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燈是露營戶外里標配裝備之一。頭燈最好的地方是可以騰出雙手,方便行夜山、入夜后起營、打繩結之類。所以自頭燈普及化之后,都好少人用手電筒了。頭燈究竟應該要怎么選了?
1. 電池
大部分頭燈用的電有分: 干電池、鋰電池及兩者兼用:
干電池: 穩定性高,不會越用越暗,同時有得換電,不擔心行行下斷電嘅問題。
鋰電池: 相反會越用越暗,但usb充滿電后都比較耐用,又可以邊插邊用,如果會去雪山,鋰電池表現更出色。
市面更有可以兼用的款式,彈性更高。
2. 防水度
考慮到天氣突變問題,所以防水度都是考慮范圍之一。防水度會用 IPX 表示,后面數字越高,防水度越好。依家一般所謂的生活防水是IPX4,只能防潑水。如果想防雨水就需要 IPX6 或以上了。

3. 靈敏度及大小
因為頭燈9成時間都是放頭上先開關,所以靈敏度,大小等都好大影響。曾經有個黑鉆頭燈,因為太靈敏,會開啟燈自動放電。
4. 流明 (Lumen)
流明是指光度。
流明最少都要用50以上,否則用肉眼都比它好,但又不要到1000以上,因為流明越高,耗電量越大,更加會發熱,個人200-300 就夠用。
5. 范圍
有的是范圍廣,但光度相對比較散,適合爬山時用。有的是集中光度,但范圍就會較細,適合望遠處或要集中精神時用。
最好可選擇光線焦距的 – 泛光及聚光,就更有彈性。

6. 頭帶
未必是重點,因為絕大部份都可以換。但既然買新,當然選個比較好的。最緊要是個扣的可以移位,其次是帶緊會不會動,尤其是上下樓梯或高速移動時。
7. 色溫
什么是色光,如: 白光 (色溫6500K左右)、中白光 (色溫4000K左右)、暖白光 (色溫3000K以下)
簡單分: 紅光、黃光、白光:
紅光: 紅光最不影響其他人,同時又最快令人對眼回復返夜間視力,因為最不影響瞳孔,一般適合無光害地方使用
黃光: 比較柔和無刺光,同時對霧及雨水有穿透力。
白光: 三種入面最光,但遇到大霧,可能會霧反射到刺眼反而看不清。
至于選什么光,就個人喜好了。
8. 附加功能
如: 閃爍模式、求救信號、幾段調光等
選購時都需要留意的,其中閃爍模式最為重要,因為有意外可以用它求救,同時又可以當帶頭時指示后面,實用度都高。
買好頭燈,就要知道怎么用。不要再水平線用,除非修理緊工具或起營中。

頭燈是要照地面用。如果水平照,弱流明還好,成千流明你照到的人會短暫失明。

