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戶外品牌Rab一直以專業度著稱,在山野實境的優異表現也在不斷獲獎與推薦得到一次又一次驗證,Rab與3M合作,采用Thinsulate Featherless(新雪麗無絨保暖材質)打造獨家保暖材質暖云纖維,在2015年ISPO運動展「絕緣纖維材質」榮登TOP 10。暖云纖維的保暖度可比600FP的鴨絨,并保有化學纖維防潮、快干功能,即使受潮仍有保暖功能,相關詳細介紹可以從這篇文章會保暖的云—Rab Cirrus暖云纖維一窺究竟。
這一系列的暖云纖維保暖棉服外套,手上拿到的這件Rab Nebula棉服外套就是受到國外網友奉上近五顆星評價的產品。當然對于評價這件事情,我還是抱持懷疑的態度,畢竟外國與國內的天氣環境條件不一,能不能符合在地需求才是關鍵!

測試這天是寒流來臨期間,為測試裝備的好時機!暖云纖維,就看你的表現了!
實際測試
測試環境:雪地(氣溫-5~-8度)、中雨、霧雨
填充物:3M Cirrus 暖云纖維
填充量:244克(L尺寸官方數據)
表布:Pertex Endurance
凈重:557克(S尺寸實測)
行進間上身內著:200磅厚度的美利奴羊毛內層衣、Rab Nebula暖云纖維棉服外套
停止時上身內著:200磅厚度的美利奴羊毛內層衣、抓絨衣、Rab Nebula暖云纖維外套,在帳篷中還有850FP的睡袋
保暖效果
化學纖維的保暖度一直都被拿來與天然羽絨相比,相信保暖度是最多人關心的話題。所以我們特地選在下雪的中海拔山區。
據當天氣象預報的溫度,白天-5度,入夜后-8度,體感溫度還要-3度,所以行進間的溫度約為-8度。當天底層衣穿上200磅厚度的美利奴羊毛衣,中層就只有穿上Rab Nebula外套。
行進間或中途休息時身體一直覺得非常舒適、溫暖,為此我蠻訝異的,因為我是一個很怕冷的人啊,竟然能在這么冷的環境下只穿兩件衣服;對比一旁凍到快要崩潰,穿上三層衣服還是直打哆嗦的老婆呆呆,我則是一派輕松,還可以在雪地里打滾玩耍、丟雪球。入夜后在帳篷停止活動時,保暖度就稍嫌不足,所以再加上了一件抓絨衣并鉆入了睡袋中,一直到隔天清晨,一直都是維持這樣的穿著,一度還覺得有點熱而出汗。
我們選擇的營地旁邊就是一個結冰的水池,溫度非常低,曝露在空氣里的肌膚會感到刺痛,鼻子好像凍到快掉下來,但穿上外套的部位則是不受影響。很少有這樣的經驗,以往即使穿上羽絨外套,外頭仍習慣再加上一件風雨衣,但這次帶上山的雨衣完全沒有派上用場。

我們的營地旁有個結冰小池子,非常冷.....
晚上溫度降到-8度,體感溫度約為-11度。因為睡不著所以跑到外頭拍照,當時身上也是一件底層衣加上外套,只有按快門的手覺得寒冷,身體倒是不至于冷到發抖。

防風性
走上稜線,從西邊吹來一陣一陣的冷風,據氣象報告當天白天風速約8級(「大風」等級,每小時62至74公里),有時候會被風吹得重心不穩。但是Rab Nebula采用的Pertex Endurance表布優異的防風功能,幫自己省去多穿上一件風衣的麻煩,有一種躲在衣服里不受寒風侵襲的安全感。

測試當日稜線上風超大,雖然被風吹的重心不穩,但身體沒有入風的感覺
抗水性
拿到外套的時候,就有一個疑惑,那就是為什么表布不若其他保暖外套那么柔軟?
原因在此,看到衣服下擺的LOGO才恍然大悟。Nebula采用「Pertex Endurance」等級的表布,比起一般的羽絨外套和化纖外套,顯得較有厚度,比較接近風衣的質感,官方標示有抗水(Water-Resistance)1000毫米的等級,相當一般用作化學纖維服飾和羽絨睡袋的表布使用。個人認為與填充暖云纖維的化纖外套搭配在一起,實在是個非常聰明又相輔相成的選擇,使用上來說又增加了防潑水的便利性。

此外套使用Pertex Endurance抗水表布
所以兩天的行程里基本上是把這件外套當作保暖層和風雨層使用,盡情地在雪地里玩耍,就算下雨也是直接穿著讓雨淋,同時抵抗風寒和水寒效應。
快干性
暖云纖維除了保暖,另外一大賣點就是透氣、防潮、快干,非常適合雪地或潮濕環境使用,第二天的天氣,讓我可以充分的在潮濕的環境中感受它了.....
第二天和前一天的陽光形成強烈對比,隔天起床山上是濃霧加上下雨,幾經掙扎還是取消原訂行程,直接拔營下山。水滴打在外套發出「塔塔」的聲響,就像穿上一般雨衣會聽到的聲音一樣,雖然沒有達到預計的行程,但這環境正好測試此外套淋雨后表現。結果,經過連續一個小時的淋雨,外套內部不會出現困擾的反潮,身體也依然保持干爽、透氣,回到車上后將外套攤平一下子就干了。兩個英國戶外品牌Rab和Pertex的完美結合,令人贊賞。

