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o Head 是一座位于夏威夷歐胡島東岸的死火山,距離 Wakiki 市區大約20分鐘的車程,從空拍照片能清楚看見一個完美的環形火山口,山頂能俯覽360度視野的美景、看起來簡單卻暗藏挑戰的步道、加上夏威夷全年四季都晴朗的完美天氣,徒步也成為夏威夷受歡迎的活動之一。據說一天最多會有1000名以上的徒步者蒞臨,而且大部分都是當地的居民。

先來一張山頂風景。
一般而言,山路都會以Z字沿著山腰而行,Koko Head Trail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特點就是超級筆直,一條從山腳延伸至山頂的枕木階梯。它是二次世界大戰遺留下來的軍用纜車鐵軌,專門運送補給物資到山頂上的通訊基地。如今廢棄的鐵路成為徒步的步道,山頂依然保存著雷達站的遺跡。

你沒看錯,中間那條直直的就是等下要爬的路。
在前往 Koko Head 之前,我們先在公路旁的 Bogart’s Cafe 買了著名的夏威夷美食 Acal Bowl,本來看照片時以為是類似美式早餐優格加麥片之類的食物,可是完全不一樣,它是以巴西莓果冰沙當底,上面鋪滿香蕉草莓藍莓和有機燕麥的一道甜點,超級好吃。我們外帶后在 Koko Head 山腳下開動,剛好可以當作出發前的能量補給!

Bagel 和 Acal Bowl 都是 Bogart’s Cafe 的招牌。

出發前的 Acal Bowl 和這次穿的登山鞋 SALOMON(薩洛蒙) OUTLINE MID GTX 徒步登山鞋合影。
Salomon(薩洛蒙)OUTLINE 是登山健行的輕量化鞋款,重量才350克很讓我驚訝,350克甚至比我的 NB 休閑鞋還要輕上一些,對于海外健行的我來說,攜帶方便這點很有感。深灰與粉沙的低飽和度配色也是我很喜歡它的原因,這顏色在登山鞋款中并不常見,它可以輕易跟所有戶外色系的衣服做搭配,而且看起來也不會太man。

山頭的仙人掌,開始讓我有美洲公路的幻想。
Koko Head Trail 入口處就在停車場的盡頭,沿著棒球場的小路前進,就能接上通往 Koko Head 的入口。

跑步的路人,六塊肌也太明顯了!
離山腳下不遠處即是著名的潛水勝地恐龍灣(Hanauma Bay),因此許多女生上身都只穿著簡單的運動內衣(或是泳衣)來徒步,下山后就能立刻直奔大海的懷抱,輕松地在山與海之間做切換,這也是夏威夷為何那么迷人的原因吧!

至少有穿褲子。
抵達起點一看,果然那條階梯就如傳說中般毫無懸念地從山腳一路通往山頂,而直線又讓它視覺上看起來更短了,彷彿可以一路以小跑步的姿態直沖到終點,說時遲那時快,隊友就真的開始往前沖啦,我也只好加緊跟上。

看起來很簡單,看起來啦!
Koko Head Trail 總共有1048階,但每個階梯的段差是普通階梯的兩倍高,認真走起來整條小腿肌都在沸騰。起步初段斜度約 30 度,有一段因為枕木下的泥土流失,形成長形深洞,踩在懸空的枕木上,心臟會被揪緊緊。不過怕高的朋友也不必擔心啦,這幾年有好心人在懸空處右側另外走出一條 Safe Pass 路徑,許多人也會帶小朋友或寵物來挑戰 Koko Head。

怕高的人請右轉 Safe Bypass。
Salomon(薩洛蒙)OUTLINE 鞋子本身非常柔軟,不太需要訓鞋的磨合期,我第一次穿上它就來徒步也沒有遇到摩擦產生的不適感。由于鞋身相當柔軟輕巧,也意味著靈活度增加,腳踝能比一般登山鞋來得舒適放著。最重要的是它鞋底的刻痕夠深,遇到沙土斜面能有效止滑,在面對不平整偶有破損的階梯地形時,Contagrip 大底能起到不錯的支撐力,跟一般休閑鞋相較起來,即使是輕盈鞋身能仍達到穩定腳掌的作用。

不怕高的人可以走枕木練練平衡感。
過中段后,步道傾斜超過 45 度,開始需要壓低重心,手腳并用,需要喘氣時能暫時靠在路的兩側稍作休息,禮讓往來的山友。這條登山道沿路沒有任何遮避物,記得多帶水適時補充水分。

看到烏賊,就表示快登頂了。
跟著能沖的隊友,我們居然35分鐘就登頂,比表訂的一小時快了將近一半。我立刻拿出背包里剛剛沒有吃完的 Acal Bowl 在山頂大口吃起來,大概是爬得很快所以冰沙只融化了一點點,完美!此舉還引來路人側目,問我到底是從哪里變出來的。

