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這些爬山必帶的戶外用品,安全、保暖、睡得好、吃得好

分類:徒步登山 |熱度:2680 ℃
帶上這些爬山必帶的戶外用品,安全、保暖、睡得好、吃得好

爬山到底要帶什么上山?在準備登山露營行程時,要帶什么上山這個問題,始終讓人傷透腦筋。帶太少怕不便利,帶太多又怕行李太重,消耗體力。那就堅持這4大原則:睡得好、安全、保暖、吃得好。

如果是一日來回行程,就著重在后面 3 點,只要所帶之物可以滿足這些條件就行,至少要有水與干糧可以補充能量,以及迷路時可以知道自己身在哪里、如何求救。以下以半日或一日來回行程為主,介紹幾個新手必備的登山用品。

1. 登山包:眾多機能性,能減輕身體負擔

背包是登山徒步最重要的伙伴,背起來舒適是首要重點,而背包長度是影響舒適度的關鍵。建議選購背包時,可以先測量自己的背長(第七頸椎到髖骨上緣)并試背,背包長度接近背長服貼性會較佳。

帶上這些爬山必帶的戶外用品,安全、保暖、睡得好、吃得好

登山包較一班背包多了許多機能性,是登山必備的裝備之一。

和一般背包相比,登山背包多了許多機能性。例如,能擠出行李中多余空氣的調整拉帶、放置經常取出之物品的頂袋、防止背包滑落并能減輕肩膀負擔的胸帶和腰帶等。一般來說,10~30 升的小型登山背包,就可以滿足初學者的半日或一日徒步行程,不過,如果未來有計劃過夜的登山行程,就可以在一開始就挑大一點容量的包,30~50 升,就足以應付三天兩夜的行程。

2. 水瓶或水袋:隨時補充水分,拆成多次、小口飲用

登山活動會大量出汗,須隨時補充水份。一般而言,戶外活動的應攝取水量約 2~4 升,攝取不足可能會產生口干舌燥、暈眩、頭痛、排尿次數減少且尿液顏色深等脫水癥狀。在戶外登山期間,要注意在喝水時刻意分多次、小口飲下,才能讓身體有效吸收。

除了常見的水瓶,有些人為減輕行李重量,會攜帶樹脂制的輕量型水袋。如果是容易碰到寒冷氣溫的高山行程,建議帶個保溫瓶盛裝熱水。

3. 干燥食品:補充排汗流失的鈉

食物方面以好攜帶且保存期限較長的干燥食物為主,如營養棒、肉干、綜合堅果等。這些小點心除了可以充饑,也能補充因排汗過多而流失的鈉,避免缺鈉所引發的無力、噁心甚至是抽蓄的癥狀。

如果想吃熱食或喝點熱飲,可以另外攜帶炊具,除了攜帶傳統的瓦斯爐,存放方便、火力強穩的的煤油、汽油爐具也是另一個不錯的選擇。

4. 地圖、GPS、手機:辨別方向、防止迷失

在深山中迷路時,GPS 是辨別方向的好幫手,現在許多手機 APP 也有 GPS 的功能,可以不另外再買 GPS 電子儀器。但無論是手機還是 GPS 電子儀器,都有電量耗盡的問題,因此可以的話建議再多帶一張實體地圖以備不時之需。

帶上這些爬山必帶的戶外用品,安全、保暖、睡得好、吃得好

地圖、GPS、手機,是登山必備的裝備之一。

市面上的 GPS 工具,基本上可以讓你事先下載山的軌跡地圖,開始行程后按下定位按鈕,箭頭所指的就是行進方向。另外,無論是實體地圖或是 GPS,都會出現等高線,對等高線有基本認識后,辨別地形會更為方便:

同一等高線上各點,其高度一致。

每條等高線一定是封閉曲線。

除了懸崖、峭壁,等高線絕對不會相交或相切。

等高線越密,表示坡度越陡;越疏則坡度越緩。

V 字形代表河流,尖端向上游。

5. 急救包:絕對不能舍棄,攜帶最簡易版本

急救包是最不能省去的,若在山中受傷或生病,等下山再處理或急救會拖很長時間,可能導致癥狀加劇,甚至危害生命。簡易的急救包須包含一小卷透氣膠帶、兩塊 4X4 紗布、抗生素、繃帶、消炎止痛藥、止瀉藥等,可再根據個人需求增添其他藥物。

問自己可以不帶嗎?準備你的超輕量化行李

登山時,負重太多不只會讓身體疲憊,還有可能對肩頸、腰背、膝蓋等造成慢性傷害。因此,越越來越越多登山者開始重視行李的超輕量化。超輕量化指的是扣除食物、水、燃料等消耗品后,背包內的裝備重量低于 4.5 公斤。

在挑選每一項登山伙伴時,都必須實際稱重,并問自己這可以不帶嗎?,只有可以不帶和不能不帶兩種選項,沒有灰色地帶。如果是不能不帶的物品,可以透過剪裁、分裝,或尋找更輕的替代物來讓行李更輕。例如將啤酒鋁罐切除頭后當鍋子用,或用小瓶子盛裝防曬乳等。

總結來說,想從事一日來回登山或徒步活動的新手,最低限度一定要攜帶上述提到的水瓶或水袋、補充能量的小零食、急救包、GPS 和手機(若手機已有 GPS 功能,帶手機即可,但要注意電量)。畢竟,安全下山比登頂還重要。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