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開箱的是被全球多個背包客網站多次評選為 TOP10 最佳背包客旅行用背包的小鷹Osprey Farpoint 55(40L+15L) 戶外旅行子母背包。會特別寫旅行用是因為它產品設計的目標客戶群就是以背包作為長短期旅行行李的背包客, 因此, 許多設計便利性會有一些傳統行李箱的使用概念在其中。
會選它作為開站的第一款推薦商品, 除了它屢次在世界級評比獲得高度評價外, 也是我人生第一個長天期旅行背包, 目前主要用它來完成海外出差或短期旅游。剛好今年上半年因出差地利之便又帶了一個全新的回來, 在轉給同事之前, 特地安排來個開箱照, 以使用者的角度介紹下這個令我滿意的產品。
子包在上, 母包在下, 包覆子包的兩條綁帶扣環, 可依包內容量多寡任意調整長度, 讓扣環可隱藏在子包提把下, 減少被意外打開的機會。子包外部左右各有一網狀口袋, 可以在白天行動時放瓶水, 外出雨衣, 一些旅游資訊, 書籍, 文具。。。。等等用品。
圖右邊(即背包背起后, 靠近臀部處) 有兩條綁帶, 可以任意調整適當長度及緊度, 適合將雨衣, 睡袋, 帳篷之類可壓縮, 不易被任意抽走的東西綁在背包外, 便于增加容量及移動。

左視圖: 中心縫線下方屬于母袋范圍, 經由環繞一圈的拉鏈將子袋牢牢固定在母袋上, 且側邊由母袋包覆層將拉鏈及鏈頭完美隱藏, 減少被意外拉開的機會。
側邊有一提把, 相當厚實, 在不想背或當機場運輸時, 可以方便提取。
在包覆層縫線處有兩個松緊帶設計, 可以扣些小物品。

右視圖: 在母袋包覆層縫線處同樣有兩個松緊帶設計, 可以扣些小物品。

底視圖: 已將重要的背負系統經由保護層全部隱藏在下方, 呈現運輸模式, 右側拉鏈拉開可以將保護層完美收納。

上視圖: 子袋, 子袋夾層, 母袋共三個拉鏈頭全部看不到, 都隱藏在各自的包覆層下方, 且拉鏈頭都有可上鎖的設計, 非常注重旅行者的行李安全, 在上方, 也有一厚實的手提把, 便于運輸時提取使用。

各層拉鏈頭露出的樣子

下視圖: 平坦的設計, 當放置在地上時不會撞到扣環或拉鏈使背包受損。

背包下方擴充容量的綁帶及扣環, 從尺寸可知并不適合承受過重的物品,

在底部有羊毛粘設計及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隱藏拉鏈頭的口袋設計, 使用方式接著往下看即可知道。

將包內物品全取出, 將背包輪廓凸顯出來, 在容易遭受外力碰撞的肩膀轉角處進行了結構加強。

全部拉鏈皆是Osprey專屬設計, 即便是背負系統保護層拉鏈同樣也有 Osprey Logo并具可上鎖功能。

上提把與側提把都設計相當厚實, 其中包裹高密度泡棉做緩沖, 在提取背包時相當舒適, 不會太硬手。


母包的綁帶長度可輕松依據使用容量調整到綁緊且隱藏扣環的位置。

解開子袋包覆層后, 才可看見隱藏在其中的拉鏈, 但拉鏈頭仍然隱藏得很好。

子包的拉鏈頭與母包經由隱藏在底部角落的扣環緊緊相連, 要解開扣環還必須翻開角落才有機會, 正常使用時也必須花點時間才能解開, 對于同時將子母包背在背后移動時, 無疑增加非常多的安全性。

拉鏈外圍都有一層護層布料將其隱藏, 拉鏈頭也可隱藏在下方, 除了安全性以外, 也減少了拉鏈受損或雨淋的機會。

分開子包后, 因屬于15L的日常背包設計, 背負系統設計較簡單, 除雙肩背帶外, 仍然保有胸前的扣環, 且扣環上下位置也是可以調整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上下移動功能設計的非常緊不好移動, 個人猜測設計者應該認為位置調整好后也不會常變動, 所以設計時就以穩定為第一考量吧!
兩個肩帶上也各有一松緊帶設計, 可以吊掛些隨身小物。

