既然以這種方式制作,Columbia的設計師干脆選擇具有深色細點的鐵灰色防水條,讓遮蓋車縫線處形成活潑的線條感,整件衣服不會如一般傳統防水沖鋒衣只有單色那樣呆板。

防水外套的深灰色線條即是防水貼條。

防水貼條特寫。

二、兜帽調節繩隧道

傳統防水外套為了能調整兜帽松緊度,多以具有彈簧快扣的松緊繩穿過兜帽週邊內的夾層,再利用收放松緊繩調整,但這么一來,兜帽就要制作成夾層,重量也會大幅增加。

既然Columbia選擇相對較輕薄的布料,自然不能以上述工法制作,但考量使用拉繩調整兜帽的需求,他們的設計師倒是在兜帽兩側以彈性尼龍布各做了一截「隧道」讓拉繩通過,這樣既可保持調整兜帽的功能,又能減少重量。

Columbia 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外套的兜帽。

兜帽兩側各有一條調節松緊的彈性布隧道(淺灰色),搭配深灰色彈性繩。

三、腋下散熱開口

這種設計在春夏季防水外套中并不少見,是利用腋下開口增加通風,又能避免雨水流入的問題。當然,這種構造并不適合在大雨中開啟,或是雨中做出舉手攀爬的動作,但若是在天氣濕熱的微雨狀態下行進,這種設計就能增加服裝內的對流,減少外套內的悶熱感。

若雨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打開腋下的拉鏈能大幅增加通風與散熱效果。

四、手背遮蓋設計

該設計指的是袖口部分采用手背處較為延長些許,優點在于袖子放下時,手背處的袖口可遮蓋手背約一半面積,可減少一般防水外套袖口僅做到手腕處,容易造成手舉高時,雨水由手背流入袖內的窘況。

袖口并非完全「平切」,而是采用手背處較長的設計。

五、正面拉鏈、口帶拉鏈均采用防水拉鏈

其實這是防水外套的基本需求,但很多防水外套,卻常常為了省成本,而舍去防水拉鏈,改采用服裝上制作遮雨片解決拉鏈滲水問題。但事實上,使用防水片的外套,不僅重量增加,而且還要考慮實穿時有無較大風勢,因為有時正好對上風向,雨水就有可能從擋水片后方吹入拉鏈,造成衣物侵濕。

上述情形最可怕的莫過于口袋,因為若雨水持續滲入,口袋還會變成「水袋」,讓里面放的物品泡水。因此這款防水外套在口袋布料上,特別使用速干且具有韌度的尼龍網布制作,也可免萬一口袋滲水的麻煩。

主要拉鏈均采用輕量的防水拉鏈。

內側利用網布來固定網布口袋(內層灰色網布者)。

Columbia新科技: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技術布料

Columbia的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外套最大賣點就是這塊科技布料,但憑良心說,這種劃時代新科技也往往意味著有別于以往,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其外觀質感。

這款OutDry Extreme外套從外側看起來,其實還蠻像「塑料布」的,別懷疑,就是那種表面有點油亮的塑料布,但它可不是那么簡單,甚至它看似塑料布的外表,正是它的重要功能特點。

新科技布料與傳統布料的差異

為何這塊科技布料看起來像塑料布?其實這要回到防水布的制作原理。一般市場上主流防水透濕功能布多是三層(3L)或二點五層(2.5L),但二點五層仍是三層的一種,或者應稱為輕量化三層。

上:一般稱為「三層防水透濕布料」;下:Columbia的「OutDry Extreme兩層透氣布料

所謂三層構造,指的是由外而內的「防潑水外層」、「防水薄膜中層」以及「透氣里層」。在這三層中,由于都要保持透濕(氣)性,所以直接面對雨水的外層必須使用防潑水涂劑進行加工,即一般稱為「DWR-Durable Water Repellency」的技術。這種防潑水技術讓防水布料會出現「荷葉效應」(Lotus Effect),即如同水珠在荷葉上滾動的效果,而這就能保持表布干燥,維持透濕(氣)效果。