當天上山因為雪地濕滑,在一個上坡摔了一跤,整個人直接趴在稀巴爛的泥土地,外套袖子跟下擺還有褲子全都沾上一層泥巴。索性把外套用雪水清洗,原本臟兮兮的外套瞬間回復原本的狀態。我想平常負責洗衣服的老婆一定很愛這件外套易清洗的額外亮點!
其他細節
重量
將整件外套反向收納在左側的暖手口袋,S尺寸的Rab Nebula凈重557克,原本以為因為表布的關系會比我另外一件常穿的化纖外套重,但實測后Rab只重了47克。若是與我另外兩件羽絨外套(381克和280克)相比,Rab占不了太多上風,但它抗水又防風的多功能表現,其實反而省事。

拉鏈
使用YKK VISLON輕量塑料拉鏈,并在上胸口加了兩個調整帽兜的調整繩。

帽兜
帽兜上緣內建可調整的聚合物,可以隨意折成符合自己需求的形狀。兩側的調整扣可以縮小口鼻露出的位置。

從下圖可以看到它能夠完整包覆頭部,并在拉上拉鏈后,能夠保護容易吹風受寒的頸部與脖子。

袖口
許多保暖外套的袖口都做得比較松,原因不外乎是因為保暖外套身為中層衣的角色,比較少拿當外層用,但Rab將Nebula外套設定為全方位使用,所以袖口松緊程度非常優秀,可以完整圈住手腕又不會太緊,防止雨水滲入,但也不至于造成穿脫的不便,個人覺得是很棒的小細節。

下擺
Rab Nebula外套的后下擺偏長,跟一般保暖外套前后下襬齊長的設計明顯不同,有點像沖鋒衣衣包覆臀部上緣的感覺,一樣是因為定義為全方位使用而延伸出來的巧思,Rab將外套設計為外層衣的用心由此可見。

結論
這次上山兩天一夜穿著Rab Nebula歷經超級低溫、風雨和積雪、泥濘的摧殘后,打從心里佩服Rab,不管是保暖度、抗風性和出乎意料的抗水功能都讓人十分驚艷,走在風雨雪地之中竟然也可以如此從容,是以前完全沒有過的體驗。
當天下山氣象報告相對濕度100%,低溫約-5度,加上超過10級的強風,各種山區能夠遇到的狀況都很幸運地遇到了,實際測試后一掃疑慮,可以確定這件外套的設定來說非常符合戶外的環境。
身處又濕又冷的高山,在穿衣的選擇上常常是個棘手的困擾。擁有保暖、防風、防潑水、快干等多種實用功能的Rab Nebula棉服外套非常適合雪地或是中級山等潮濕、低溫的環境里使用,如果天氣沒有那么冷酷,停下來休息或是在山屋內時也是一個不錯的保暖層;若是在平地的冬天,溫度相對山上較為暖和,也可用于騎車使用,防風保暖的效果絕對不會讓人失望。
但要另外一提的是,雖然它的抗水效果很不錯,小雨完全KO,但還是得隨身帶著山區專用防大雨的沖鋒衣,才是最完整的防護策略。

評價
保暖度:
由于此外套保暖度可比600FP的鴨絨,若在非常寒冷、如氣溫零下的雪地中行走,內著并不需要穿太多就可保暖,但如果是停止行進或是在山屋中休息仍然會覺得寒冷,建議仍然要再穿上一件保暖中層。此外,由于它潮濕時亦可保暖,這對于環境潮濕的地區來說,是一個很實穿的亮點。
防風性:
既然定位成符合全方位需求的外套,Rab Nebula特別強化的防風功能算是額外的好處,并不遜于專業風衣的防風性能。
抗水性:
這算是有點尷尬的比較,若是跟專業沖鋒衣相比,大概只有兩顆星;但若是跟化纖外套或是羽絨外套相比,Rab Nebula就肯定是超過四顆星的評價。所以取其平均值,奉上三顆星!
快干性:
暖云纖維的賣點就是其擁有化學纖維的防潮功能、以及非常優秀的快干能力,在這次的測試中也真的證實所言不假,淋了一個小時的雨,不如羽絨外套淋雨就遭殃了,保暖度依然在、且衣服攤開后沒多久就干了。不過因為沒有在其他環境測試過,無法確認其他環境的快干狀態,所以暫不給五顆星。
外觀與剪裁:
此款外套外觀設計相對顯瘦,肩寬跟袖長適中,下擺較長,相對嬌小的亞洲人穿起來也不會覺得別扭。此外也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
細節設計:
Rab戶外品牌的設計細節是我一直非常欣賞的,幾乎每一樣戶外產品都可以找到讓人稱贊的實用小地方,可以感受到位登山者設想的細節,非常建議實際試穿一回,相信可以博得許多人的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