子袋肩帶上方各有一扣環, 不使用時可像右邊隱藏在口袋中, 左邊要使用時, 從口帶拉出即可。這兩個扣環在下方會進一步說明。

與背部接觸的平面, 隔著高密度泡棉, 且設計多個槽狀通氣孔, 實際使用時可以減少難以避免的悶熱感。
子袋上方, 除了主開口兩個金屬拉鏈可以上鎖外, 還有一個不同外型的拉鏈頭可隱藏在保護層下, 這拉鏈是開啟LOGO下方的小口袋, 便于拿取口袋中的卡片, 瓶罐, 面紙, 耳機, 鑰匙,,,,等等小物。


打開夾層, 容量不大, 有一個塑膠扣環, 可以用鏈子扣些重要物品, 例如, 鑰匙。

子袋內部設計分為三區, 中間層是用拉鏈區隔, 可以放些薄型的物品, 貼背層是用魔術貼黏住可放平板或筆記本電腦, 因為與背部有高密度泡棉隔離, 所以背的時候不會感受到電子產品帶來的異物感, 且透氣性很好。



上提把的高密度泡棉厚度握感相當好且耐重。
母包的拉鏈寬度及拉鏈頭大小設計相當寬且大, 用以承受55L可能承擔的重量。
子袋分開后, 原本包覆子袋的兩條綁帶, 可以依據母袋內部容量調整松緊, 成為包覆母袋的功能。

母包拉鏈設計采用行李箱概念設計, 將拉鏈拉開一整圈后, 整個背包外層即可完全敞開, 便于最佳化收納行李。這與許多背包采用蜂巢式格狀設計概念不同, 完全就是以旅行為設計出發點的設計。
內部使用兩條可調整綁帶固定物品, 在中下背的部分, 利用框架設計出符合人體背部曲線的高密度泡棉及槽狀通氣孔, 減少背負時的壓力及悶熱感, 實際背起時, 背包與背部是稍微分開的。


母包上蓋的背后是一整片網狀區隔的儲物層, 用拉鏈開啟, 適合放些重量輕薄的物品。
上方拉鏈往兩側向下拉開后, 母袋(主)背負系統即將呈現。拉鏈拉到盡頭后, 在底部羊毛粘兩旁的口袋可將拉鏈頭隱藏其中, 達到保護的功能。


拉鏈頭可完全隱藏在底部口袋中(照片是刻意露出拉鏈頭示意)
靠近上方提把處, 標示著 id 記號, 隨著拉鏈拉開, 保護層最上方背后有一透明夾層, 可以放行李托運時的身分識別資料, 只要稍微拉開拉鏈就可看到。


將打開的保護層卷起直到底部, 可以完全收納在底部專用的口袋中, 一來完美的收納保護層, 二來當背包放置在地上時增加底層的厚度。

主背負系統強壯的肩帶可以經由兩條調整帶調整上下至舒適的背負位置, 盡量不要讓背包與肩膀有過大的空隙。
在兩肩帶胸前處各有一個隱藏一半的扣環, 這扣環是將子包扣在胸前時連接用的。

子母包經由右側扣環進行連接, 左側尚未扣入。子母包連接后, 在移動時, 母包背在后, 子包在胸前, 一來增加安全感, 二來方便拿取放在子包內的東西。

與子包相同, 附有可調整上下位置的胸前扣環, 除此之外, 胸前扣環將緊急情況會使用的口哨做一體式設計, 實際吹時口哨相當大聲, 是個有用心的設計, 旅途上不必再另外吊個口哨在背包上了。

腰部支撐系統相當強壯, 將腰部整個環繞包覆, ?內部有框架支撐整個外型, 位置調整到位, 可將整個背包的重量大部分有效轉移到骨盆腔及下半身, 大大減少肩部的疲勞感。這背負系統正是 Osprey 的強項之一。

整體來看, 我從使用經驗上給予它很高的評價, 優缺點整理如下, 供各位戶外背包客參考。
優點:
舒適的背負設計
前后可背的子母包設計
容量大,易于規劃收納
缺點:
子包內層缺少中型口袋設計,缺一體式防水罩
結構框架使外型無法縮小
超過可手提入艙行李尺寸,需托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