然而麻煩就在防潑水涂布很容易失去效果,例如表面沾上臟污、水份持續涂抹造成浸濕,這時表面會因為失去荷葉效應使得透濕(氣)效果銳減。反觀Columbia OutDry Extreme零滲透抗水技術,它改採真正的二層(2 L)構造,這是先將布滿透氣微孔的防水薄膜與100%的尼龍布壓合而為一,形成外層的防水透濕(氣)層,,內里再添加透氣快排科技布料,如此便能讓布料變薄,達到一定程度的輕量化。

左:荷葉上的細毛形成表面張力,讓水珠滾來滾去,也就是「荷葉效應」。右:一般的防水外套就是利用防潑水加工技術達到荷葉效應,進而保持表布的干燥。

失去防潑水技術效果的防水布料水分將滲入表布,妨礙內側的濕氣排出。

OutDry Extreme零滲透抗水技術布料的優點

除了減輕布料重量的優點外,這款布料真正的最大優點便是不需擔心DWR防潑水涂層削弱,使得透濕(氣)性降低,因此外觀看來像塑料布,但這表面光滑的質感正是讓雨水不容易駐留或浸濕的秘訣。

雖然讓人有些不習慣的半光澤表面,但它的另一個優點就是抗污力極強!回想一般防水外套表面質感,它們是不是有著細密布紋,或是有種細膩絨感,然而這種質地卻很容易藏污納垢,即便在清洗后都多少留下隱約的污漬。這些問題在OutDry Extreme零滲透抗水科技布料的表面上卻不會發生,一般污漬甚至只要用干淨的布料沾水擦拭即可,完全不用動到清洗這件事,并且也不容易留下污漬。

注: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外套在清潔上若是外側臟污建議可直接以濕布擦拭,若較臟部位則可用海綿來回擦刷,而內側由于會觸碰皮膚,沾附皮脂、汗水,因此建議穿著幾次后,可用中性清潔劑手洗,袖口、領口則以軟毛刷加強。

不再使用防潑水加工技術的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布料,在雨水淋濕后可以迅速下流,不會讓表布呈現浸濕狀態,妨礙透濕(氣)效率。

OutDry Extreme零滲透抗水技術布料實驗室透濕實測

防水透濕布料的數據大家都會標,坦白說消費者對冷冰冰的數據,其實除了「比大小」外,也不能有什么感覺。至于某些不懂裝懂的,更喜歡以價格、品牌標榜,彷彿越貴、越有名就是保證,但真的是這樣嗎?

由于人體的體表溫度是攝氏33度,因此將水體設定在攝氏33度±0.5度內,實驗室的氣溫為攝氏25度±0.5度,然后建立實驗組(OutDry Extrem布料)與對照組(其他牌2.5L防水布料),于一小時后觀察并測量水氣的蒸散量。

經過連續三次實驗所得知數據平均后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蒸發量均為0.3g/hr。換言之,OutDry Extrem布料乍看雖然感覺比他牌2.5L防水布料來得略厚些,但透濕(氣)能力的表現并不差。以實驗結果推估,OutDry Extrem布料的透濕(氣)系數約在15000 g/m2,或許會有網友以為這樣的結果并非現在市面上「最高」的透濕系數,但OutDry Extrem布料在運動中更大的意義是其內側布料具備「吸濕快排」功能。

這是什么意思呢?比較喜歡從事戶外中重度戶外活動的朋友,應該常會發現春夏季因為常穿著短袖快排T恤,甚至是背心式快排內衣,這時若防水外套內側不具有吸濕排汗功能,那尚未揮發出去的汗水就會讓人感到汗濕感,甚至是讓雨衣黏在皮膚上,可說是超級不舒服!但在實驗中,發現OutDry Extreme零滲透抗水科技布料內側會出現明顯水痕,也就是由里布吸收卻尚未蒸發出去的水氣,但以手背觸碰卻完全不會有濕膩或黏著感,這種膚觸感,正是考慮到愛好戶外活動且運動量較大者的細膩需求,也是現在許多「號稱」高透濕系數的雨衣所做不出的干爽穿著感。

