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前要做一些熱身,學會這幾個登山暖身動作再上路

分類:徒步登山 |熱度:4150 ℃

浩浩蕩蕩地開車至登山口,下車、下裝備、背包上肩,出發前更不忘在登山口與伙伴們先合照再上路。 以上場景和順序再熟悉不過,但魔鬼總是藏在細節里,我們往往忘記在開踢前先熱車,再上路。究竟這個環節有多重要呢?又該怎么做最有效率?最基礎的動態熱身,讓這短短的五分鐘,成為每次上路前的登山儀式吧!

運動前要做一些熱身,學會這幾個登山暖身動作再上路

暖身益處多 只需五分鐘

登山徒步雖然不如一般競技運動激烈,對于速度、力量等能力的要求也相對較低,但長時間、多天數的行進,對肌肉、關節造成的疲倦卻不容小覷。養成這短短五分鐘的習慣,可以有效減少負擔,把身體調適成遠足徒步的最佳狀態。

緩緩啟登就是暖身?

不少山友認為登山時,只需要啟登時緩緩起步,再漸進加快腳步,就算是完成暖身了。其實登山不同于平日的散步,除了自身的重量外,更要負擔登山包的重量。從背包上肩的那一刻開始,身體便進入運動的狀態,因此必須先確實做好熱身動作。

暖身的目的

預防傷害

登山口的低溫和平時久坐少動的習慣,都有可能造成肌肉僵硬,此時適當暖身有助于血液的流動,減少登山過程中受傷的風險。

提升運動表現

體內溫度的提升可以提升肌肉的彈性,使力量的發揮可以最大化;而外部的筋膜則得以放松,活動范圍變得更大、更不受限。

喚醒身心

山友常常是半夜或一大早啟登,剛睡醒的我們,不論是身體或是意識都仍處于休眠狀態。此時若帶著睡意拖著沉重的身軀爬山,受傷與意外的發生機率勢必提高。高效能的暖身不只可以喚醒沉睡中肌肉、神經,更可以醒醒腦,藉此集中渙散的注意力。

熱身靠這十招 讓你更安全

熱身主要目的是使目標肌群得到適當的活動,讓各部位有機會超前部署再正式上路,進入最佳狀態。篩選出十個最全面的基礎暖身,讓肌肉/膜可以在短時間內準備接下來的挑戰。下次在登山口前別忘了邀請伙伴們一起從頭到腳動起來。

肩/頸

登山看似是一項較著重于腿部的運動,因此上半身的暖身時常被大家忽略,尤其是與登山包首當其沖的肩頸部位。過于緊繃的肩頸在裝備長時間的壓迫下容易造成不適,因此適當的拉伸是預防疼痛的最佳選擇。

運動前要做一些熱身,學會這幾個登山暖身動作再上路

(左)頸部伸展Neck Rotation:左右拉伸各15秒 (右)肩部扭轉Shoulder Rotation:雙手抓著登山杖往背后來回伸展

腰/下背

登山包有超過七成的重量都是由腰與下背支撐,適當拉伸有助于提升整體的活動度、全身的穩定性和軀干力量傳遞的效率。面對變化多端的山徑,擁有平衡的身體機能是登山安全的重點要素。

運動前要做一些熱身,學會這幾個登山暖身動作再上路

(上)腰部旋轉Tornadon Twist:雙手展開,向左右做迴旋(雙腳不動)

(下)腳尖下腰Toe Tap:雙手輪流觸摸相對的腳趾

臀/腿/踝

雙腿之于登山者的重要性,好比輪胎之于汽車。動輒幾十公里的山徑,除了上下坡以外,還有多變的地形,每一個往前的步伐,全由臀部以下的肌群帶動。這些肌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運動前要做一些熱身,學會這幾個登山暖身動作再上路

(上)徒手硬拉Bodyweight Deadlift:上半身往地面做伸展,再往上提起拉伸臀部和大腿后側

(下)踢腿 Leg Swing:雙手撐著登山杖,雙腳前后來回踢腿以放松臀部

運動前要做一些熱身,學會這幾個登山暖身動作再上路

(左)后跨弓箭步Reversed Lunges:雙手撐著登山杖,單腳往后跨呈弓狀

(中)前側大腿拉伸Quads Stretch:單手抓住腳掌,用力往上拉伸

(右)小腿拉伸Calf Stretch:腳尖抵著木階或高物,上半身重心往前

全身

光靠以上的熱身伸展運動,身體很難在寒冷的氣溫下真的熱起來。這時正是短短30秒的登山者登場的最佳時機。在正式出發前,以登山者做結尾不僅可以讓身子暖起來,更可以提升心率至最適合出發的狀態。

運動前要做一些熱身,學會這幾個登山暖身動作再上路

登山者Mountain Climber:身體呈伏地挺身預備姿勢,雙腳交替來回踢至胸口。

安全永遠第一

登山是一項有風險的戶外運動,個人操作的失誤容易造成意外。不同于醫療資源豐富的都市,受傷可以即時獲得治療,高山上一旦發生意外,往往因交通和信號不便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預防永遠勝于治療,學會將潛在的風險降到最低,并對自己的安全負責,是每個戶外愛好者的第一課。

下次在踩出第一步冒險步伐前,不妨和伙伴們一起花上五分鐘時間,為自己貼心一次。畢竟到頭來,登山本身并不厲害,唯有安全下山才是真本事。

聲明: 買戶外 定位于為廣大戶外愛好者提供精心挑選促銷戶外裝備以及促銷信息。驢友從戶外裝備的品牌,價格進行篩選決策,為你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買戶外為你推薦最好的戶外裝備品牌、戶外用品品牌,告訴戶外用品哪個牌子好,是你選擇戶外用品品牌的最佳參考戶外網站。 玩戶外,上買戶外! 本網站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意味著認同其觀點或真實性。由于受條件限制,如有未能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或作者不同意該內容在本網站公布,或發現有錯誤之處,請與本網站聯系 (本網站電子郵箱為help@maihuwai.com),我們將尊重作者的意愿,及時予以更正;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原作者取得聯系。 點此投稿

0條評論

Hi,您需要填寫昵稱和郵箱!
姓名 (必填)
郵箱 (必填)
網站

暫時木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