Koko Head 是個矗立在海灣旁的火山頭,周圍沒有其他遮蔽物,因此雖然不高,但很輕易地就能擁有極佳的360°環景視野,完整的峽灣地形和火山口環形稜線,是相機收不進的遼闊,只好多看幾眼,發呆了一小時才舍得下山。即便有大風吹來,也是富含水分的溫熱海風,非常舒服。遠離熱鬧都市 Wakiki 城,這里才是夏威夷最原始的樣子。

這張看的出鞋底刻痕明顯,抓地力表現我很滿意。

鞋身顏色不同的部分據說是使用熱貼合的技術,減少縫線,讓鞋子更輕量的關鍵。

沿海高級別墅區,仔細看每戶都有自己家停游艇的船位呢。
既然來到夏威夷,怎么能輕易放過徒步的機會!因此又另外加碼了 Makapu‘u Point Lighthouse Trail(Makapu’u 燈塔步道),這里位于夏威夷歐胡島的最東端,擁有紅色屋頂的 Makapu’u 燈塔建在約183米高的海崖上,許多人會慕名到這里來看太平洋最美的日出。聽說在12月份到5月份之間的夏威夷賞鯨季節,有機會從這片海域看到座頭鯨現身!

燈塔高度僅有14米,但是由于它內置巨大的聚焦鏡,使之成為在45海里之外都能看得到的航標。
Makapu‘u Point Lighthouse Trail 全程為柏油路面,全程來回約1小時,因為前身是海岸警備隊的巡邏車車道的系,沒有太多起伏,走起來也平緩,特別適合攜家帶眷前來,沿途可看到許多外國媽媽直接推著嬰兒車到山頂,不僅練到腿力也練臂力。

嬰兒車媽媽軍團。
我在這里選擇穿上同樣具備輕量,功能偏向戶外休閑的 Salomon(薩洛蒙)OUTBOUND,比起 Salomon (薩洛蒙)OUTLINE,OUTBOUND 的低筒鞋身設計又加更簡約、具城市感。若不仔細端倪,絲毫一點也看不出它其實跟 OUTLINE 同樣具備輕量、耐磨大底、Gore-tex 防水鞋面的特性,尤其防水鞋面在冬日多雨的氣候絕對實用,這點在一般休閑鞋上不常看到,而且我刻意挑了低調全黑色,平常穿去上班也不會覺得尷尬。

SALOMON(薩洛蒙)OUTBOUND GTX徒步鞋跟奇怪的仙人掌花合影!
以往去爬郊山或古道時,通常是一段山徑,一段柏油路交錯著走,一般的登山鞋在路面的轉換上總顯得非常吃力,因為一般登山鞋強調的是高強度支撐力,以及為了上冰爪的需求所以鞋底會做得非常非常硬,可是這樣的鞋身在碰到同樣也是硬到不行的柏油路面后,只會加重小腿負擔,以及讓腳踝更不舒服。

SALOMON(薩洛蒙)OUTBOUND GTX 鞋帶是扁的,上面的虛線設計有點可愛。
但 Salomon(薩洛蒙)OUTBOUND 的柔軟鞋身和抓地力能保持面對不同地形的彈性,也意味著使用機會趨向多元,在面對比較難事先預想的地形上,像是郊山徒步或是出國旅游等等相對來說更加合適。若是以穿搭方面來看的話,適合想要平日也能使用不突兀,或是喜歡戶外活動但不喜歡穿得很傳統Outdoor那種人。

被大海深深擁抱著。
登頂后的視野是懸崖峭壁下的深藍海洋,接近360度的海天一線,清澈的海面能隱約看到海面下的地形,比起 Koko Head Trail,這裡感覺離海只有一步之遙。

跟你逃到天涯海角七號。
大概是與山和海都那么的親近,也培養了夏威夷政府愛護海洋的心。不得不夸獎一下,在觀光客那么多的前提下,夏威夷是我目前看過環保做的最徹底的國家:飲料一律只提供紙吸管;只給紙袋或是干脆不提供袋子;去星巴克買咖啡要奶球,他們只有裝好牛奶的茶壺要自己加進外帶咖啡里。

Lanikai Beach 的海水下是軟綿綿的黃金沙。
回到鞋子本身,以我這個愛好登山人來說,這次實穿感受整體而言,Salomon OUT 系列優勢在于,它擁有所有單日徒步所需具備的功能,而且輕量,特別是這次徒步一次塞兩雙進行李箱的負擔很小。雖然它無法完全取代傳統硬底登山鞋帶來的支撐力,多日徒步、需要重裝背負的行程當然還是以硬底登山鞋為主,但如果你有輕量化需求,我是指所有裝備包括背包和各種裝備考慮下,那鞋子應該也要成為未來輕量化中一并思考的趨勢。

最后以穿搭照結束這回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