左:透濕(氣)實驗開始;右:透濕(氣)實驗中可以明顯看出水氣穿過防水布料后,凝結在透明壓克力頂杯內

上:一般2.5層的防水外套內側由于是PU膜,所以一旦有大量汗氣(水)會出現來不及排出,黏貼皮膚的困擾。左:OutDry Extrem內側采用吸濕快干布料,所以當汗水較多時,內側不料會先吸去汗水,保持與皮膚間的干爽感。

戶外實穿實測

這次實測中,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并且剛好趕上三月連續多日的濕冷降雨,唯獨可惜的是缺乏高溫降雨環境,因此只能以攝氏25度的降雨環境,加上負重徒步體驗。除此之外,這段測試時間中,除了相對靜態的攝影,還結合上下班都會實穿,以及做為早晨慢跑的薄外套使用。

防水性與透濕性的實穿感受

測試的這段時間不論是在寒冷到涼爽的氣候狀態,還是多日降雨。

防水性實測方面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這款防水外套的布料外側并沒使用DWR防潑水涂層,所以不會出現那種因為涂層變弱而使得雨水浸濕表面的問題;換句話說,雨水是不容易留在布料表面的。

至于透濕(氣)部分,以實測的兩天中刻意將所有拉鏈拉高、袖口魔鬼氈束帶束緊,并且以快走方式體驗。穿著過程中,隨著運動量與時間拉高,核心軀干多少有些許悶熱,但在雨勢不大的情況下將兩側腋下拉鏈打開,很快就能得到緩解。

多次測試的環境中雖沒傾盆大雨,但也都是一整天幾乎都下雨的狀態,因此防水外套毫不離身;另一方面,野外活動中樹枝、竹枝對表布的傷害往往不小,但OutDry Extreme零滲透抗水科技布料的強度不錯,不僅不容易勾住這些雜物,其強度應該也能大幅減少穿刺破裂的問題。

抗污性與去污性俱佳

既然是戶外活動防水外套,那臟污自是不能避免,尤其外觀鮮明色彩的款式,相信臟污更是明顯與令人不適。不過就如前段在介紹布料特性所說,這款布料的確有非常好的抗污與去污性。

實測經驗發現,OutDry Extreme零滲透抗水布的表面非常光滑,也沒有DWR防潑水涂層那種細絨感,所以臟的印跡幾乎無法深入附著,拿擰干的濕毛巾擦拭,臟污就輕松去除了。

由于表布光滑本來就不易沾附臟污,細泥還是很厲害的附著在上面。

上:直接使用紙巾沾水,擦拭。下:不一會就被去除,而且完全不需要使用任何清潔劑。

布料強度讓人印象深刻

這次實際測試中,徒步過程中,皆需要穿過較密的灌叢,而當下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布較挺的質地,可以有效避免樹枝、被砍斷的芒草粗莖鉤刺布料,甚至發生布料偏軟而拉扯穿刺的問題。對偏好高強度戶外活動或喜歡進出原始環境的驢友來說,布料具有如此高保護力,可說是對人身多了一層保障。

整體評價

就整體實測經驗后,這件Columbia 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技術外套在定位上屬于偏向專業款戶外防水外套;當然,這樣說不代表它的穿搭性較差,反而男款因為是鮮黃色為主色,其實相當適合與牛仔褲、休閑鞋搭配。

唯一可能比較令人不太能接受的,大概是它的外觀質感,因為長期以來多數人,都習慣過去傳統的防水外套布料質感,所以比較不習慣這種新材質;另一方面,由于OutDry Extreme零滲透抗水布同時著重抗撕裂與抗穿刺,所以布料質地比較硬挺,但這是產品設計與定位的問題,就要自行評定了。

總而言之,中重度戶外活動愛好者,這款Columbia的新科技布料防水沖鋒衣外套可以是您購買的一個選擇。

不僅是強度較高的戶外運動,或是一般的徒步、露營等等,這件防水外套都能輕松勝任。

實測評分

總體平均:4.1★

使用功能:★★★★★

材質與設計:★★★★★

搭配性:★★★★

價格:★★☆

備注:★一顆星;☆半顆星

Columbia 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沖鋒衣外套基本資料

重量:373g(男款S計)

布料:100%尼龍(外側:OutDry Extreme零滲透防水技術材質處理;內側:吸濕快排布料。)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曬單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